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小说网 www.yipinzongshi.com,农户一二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到西街,宋添财就感到比南街热闹些。不过,这儿的行人穿着打扮明显没有南街的人体面。宋添财虽然记忆里有这些画面,可真接触到还是觉得新奇,兴致勃勃的看着各色铺子。
宋小宝终于抬起头,吃圆了肚子。油腻腻的小嘴很随意的就在抱着他的宋添财身上蹭了蹭,给宋添财的肩膀上添了两道油印子。陈桂枝忙找出帕子给宋小宝擦嘴擦手,她细细的看了看宋添财的脸色,像没事人一样,深深觉得自己的儿子自从刘采莲走了之后,对着小宝算是疼到心坎上了。那么爱干净的人,被小宝蹭了脏了也从来没冷过脸,也真是长大了,知晓为人父的责任了。
宋小宝完全不觉得自己把他爹的衣裳做抹布的行为有任何不妥,他被宋添财抱着,终于腾出眼睛来看西街上的小玩意了。扇子、陀螺、泥人、脸谱,各色各样,琳琅满目的小摊子让宋小宝眼睛都不够看了。
指着其中的小泥人说道:“爹,泥娃娃。”小眼睛巴在上面就下不来了。
宋添财被宋小宝的小模样萌的心都软了,大手一挥,给他自己挑喜欢的泥人都买了。宋大山是宋家里比较懂牛的人了,陈桂枝就让宋添财和宋小宝在西街玩玩。自己跟着宋大山去买牛了,怕宋大山一个心软做了冤大头。
这也正和宋添财的心意,他主要是想看看现在都有那些吃食,心中有数,也能在茶摊子上有新意,能做出特色东西出来。
西街的食铺大大小小有十几家左右,从卖包子的到卖面条的应有尽有。甚至连鸭血粉丝和蒸饺这样的吃食也开了一家,传闻是从京城那儿传来的。让宋添财囧了一下,同时也心血来潮的要了一碗来吃。
味道一般般,并没有他在现代吃的好吃,最重要的是没有辣椒酱,只放了干辣椒在汤里,辣味出不来。这汤也不是鸭汤,宋添财喝的倒是觉得是骨头汤,粉丝也就几筷子就没了。不过,这倒给宋添财提过了想法,这粉丝汤做的快还方便,若是冬天来一碗,再放些辣,吃的浑身冒汗既暖了身子又饱了肚子,岂不是一道招牌菜。
所以,宋添财就有意无意的套店家的话,问这粉丝是从哪儿买的。那店家告诉宋添财,这粉丝是从泉州那儿过来的,要在那吴记杂货铺才有的卖。一斤粉丝得十二文钱,所以,这小店真不怎么挣钱。
宋添财心中一动,粉丝不就是用红薯粉做的吗?他家没种,可宋家村也有不少人家种的。两文钱能买一篮子红薯了,十二文钱一斤粉丝,若是自己做粉丝,虽然是小钱,可也能赚些不是。
爽快的付了八位钱,抱起宋小宝打算再逛逛,宋添财觉得还是得出来走走,才能发现商机啊。
☆、买牛
又逛了几个食铺,宋添财对于食铺大致做什么也都有了数。这儿不比现代,什么都可以量产,就刚刚说的鸭血粉丝汤里的作料怕都找不齐。谁家能每天杀那么多鸭子,就是他开茶摊也吃不消,那成本算下来,他也就挣不到银钱了。
所以,宋添财还是把配料的主意打在了杜掌柜的酒楼上。宋添财记得杜掌柜的招牌菜是冬日里的老鸭炖酸笋,平时也做做酱鸭和盐水鸭。这样一来,酒楼中每日要用的鸭子少则二三十只,多则七八十只。而鸭肠鸭肝鸭血,这些杂碎都是不出现在菜里的。能去杜掌柜那儿吃的起饭的,是绝对不会吃鸭杂的。
