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品小说网 www.yipinzongshi.com,诛红与八十红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知识本质论

    一、知识本质论

    1、知识的诞生

    知识是什么?知识从何而来?知识如何产生的?

    这是仿照人类三个基本问题“我是谁?从何人来?到何处去?”,而提出的关于知识的三个问题。

    知识是什么?

    自百度上查来的科学答案如下:知识是符合文明方向的,人类对物质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结果总和。知识,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界定。有一个经典的定义来自于柏拉图:一条陈述能称得上是知识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它一定是被验证过的,正确的,而且是被人们相信的,这也是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分标准。

    知识从何而来?知识如何产生的?

    这基本也是很容易回答:知识从实践中来,在人类实践活动中产生。

    有着标准答案,我们还要考虑什么?

    这里希望读者跟随笔者换一个角度,沿着时间的脉络看看这三个问题产生过程,推导人类的持续发展过程,可能会有些枯燥,读者随意随心吧。

    首先,我们沿着知识载体的时间逆向看看发生什么。

    我们接触的知识现在多是在电视、电脑或手机的荧屏中获得,虽然只有40年或90年的时间,这个时间应该是准确的,苹果电脑诞生于1976年,电视的发明者之一贝尔德向英国报界作了一次播发和接收电视的表演是在1926年。

    再往前知识的媒介是纸张。从现代精装书籍、报刊到线装古籍,时间向后飞逝,我们看看造纸术。

    公元十二世纪,欧洲最先在西班牙和法国设立了纸厂,十三世纪在意大利和德国也相继设厂造纸。到十六世纪,纸张已经流行于全欧洲,终于彻底取代了传统的羊皮和埃及纸莎草纸等,此后纸便逐步流传到全世界。

    再往前的造纸术是在公元七世纪经过朝鲜传入日本,八世纪中叶经中亚传到阿拉伯。阿拉伯纸大批生产以后,就不断向欧洲各国输出,于是造纸术也随后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那么造纸术的原初在中国。过程是公元前两世纪的麻纸,尔后是有名的蔡侯纸,其后是历代的改进和品种的翻新。

    再往前是简牍、缣帛,续之石鼓文、继之是金文,然后我们看到了一堆龟甲和兽骨——这是甲骨文。

    在国外是石刻、泥板文书。

    时间再次往后飞逝直至抵达终点——4万年前,我们看到的是一组岩画。在世界各地,都有各种动物或者攻击动物的人,或弓箭、或木矛、或硬棒。最典型的动物是鹿。

    那么,长着锐利叉角的鹿面前发生了什么?

    昏黄的篝火前一群原始人在跳着舞蹈,呢喃中唱着什么,闪动间人影鹿影交相辉映。

    一个老人指着那些岩画对旁边的孩子说着什么,一个壮汉走过来挥着木矛拍着胸膛激动地吹嘘着什么。

    这些构成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这是知识以及知识的传授。

    这说明在人类的史前时代,知识诞生了!

    2、知心的故事

    岩画——这些简单苍茫的古代实物说明,在远古知识的诞生过程。

    简陋的画笔、粗糙的手法、蒙昧的人类,却已经具备知识的典型特征:表征、可重复、可转移……

    知识简单拆分为知和识。知是知道、了解,能够辨别区分事物,比如:原始人能够区分鹿这个动物;识是理解事物规律,比如:原始人能够理解鹿特点,使它可以被顺利捕捉。那些岩画虽然不是文字,却代表着知识,甚至代表着文字的雏形,代表着人类文明的起源。

    这之后人类发生了什么?

    时间节点:浙江余姚,王阳明故居寿山堂,正门上匾额“真三不朽”。

    王阳明的一生发生了什么?

    五溺的童年、上疏的事官、险恶的流放、偏僻的荒蛮……

    一天的半夜,雷电交加,那个人长身而起、纵声长啸,发生了什么?是龙场悟道。

    其后是教化世人、勤于政事、金戈铁马、传播心学……

    注意王阳明讲学坐下的那个人:他穿着奇装异服,戴着一顶纸糊的帽子,手里还拿着笏板,总之特立独行。他叫王艮。

    那么,王阳明“龙场悟道”悟的是什么?

