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小说网 www.yipinzongshi.com,开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有些是运输费的票据,还有些是在小卖部买东西给开的收据,也有打着收条只按着指引的纸条。
比如李老师找木匠打床的那张,就明明白白的写着哪一天哪一日请谁做床一张,花费多少钱,用于教室宿舍,经办人李耀辉。
下面是木匠的指印和姓名。
这个村里不少人都不识字,李老师的包里还有随身带着的印泥,就是为为了这种情况做准备的。
在这种简陋的条件下,李老师已经做到了最好。
“你要去哪儿?”
秦朗因白胖而异常和气的脸上终于生出了严肃的表情。
“李老师和我们做了交接,现在这些钱和账目我们来保管。”
他拿着那本账本,在张校长和张有田面前摇了摇。
“来,我们来对账。”
***
从立场上来说,新来的支教老师和之前的支教老师是在同一个阵营的。
他们都是外来者,是要来帮助当地的孩子们读书的。
他们是老师,不是行政管理人员,也不是扶贫办的官员,除了教学以外的事情,理论上就不该他们管。
也许是之前的红星小学太苦,红星小学的学生们太苦,再加上支教的环境太艰难,让李老师和方老师产生了要让这里变好一点的想法,并为此付出了很多积极的行动,可结果并不是如他们所想,都是好的。
来支教的第二天,李老师就用自己的实际经历,为这些“后辈”们上了深刻的一课。
说实话,黛文婷和苏丽来之前也是报着“如果太困难了能帮一把就帮一把”的想法,黛文婷还是主播和博主,未必没有带着卖一把惨来引起别人关注的念头,但被李老师话里的委屈所吓倒,不太敢再惹一身腥了。
说要“对账”就真的是对账,秦朗和杜若去了老师办公室,拉开一张椅子,直接把那些票据倒下来,拿着那本账本,一张张的找到对应的账目清单,秦朗算,杜若整理并粘贴,将款项重新整理清楚。
他们一个是学企业管理的,一个一直在大学里当学生会的干部,类似这样的事情都有经验,整理起来时比学轮机的李老师不知道效率多少,何况这些账目也不困难。
“一共收到的捐款合计是两万四千三百四十二元,汇款单和收款凭证在这里。”
秦朗将桌上的收支账往前面一推。
“支出是一万八千一百五十元七角,有残破和没找到的三张**,但剩下的钱是对的,这是六千一百一十九块三角。”
他从挎包里拿出捆扎好的钱,也放在了桌上。
“这是剩下的钱,张校长收好。”
“这怎么行?这些钱一直都是支教老师保管和支出的,当然是一样交给你们。”
张校长惶恐地说:“你们别听那些小兔崽子说些有的没的,他们就是没见过这么多钱眼红!我已经揍了那些小兔崽子了,他们不敢再乱说了。”
这里并不是公立的中心小学,而是为了让周围的学生方便读书而开的乡村小学,虽然国家有对乡村小学进行扶持,但教学工作一直都是靠支教来支撑着的,他们不要钱,是不是不想待了要走?
如果他们也走,他一个人怎么教这学期的这么多学生?
休课的话,这个学校很快就会被取消掉吧?
想到这个,张校长拒绝的更厉害了,他直接往后退着,想离开这个屋子。
“这钱我不能收,你们拿着!你们刚到这里,我们学校什么都没准备,你们用来置办东西都可以!”
这是贿赂他们?
还是要用钱堵他们的嘴?
秦朗和杜若对视一眼,都皱起了眉。
“这是外面给孩子们的钱,我们拿来置办什么东西?”
心直口快的苏丽也皱起了眉,直接把话说开了:“这钱我们拿着才烧手,校长拿去维持校务工作吧,我们也不准备弄什么募捐了,这些钱得省着点用啊!”破天荒的,杜若开始欣赏起苏丽的心直口快起来。
“我知道你们怨我们,觉得我们村里的人蛮不讲理。”
听到说以后不会弄募捐的话,张校长苦笑着“可是村里人收到这些物资也很惶恐,这些东西几乎是‘从天而降’的,没有人教他们怎么面对这么多的捐赠物资。李老师和方老师都是随时会走的支教老师,他们担心他们一走了之这些东西再没人管了,想要急着把东西和钱分了,其实是人之常情。”
“所以我把这些钱交给张校长你了。”
秦朗很自然地说:“我们都是外来的人,但张校长你是一直在这里的,村民们会担心李老师带着钱跑了,不会担心你会这样。钱是捐给学校的,并不是捐给支教老师的。”
“我们还会留下来支教,但这些钱并不适合我们保管。”
杜若也说。
张校长和杜若秦朗推辞了一会儿,实在拒绝不过,就给几个老师打了个收条,确认所有款项无误,把这些钱收下了。
出了老师办公室,几个支教老师心情都很沉重。
“别多想了。”
杜若深吸口气,扬扬手上的收条。
“我们将这个给李老师送过去,让他拍张照,省得以后麻烦。”
即使李老师走了,他也是募捐的发起人之一,如果日后外界对这笔捐款的使用情况有质疑,首先要询问的就是李老师。
募捐不是一个一时兴起的事情,而是需要长期的规划和管理,但李老师只在这里支教一年,根本没办法长期管理这笔物资,之后如果要面对众人的询问,这笔交接的收条就是最好的证明。
当他们到了李老师的房间时,看到的就是他在屋子里整理自己的东西,看样子是马上就要走。
见到他们进来,李老师动作一顿,而后又若无其事地继续整理着。
看到他已经在收拾被褥了,秦朗上去按住了他的被子。
“李老师,你不能就这么走。”
有些是运输费的票据,还有些是在小卖部买东西给开的收据,也有打着收条只按着指引的纸条。
比如李老师找木匠打床的那张,就明明白白的写着哪一天哪一日请谁做床一张,花费多少钱,用于教室宿舍,经办人李耀辉。
下面是木匠的指印和姓名。
这个村里不少人都不识字,李老师的包里还有随身带着的印泥,就是为为了这种情况做准备的。
在这种简陋的条件下,李老师已经做到了最好。
“你要去哪儿?”
