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小说网 www.yipinzongshi.com,芜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芜歌还是决定搬去神鹰别苑。她有喜的消息,也被严令保密。
翌日,拓跋焘就陪着她,搬回了神鹰别苑,各自安置在原先的住处。
拓跋焘总有种物是人非的感觉。明明旧年早春时,他们也是这样隔壁而居,只心境是大不相同了。
他依旧是无赖地黏着阿芜,事无巨细,体贴入微,甚至比以前更多了一份小心翼翼。他早不是那个脱缰野马一般的男子了。他错觉自己的命门都被这个清冷如骨的女子捏死了,无处遁逃,且甘之如饴。
可是,无论他如何甜腻,他们之间还是有了隔阂。虽然他们之间从前也不见得两情相悦到此志不渝的地步,但如今却像隔着一层看不见摸不着的墙。
拓跋焘觉得阿芜像一只刺猬,牢牢把自己捆裹着,无论他如何靠近,都是徒劳。那种感觉说不明道不清,阿芜对他的好意,甚至是触碰,并未抵触,但他总感觉从前明明都已经走进去的心门,似乎已经对他关闭了。
自作孽不可活。
他自觉是咎由自取,好不容易才捂热的心被他伤了个透心凉。回想起玉娘的事,他也道不清自己是存了侥幸之心,还是鬼使神差,他分明知晓阿芜的性子,眼睛里揉不进半点沙子。她没明说容不下玉娘,只是她不屑于开口吧。
拓跋焘觉得阿芜像是他命定的劫数。他从未想过会因为钟情哪个女子而解散后宫。可如今,他连自幼陪伴他长大的玉娘都顾不得了。
他苦笑,如此说来,阿芜算是他命定的救赎。他与玉娘的过去虽谈不上不伦,却是折磨他多年,挣不脱放不开,解不清理还乱的关系。
他不容阿芜说出口的分手,逼得他不得不斩断那段过往。似乎连疼痛都不曾有,只剩些许凉薄的不忍和愧疚。
“阿芜,这些锦鲤自从你搬回来之后,肥了好多。”拓跋焘为阿芜置备的院落,和她在永安侯府的闺房相似,相似的假山流水,相似的湖心亭。他在芜歌撒完一袋子鱼饵后,又递给她一包:“喂完这包不好再喂了,它们不知餍足的。”
芜歌从凉亭探头瞧着簇群着抢食的锦鲤,勾唇笑了笑:“人也不见得知晓餍足。总是得陇望蜀的。”
拓跋焘的脸不自然地红了红。
芜歌这才惊觉似乎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了。她撒完那袋子鱼饵,拍了拍碎屑,接过拓跋递过来的帕巾擦了擦手,岔开了话题:“你怎么这么早就来别苑了?朝堂不忙吗?”
朝堂是很忙的。封妃大典后,拓跋焘就开始大肆剪除姚氏一族的势力。芜歌在大典上是亲眼见到新帝和姚氏一族魏晋分明的阵营。
拓跋焘从前对养母的母族还存了几分忌惮和隐忍,如今,却有些不管不顾的绝然了。先是以皇帝亲征期间,太傅太保姚振海监国不力,纵容佛教风行,子民出家,耕地减少为由,对姚振海连贬三级,褫夺太傅太保头衔。
继而又有人告发姚家嫡三子为阵前假意有疾,临阵脱逃,阵后又冒领战功,陷害功臣。在大魏,全民皆兵,男子若非家中独子,或有残疾和顽疾,是必须服兵役上战场的。逃避兵役已是可恨,夺人军功,更是民愤滔天。
拓跋焘一声令下,直接从姚府拿了人,直接在菜市口斩首示众,姚振海甚至没来得及入宫求情,姚太后得到消息时,侄子的尸首已经送回了姚府。
姚太后气得直冲太华殿,指着拓跋焘的鼻尖,仪态全无:“你……你怎可如此?浩儿是你的兄弟,你们从小是一起骑马长大的,难道你忘了不成?!”
御案前的帝王清清冷冷地抬眸:“王法面前无手足。朕要治国治军,非得令出必行不可。正因为浩三曾是朕的兄弟,才更要以儆效尤。”
“你——”姚太后气得周身乱颤。
“母后,姚家子嗣太不成器了,靠祖荫能享富贵,却享不了权贵。母后不如劝劝姚太傅,哦,不对,是姚侍郎,既然儿孙不成器,又何必强求?他们入政,是丢母后您的脸,入军,是丢朕的脸。”
“呵,皇上别忘了,您能登上皇位,还多亏了姚家这帮不成器的臣子。饮水思源,皇上这样做,就不怕寒了臣子们的心吗?”
