一品小说网 www.yipinzongshi.com,重生乱世有空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大定二十一年正月十五,新昌县城为了方便百姓赏灯,城门要到子时才会关,过了今天这年也就算过完了,所以街上到处都是人,叫卖的,讨价还价的,吵嚷成一片。
司徒嫣也不急,看着迎风而展的幌子,她相信,有“李福记”这块牌子,这元宵一定好卖。
第一锅元宵出锅时,刚好午时,这街上不少人顺着香味寻了来,被炸得外酥里嫩的元宵,配上香糯软滑的芝麻糖馅,吃的几个客人直嚷着烫却停不下嘴。看着别人吃的香,这买的人就越来越多。
司徒嫣和李大郎几个一共做了2100个元宵,卖的和点心一个价儿,3文钱一个,卖了二个多时辰,2000个元宵就全卖光了。最后的一百个炸熟了,等下要分给小羊儿他们一些,剩下的留着给李大郎几人吃。这才收了摊子,去灯市找小羊儿他们,等着天黑下来,才开始卖花灯。
司徒嫣还趁着几兄弟卖东西的时辰,去种子铺买了粮种,她要试着暖房育种,虽然不知道行不行,但不试又怎么会知道。去木匠铺订做了育种要用的木床,家里现在有了骡车出门也很方便,就说好过些天再来取。
等天刚一擦黑,司徒嫣给每人买了一碗肉丝面,几个人热热呼呼的吃了个饱,又将炉子点上,给几人取暖,跟着她出门,总不能让几人饿着肚子再冻病了。
等到华灯出上,整个街上所有的铺子都点起了灯笼,卖花灯的也多了起来,司徒嫣将自己的灯笼都挂起来点上,将灯迷一条条的铺在地上,几个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着客人上门。
司徒嫣借着机会,将整条街逛了一下,看了下别人的灯笼,做的样式传统,花样简单,她这才放心的回到了摊子旁。
“小五,这灯笼要是卖不出去咋整?”山娃子虽然觉得自己做的灯笼好看,可挂出来有一会儿了,也没人上前来问,有些担心卖不出去。
“不会的,俺刚才走了一圈,俺们做的灯笼好看又新奇,一定好卖,再等等就会有客人上门了。”司徒嫣还是很有信心的,这会儿街上人还不多,等人多了,有了比较,东西自然就会好卖,不怕货比货,就怕不识货。
吃过晚饭的人,陆陆续续的走上街赏灯,司徒嫣见人多了起来,站在摊位前吆喝了起来,“赏灯猜灯迷喽,好看的兔子灯,猜中不要钱啊!”
一听有不要钱的花灯,不少人聚了过来,“这兔子灯做的还真奇怪,看着就喜庆。”
“爹,俺要那个,那个拿宝剑的兔子。”“娘,俺要那个扎着花的。”“俺儿子一定喜欢。”“俺也去猜猜,给俺闺女赢一盏。”围观的人一多,议论声也越来越大。
就有不少人低头看起了灯迷。“这灯迷别是没有迷底吧,俺咋看不懂呢?”
“这位大叔,这大过节的,俺可不敢骗人,这灯迷虽说难了点儿,但还是有迷底的。您再试试。”李三郎已经习惯卖东西,比小羊儿几个懂得要如何揽客。
“那俺再看看。”这人又看起了其它的灯迷,几个穿着长衫,貌似秀才文人的人,更是捻着下巴,小声议论了起来,“贤兄,你看这个‘一心作工到白头(打一字)’,贤兄可猜得出?”
“有些难,贤弟看这个,‘只有谜底未变(打一四字成语)’,贤弟可有猜得出?”
“这几个娃也不知打哪儿抄来的这些灯迷,还真不好猜。可这灯做的着实好看,不行就买一盏得了?”
