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小说网 www.yipinzongshi.com,孺子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皇帝终于颁布圣旨,与大单于一同要求各地军队停战,条件之一是匈奴人允许大楚使者自由前往晋城见驾。
各地的使者急于见皇帝,皇帝也急于了解外面的形势,迄今为止,他听到的都是二手消息,还不能让他完全心安。
大批使者早已等候多时,一获允许,马上涌来,两天之内,数量多达三百以上,光是来自京城的使者就有十几拨。
朝中大臣比被困的皇帝还要紧张,一见面,无一例外是跪下痛哭,带来的消息无非是宫中悬心、大臣效忠一类。
王美人地位太低,但又是皇帝的生母,大臣们试探多次,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称呼——宫中,原来是用“太后”含糊其辞,现在则有了区别,说太后就是指上官太后,说宫中则是代指陛下的生母。
王美人不可能不着急,为了换得皇帝的平安,即使要向匈奴人交出整个大楚江山,她也不会犹豫。
韩孺子对母亲深感歉意,在与匈奴人对峙并谈判的过程中,他很少想到母亲,可他知道,母亲可能会做过头,但是对他的爱超过了一切。
他立刻写了一封信,请母亲不要着急,他很快就会结束巡视返回京城,命张有才与使者一道,快马加鞭返京,向“宫中”报平安。
大臣的态度比较微妙,他们很高兴晋城之围有了转机,可也有点担心,害怕皇帝会秋后算账,追究他们私立储君的举动。
韩孺子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正式颁布圣旨,改封远在京城的堂侄为临淄王。
这是东海王的主意,对于如何与遥远的大臣打交道,他受过教育,这时都能用上,“大臣以陛下的名义封王,这一点不能改,否则会显得陛下不高兴,可也不能承认其为齐王,齐国几次叛乱,名声不好,还会显得陛下无力控制朝廷。陛下可以将齐国分为数国或者郡县,改封为其中一国之王,既承认大臣的举动是正确的,又加以纠正,会让他们更安心。”
心照不宣,离得越远,皇帝与大臣越需要心照不宣,于是韩孺子改封堂侄为临淄王,将齐国其他领地都变为郡县。
杨奉没有单独派人来,韩孺子也没有单独给他写信,两人之间的心照不宣,用不着普通的手段。
韩孺子将剩下的京城使者都交给刘介接待,除非有特殊情况,无需再来见驾,他要见见其它地方来的使者。
崔宏和柴悦的使者来得比较早,带来的消息令皇帝心中一安。
燕南的楚军虽然失去了最初的阵地,但是在退却数十里之后,终于稳住阵脚,令匈奴大军无法攻破,可匈奴也不敢轻易退回燕北,他们害怕遭到追击,以至军心散乱。
“南下牧马”只是一句空口威胁,大单于实在无路可走才决定和谈,他手里最大的保证就是晋城的皇帝。
各地诸侯与郡守几乎都派来了使者,向皇帝表示忠心,并罗列自己派出多少士兵、提供多少粮草等等。
这些使者都由随行官员接待,文官脱下不合身的甲衣,恢复从前的职责。
韩孺子在等邓粹那边的使者,就连匈奴人一方也关心此事,金纯忠几次打听,希望能见使者一面。
使者一直没来。
邓粹好像失去了控制,在辽东攻城掠地,一点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传递停战圣旨的官员根本出不了关,马邑城以东的所有关卡都接到车骑将军的命令,不准向任何人打开城门,违者处死。
据说邓粹的原话是:“就算皇帝亲自叩关,也要我去辨认才行。”
接管塞外楚军还不到一个月,邓粹的威望已经高到无人敢于违令,一是他的确敢打会打,二是所有人都以为他是皇帝的心腹大将,备受信任,怎么做都行。
柴悦在皇帝微末之时就追随左右,可是行事低调,直到现在还有许多人根本没听说过他的名字。
邓粹却是另一种风格,行为比真正受宠的外戚和宗室子弟还要嚣张,偏偏又有真本事,由不得别人不信。
关内的军队都已停战,唯独辽东的楚军仍在大开杀戒,留守的少量匈奴人与扶余国士兵根本不是对手,望风而逃。
返回草原的关卡几乎都被堵死,大单于真急了,突然封闭了进出晋城的唯一通道,重新将城池包围,派金纯忠来告诉皇帝,除非皇帝能掌控辽东的楚军,匈奴人不想再谈了。
金纯忠仍想回到大楚这一边,因此对皇帝无话不说,“陛下小心,匈奴人被困在关内越久,内部纷争越严重,等大单于也弹压不住的时候,和谈就真的失败了。”
“匈奴有可能投降吗?”韩孺子接见了金纯忠,将他当成自己人。