拓跋焘爽声大笑:“母后,所谓飞鸟尽弹弓藏,更何况姚国舅从来算不得朕的弓。”他起身,走近姚太后:“母后,朕并不需要弓,因为朕就是这天下最利的剑。朕从前敬着姚家,只因朕爱重母后您。可惜。”他微微摇头。
“你不就是怪哀家坏了祭天礼吗?你是不是魔障了?那是敌国派来的妖女!你竟然为了那个妖女连家国都不要了!”姚太后已经是孤注一掷的歇斯底里,冷笑,“陛下你护不了她一辈子的。你上战场了,难不成还能带着她不成?”
拓跋焘的面色因为赤果果的威胁而微红。他冷声:“是啊,朕的确是要上战场了,故而,在朕出征之前,姚家必须倒。”他笑眯了桃花目:“谢谢母后提醒。”
芜歌对太华殿的母子争吵,有些耳闻。一切似乎都在她的预料之中,也是她推波助澜的。目睹一个鼎盛家族的步步沦落,她并没有太多畅快,反而有种似曾相识的兔死狐悲之感。
拓跋焘把帕巾扔给宗和,扶着芜歌落座在廊椅上,又在她身后塞了个软垫,才不以为意地哼笑道:“朝堂那些事,说忙也忙,若想不忙,多杀几个人,便也不忙了。”他笑着舀一勺亲手炖的燕窝粥,送了过去:“尝尝,今日的味道有没有更好些。”
芜歌含下那口燕窝粥,咀了咀,点头道:“嗯,似乎是甜一些了。”
拓跋焘眨眨眼:“朕添了几颗枸杞,子安说添这个好。”说着,又一勺一勺地喂着。
芜歌看起来与从前并无不同,接受着身边男子的殷勤,一副漫不经心的慵懒神色:“你就不怕姚振海狗急跳墙,你还有六个兄弟呢。我听说拓跋丕武功谋略不输陛下。”
“哈哈,阿芜眼光不错,除了朕,拓跋丕确实是最会打仗的。与其由着他被姚振海... -->>
芜歌还是决定搬去神鹰别苑。她有喜的消息,也被严令保密。
翌日,拓跋焘就陪着她,搬回了神鹰别苑,各自安置在原先的住处。
拓跋焘总有种物是人非的感觉。明明旧年早春时,他们也是这样隔壁而居,只心境是大不相同了。
他依旧是无赖地黏着阿芜,事无巨细,体贴入微,甚至比以前更多了一份小心翼翼。他早不是那个脱缰野马一般的男子了。他错觉自己的命门都被这个清冷如骨的女子捏死了,无处遁逃,且甘之如饴。
可是,无论他如何甜腻,他们之间还是有了隔阂。虽然他们之间从前也不见得两情相悦到此志不渝的地步,但如今却像隔着一层看不见摸不着的墙。
拓跋焘觉得阿芜像一只刺猬,牢牢把自己捆裹着,无论他如何靠近,都是徒劳。那种感觉说不明道不清,阿芜对他的好意,甚至是触碰,并未抵触,但他总感觉从前明明都已经走进去的心门,似乎已经对他关闭了。
自作孽不可活。
他自觉是咎由自取,好不容易才捂热的心被他伤了个透心凉。回想起玉娘的事,他也道不清自己是存了侥幸之心,还是鬼使神差,他分明知晓阿芜的性子,眼睛里揉不进半点沙子。她没明说容不下玉娘,只是她不屑于开口吧。
拓跋焘觉得阿芜像是他命定的劫数。他从未想过会因为钟情哪个女子而解散后宫。可如今,他连自幼陪伴他长大的玉娘都顾不得了。
他苦笑,如此说来,阿芜算是他命定的救赎。他与玉娘的过去虽谈不上不伦,却是折磨他多年,挣不脱放不开,解不清理还乱的关系。
他不容阿芜说出口的分手,逼得他不得不斩断那段过往。似乎连疼痛都不曾有,只剩些许凉薄的不忍和愧疚。
“阿芜,这些锦鲤自从你搬回来之后,肥了好多。”拓跋焘为阿芜置备的院落,和她在永安侯府的闺房相似,相似的假山流水,相似的湖心亭。他在芜歌撒完一袋子鱼饵后,又递给她一包:“喂完这包不好再喂了,它们不知餍足的。”
芜歌从凉亭探头瞧着簇群着抢食的锦鲤,勾唇笑了笑:“人也不见得知晓餍足。总是得陇望蜀的。”
拓跋焘的脸不自然地红了红。
芜歌这才惊觉似乎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了。她撒完那袋子鱼饵,拍了拍碎屑,接过拓跋递过来的帕巾擦了擦手,岔开了话题:“你怎么这么早就来别苑了?朝堂不忙吗?”