秦朗因白胖而异常和气的脸上终于生出了严肃的表情。
“李老师和我们做了交接,现在这些钱和账目我们来保管。”
他拿着那本账本,在张校长和张有田面前摇了摇。
“来,我们来对账。”
***
从立场上来说,新来的支教老师和之前的支教老师是在同一个阵营的。
他们都是外来者,是要来帮助当地的孩子们读书的。
他们是老师,不是行政管理人员,也不是扶贫办的官员,除了教学以外的事情,理论上就不该他们管。
也许是之前的红星小学太苦,红星小学的学生们太苦,再加上支教的环境太艰难,让李老师和方老师产生了要让这里变好一点的想法,并为此付出了很多积极的行动,可结果并不是如他们所想,都是好的。
来支教的第二天,李老师就用自己的实际经历,为这些“后辈”们上了深刻的一课。
说实话,黛文婷和苏丽来之前也是报着“如果太困难了能帮一把就帮一把”的想法,黛文婷还是主播和博主,未必没有带着卖一把惨来引起别人关注的念头,但被李老师话里的委屈所吓倒,不太敢再惹一身腥了。
说要“对账”就真的是对账,秦朗和杜若去了老师办公室,拉开一张椅子,直接把那些票据倒下来,拿着那本账本,一张张的找到对应的账目清单,秦朗算,杜若整理并粘贴,将款项重新整理清楚。
他们一个是学企业管理的,一个一直在大学里当学生会的干部,类似这样的事情都有经验,整理起来时比学轮机的李老师不知道效率多少,何况这些账目也不困难。
“一共收到的捐款合计是两万四千三百四十二元,汇款单和收款凭证在这里。”
秦朗将桌上的收支账往前面一推。
“支出是一万八千一百五十元七角,有残破和没找到的三张**,但剩下的钱是对的,这是六千一百一十九块三角。”
他从挎包里拿出捆扎好的钱,也放在了桌上。
“这是剩下的钱,张校长收好。”
“这怎么行?这些钱一直都是支教老师保管和支出的,当然是一样交给你们。”
张校长惶恐地说:“你们别听那些小兔崽子说些有的没的,他们就是没见过这么多钱眼红!我已经揍了那些小兔崽子了,他们不敢再乱说了。”
这里并不是公立的中心小学,而是为了让周围的学生方便读书而开的乡村小学,虽然国家有对乡村小学进行扶持,但教学工作一直都是靠支教来支撑着的,他们不要钱,是不是不想待了要走?
如果他们也走,他一个人怎么教这学期的这么多学生?
休课的话,这个学校很快就会被取消掉吧?
想到这个,张校长拒绝的更厉害了,他直接往后退着,想离开这个屋子。
“这钱我不能收,你们拿着!你们刚到这里,我们学校什么都没准备,你们用来置办东西都可以!”
这是贿赂他们?
还是要用钱堵他们的嘴?
秦朗和杜若对视一眼,都皱起了眉。
“这是外面给孩子们的钱,我们拿来置办什么东西?”
心直口快的苏丽也皱起了眉,直接把话说开了:“这钱我们拿着才烧手,校长拿去维持校务工作吧,我们也不准备弄什么募捐了,这些钱得省着点用啊!”破天荒的,杜若开始欣赏起苏丽的心直口快起来。
“我知道你们怨我们,觉得我们村里的人蛮不讲理。”
听到说以后不会弄募捐的话,张校长苦笑着“可是村里人收到这些物资也很惶恐,这些东西几乎是‘从天而降’的,没有人教他们怎么面对这么多的捐赠物资。李老师和方老师都是随时会走的支教老师,他们担心他们一走了之这些东西再没人管了,想要急着把东西和钱分了,其实是人之常情。”
“所以我把这些钱交给张校长你了。”
秦朗很自然地说:“我们都是外来的人,但张校长你是一直在这里的,村民们会担心李老师带着钱跑了,不会担心你会这样。钱是捐给学校的,并不是捐给支教老师的。”
“我们还会留下来支教,但这些钱并不适合我们保管。”
杜若也说。
张校长和杜若秦朗推辞了一会儿,实在拒绝不过,就给几个老师打了个收条,确认所有款项无误,把这些钱收下了。
出了老师办公室,几个支教老师心情都很沉重。
“别多想了。”
杜若深吸口气,扬扬手上的收条。
“我们将这个给李老师送过去,让他拍张照,省得以后麻烦。”
即使李老师走了,他也是募捐的发起人之一,如果日后外界对这笔捐款的使用情况有质疑,首先要询问的就是李老师。
募捐不是一个一时兴起的事情,而是需要长期的规划和管理,但李老师只在这里支教一年,根本没办法长期管理这笔物资,之后如果要面对众人的询问,这笔交接的收条就是最好的证明。
当他们到了李老师的房间时,看到的就是他在屋子里整理自己的东西,看样子是马上就要走。
见到他们进来,李老师动作一顿,而后又若无其事地继续整理着。
看到他已经在收拾被褥了,秦朗上去按住了他的被子。
“李老师,你不能就这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