    他认为心是感应万事万物的根本,由此提出心即理的命题。

    圣人不孤,那么此前先贤又是怎么样的?

    老子“众妙之门”、孔子正心修身、孟子仁心性善、庄子梦蝶、慧能“即心是佛”……王艮“日用即道”。

    无论是“心”、或者是“道”,结合西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以目前对人类心理、思想的研究,对比脑科学的发展,从唯物主义角度是不能否定其存在的,至少古代先贤感应到了什么,并且启迪了后人、推动了社会发展。

    那么,能否找到一个媒介证明“心”的存在哪?

    我们看看央视热播的《地球创造人类之谜》。

    地球是如何创造我们的骨骼、双臂、双腿、耳骨,如何教会我们打颤起鸡皮疙瘩、打嗝、恐惧、辨识……

    是的,本能。

    它能够告诉我们知识创造过程中的秘密。

    3、涌动的知识

    有人会说以古人唯心命题去说明知识的现实性不荒谬吗?

    我们要看到知识的继承性,现在看到知识是古代所有知识集大成的体现,保有科学的态度、否定之否定的精神,依然是可以研究知识发展过程中的诸般现象的。怀着既不妄自菲薄、又充满自信的心态,知识的发展就是知识不断科学化、纯粹化的过程。

    那么,人类文明提前了吗?

    人类的蒙昧时代界定在哪里?

    国家以后不是才开启人类的文明时代吗?

    是的,人类文明史是从国家时代开始,比如我国的夏朝。

    目前可以知道的时间节点是20万年前智人诞生,约5万年前新人诞生,约1万年前金属工具诞生促进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但是人类的文化起源却是很早,人类思想的起源同样是很早的。

    那么,知识的起源就不在于文字起源,而在于人类的思想起源。

    而通过考古发现智人已经拥有情感。这就足以推动人类的思想活动趋向复杂化,这一过程一旦展开必然呈现逐渐加速的趋向,那么我们现今的文明发展在抛物曲线上才是比例协调的。

    “知识是什么”除了概念性理解,知性的理解依然可以通过一个古代故事进行。

    故事如下:惠能流浪到广州法性寺,听见一僧道“风吹幡动”,又听一僧说“幡动而知风吹”,惠能却道:“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法性寺法师印宗闻得这番妙论,当即与他攀谈,得知其即大名在外、耳闻已久的惠能,就请高僧为他剃度,完成出家仪式,并恭请其正式即位禅宗六祖。

    “仁者心动”就是古代先人对于知识产生的一种概括。

    知识是人类对于物质世界中有益自身发展的信息的组合,是对自然的一种反映。人的思想或者说心灵或者灵魂反映自然集中到人的思想或者说心灵或者灵魂形成知识。

    知识是本来存在的,用于人类社会生活就成为知识,这可以成为一个“知心”的过程。

    这一个过程起源也许更加久远。从动物角度,也许自眼睛这一感觉器官诞生就已经开始,随着动物复杂的进化反映自然成为动物的本能反映。

    是的,本能。也许古代先人感应到本能的媒介传导,从而建立自身的思想世界。

    所以,知识本能是物质过程,这与唯物主义认识论并不矛盾。

    从20万年前的智人到5万年前新人,人类思想的萌发过程是对自然反映的汇集过程,也是知识的产生过程。

    知识本能是物质性动物本能,也是人类社会性的本能。它是推动人类发展的动力之一。

    那么,在昏黄火光照耀下岩画前的史前人类,他们在知识上显现本能有哪些哪?

    目前看,人类在寻求知识领域最凸显的本能是学习和探索。

    二、偶然性

    1、开放的本能

    本能是动物本身固有的、不学就会的能力。本能对于动物体现有益、规律、可重复等性质。

    英国**************出版的《技术史》开篇并没有叙述人类伟大的文明成就,而是从微小动物的本能开始。

    一种北美洲的砂蜂会在产卵期在土里挖一个斜向穴道,然后捉来一个毛虫麻醉放进巢穴,产卵后将巢穴用石头盖好;而后再去寻找另一只毛虫,麻醉、打开巢穴放进去、盖好——不断的重复这一过程,直至巢穴被填满毛虫;最后最精彩的是砂蜂会在巢穴用泥土盖好后,从其它地方带来沙砾铺在巢穴上面,用双颚夹住石头敲实巢穴上面的泥土使之坚硬,直至巢穴的地面与周围的区别迹象完全被消除。这种有趣的小生命就这样年复一年在大地上生存着。

    本能是生物生来就有的,那么我们人类是否可以不经历成长过程就自然成熟哪?

