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小说网 www.yipinzongshi.com,张居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个矛盾始终不能解决。张居正上任后,起用水利专家吴桂芳出任漕河总督,三年时间,江淮漕河的治理大见成效,通过疏浚与闸站的修建,增强了水系的调节功能。去年夏秋之交,吴桂芳大胆上疏,建议改春秋兑运为冬运。冬天本属枯水季节,有些河床地段水浅仅没脚踝,不要说大漕船,就是浅帮船也断难通过。但经过吴桂芳的三年治理后,多处蓄洪湖泊可开闸放水,保证漕河运粮的必需水位。这一举措更改了朝廷二百年的祖制,如果处置不当稍有差错,势必会引起反对派新一轮攻击。张居正虽然慎之又慎,但仍力排众议采纳吴桂芳建议。如今冬运成功,一百多万石粮食安全运抵京师,没有沉没一条船,伤亡一个人,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张居正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他迅速奏闻皇上,万历皇帝一高兴,下旨永久废除春秋兑运,将冬运著为永例。美中不足的是,实现冬运的第一功臣吴桂芳因积劳成疾,于正月间死在任上。水利乃国家经济命脉,漕河总督不可一日或缺,张居正力荐另一位治河专家、现任工部左侍郎的潘季驯迅速接任此职。这一安排,得到了士林的普遍赞许。
冬运的成功,所有当事官员都得到了嘉奖,或升官晋级或封妻荫子,这帮子人乐得还没醒过神来,第二件大喜事又接踵而至。正月元宵节期间,皇上与万民同乐,还在午门前看鳌山灯的时候,辽东方面六百里加急传来捷报。却说辽东巡抚张学颜与总兵李成梁探得情报,蒙古鞑靼部落欲趁边疆关城欢度春节之际,长途袭掠抢劫牛羊。这二人遂将计就计,诱敌深入迂回包抄,团山堡一仗,将进犯的虏敌合围掩杀,大获全胜,自酋长以下,斩得虏级八百余首,这是多年都未曾有过的大捷,不但国威大震,对鼓舞九边将士的士气也大有裨益。小皇上当即采纳张居正的建议,迅速派遣乾清宫值事太监魏清代表他前往辽东前线犒赏三军论功行赏。晋总兵李成梁禄爵一级,命张学颜出任辽东戎政总督——这也是张居正的主意。北方九边治民为之政,由巡抚负责;守土之军,由总兵掌控。为了便于辖制,张居正决定创设戎政总督一职,挂三品右都御史衔,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张学颜是担任这一职务的第一人。
有了这两件大喜事垫底,第三件大喜事——即万历皇上的大婚,更是把京城的吉庆气氛推到极致。早在万历四年,由两宫皇太后主持,就为万历皇帝选定了皇后——京城一个千户所镇抚王伟的女儿。千户所镇抚是一个从六品的武官,在京城,人们讥笑这等官是“啄木官”。惟其如此,才合了李太后的心意。她自家出身卑微,因此一心要寻个小户人家的女儿来当自己的儿媳。依她的观点,小户人家的闺女贤淑,懂得艰难,不会胡搅蛮缠不识大体。王伟是浙江余姚人,世袭军职,为人厚朴谨守本分;其女温婉端庄,虽小鸟依人却无半点狐媚。两宫皇太后从上千名待选的淑女中单单挑中了她,第一是她的福报,第二也有某种偶然性。这李太后抱孙心切,一经选定皇后,就巴不得她马上与万历皇帝成亲。她的意思是把佳期定在万历五年秋。命冯保前去与张居正商量,张居正就此事上疏曲折提出反对意见。他认为皇上才十七岁,皇后才十五岁,两人都还太小,鸾凤和鸣的吉庆日子是否应该往后挪挪?李太后采纳了张居正的建议,但也不肯把佳期挪后太多。经多方磋商,终于确定了二月十九日作为大婚吉日。皇上成亲,自有非常繁杂的规仪,李太后委托张居正全力操办。过罢春节,就赐给他大红锦袍一袭,要他换下守制的青布袍子。穿上这件明晃晃的绯衣入阁办事,不免又引起清流们的腹诽。张居正一心要办好皇上的婚事,对那些风言风语早已弃之不顾。到女方家里提亲,英国公张溶被任命为纳采问名使,张居正被任命为纳采问名副使。前前后后忙乎了近一个月,终于完成了这一盛大的庆典。