宋添财觉得他可要花少量的银钱和杜掌柜说好,把这事鸭杂和鸭油都包揽下来。每天去酒楼拿,相信这点东西杜掌柜还是舍得的,再说,他也不白拿,两三个鸭肚子里的鸭杂和可给一个铜钱,鸭油一斤给个十个铜板。这样,让杜掌柜给后厨一点外快赚,废物利用,也不会有什么闲话的。生意人嘛,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心里算着做粉丝买鸭杂事情的计划,没眨眼,宋大山和陈桂枝就喜滋滋的牵了一头牛过来了。宋添财一看,这牛还大着个肚子,心中囧了。他要牛是等茶摊开张就要每日用的,这大肚子的牛买下来,现在还做不了活,还得精心费事的伺候着,不是帮倒忙吗?买牛买成这个样子,宋添财觉得有些本末倒置了。
可看着宋大山和陈桂枝高兴的脸色,宋添财又把话咽下去了。抱着宋小宝上前,没等宋添财说话,陈桂枝就笑得不见牙的对宋添财道:“添财,今天咱们是赚到了。这头带崽的牛才卖了十两银子,那摊主是个有福的,儿子挣了大钱,儿媳妇现在怀着要他们老两口去泉州住。这才急急火火的卖了这带崽的牛,算是便宜到家了。这小牛一生下来就是三四两银子,今天真是来对了。”
宋添财觉得太巧了,暴发户的警惕心冒了出来道:“娘,这摊主你们认识吗?这么好的事情也不能就这么巧的摊到我们家啊,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宋大山在旁边接话道:“没事,我认识卖牛的那兄弟,是杨家屯的。是个挺和气的人。他这也是和我早年还算熟悉,不想给牙行挣中间的银钱,才稍稍便宜我们家二两银子的。一般的牛十两银子,而带崽也就加二两。牙行中间牵线还得拿上小一两,他家也不太亏。刚刚我们去衙门已经过了契了,没什么大问题。”
宋大山这样说活,宋添财心里稍稍安心了些。也是他防心太重了,宋大山和陈桂枝好歹也是这么大岁数的人了,许多事情也不会莽撞的。不然,也挣不下宋家的田地。
因为占了这个便宜,陈桂枝的心情一直艳阳高照。对着宋大山也舍得了一回,帮他买了个烟袋。宋添财在镇上买了茶叶,又去粮行问了各色粮食,重点是面粉,菜油。家里的小麦菜籽才种下去,开茶摊又少不了这些。只能花钱买了,毕竟家里以前留的自家吃还够,做买卖却是不行的。
一道面是三文钱一斤,菜油是六文钱一斤,一道面没有二道面细和白,不过比二道面便宜。对农户人家也算是比较好的面粉了。宋添财又想起红薯,问了一下,这东西粮行卖到一文钱三斤。陈桂枝瞧着宋添财要买红薯,赶紧拦下了,不让买。最后,只买了二十斤油,一百斤一道面。
又去杂货铺买了几种茶叶,调料若干后,才意犹未尽的收了手。宋小宝跟着打酱油,收获零食若干,玩具若干,看得陈桂枝肉疼不已。等着把东西放到宋牛头牛车上时,宋大山和陈桂枝才反应过来,光顾着占便宜了,把买这牛预期的分配任务给搞错了。两人面面相觑,这才发现,省下买牛的银钱除去每天坐牛车的银钱也就不省什么了。
最后,宋大山和宋添财牵着牛跟着宋牛头后面回了宋家村。一回家,宋添财就觉得腿都酸的抬不起了,感叹自己弱鸡的身子,宋添财越发的下定决心要开始增强体魄了。
宋家有牛棚,宋大山把牛安顿好,专门割了青草回来给牛加餐。陈桂枝则是拎了些稻子去了宋大海家,和万氏说了宋添金的近况,又用十斤稻子换了两麻袋的红薯回来。宋大海家就六亩地,还有一亩半是沙地,这些沙地,每年不是种红薯,就是种豆子花生。刚刚秋收才过,宋大海就多的是红薯。