皇帝连自身安全还没有得到保证,就在想着如何收服匈奴人... -->>
皇帝终于颁布圣旨,与大单于一同要求各地军队停战,条件之一是匈奴人允许大楚使者自由前往晋城见驾。
各地的使者急于见皇帝,皇帝也急于了解外面的形势,迄今为止,他听到的都是二手消息,还不能让他完全心安。
大批使者早已等候多时,一获允许,马上涌来,两天之内,数量多达三百以上,光是来自京城的使者就有十几拨。
朝中大臣比被困的皇帝还要紧张,一见面,无一例外是跪下痛哭,带来的消息无非是宫中悬心、大臣效忠一类。
王美人地位太低,但又是皇帝的生母,大臣们试探多次,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称呼——宫中,原来是用“太后”含糊其辞,现在则有了区别,说太后就是指上官太后,说宫中则是代指陛下的生母。
王美人不可能不着急,为了换得皇帝的平安,即使要向匈奴人交出整个大楚江山,她也不会犹豫。
韩孺子对母亲深感歉意,在与匈奴人对峙并谈判的过程中,他很少想到母亲,可他知道,母亲可能会做过头,但是对他的爱超过了一切。
他立刻写了一封信,请母亲不要着急,他很快就会结束巡视返回京城,命张有才与使者一道,快马加鞭返京,向“宫中”报平安。
大臣的态度比较微妙,他们很高兴晋城之围有了转机,可也有点担心,害怕皇帝会秋后算账,追究他们私立储君的举动。
韩孺子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正式颁布圣旨,改封远在京城的堂侄为临淄王。
这是东海王的主意,对于如何与遥远的大臣打交道,他受过教育,这时都能用上,“大臣以陛下的名义封王,这一点不能改,否则会显得陛下不高兴,可也不能承认其为齐王,齐国几次叛乱,名声不好,还会显得陛下无力控制朝廷。陛下可以将齐国分为数国或者郡县,改封为其中一国之王,既承认大臣的举动是正确的,又加以纠正,会让他们更安心。”
心照不宣,离得越远,皇帝与大臣越需要心照不宣,于是韩孺子改封堂侄为临淄王,将齐国其他领地都变为郡县。
杨奉没有单独派人来,韩孺子也没有单独给他写信,两人之间的心照不宣,用不着普通的手段。
韩孺子将剩下的京城使者都交给刘介接待,除非有特殊情况,无需再来见驾,他要见见其它地方来的使者。
崔宏和柴悦的使者来得比较早,带来的消息令皇帝心中一安。
燕南的楚军虽然失去了最初的阵地,但是在退却数十里之后,终于稳住阵脚,令匈奴大军无法攻破,可匈奴也不敢轻易退回燕北,他们害怕遭到追击,以至军心散乱。
“南下牧马”只是一句空口威胁,大单于实在无路可走才决定和谈,他手里最大的保证就是晋城的皇帝。
各地诸侯与郡守几乎都派来了使者,向皇帝表示忠心,并罗列自己派出多少士兵、提供多少粮草等等。
这些使者都由随行官员接待,文官脱下不合身的甲衣,恢复从前的职责。
韩孺子在等邓粹那边的使者,就连匈奴人一方也关心此事,金纯忠几次打听,希望能见使者一面。
使者一直没来。
邓粹好像失去了控制,在辽东攻城掠地,一点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传递停战圣旨的官员根本出不了关,马邑城以东的所有关卡都接到车骑将军的命令,不准向任何人打开城门,违者处死。
据说邓粹的原话是:“就算皇帝亲自叩关,也要我去辨认才行。”
接管塞外楚军还不到一个月,邓粹的威望已经高到无人敢于违令,一是他的确敢打会打,二是所有人都以为他是皇帝的心腹大将,备受信任,怎么做都行。
柴悦在皇帝微末之时就追随左右,可是行事低调,直到现在还有许多人根本没听说过他的名字。
邓粹却是另一种风格,行为比真正受宠的外戚和宗室子弟还要嚣张,偏偏又有真本事,由不得别人不信。
关内的军队都已停战,唯独辽东的楚军仍在大开杀戒,留守的少量匈奴人与扶余国士兵根本不是对手,望风而逃。
返回草原的关卡几乎都被堵死,大单于真急了,突然封闭了进出晋城的唯一通道,重新将城池包围,派金纯忠来告诉皇帝,除非皇帝能掌控辽东的楚军,匈奴人不想再谈了。
金纯忠仍想回到大楚这一边,因此对皇帝无话不说,“陛下小心,匈奴人被困在关内越久,内部纷争越严重,等大单于也弹压不住的时候,和谈就真的失败了。”
“匈奴有可能投降吗?”韩孺子接见了金纯忠,将他当成自己人。
皇帝连自身安全还没有得到保证,就在想着如何收服匈奴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