万历皇帝大婚后三天,张居正再次向皇上告假,请求回老家葬父。皇上这次准了他,并把他请到云台亲切会见。说道:
“元辅张先生,朕准你三个月的假,你要遵守这个时间,届时回京,履职不误。”
“臣谨遵圣命。”
“先生走之前,内阁公务要妥为安排。”
言及内阁,张居正心里颇犯踌躇。按朝廷规矩,内阁不可一日无首辅,他回家这三个月,例应请出一个人来临时担任首辅一职,他因此把在野在朝的阁臣都仔细剖析一遍。隆庆朝中的阁臣,尚有三人在世。他们是徐阶、高拱、殷士瞻。如果要挑选临时首辅,首先要从这三个人中物色。张居正反复权衡,觉得这三个人都不合适。徐、高二位都任过首辅,高拱与他是政敌,一旦坐上这位子,岂有再让出的道理?徐阶是他前辈,复登宅揆之位,他三个月后回京,又怎么好意思让他归山?至于殷士瞻,此公亢急任性,但中官里头有不少人喜欢他,一旦获荐来京,无异于引狼入室。至于现任阁臣吕调阳、张四维二人,虽惟他马首是瞻,但谁又能保证他们久后不生二心?思来想去,张居正不肯临时让出首辅之位,而且还想在离京之前再增加两位阁臣,以对吕调阳、张四维两位老阁臣形成牵制。但能否达到这一目的,还得看皇上的态度,眼下皇上主动谈到内阁,张居正也就顺风顺水引上话题:
“按规矩,臣乞假三月,应寻一德高望重的资历大臣临时替代臣之空缺。”
“这个就不必了,”小皇上似乎想都没想,就立即恳切回道,“如今天下士林中,还有谁可比先生?”
“皇上过奖,臣不敢当。”
“朕并非溢美,这是实际情形。朕现在是一天都不想你离开,但葬父事大,朕不能拦你。你离开内阁这段时间,大致公务,布置妥当就是。”
“臣谨遵圣命。”张居正觉得时机已到,趁势言道,“内阁事务繁杂,臣一旦离开,恐吕调阳、张四维二人忙不择事,难以及时处置,造成延误。”
万历皇帝大婚后三天,张居正再次向皇上告假,请求回老家葬父。
“先生的意思是?”
“臣请求皇上,能否增加阁臣?”
“这有何难,既然先生认为必需,增加就是,阁臣新增人选,还望先生提出。”
此次会见之后不几天,大约三月初,张居正趁热打铁正式向皇上提出增补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马自强,吏部左侍郎、东阁大学士申时行二人为阁臣。皇上很快批准,批谕是“随元辅张先生入阁办事”。马自强在“夺情事件”中对张居正颇有微词,这次却得到张居正的推荐入阁,不但让部院大臣们吃惊,他自己也深感意外,感情上顿时对张居正亲近了几分。申时行本是张居正执掌翰林院时的门生,为人温文尔雅谦虚冲和,所以一直得到张居正的信任和提携,此次入阁也在情理之中。
经过这一次人事安排,张居正解决了宰位不受觊觎的后顾之忧,也就放心大胆地回家葬父了。三月十一日动身那天,皇上命百官到郊外真空寺班送,并诏遣司礼监太监张宏代表皇室举行郊宴为张居正饯行,两宫太后也都派随堂太监前来赏赐金币赙仪。皇上还亲自授意,安排锦衣卫管辖的禁兵千余名随张居正南行,沿途跸护。戚继光闻讯,更是派来一百名鸟铳手作为前导以壮声威。首辅南归,享受的待遇规格如此之高,直与帝王无异。但这一切都是来自万历皇帝的旨意,上行下效,凡张居正经过之地,官员们莫不全力以赴诚惶诚恐安排接送,生怕有所疏忽被好事者奏本上去,惹怒圣上吃罪不起。
离京七天,每日酬酢应付场面,张居正已心生厌烦。加之他归乡心切,每天赶路都在八十里以上,所以对各地的接待,他满意者甚少。有的地方,官员们苦等几天,好不容易盼得他来,他却连轿也懒得下,只撩开轿帘儿同当地官员打个招呼就招摇而过,把官员们晾在那里一个个呆若木鸡。现在,听李可说已入真定县境,因在轿子里坐的时间长了,想下来活动活动腿脚,便吩咐停轿。当他踩着轿凳下了轿,在那座金碧辉煌的六角亭子前站定时,震天价响着的锣鼓唢呐突然间戛然停止,钱普跑步上前当面跪下,高声禀道:
