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小说网 www.yipinzongshi.com,天启风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从义州出沿着大凌河向西北走大约六十里左右,河道就要折向西南,没拐弯前地势开阔道路平坦,拐弯后地势立即变得狭窄起来,祖大寿就在西边山坡上严阵以待。 他倒不是非要搞伏击,他在这埋伏的目的就是不允许女真人再追下来,退守到这里是明军的底线。东边是多尔衮和鳌拜的军队,他们担心再向前走会有埋伏,正等待皇太极的命令,是追击还是驻守或者说就此退兵。
这个时候有人从正北面连人带牲畜冲过来,只有一种人那就是蒙古人。这些蒙古人不是林丹汗带来找麻烦的蒙古人,而是已经归顺了皇太极的敖汉部和奈曼部的人,拖家带口还赶着牛羊马匹过河而来,是因为没有出路到义州这边来寻求帮助来的。只见男人的呼喝声还有女人的大叫声此起彼伏,其中还有牛羊马匹的嘶叫,尤其以绵羊的“咩咩”叫声最烦人,它们叫起来好像从来不知道疲倦。
多尔衮直到听到前去探问的士兵回报才知道蒙古人在逃难,鳌拜担心其中有诈喝令这些蒙古人顺着东边山势走,不准跟军队混在一起,同时派快马回去向皇太极禀报。在询问清楚后多尔衮才知道林丹汗杀了个回马枪,正带领人马前来掳掠人口牲畜,这些逃过来的是听到消息跑得快的人,当然也是要跟林丹汗彻底划清界限的人。据说还有很多人不知道消息或者知道慢了被林丹汗的人堵在山套里,如果这边没有行动估计两部的人马会被抢走很多。
常言道救人如救火,多尔衮这时候也来不及报告皇太极了,叫那些蒙古人让开半边道,跟鳌拜带着人马就顺着逃难的人流反向而去。过了河没走多久天就黑了,多尔衮让士兵打起火把直接向北而去,因为他听说林丹汗的人马是从北面来的。一万多人一边指挥遇到的蒙古人南下一边加前行,又北进了不久就看见前面一处山口有冲天火光,老远就听到呼喝声和哭叫声,看来是遇到正主了。
多尔衮带人冲在前面,老远就看见一大群蒙古兵正在像驱赶牲畜一样驱赶妇女和孩子,地上横七竖八躺着好多人,可能都是不愿意被赶走的牧人。也许对方也看见了这边出现了军队,几声尖厉的叫声后对方开始列队警戒,然后就是挥舞着刀冲了过来,双方的士兵顿时就搅在一起。按理说对方的人数没有多尔衮这边多,应该见势不妙撤退才对,谁知道这些蒙古人就像不怕死一样,不顾死伤反复冲杀,搞得多尔衮和鳌拜都有些手忙脚乱。
过了没多久多尔衮就知道对方为什么不退了,只听得隆隆着响的蹄声动地而来,原来这些人是为了拖住自己等待后援,同时也让负责掳人驱赶牲畜的人走得远些。多尔衮虽然年纪小但也知道不能吃眼前亏,听蹄声就知道来的不下三万,以一万余人跟三万多人硬拼不划算,该走还是得走不能逞强。女真兵退到一处狭窄的隘口后就地坚守,连山坡上都安排有人,摆出一副不再撤退要血战到底的架式。
好在林丹汗的人看到女真人退守到险要处后,也没有继续追击要赶尽杀绝的意思,现有了女真人的保护后,再去追击那些逃走的奈曼部蒙古人已经不现实后,徐徐退兵向北而去。多尔衮见天色已晚怕中埋伏命令就地安营,准备明天天一亮就去追击蒙古人,成千上万的牛羊牲畜可不能这么就算了,哪怕牲畜抢不回来人也要抢回来,这些人都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父子好多年才拉拢过来的,可不能这么轻易被林丹汗抢回去。
跟明军要争地跟蒙古人要争人,这是女真人总结出来的原则,不跟明军争地明军就会修座城堡住下不走,有条件还要修一些边墙。蒙古人的地盘太大争地没有意思,所以要争人过来削弱对方实力的同时增加几个盟友,因为有这个考虑皇太极也急眼了准备亲自来抢回来。听说林丹汗杀了个回马枪悄悄回来抢人抢东西,皇太极立即觉自己被明军牵制在这里是个错误,但转念一想也是个巧合,假如明军把自己引向辽南,那就没有这么快捷现蒙古人的阴谋。
假如是明军把人掳了过去皇太极还不是很担心,一方是吃植物的而另一方是惯吃动物的,就算勉强在一起自己也可以想办法把他们分开。这林丹汗把人掳去就不一样,只是熬汉部和奈曼部的族长跟林丹汗有矛盾,熬汉部和奈曼部的族人可跟林丹汗没有仇恨。只有林丹汗把人带回去后给点吃喝,再分点牲畜牧场组个家,这些人一定又会变成对林丹汗忠心耿耿的部下,这就是所谓的血浓于水,念及此事皇太极也顾不得那么多立即派人前去阻止。
熬汉部和奈曼部叛变后一直在东边草原上过日子,后来见林丹汗西退心念故土于是又慢慢迁回来,两月前林丹汗刚刚过来抢过一次但损失不是很大,心道刚被抢过应该不会再来了,谁知道林丹汗杀了个回马枪。两月前那一次林丹汗沿西拉木伦河一路抢过去是顺手牵羊,这一次是经过深谋远虑要将两部连根拔起。... -->>