朝堂是很忙的。封妃大典后,拓跋焘就开始大肆剪除姚氏一族的势力。芜歌在大典上是亲眼见到新帝和姚氏一族魏晋分明的阵营。
拓跋焘从前对养母的母族还存了几分忌惮和隐忍,如今,却有些不管不顾的绝然了。先是以皇帝亲征期间,太傅太保姚振海监国不力,纵容佛教风行,子民出家,耕地减少为由,对姚振海连贬三级,褫夺太傅太保头衔。
继而又有人告发姚家嫡三子为阵前假意有疾,临阵脱逃,阵后又冒领战功,陷害功臣。在大魏,全民皆兵,男子若非家中独子,或有残疾和顽疾,是必须服兵役上战场的。逃避兵役已是可恨,夺人军功,更是民愤滔天。
拓跋焘一声令下,直接从姚府拿了人,直接在菜市口斩首示众,姚振海甚至没来得及入宫求情,姚太后得到消息时,侄子的尸首已经送回了姚府。
姚太后气得直冲太华殿,指着拓跋焘的鼻尖,仪态全无:“你……你怎可如此?浩儿是你的兄弟,你们从小是一起骑马长大的,难道你忘了不成?!”
御案前的帝王清清冷冷地抬眸:“王法面前无手足。朕要治国治军,非得令出必行不可。正因为浩三曾是朕的兄弟,才更要以儆效尤。”
“你——”姚太后气得周身乱颤。
“母后,姚家子嗣太不成器了,靠祖荫能享富贵,却享不了权贵。母后不如劝劝姚太傅,哦,不对,是姚侍郎,既然儿孙不成器,又何必强求?他们入政,是丢母后您的脸,入军,是丢朕的脸。”
“呵,皇上别忘了,您能登上皇位,还多亏了姚家这帮不成器的臣子。饮水思源,皇上这样做,就不怕寒了臣子们的心吗?”
拓跋焘爽声大笑:“母后,所谓飞鸟尽弹弓藏,更何况姚国舅从来算不得朕的弓。”他起身,走近姚太后:“母后,朕并不需要弓,因为朕就是这天下最利的剑。朕从前敬着姚家,只因朕爱重母后您。可惜。”他微微摇头。
“你不就是怪哀家坏了祭天礼吗?你是不是魔障了?那是敌国派来的妖女!你竟然为了那个妖女连家国都不要了!”姚太后已经是孤注一掷的歇斯底里,冷笑,“陛下你护不了她一辈子的。你上战场了,难不成还能带着她不成?”
拓跋焘的面色因为赤果果的威胁而微红。他冷声:“是啊,朕的确是要上战场了,故而,在朕出征之前,姚家必须倒。”他笑眯了桃花目:“谢谢母后提醒。”
芜歌对太华殿的母子争吵,有些耳闻。一切似乎都在她的预料之中,也是她推波助澜的。目睹一个鼎盛家族的步步沦落,她并没有太多畅快,反而有种似曾相识的兔死狐悲之感。
拓跋焘把帕巾扔给宗和,扶着芜歌落座在廊椅上,又在她身后塞了个软垫,才不以为意地哼笑道:“朝堂那些事,说忙也忙,若想不忙,多杀几个人,便也不忙了。”他笑着舀一勺亲手炖的燕窝粥,送了过去:“尝尝,今日的味道有没有更好些。”
芜歌含下那口燕窝粥,咀了咀,点头道:“嗯,似乎是甜一些了。”
拓跋焘眨眨眼:“朕添了几颗枸杞,子安说添这个好。”说着,又一勺一勺地喂着。
芜歌看起来与从前并无不同,接受着身边男子的殷勤,一副漫不经心的慵懒神色:“你就不怕姚振海狗急跳墙,你还有六个兄弟呢。我听说拓跋丕武功谋略不输陛下。”
“哈哈,阿芜眼光不错,除了朕,拓跋丕确实是最会打仗的。与其由着他被姚振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