虽然不清楚宋添财怎么想要这红薯了,陈桂枝还是去换了些回来。满满的两大袋子,陈桂枝根本背不动,还是宋大海挑着送过来的。因为在镇上买了肉还有一只鸭子,陈桂枝留宋大海在家吃饭。
鸭子是宋添财买回来的,先养着,打算等粉丝做好了现做鸭血粉丝,看看味道如何。而红薯弄了回来,宋添财就要准备弄粉丝的工具了。这要真做出了还要有段时间,宋添财并不准备立马就做。
他打算明天就把茶摊子开张,先挣钱要紧。毕竟,汤水热食,在冬天才更好卖些。万氏也被陈桂枝叫来了,她这段日子瞧着宋大山一家忙里忙外,茶摊子建好了,牛也买了,这进进出出的银子就很可观。心里羡慕的同时,也越发觉得宋添财读书还能有这么多银子真是好本事。
宋添金现在虽然被宋大山一家介绍去当了伙计,可哪比得上中了秀才又有本事的宋添财。宋添金虽然有个亲姐,可俗话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谁,宋桃儿虽然千好万好,可毕竟是有婆家的。万氏看着嘴巴大,可心里明白着呢,总是一个爷爷,宋大山和她家写不出两个宋字,只要她主动拉近关系些,以后,总是不会差的。
所以,陈桂枝用谷子去她家和她换红薯的时候,她难得大方的多给了几十斤。陈桂枝一喊她来吃饭,她也不推辞,还把家里留着收的瓜子拿出了两斤,带着个南瓜才过去。在以往,她是绝对不会出手如此大方的。
鸭子要养着,陈桂枝就烧了个红烧肉,还爆炒了肥肠,想想,还是让宋大山去家里菜园子边上的小沟里捞出一条养着的鲫鱼,做了个鲫鱼汤,最后,又炒了几个素菜,摆了六菜一汤上桌,蒸的是白米饭。
到西街,宋添财就感到比南街热闹些。不过,这儿的行人穿着打扮明显没有南街的人体面。宋添财虽然记忆里有这些画面,可真接触到还是觉得新奇,兴致勃勃的看着各色铺子。
宋小宝终于抬起头,吃圆了肚子。油腻腻的小嘴很随意的就在抱着他的宋添财身上蹭了蹭,给宋添财的肩膀上添了两道油印子。陈桂枝忙找出帕子给宋小宝擦嘴擦手,她细细的看了看宋添财的脸色,像没事人一样,深深觉得自己的儿子自从刘采莲走了之后,对着小宝算是疼到心坎上了。那么爱干净的人,被小宝蹭了脏了也从来没冷过脸,也真是长大了,知晓为人父的责任了。
宋小宝完全不觉得自己把他爹的衣裳做抹布的行为有任何不妥,他被宋添财抱着,终于腾出眼睛来看西街上的小玩意了。扇子、陀螺、泥人、脸谱,各色各样,琳琅满目的小摊子让宋小宝眼睛都不够看了。
指着其中的小泥人说道:“爹,泥娃娃。”小眼睛巴在上面就下不来了。
宋添财被宋小宝的小模样萌的心都软了,大手一挥,给他自己挑喜欢的泥人都买了。宋大山是宋家里比较懂牛的人了,陈桂枝就让宋添财和宋小宝在西街玩玩。自己跟着宋大山去买牛了,怕宋大山一个心软做了冤大头。
这也正和宋添财的心意,他主要是想看看现在都有那些吃食,心中有数,也能在茶摊子上有新意,能做出特色东西出来。
西街的食铺大大小小有十几家左右,从卖包子的到卖面条的应有尽有。甚至连鸭血粉丝和蒸饺这样的吃食也开了一家,传闻是从京城那儿传来的。让宋添财囧了一下,同时也心血来潮的要了一碗来吃。