“几位小哥儿,要是猜不出,你们这兔子灯是怎么个卖法儿?”司徒嫣等的就是这句话,忙笑着迎了上去。
“这位公子,俺们这灯是整个县城里独一份儿,做着也辛苦,要100文一盏。”
“你这灯可够贵的?”客人摇着头,有些不想买。
司徒嫣也不强求,“您可以再逛逛,要是没有合适的,您再来买。”她自信,只要看了他们做的灯,就不会看得上别家的。他也不怕人只看不买,一百文对一般的村民来说,一家人可以吃好几个月,对县城里的人来说,还是会有些闲钱的。
这人看几个娃子也不强求,想了想就走了。当然当他回来时,当初看中的早让别人买了去,不得已的还是买了其它的。这些都是后话。大部分的客人猜不出灯迷,都是直接就拿钱买了。
“这花灯俺买了,可这条灯迷,你要把迷底告诉俺。”这秀才看了好半天,虽然拿钱买了花灯,可猜不出灯迷还是有些不甘心,也是怕这灯迷没有迷底,而被骗了。
“当然可以。”这猜灯迷本就是为了卖灯,有人拿钱买了灯,告诉他一条灯迷也没什么不可以的,“这‘一心要当射箭手(打一四字成语)’的谜底是‘矢志不移’”
秀才低着头,细细想了想,才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原来如此,亏我自许读了不少圣贤书,却没想到这迷底如此简单。多谢几位小哥指教。”秀才提着花灯,抱拳给司徒嫣几人行了一礼,酸腐之气熏得司徒嫣直想捂鼻。
虽然不自在,可司徒嫣也不愿客人们心里有什么遗憾,“您可千万别和俺们这些升斗小民如此客气,俺们这都是从书上抄来的,是借了大圣大贤之言,哪里称得上指教。这位爷胸中藏有沟壑,想的看的都是俺们无法比的,想来是您看俺们几个娃儿日子过的不容易,想帮趁一把,愿意买上一盏花灯,所以这该谢的应该是俺们。”
秀才一脸的吃惊,这娃儿话虽然没引经据典,可言词通顺、条理清晰,有心人一听就听得出,这话多少有些安慰人的意思,可却让听者心里舒服。这份城府就不是一般这么大的孩子能说的出来的。他更带了几分恭敬,再三谢过这才提着花灯走了。
有了第一个买的,陆陆续续买的人就多了起来,只是还没有一个人猜得中迷底,不免让一边看热闹的有些遗憾。
眼见着灯的数量越来越少,几个孩子乐开了花,这时一位年轻的少爷,穿着一身月牙白的长衫,腰系宝蓝色腰带,头发束在头顶,只用支... -->>
大定二十一年正月十五,新昌县城为了方便百姓赏灯,城门要到子时才会关,过了今天这年也就算过完了,所以街上到处都是人,叫卖的,讨价还价的,吵嚷成一片。
司徒嫣也不急,看着迎风而展的幌子,她相信,有“李福记”这块牌子,这元宵一定好卖。
第一锅元宵出锅时,刚好午时,这街上不少人顺着香味寻了来,被炸得外酥里嫩的元宵,配上香糯软滑的芝麻糖馅,吃的几个客人直嚷着烫却停不下嘴。看着别人吃的香,这买的人就越来越多。
司徒嫣和李大郎几个一共做了2100个元宵,卖的和点心一个价儿,3文钱一个,卖了二个多时辰,2000个元宵就全卖光了。最后的一百个炸熟了,等下要分给小羊儿他们一些,剩下的留着给李大郎几人吃。这才收了摊子,去灯市找小羊儿他们,等着天黑下来,才开始卖花灯。
司徒嫣还趁着几兄弟卖东西的时辰,去种子铺买了粮种,她要试着暖房育种,虽然不知道行不行,但不试又怎么会知道。去木匠铺订做了育种要用的木床,家里现在有了骡车出门也很方便,就说好过些天再来取。
等天刚一擦黑,司徒嫣给每人买了一碗肉丝面,几个人热热呼呼的吃了个饱,又将炉子点上,给几人取暖,跟着她出门,总不能让几人饿着肚子再冻病了。
等到华灯出上,整个街上所有的铺子都点起了灯笼,卖花灯的也多了起来,司徒嫣将自己的灯笼都挂起来点上,将灯迷一条条的铺在地上,几个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着客人上门。
司徒嫣借着机会,将整条街逛了一下,看了下别人的灯笼,做的样式传统,花样简单,她这才放心的回到了摊子旁。
“小五,这灯笼要是卖不出去咋整?”山娃子虽然觉得自己做的灯笼好看,可挂出来有一会儿了,也没人上前来问,有些担心卖不出去。
“不会的,俺刚才走了一圈,俺们做的灯笼好看又新奇,一定好卖,再等等就会有客人上门了。”司徒嫣还是很有信心的,这会儿街上人还不多,等人多了,有了比较,东西自然就会好卖,不怕货比货,就怕不识货。
吃过晚饭的人,陆陆续续的走上街赏灯,司徒嫣见人多了起来,站在摊位前吆喝了起来,“赏灯猜灯迷喽,好看的兔子灯,猜中不要钱啊!”
