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小说网 www.yipinzongshi.com,伐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山西布政司宁武所,五军都督府同知,从一品武将张鸿功脸上却满脸愁容。
张鸿功早在半个月前就接到了朝廷的圣旨,让他听从三边总督杨鹤调遣,派兵进入延绥围剿流贼刘秃子。
张鸿功所率领的山西镇又名太原镇,也叫三关镇,虽然也是九边重镇,但是重要性却比不上一线的大同、延绥、固原诸镇,更比不上拱卫京师的宣府镇,蓟镇。这样一来,山西镇肯定不会受到朝廷太大的重视,无论兵员还是战马铠甲,远远比不上延绥诸镇。
整个山西镇,所有的可战之兵,也只有不到两万人。除去把守三关,封锁黄河渡口之外,张鸿功可以抽调的机动兵力,也就只有三千余人。
山西镇总兵官的治所以前在偏关,后来改为宁武关。因为山西山脉众多,大军行军也比较困难,张鸿功也只能提前准备,以免延误了军令。
山西镇主要的任务就是把守内三关防备入侵的蒙古人,内三关即宁武关,偏关,雁门关。所以张鸿功想要离开,就必须要在边墙内留下足够多的机动兵力,用来防备蒙古部落的入侵。
在张鸿功屡次恳求下,山西巡抚耿如杞终于调拨了上万两白银,让张鸿功拨付了一部分欠响,调集了三千精兵准备过河接受三边总督杨鹤的指挥。
就在张鸿功做好了准备,想要尽快出兵拔营之时,只见几封八百里加急的紧急军情传递过来,张鸿功迅速的打开书信一看,原来是把手黄河沿岸渡口的官军来信。信中大致的意思是“陕北巨匪刘秃子全军而至,号称十万大军,准备东渡黄河,祸乱山西。把守渡口的官军因为兵力不足,恐怕抵挡不住刘秃子大军,望总兵大人赶快调集援兵。”
张鸿功将这封求援信收起来,自言自语的说道:“流贼刘秃子敢号称十万大军,只怕麾下的青壮不下于三万人,看起来已经成了气候,如果我山西镇大军孤军迎战,只怕未必能讨了好?”
收到这份求援信,张鸿功也有些左右为难,他现在兵力不足,如果调集军队守卫渡口,那么就不能渡过黄河,听从三边总督杨鹤的差遣。但是朝廷的圣旨上写的明明白白,让他带兵过河,合四镇之力围剿流贼刘秃子。
张鸿功现在左右为难,但是他毕竟不是敢于违抗圣旨之人,无论他在朝中的地位还是资本,都不敢违背皇帝的旨意,只能带兵过河,听从三边总督杨鹤的调遣。
晋陕大峡谷长一千五百余里,黄河两岸的渡口也有十几处。因为渡口较多,张鸿功也不知道流贼从哪一处渡口过河,只能分兵把守。这样一来,两岸渡口的守军也就有些兵力不足,这十几处渡口,守军多则一两千人,少则只有三五百。
尽管守军人数较少,但是背靠黄河天险,正是一夫当关的险要之地,加上守军在渡口之处安放了不少火炮,如果死打硬拼,可能就会死伤惨重。
刘宣率兵来到延水关下,亲自查探了两处渡口的地形,但是显然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 -->>
大明山西布政司宁武所,五军都督府同知,从一品武将张鸿功脸上却满脸愁容。
张鸿功早在半个月前就接到了朝廷的圣旨,让他听从三边总督杨鹤调遣,派兵进入延绥围剿流贼刘秃子。
张鸿功所率领的山西镇又名太原镇,也叫三关镇,虽然也是九边重镇,但是重要性却比不上一线的大同、延绥、固原诸镇,更比不上拱卫京师的宣府镇,蓟镇。这样一来,山西镇肯定不会受到朝廷太大的重视,无论兵员还是战马铠甲,远远比不上延绥诸镇。
整个山西镇,所有的可战之兵,也只有不到两万人。除去把守三关,封锁黄河渡口之外,张鸿功可以抽调的机动兵力,也就只有三千余人。
山西镇总兵官的治所以前在偏关,后来改为宁武关。因为山西山脉众多,大军行军也比较困难,张鸿功也只能提前准备,以免延误了军令。
山西镇主要的任务就是把守内三关防备入侵的蒙古人,内三关即宁武关,偏关,雁门关。所以张鸿功想要离开,就必须要在边墙内留下足够多的机动兵力,用来防备蒙古部落的入侵。
在张鸿功屡次恳求下,山西巡抚耿如杞终于调拨了上万两白银,让张鸿功拨付了一部分欠响,调集了三千精兵准备过河接受三边总督杨鹤的指挥。
就在张鸿功做好了准备,想要尽快出兵拔营之时,只见几封八百里加急的紧急军情传递过来,张鸿功迅速的打开书信一看,原来是把手黄河沿岸渡口的官军来信。信中大致的意思是“陕北巨匪刘秃子全军而至,号称十万大军,准备东渡黄河,祸乱山西。把守渡口的官军因为兵力不足,恐怕抵挡不住刘秃子大军,望总兵大人赶快调集援兵。”
张鸿功将这封求援信收起来,自言自语的说道:“流贼刘秃子敢号称十万大军,只怕麾下的青壮不下于三万人,看起来已经成了气候,如果我山西镇大军孤军迎战,只怕未必能讨了好?”
收到这份求援信,张鸿功也有些左右为难,他现在兵力不足,如果调集军队守卫渡口,那么就不能渡过黄河,听从三边总督杨鹤的差遣。但是朝廷的圣旨上写的明明白白,让他带兵过河,合四镇之力围剿流贼刘秃子。
张鸿功现在左右为难,但是他毕竟不是敢于违抗圣旨之人,无论他在朝中的地位还是资本,都不敢违背皇帝的旨意,只能带兵过河,听从三边总督杨鹤的调遣。
晋陕大峡谷长一千五百余里,黄河两岸的渡口也有十几处。因为渡口较多,张鸿功也不知道流贼从哪一处渡口过河,只能分兵把守。这样一来,两岸渡口的守军也就有些兵力不足,这十几处渡口,守军多则一两千人,少则只有三五百。
尽管守军人数较少,但是背靠黄河天险,正是一夫当关的险要之地,加上守军在渡口之处安放了不少火炮,如果死打硬拼,可能就会死伤惨重。
刘宣率兵来到延水关下,亲自查探了两处渡口的地形,但是显然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