“真定府知府钱普,率其属下五州知州,二十七县县令恭迎首辅张大人入境。”
,这个矛盾始终不能解决。张居正上任后,起用水利专家吴桂芳出任漕河总督,三年时间,江淮漕河的治理大见成效,通过疏浚与闸站的修建,增强了水系的调节功能。去年夏秋之交,吴桂芳大胆上疏,建议改春秋兑运为冬运。冬天本属枯水季节,有些河床地段水浅仅没脚踝,不要说大漕船,就是浅帮船也断难通过。但经过吴桂芳的三年治理后,多处蓄洪湖泊可开闸放水,保证漕河运粮的必需水位。这一举措更改了朝廷二百年的祖制,如果处置不当稍有差错,势必会引起反对派新一轮攻击。张居正虽然慎之又慎,但仍力排众议采纳吴桂芳建议。如今冬运成功,一百多万石粮食安全运抵京师,没有沉没一条船,伤亡一个人,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张居正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他迅速奏闻皇上,万历皇帝一高兴,下旨永久废除春秋兑运,将冬运著为永例。美中不足的是,实现冬运的第一功臣吴桂芳因积劳成疾,于正月间死在任上。水利乃国家经济命脉,漕河总督不可一日或缺,张居正力荐另一位治河专家、现任工部左侍郎的潘季驯迅速接任此职。这一安排,得到了士林的普遍赞许。
冬运的成功,所有当事官员都得到了嘉奖,或升官晋级或封妻荫子,这帮子人乐得还没醒过神来,第二件大喜事又接踵而至。正月元宵节期间,皇上与万民同乐,还在午门前看鳌山灯的时候,辽东方面六百里加急传来捷报。却说辽东巡抚张学颜与总兵李成梁探得情报,蒙古鞑靼部落欲趁边疆关城欢度春节之际,长途袭掠抢劫牛羊。这二人遂将计就计,诱敌深入迂回包抄,团山堡一仗,将进犯的虏敌合围掩杀,大获全胜,自酋长以下,斩得虏级八百余首,这是多年都未曾有过的大捷,不但国威大震,对鼓舞九边将士的士气也大有裨益。小皇上当即采纳张居正的建议,迅速派遣乾清宫值事太监魏清代表他前往辽东前线犒赏三军论功行赏。晋总兵李成梁禄爵一级,命张学颜出任辽东戎政总督——这也是张居正的主意。北方九边治民为之政,由巡抚负责;守土之军,由总兵掌控。为了便于辖制,张居正决定创设戎政总督一职,挂三品右都御史衔,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张学颜是担任这一职务的第一人。
有了这两件大喜事垫底,第三件大喜事——即万历皇上的大婚,更是把京城的吉庆气氛推到极致。早在万历四年,由两宫皇太后主持,就为万历皇帝选定了皇后——京城一个千户所镇抚王伟的女儿。千户所镇抚是一个从六品的武官,在京城,人们讥笑这等官是“啄木官”。惟其如此,才合了李太后的心意。她自家出身卑微,因此一心要寻个小户人家的女儿来当自己的儿媳。依她的观点,小户人家的闺女贤淑,懂得艰难,不会胡搅蛮缠不识大体。王伟是浙江余姚人,世袭军职,为人厚朴谨守本分;其女温婉端庄,虽小鸟依人却无半点狐媚。两宫皇太后从上千名待选的淑女中单单挑中了她,第一是她的福报,第二也有某种偶然性。这李太后抱孙心切,一经选定皇后,就巴不得她马上与万历皇帝成亲。她的意思是把佳期定在万历五年秋。命冯保前去与张居正商量,张居正就此事上疏曲折提出反对意见。他认为皇上才十七岁,皇后才十五岁,两人都还太小,鸾凤和鸣的吉庆日子是否应该往后挪挪?李太后采纳了张居正的建议,但也不肯把佳期挪后太多。经多方磋商,终于确定了二月十九日作为大婚吉日。皇上成亲,自有非常繁杂的规仪,李太后委托张居正全力操办。过罢春节,就赐给他大红锦袍一袭,要他换下守制的青布袍子。穿上这件明晃晃的绯衣入阁办事,不免又引起清流们的腹诽。张居正一心要办好皇上的婚事,对那些风言风语早已弃之不顾。到女方家里提亲,英国公张溶被任命为纳采问名使,张居正被任命为纳采问名副使。前前后后忙乎了近一个月,终于完成了这一盛大的庆典。