味道一般般,并没有他在现代吃的好吃,最重要的是没有辣椒酱,只放了干辣椒在汤里,辣味出不来。这汤也不是鸭汤,宋添财喝的倒是觉得是骨头汤,粉丝也就几筷子就没了。不过,这倒给宋添财提过了想法,这粉丝汤做的快还方便,若是冬天来一碗,再放些辣,吃的浑身冒汗既暖了身子又饱了肚子,岂不是一道招牌菜。
所以,宋添财就有意无意的套店家的话,问这粉丝是从哪儿买的。那店家告诉宋添财,这粉丝是从泉州那儿过来的,要在那吴记杂货铺才有的卖。一斤粉丝得十二文钱,所以,这小店真不怎么挣钱。
宋添财心中一动,粉丝不就是用红薯粉做的吗?他家没种,可宋家村也有不少人家种的。两文钱能买一篮子红薯了,十二文钱一斤粉丝,若是自己做粉丝,虽然是小钱,可也能赚些不是。
爽快的付了八位钱,抱起宋小宝打算再逛逛,宋添财觉得还是得出来走走,才能发现商机啊。
☆、买牛
又逛了几个食铺,宋添财对于食铺大致做什么也都有了数。这儿不比现代,什么都可以量产,就刚刚说的鸭血粉丝汤里的作料怕都找不齐。谁家能每天杀那么多鸭子,就是他开茶摊也吃不消,那成本算下来,他也就挣不到银钱了。
所以,宋添财还是把配料的主意打在了杜掌柜的酒楼上。宋添财记得杜掌柜的招牌菜是冬日里的老鸭炖酸笋,平时也做做酱鸭和盐水鸭。这样一来,酒楼中每日要用的鸭子少则二三十只,多则七八十只。而鸭肠鸭肝鸭血,这些杂碎都是不出现在菜里的。能去杜掌柜那儿吃的起饭的,是绝对不会吃鸭杂的。
宋添财觉得他可要花少量的银钱和杜掌柜说好,把这事鸭杂和鸭油都包揽下来。每天去酒楼拿,相信这点东西杜掌柜还是舍得的,再说,他也不白拿,两三个鸭肚子里的鸭杂和可给一个铜钱,鸭油一斤给个十个铜板。这样,让杜掌柜给后厨一点外快赚,废物利用,也不会有什么闲话的。生意人嘛,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心里算着做粉丝买鸭杂事情的计划,没眨眼,宋大山和陈桂枝就喜滋滋的牵了一头牛过来了。宋添财一看,这牛还大着个肚子,心中囧了。他要牛是等茶摊开张就要每日用的,这大肚子的牛买下来,现在还做不了活,还得精心费事的伺候着,不是帮倒忙吗?买牛买成这个样子,宋添财觉得有些本末倒置了。
可看着宋大山和陈桂枝高兴的脸色,宋添财又把话咽下去了。抱着宋小宝上前,没等宋添财说话,陈桂枝就笑得不见牙的对宋添财道:“添财,今天咱们是赚到了。这头带崽的牛才卖了十两银子,那摊主是个有福的,儿子挣了大钱,儿媳妇现在怀着要他们老两口去泉州住。这才急急火火的卖了这带崽的牛,算是便宜到家了。这小牛一生下来就是三四两银子,今天真是来对了。”
宋添财觉得太巧了,暴发户的警惕心冒了出来道:“娘,这摊主你们认识吗?这么好的事情也不能就这么巧的摊到我们家啊,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宋大山在旁边接话道:“没事,我认识卖牛的那兄弟,是杨家屯的。是个挺和气的人。他这也是和我早年还算熟悉,不想给牙行挣中间的银钱,才稍稍便宜我们家二两银子的。一般的牛十两银子,而带崽也就加二两。牙行中间牵线还得拿上小一两,他家也不太亏。刚刚我们去衙门已经过了契了,没什么大问题。”
宋大山这样说活,宋添财心里稍稍安心了些。也是他防心太重了,宋大山和陈桂枝好歹也是这么大岁数的人了,许多事情也不会莽撞的。不然,也挣不下宋家的田地。