从义州出沿着大凌河向西北走大约六十里左右,河道就要折向西南,没拐弯前地势开阔道路平坦,拐弯后地势立即变得狭窄起来,祖大寿就在西边山坡上严阵以待。 他倒不是非要搞伏击,他在这埋伏的目的就是不允许女真人再追下来,退守到这里是明军的底线。东边是多尔衮和鳌拜的军队,他们担心再向前走会有埋伏,正等待皇太极的命令,是追击还是驻守或者说就此退兵。
这个时候有人从正北面连人带牲畜冲过来,只有一种人那就是蒙古人。这些蒙古人不是林丹汗带来找麻烦的蒙古人,而是已经归顺了皇太极的敖汉部和奈曼部的人,拖家带口还赶着牛羊马匹过河而来,是因为没有出路到义州这边来寻求帮助来的。只见男人的呼喝声还有女人的大叫声此起彼伏,其中还有牛羊马匹的嘶叫,尤其以绵羊的“咩咩”叫声最烦人,它们叫起来好像从来不知道疲倦。
多尔衮直到听到前去探问的士兵回报才知道蒙古人在逃难,鳌拜担心其中有诈喝令这些蒙古人顺着东边山势走,不准跟军队混在一起,同时派快马回去向皇太极禀报。在询问清楚后多尔衮才知道林丹汗杀了个回马枪,正带领人马前来掳掠人口牲畜,这些逃过来的是听到消息跑得快的人,当然也是要跟林丹汗彻底划清界限的人。据说还有很多人不知道消息或者知道慢了被林丹汗的人堵在山套里,如果这边没有行动估计两部的人马会被抢走很多。
常言道救人如救火,多尔衮这时候也来不及报告皇太极了,叫那些蒙古人让开半边道,跟鳌拜带着人马就顺着逃难的人流反向而去。过了河没走多久天就黑了,多尔衮让士兵打起火把直接向北而去,因为他听说林丹汗的人马是从北面来的。一万多人一边指挥遇到的蒙古人南下一边加前行,又北进了不久就看见前面一处山口有冲天火光,老远就听到呼喝声和哭叫声,看来是遇到正主了。
多尔衮带人冲在前面,老远就看见一大群蒙古兵正在像驱赶牲畜一样驱赶妇女和孩子,地上横七竖八躺着好多人,可能都是不愿意被赶走的牧人。也许对方也看见了这边出现了军队,几声尖厉的叫声后对方开始列队警戒,然后就是挥舞着刀冲了过来,双方的士兵顿时就搅在一起。按理说对方的人数没有多尔衮这边多,应该见势不妙撤退才对,谁知道这些蒙古人就像不怕死一样,不顾死伤反复冲杀,搞得多尔衮和鳌拜都有些手忙脚乱。
过了没多久多尔衮就知道对方为什么不退了,只听得隆隆着响的蹄声动地而来,原来这些人是为了拖住自己等待后援,同时也让负责掳人驱赶牲畜的人走得远些。多尔衮虽然年纪小但也知道不能吃眼前亏,听蹄声就知道来的不下三万,以一万余人跟三万多人硬拼不划算,该走还是得走不能逞强。女真兵退到一处狭窄的隘口后就地坚守,连山坡上都安排有人,摆出一副不再撤退要血战到底的架式。
好在林丹汗的人看到女真人退守到险要处后,也没有继续追击要赶尽杀绝的意思,现有了女真人的保护后,再去追击那些逃走的奈曼部蒙古人已经不现实后,徐徐退兵向北而去。多尔衮见天色已晚怕中埋伏命令就地安营,准备明天天一亮就去追击蒙古人,成千上万的牛羊牲畜可不能这么就算了,哪怕牲畜抢不回来人也要抢回来,这些人都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父子好多年才拉拢过来的,可不能这么轻易被林丹汗抢回去。
跟明军要争地跟蒙古人要争人,这是女真人总结出来的原则,不跟明军争地明军就会修座城堡住下不走,有条件还要修一些边墙。蒙古人的地盘太大争地没有意思,所以要争人过来削弱对方实力的同时增加几个盟友,因为有这个考虑皇太极也急眼了准备亲自来抢回来。听说林丹汗杀了个回马枪悄悄回来抢人抢东西,皇太极立即觉自己被明军牵制在这里是个错误,但转念一想也是个巧合,假如明军把自己引向辽南,那就没有这么快捷现蒙古人的阴谋。
假如是明军把人掳了过去皇太极还不是很担心,一方是吃植物的而另一方是惯吃动物的,就算勉强在一起自己也可以想办法把他们分开。这林丹汗把人掳去就不一样,只是熬汉部和奈曼部的族长跟林丹汗有矛盾,熬汉部和奈曼部的族人可跟林丹汗没有仇恨。只有林丹汗把人带回去后给点吃喝,再分点牲畜牧场组个家,这些人一定又会变成对林丹汗忠心耿耿的部下,这就是所谓的血浓于水,念及此事皇太极也顾不得那么多立即派人前去阻止。
熬汉部和奈曼部叛变后一直在东边草原上过日子,后来见林丹汗西退心念故土于是又慢慢迁回来,两月前林丹汗刚刚过来抢过一次但损失不是很大,心道刚被抢过应该不会再来了,谁知道林丹汗杀了个回马枪。两月前那一次林丹汗沿西拉木伦河一路抢过去是顺手牵羊,这一次是经过深谋远虑要将两部连根拔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