一听有不要钱的花灯,不少人聚了过来,“这兔子灯做的还真奇怪,看着就喜庆。”
“爹,俺要那个,那个拿宝剑的兔子。”“娘,俺要那个扎着花的。”“俺儿子一定喜欢。”“俺也去猜猜,给俺闺女赢一盏。”围观的人一多,议论声也越来越大。
就有不少人低头看起了灯迷。“这灯迷别是没有迷底吧,俺咋看不懂呢?”
“这位大叔,这大过节的,俺可不敢骗人,这灯迷虽说难了点儿,但还是有迷底的。您再试试。”李三郎已经习惯卖东西,比小羊儿几个懂得要如何揽客。
“那俺再看看。”这人又看起了其它的灯迷,几个穿着长衫,貌似秀才文人的人,更是捻着下巴,小声议论了起来,“贤兄,你看这个‘一心作工到白头(打一字)’,贤兄可猜得出?”
“有些难,贤弟看这个,‘只有谜底未变(打一四字成语)’,贤弟可有猜得出?”
“这几个娃也不知打哪儿抄来的这些灯迷,还真不好猜。可这灯做的着实好看,不行就买一盏得了?”
“几位小哥儿,要是猜不出,你们这兔子灯是怎么个卖法儿?”司徒嫣等的就是这句话,忙笑着迎了上去。
“这位公子,俺们这灯是整个县城里独一份儿,做着也辛苦,要100文一盏。”
“你这灯可够贵的?”客人摇着头,有些不想买。
司徒嫣也不强求,“您可以再逛逛,要是没有合适的,您再来买。”她自信,只要看了他们做的灯,就不会看得上别家的。他也不怕人只看不买,一百文对一般的村民来说,一家人可以吃好几个月,对县城里的人来说,还是会有些闲钱的。
这人看几个娃子也不强求,想了想就走了。当然当他回来时,当初看中的早让别人买了去,不得已的还是买了其它的。这些都是后话。大部分的客人猜不出灯迷,都是直接就拿钱买了。
“这花灯俺买了,可这条灯迷,你要把迷底告诉俺。”这秀才看了好半天,虽然拿钱买了花灯,可猜不出灯迷还是有些不甘心,也是怕这灯迷没有迷底,而被骗了。
“当然可以。”这猜灯迷本就是为了卖灯,有人拿钱买了灯,告诉他一条灯迷也没什么不可以的,“这‘一心要当射箭手(打一四字成语)’的谜底是‘矢志不移’”
秀才低着头,细细想了想,才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原来如此,亏我自许读了不少圣贤书,却没想到这迷底如此简单。多谢几位小哥指教。”秀才提着花灯,抱拳给司徒嫣几人行了一礼,酸腐之气熏得司徒嫣直想捂鼻。
虽然不自在,可司徒嫣也不愿客人们心里有什么遗憾,“您可千万别和俺们这些升斗小民如此客气,俺们这都是从书上抄来的,是借了大圣大贤之言,哪里称得上指教。这位爷胸中藏有沟壑,想的看的都是俺们无法比的,想来是您看俺们几个娃儿日子过的不容易,想帮趁一把,愿意买上一盏花灯,所以这该谢的应该是俺们。”
秀才一脸的吃惊,这娃儿话虽然没引经据典,可言词通顺、条理清晰,有心人一听就听得出,这话多少有些安慰人的意思,可却让听者心里舒服。这份城府就不是一般这么大的孩子能说的出来的。他更带了几分恭敬,再三谢过这才提着花灯走了。
有了第一个买的,陆陆续续买的人就多了起来,只是还没有一个人猜得中迷底,不免让一边看热闹的有些遗憾。
眼见着灯的数量越来越少,几个孩子乐开了花,这时一位年轻的少爷,穿着一身月牙白的长衫,腰系宝蓝色腰带,头发束在头顶,只用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