因为占了这个便宜,陈桂枝的心情一直艳阳高照。对着宋大山也舍得了一回,帮他买了个烟袋。宋添财在镇上买了茶叶,又去粮行问了各色粮食,重点是面粉,菜油。家里的小麦菜籽才种下去,开茶摊又少不了这些。只能花钱买了,毕竟家里以前留的自家吃还够,做买卖却是不行的。
一道面是三文钱一斤,菜油是六文钱一斤,一道面没有二道面细和白,不过比二道面便宜。对农户人家也算是比较好的面粉了。宋添财又想起红薯,问了一下,这东西粮行卖到一文钱三斤。陈桂枝瞧着宋添财要买红薯,赶紧拦下了,不让买。最后,只买了二十斤油,一百斤一道面。
又去杂货铺买了几种茶叶,调料若干后,才意犹未尽的收了手。宋小宝跟着打酱油,收获零食若干,玩具若干,看得陈桂枝肉疼不已。等着把东西放到宋牛头牛车上时,宋大山和陈桂枝才反应过来,光顾着占便宜了,把买这牛预期的分配任务给搞错了。两人面面相觑,这才发现,省下买牛的银钱除去每天坐牛车的银钱也就不省什么了。
最后,宋大山和宋添财牵着牛跟着宋牛头后面回了宋家村。一回家,宋添财就觉得腿都酸的抬不起了,感叹自己弱鸡的身子,宋添财越发的下定决心要开始增强体魄了。
宋家有牛棚,宋大山把牛安顿好,专门割了青草回来给牛加餐。陈桂枝则是拎了些稻子去了宋大海家,和万氏说了宋添金的近况,又用十斤稻子换了两麻袋的红薯回来。宋大海家就六亩地,还有一亩半是沙地,这些沙地,每年不是种红薯,就是种豆子花生。刚刚秋收才过,宋大海就多的是红薯。
虽然不清楚宋添财怎么想要这红薯了,陈桂枝还是去换了些回来。满满的两大袋子,陈桂枝根本背不动,还是宋大海挑着送过来的。因为在镇上买了肉还有一只鸭子,陈桂枝留宋大海在家吃饭。
鸭子是宋添财买回来的,先养着,打算等粉丝做好了现做鸭血粉丝,看看味道如何。而红薯弄了回来,宋添财就要准备弄粉丝的工具了。这要真做出了还要有段时间,宋添财并不准备立马就做。
他打算明天就把茶摊子开张,先挣钱要紧。毕竟,汤水热食,在冬天才更好卖些。万氏也被陈桂枝叫来了,她这段日子瞧着宋大山一家忙里忙外,茶摊子建好了,牛也买了,这进进出出的银子就很可观。心里羡慕的同时,也越发觉得宋添财读书还能有这么多银子真是好本事。
宋添金现在虽然被宋大山一家介绍去当了伙计,可哪比得上中了秀才又有本事的宋添财。宋添金虽然有个亲姐,可俗话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谁,宋桃儿虽然千好万好,可毕竟是有婆家的。万氏看着嘴巴大,可心里明白着呢,总是一个爷爷,宋大山和她家写不出两个宋字,只要她主动拉近关系些,以后,总是不会差的。
所以,陈桂枝用谷子去她家和她换红薯的时候,她难得大方的多给了几十斤。陈桂枝一喊她来吃饭,她也不推辞,还把家里留着收的瓜子拿出了两斤,带着个南瓜才过去。在以往,她是绝对不会出手如此大方的。
鸭子要养着,陈桂枝就烧了个红烧肉,还爆炒了肥肠,想想,还是让宋大山去家里菜园子边上的小沟里捞出一条养着的鲫鱼,做了个鲫鱼汤,最后,又炒了几个素菜,摆了六菜一汤上桌,蒸的是白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