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毁人不倦 (1/2)
一品小说网 www.yipinzongshi.com,长安朗月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个人叫王玄策,洛阳人,乃是中国历史上最牛的外交官,曾三次出使印度并创造了一人灭一国的光辉事迹。
事情的大致经过是,天竺的一代雄主戒日王当年款待了取经的玄奘师父之后便主动与大唐修好,于是贞观十七年王玄策以副使的身份第一次出使天竺,贞观二十一年,他又以正使身份率使团第二次出使,却恰逢戒日王升天,其大臣阿罗那顺叛变,国内大乱,使团随从皆被杀害,仅余王玄策与副使蒋师仁越狱逃脱。
二人于是向泥婆罗与吐蕃分别借兵,并传檄大唐藩属国请求援军,最后集合兵力近万人,大破天竺军队,杀得阿罗那顺弃国逃亡东天竺,最后生擒阿罗那顺及其王妃王子,俘虏一万二千余,杂畜三万余,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又因为东天竺曾援助阿罗那顺,王玄策本来还想顺势灭了东天竺,东天竺急忙纳贡谢罪,向大唐称臣,方才使王玄策罢兵还朝。
当年泠风看到此人事迹时,除了膜拜只有膜拜!倒不是因为这灭国的威风与武功,毕竟三哥向来战五渣,何况彼时本来就国中大乱,令泠风心折的是这位大唐使节的心智与气魄!
使节是什么人?使节代表国家!使节被杀,这不单单是死了几个人,更是国家的尊严被狠抽了几个耳光!王玄策是个文官,遇到这样的事情他却没有带着副使灰溜溜地逃回国,而是誓要报仇雪耻,而且他还做到了,将一个与大唐远隔几千里的国家灭国!
这是什么?这就是“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就是对远离祖国在外从事间谍行动的特工来说最最重要的,对祖国至死不渝的热血忠诚!
他为什么能做到?因为他能借到兵。而他为什么能借到兵?固然因为大唐的强盛、威严,作为当世第一的强国在国际间的影响力,可是为什么连泥婆罗这个与大唐相隔几千里的国家都肯出兵数千?
史书中并未记载王玄策是如何说服的泥婆罗王,只说他是以大唐女婿吐蕃王弃宗弄赞的名义与其谈判。但泠风可以想见,这场谈判一定不会太容易,因为大唐即使强盛,也实在离泥婆罗和印度太远,恩惠难以到达,武力也难以威胁。
不用说此时,就是七十年代中印边境战争,由于交通运输艰难我们也极难向青藏高原大规模增兵,只能靠新疆与西藏的“偏师”作战(当然,即使是“偏师”也将印度的主力打得落花流水)。在这种情况下,王玄策除了利用吐蕃的威势,一定还许诺了泥婆罗王一些灭亡印度后泥婆罗能得到的好处,威逼利诱恩威并施这才能说服他出兵相助。
其实要是王玄策真的逃回大唐,那大唐才是骑虎难下,若对印度予以还击,唐军长途奔赴印度作战,那途中的艰难险阻简直无法想象,而且要借道无数国家,包括吐蕃,这一路是否能顺利也是未知之数。若不出击,堂堂一国使节被杀,大唐上下岂能咽得下这口气?
所以王玄策做出就地借兵的决定,绝不是头脑发热逞书生意气或者匹夫之勇,这确实是最好的解决方法,若赢,自然报仇雪耻为国争光,即便输了,那也不过是他和外籍联军的失败,不会有损大唐的威严,而作为使节,他的壮烈英勇反而会为大唐赢得荣耀和世人的尊敬。
但是王玄策赢了,他先前是县令,此次出使时的官职是右卫率府长史,一直做的都是文官,从未上过战场,可是他非但大摆火牛阵,还使出了唐军的各种攻城手段——云梯、抛石车、火攻,最终带着没有一个唐兵的外籍联军灭了一个国!
忠贞不渝,临危不乱,见事迅敏,分析缜密,谋略得当,口才无双,心毅志坚,英勇果决,文可以纵横捭阖折冲樽俎,武可以破城灭国决胜千里!这是单纯的外交官么?这是王牌中的王牌,特工中的战斗机啊!
这样的人才,泠风怎么可能放过!
唯一可惜的是,只知道他在贞观十七年时是融水县令,之前的履历一无所知,甚至连他是哪年生人都不知道,也不知道他现在是否已经入仕……好在有名字,有籍贯,费点力气总能找到的!