    比如,“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对古代司马迁书写的《史记》我们姑且听之。因为历史是人书写的,记录过程的不确定性是广泛存在的。

    西方流传着有名的古埃及王子实验。古埃及法老认为自己是神明后裔,自己的孩子同样如此。他将自己的孩子关进小黑屋,每天只让奴隶送吃的,希望其完成“生而神灵”的过程。然而,他的孩子从小黑屋里面出来时已经变成只会嘶吼的爬行动物。

    现代人基本都明了物种是可以退化的,本能也是如此。

    开放与封闭是物种前进和后退的原因和条件。而开放是促进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在二战后有人就人们在社会上的自我表达进行过调查。对比二战前后与战争中的行为得出一般结论:战争中人们趋向保守,和平时期人们趋向开放;对于个人来说,放松与开放通例,紧张与保守通例。在自然界同样道理,物种同类竞争导致物种开放式进化。例如,达尔文对于加拉帕戈斯群岛13种雀形目的鸣鸟的考察,对于这些偶然从南美洲飞抵这里的古老品系的后代在开放性的环境中,使得它们进化成不同的物种,著名鸟的喙部图案位于国家公园大门上方,开放性的食谱环境促进多样性的物种发展。所以,开放对于自然意味着繁盛,对于社会意味着富足。

    开放与封闭由于角度不同而可以转换,生物视角的转化也就可以形成物种前进和后退。

    像达尔文考察的鸣鸟,群岛大小地域可以说是封闭的,随着繁殖面临食物短缺,当鸣鸟视角转移后带来食物品种的多样,导致物种随之进化。

    而生物的本能也是随着生物感觉的开放与封闭,在物种前进和后退中呈现复杂或者单一。

    2、偶然与必然

    由于学科原因,在大学时代学习某一事件,听得最多的是“历史的必然”。

    对于人类自身有一种极端宇宙学理论叫“人择原理”。其由鲍罗和泰伯拉提出,内容是:人类的存在,才能解释我们这个宇宙的种种特性,包括各个基本自然常数;因为宇宙若不是这个样子,就不会有我们这样的智慧生命来谈论它。

    这听上去和“神明之子”同类的理论,告诉我们的道理是社会的必然性问题。

    但讨论必然性就必然使我们站在事物发展的结果或者终点所在,对于人类来说如果要谋求发展就必须站在偶然性的角度,也就是事物发展的开端。

    偶然性对于知识来说也就等于说未知,而未知是令人恐惧的。

    那么,你是否坚强哪?

    相信大家回答都是充满自信的。

    人类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相关意识产生在哪里?

    时间节点:4万年前,岩画下面的老人与孩子。

    我们假设岩画下面有两个不同的孩子会怎么样?

    一个孩子专注的听着老人的叙述;

    另一个孩子目光中闪动着怀疑。

    什么原因导致人类孩子诞生出新的人类情绪?

    假设老人说:鹿会去水边喝水,所以在水边会打到鹿。

    一个孩子跟随大人打猎,捕捉到了鹿。

    另一个孩子跟随大人打猎,鹿没有来,半路被狼吃掉了,孩子挨了饿。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另一个孩子的心理活动就会出现变化。

    怀疑,甚至否定,这些人类新的意识活动就诞生了。

    人类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相关意识会随之产生,否定之否定认识论随之萌芽,这一切都会推动人类的进步。

    这些事物在人类的学习和探索中,将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

    三、教育本质论

    1、教育本质

    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发展知识。这是教育的本质。

    归结以上内容,了解本能不仅可以考察知识的本质,也可以明了教育的方向。

    比如,为什么要进行教育改革等问题。

    研究思想或者心理在同比验证时是有局限性的,本能同比验证是有普适性的。

    毕竟本能是物种的物质性现实显现的结果,是可以量化的。

    而思想在接受外界反应、再次反映出来会出现损耗,变得不全面、不确切、不适用。

    况且,我们的研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