万历皇帝大婚后三天,张居正再次向皇上告假,请求回老家葬父。皇上这次准了他,并把他请到云台亲切会见。说道:
“元辅张先生,朕准你三个月的假,你要遵守这个时间,届时回京,履职不误。”
“臣谨遵圣命。”
“先生走之前,内阁公务要妥为安排。”
言及内阁,张居正心里颇犯踌躇。按朝廷规矩,内阁不可一日无首辅,他回家这三个月,例应请出一个人来临时担任首辅一职,他因此把在野在朝的阁臣都仔细剖析一遍。隆庆朝中的阁臣,尚有三人在世。他们是徐阶、高拱、殷士瞻。如果要挑选临时首辅,首先要从这三个人中物色。张居正反复权衡,觉得这三个人都不合适。徐、高二位都任过首辅,高拱与他是政敌,一旦坐上这位子,岂有再让出的道理?徐阶是他前辈,复登宅揆之位,他三个月后回京,又怎么好意思让他归山?至于殷士瞻,此公亢急任性,但中官里头有不少人喜欢他,一旦获荐来京,无异于引狼入室。至于现任阁臣吕调阳、张四维二人,虽惟他马首是瞻,但谁又能保证他们久后不生二心?思来想去,张居正不肯临时让出首辅之位,而且还想在离京之前再增加两位阁臣,以对吕调阳、张四维两位老阁臣形成牵制。但能否达到这一目的,还得看皇上的态度,眼下皇上主动谈到内阁,张居正也就顺风顺水引上话题:
“按规矩,臣乞假三月,应寻一德高望重的资历大臣临时替代臣之空缺。”
“这个就不必了,”小皇上似乎想都没想,就立即恳切回道,“如今天下士林中,还有谁可比先生?”
“皇上过奖,臣不敢当。”
“朕并非溢美,这是实际情形。朕现在是一天都不想你离开,但葬父事大,朕不能拦你。你离开内阁这段时间,大致公务,布置妥当就是。”
“臣谨遵圣命。”张居正觉得时机已到,趁势言道,“内阁事务繁杂,臣一旦离开,恐吕调阳、张四维二人忙不择事,难以及时处置,造成延误。”
万历皇帝大婚后三天,张居正再次向皇上告假,请求回老家葬父。
“先生的意思是?”
“臣请求皇上,能否增加阁臣?”
“这有何难,既然先生认为必需,增加就是,阁臣新增人选,还望先生提出。”
此次会见之后不几天,大约三月初,张居正趁热打铁正式向皇上提出增补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马自强,吏部左侍郎、东阁大学士申时行二人为阁臣。皇上很快批准,批谕是“随元辅张先生入阁办事”。马自强在“夺情事件”中对张居正颇有微词,这次却得到张居正的推荐入阁,不但让部院大臣们吃惊,他自己也深感意外,感情上顿时对张居正亲近了几分。申时行本是张居正执掌翰林院时的门生,为人温文尔雅谦虚冲和,所以一直得到张居正的信任和提携,此次入阁也在情理之中。
经过这一次人事安排,张居正解决了宰位不受觊觎的后顾之忧,也就放心大胆地回家葬父了。三月十一日动身那天,皇上命百官到郊外真空寺班送,并诏遣司礼监太监张宏代表皇室举行郊宴为张居正饯行,两宫太后也都派随堂太监前来赏赐金币赙仪。皇上还亲自授意,安排锦衣卫管辖的禁兵千余名随张居正南行,沿途跸护。戚继光闻讯,更是派来一百名鸟铳手作为前导以壮声威。首辅南归,享受的待遇规格如此之高,直与帝王无异。但这一切都是来自万历皇帝的旨意,上行下效,凡张居正经过之地,官员们莫不全力以赴诚惶诚恐安排接送,生怕有所疏忽被好事者奏本上去,惹怒圣上吃罪不起。
离京七天,每日酬酢应付场面,张居正已心生厌烦。加之他归乡心切,每天赶路都在八十里以上,所以对各地的接待,他满意者甚少。有的地方,官员们苦等几天,好不容易盼得他来,他却连轿也懒得下,只撩开轿帘儿同当地官员打个招呼就招摇而过,把官员们晾在那里一个个呆若木鸡。现在,听李可说已入真定县境,因在轿子里坐的时间长了,想下来活动活动腿脚,便吩咐停轿。当他踩着轿凳下了轿,在那座金碧辉煌的六角亭子前站定时,震天价响着的锣鼓唢呐突然间戛然停止,钱普跑步上前当面跪下,高声禀道:
“真定府知府钱普,率其属下五州知州,二十七县县令恭迎首辅张大人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