传奇总是能轻而易举地感染人,想着想着,泠风的心中也充满了豪情壮志,嘴角不禁微微翘起,头也昂了起来,露出了一个志在必得一无所惧的笑容。
一抬头,却正对上李世民那专注地审视着自己的眼神,那眼中带着笑意,明亮得如初升的旭日。
不知为何,泠风此刻竟不再害怕这逼人的目光,反而迎了上去,十分镇定地道:“陛下不愿让太多人插手情报系统之事,不知可否给臣一个明确的指示?另外,若是要立刻组建情报系统,一部分情报人员就不能直接开课,必须混在其他学员中,臣再想办法为他们单独进行培训,否则若是一开始身份就暴露了,那这情报系统也就彻底废了。”
李世民望着那同样明亮却更纯净的目光,发自内心地笑了:“此事,朕正要与你细说……”
一个时辰之后,满脸凝重的泠风回到了中书省,迎着众人探询的目光长叹了一声:“压力山大啊……”又看向了李靖:“药师伯伯,看来咱得好好商量商量了……”
李靖笑着点了点头,眼神中却也满是郑重之意。
自这日起,泠风的好日子算是真到头了,固然是要做的事情多了许多,更关键的是她现在担上了责任,而且她以往做事基本都是依赖马周和李淳风,这次却完全指望不上了。
他二人都是心思明透之人,虽然表面上泠风只是去军校上个课,但他们都明白这后面的意义,知道泠风这回的差事非同小可,虽然心疼她小小年纪就要担此重任,但却也无可奈何,非但无法援手,反而还得完全不闻不问以避嫌疑。
好在经过后世的高考和考研双重锤炼之后,泠风的抗压神经已经比大腿都粗了,再看看周围这些大人们,这可都是这个国家的大脑和神经中枢啊,谁的压力不比自己大啊,再说这天下压力最大的那就该是皇帝啊!
那个眼睛贼亮的李二同志,人家在自己这个年龄(没穿前)都已经提兵跃马统一了中国北方,除了爵位秦王,还身兼天策上将、太尉、尚书令,文官武官都是第一,这是何等彪悍的人生啊!自己不老是鄙视各种二代么,虽说出生决定资源,但同样的年龄人家能做成那样的大事,自己没理由连眼下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啊!
在这种精神激励下,泠风心无旁骛地以前所未有的高涨热情投入到了大唐的情报系统筹建事业中,等突然有一天感到天气有点凉的时候,才发现居然已经是仲秋八月了。
贞观四年八月初八,天策军校成立,设于禁苑芳林门上。
泠风也开始了她毁人不倦的教官生涯。
第一批学生四十人,打开名单泠风第一眼就看到了辛阳的名字,顿时好生欣慰,熟人啊!待看到第二个名字,大脑却一下子短路了三秒钟,纥干承基?!
我去这也是个熟人啊!这哥们日后是太子李承乾同学豢养的刺客头子啊,李承乾谋反之事就是被他告发的!
此事大致经过是李承乾养了百来个刺客准备暗杀自己的四弟魏王李泰,但还没行动他的五弟齐王李祐就谋反了,李承乾看着眼红了,觉得杀亲弟不如直接造亲爹的反来的简单直接有效... -->>
这个人叫王玄策,洛阳人,乃是中国历史上最牛的外交官,曾三次出使印度并创造了一人灭一国的光辉事迹。
事情的大致经过是,天竺的一代雄主戒日王当年款待了取经的玄奘师父之后便主动与大唐修好,于是贞观十七年王玄策以副使的身份第一次出使天竺,贞观二十一年,他又以正使身份率使团第二次出使,却恰逢戒日王升天,其大臣阿罗那顺叛变,国内大乱,使团随从皆被杀害,仅余王玄策与副使蒋师仁越狱逃脱。
二人于是向泥婆罗与吐蕃分别借兵,并传檄大唐藩属国请求援军,最后集合兵力近万人,大破天竺军队,杀得阿罗那顺弃国逃亡东天竺,最后生擒阿罗那顺及其王妃王子,俘虏一万二千余,杂畜三万余,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又因为东天竺曾援助阿罗那顺,王玄策本来还想顺势灭了东天竺,东天竺急忙纳贡谢罪,向大唐称臣,方才使王玄策罢兵还朝。
当年泠风看到此人事迹时,除了膜拜只有膜拜!倒不是因为这灭国的威风与武功,毕竟三哥向来战五渣,何况彼时本来就国中大乱,令泠风心折的是这位大唐使节的心智与气魄!
使节是什么人?使节代表国家!使节被杀,这不单单是死了几个人,更是国家的尊严被狠抽了几个耳光!王玄策是个文官,遇到这样的事情他却没有带着副使灰溜溜地逃回国,而是誓要报仇雪耻,而且他还做到了,将一个与大唐远隔几千里的国家灭国!
这是什么?这就是“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就是对远离祖国在外从事间谍行动的特工来说最最重要的,对祖国至死不渝的热血忠诚!
他为什么能做到?因为他能借到兵。而他为什么能借到兵?固然因为大唐的强盛、威严,作为当世第一的强国在国际间的影响力,可是为什么连泥婆罗这个与大唐相隔几千里的国家都肯出兵数千?
史书中并未记载王玄策是如何说服的泥婆罗王,只说他是以大唐女婿吐蕃王弃宗弄赞的名义与其谈判。但泠风可以想见,这场谈判一定不会太容易,因为大唐即使强盛,也实在离泥婆罗和印度太远,恩惠难以到达,武力也难以威胁。
不用说此时,就是七十年代中印边境战争,由于交通运输艰难我们也极难向青藏高原大规模增兵,只能靠新疆与西藏的“偏师”作战(当然,即使是“偏师”也将印度的主力打得落花流水)。在这种情况下,王玄策除了利用吐蕃的威势,一定还许诺了泥婆罗王一些灭亡印度后泥婆罗能得到的好处,威逼利诱恩威并施这才能说服他出兵相助。
其实要是王玄策真的逃回大唐,那大唐才是骑虎难下,若对印度予以还击,唐军长途奔赴印度作战,那途中的艰难险阻简直无法想象,而且要借道无数国家,包括吐蕃,这一路是否能顺利也是未知之数。若不出击,堂堂一国使节被杀,大唐上下岂能咽得下这口气?
所以王玄策做出就地借兵的决定,绝不是头脑发热逞书生意气或者匹夫之勇,这确实是最好的解决方法,若赢,自然报仇雪耻为国争光,即便输了,那也不过是他和外籍联军的失败,不会有损大唐的威严,而作为使节,他的壮烈英勇反而会为大唐赢得荣耀和世人的尊敬。
但是王玄策赢了,他先前是县令,此次出使时的官职是右卫率府长史,一直做的都是文官,从未上过战场,可是他非但大摆火牛阵,还使出了唐军的各种攻城手段——云梯、抛石车、火攻,最终带着没有一个唐兵的外籍联军灭了一个国!
忠贞不渝,临危不乱,见事迅敏,分析缜密,谋略得当,口才无双,心毅志坚,英勇果决,文可以纵横捭阖折冲樽俎,武可以破城灭国决胜千里!这是单纯的外交官么?这是王牌中的王牌,特工中的战斗机啊!
这样的人才,泠风怎么可能放过!
唯一可惜的是,只知道他在贞观十七年时是融水县令,之前的履历一无所知,甚至连他是哪年生人都不知道,也不知道他现在是否已经入仕……好在有名字,有籍贯,费点力气总能找到的!
传奇总是能轻而易举地感染人,想着想着,泠风的心中也充满了豪情壮志,嘴角不禁微微翘起,头也昂了起来,露出了一个志在必得一无所惧的笑容。
一抬头,却正对上李世民那专注地审视着自己的眼神,那眼中带着笑意,明亮得如初升的旭日。
不知为何,泠风此刻竟不再害怕这逼人的目光,反而迎了上去,十分镇定地道:“陛下不愿让太多人插手情报系统之事,不知可否给臣一个明确的指示?另外,若是要立刻组建情报系统,一部分情报人员就不能直接开课,必须混在其他学员中,臣再想办法为他们单独进行培训,否则若是一开始身份就暴露了,那这情报系统也就彻底废了。”
李世民望着那同样明亮却更纯净的目光,发自内心地笑了:“此事,朕正要与你细说……”
一个时辰之后,满脸凝重的泠风回到了中书省,迎着众人探询的目光长叹了一声:“压力山大啊……”又看向了李靖:“药师伯伯,看来咱得好好商量商量了……”
李靖笑着点了点头,眼神中却也满是郑重之意。
自这日起,泠风的好日子算是真到头了,固然是要做的事情多了许多,更关键的是她现在担上了责任,而且她以往做事基本都是依赖马周和李淳风,这次却完全指望不上了。
他二人都是心思明透之人,虽然表面上泠风只是去军校上个课,但他们都明白这后面的意义,知道泠风这回的差事非同小可,虽然心疼她小小年纪就要担此重任,但却也无可奈何,非但无法援手,反而还得完全不闻不问以避嫌疑。
好在经过后世的高考和考研双重锤炼之后,泠风的抗压神经已经比大腿都粗了,再看看周围这些大人们,这可都是这个国家的大脑和神经中枢啊,谁的压力不比自己大啊,再说这天下压力最大的那就该是皇帝啊!
那个眼睛贼亮的李二同志,人家在自己这个年龄(没穿前)都已经提兵跃马统一了中国北方,除了爵位秦王,还身兼天策上将、太尉、尚书令,文官武官都是第一,这是何等彪悍的人生啊!自己不老是鄙视各种二代么,虽说出生决定资源,但同样的年龄人家能做成那样的大事,自己没理由连眼下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啊!
在这种精神激励下,泠风心无旁骛地以前所未有的高涨热情投入到了大唐的情报系统筹建事业中,等突然有一天感到天气有点凉的时候,才发现居然已经是仲秋八月了。
贞观四年八月初八,天策军校成立,设于禁苑芳林门上。
泠风也开始了她毁人不倦的教官生涯。
第一批学生四十人,打开名单泠风第一眼就看到了辛阳的名字,顿时好生欣慰,熟人啊!待看到第二个名字,大脑却一下子短路了三秒钟,纥干承基?!
我去这也是个熟人啊!这哥们日后是太子李承乾同学豢养的刺客头子啊,李承乾谋反之事就是被他告发的!
此事大致经过是李承乾养了百来个刺客准备暗杀自己的四弟魏王李泰,但还没行动他的五弟齐王李祐就谋反了,李承乾看着眼红了,觉得杀亲弟不如直接造亲爹的反来的简单直接有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