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小说网 www.yipinzongshi.com,侯爷的旺夫娘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r />
他这么一提醒李柔娘才反应过来,现在天都黑了,确实不太合适。
“明天还得下地呢,赶紧收拾收拾睡吧。”
在落后的古代,人们习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般是天黑就睡觉。睡了一下午的殷清瑶并不太困,但是也没啥事儿干,在院子里活动活动,洗了脸刷了牙,回屋躺到床上。
她在想前世自己参与过的扶贫项目,像养蜂、种植一类的,还有养山羊,养肉牛,她都能行,但是放到现在……至少她家目前是做不了的。也就只能养点儿鸡鸭。
“清瑶?”
她闭着眼睛想的太出神,没听见李柔娘喊她,然后等她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听见了极细微的动静。
无论在之前的房子住还是在这里,他们一家人一直是住在一个屋的,殷清瑶背对着他们,听着身后的呼吸声浑身僵硬,一动不敢动。
发现自己爹娘那啥啥,还不够尴尬的吗?他们以为自己睡着了,动静渐渐大了起来。
殷清瑶忍着尴尬,安慰自己,说不准她很快就有弟弟妹妹了。
动静结束之后,两口子是真累了,躺下就睡过去了。殷清瑶翻了个身,活动了一下被压麻的手腕,琢磨着明天去把隔壁的房间收拾收拾,她得搬出去住,要不然谁知道什么时候给她来这么一下子,她就算不长针眼也会折寿。
她到了半夜才睡着,第二天醒的时候,身边已经没人了,桌子上放着今天一天的口粮。不用说,他们俩人老早就下地了。
殷清瑶吃了饭出门才发现昨天晚上下雨了,地上湿漉漉的,刚翻过的院子到处都是泥,地上留着殷老五跟李柔娘的脚印,脚印里面积攒了一汪雨水,虽然出不去,殷清瑶却感觉很幸福,忍不住脱了鞋走到院子里,在两人的脚印中间踩了两个她的脚印。
很久都没有这么幼稚过了!
这会儿虽然没再下雨,天却是阴阴沉沉的,看起来还要下。殷清瑶笑笑,光着脚提了个篮子出门,把周围的小石头捡到篮子里提回去铺在院子里,一篮子一篮子的往回提,山上石头多,花了一上午时间在院子里铺出了一条石头路,这样再走在上面的时候鞋子上就不会沾上泥土了。
吃了午饭,她到隔壁房间看看,屋子里什么都没有,堆放着一些杂物。没有床,她没法搬过去。农村人的家里一般习惯垒炕,垒炕也算是动土,需要挑个黄道吉日,等到农闲的时候才有功夫。
她倒是可以先提一提,有时间了让她爹给她垒一个炕。
吃了午饭又下起来,滴滴哒哒的小雨。她在屋子里打了一套太极拳,现在她可以每天锻炼,也不会有人把她当神经病,没有人催着她干活,也没有人嫌弃她,欺负她,这种感觉简直不要太美好!
她高兴的时候,有人可不高兴。
王氏跟崔氏两个人都不高兴,本来孩子们都在县城读书,他们搬回村子里,要么就是狠心让几个正在读书的小子转到镇上念书,要么就是自己出钱让他们都住在私塾。
吃住在私塾,得要一大笔银子。
殷乐安书念得好,今年秋天肯定能考上生员,殷乐嘉才十三岁,还得过两年才能下场,殷乐皓八岁,虽然他平时不怎么喜欢念书,但是镇上的先生肯定没有县城的先生好。
王氏狠狠心,把殷乐嘉也送到私塾,带着殷乐蓉跟殷乐皓两个人回去。
崔世这边也是一样的想法,她想把三个孩子都留在城里,但是实力不允许,殷乐琪又是个姑娘,正是该议亲的时候!
于是她在回乡下之前,去找了她娘家大哥,让她大哥帮忙相看人家。她大哥没说什么一口应了,她大嫂吕氏阴阳怪气的讽刺了几句。
崔氏知道吕氏一向看不起她,但是又不敢翻脸,只能忍着。
出来门的时候,她大哥追出来给她塞了二两银子,叮嘱她别让吕氏知道。
崔氏脸上一红,在家的时候她大哥对她就好,只是后来各自成了家,各有各的难处,这二两银子要是让她嫂子知道了,两个人肯定要吵架。
但她还是接住了,哽咽着道了声谢。她现在拖着一大家子人,两个孩子在私塾读书,一年也要花费不少银子。
往后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跟私塾的先生打过招呼,把孩子安顿好,收拾了五六天,又挑了个好日子,王氏跟崔氏才一前一后回到板蚕村。
院儿里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
他们回来的时候正赶上过端午,殷氏拿了十个铜板让王氏去买糯米回来包粽子。
王氏瞪眼看着林氏手里的十个大钱,问道:“娘,镇上的大米还两文钱一斤呢,糯米都涨到四五文钱一斤了,您给这十个钱也就只够买两斤米。咱家人多,再给邻居们送点,根本就不够吃啊!”
林氏耷拉的眼皮抬起来看着她,说道:“这活以前都是李柔娘干的,我就给十个钱,你自己看着办吧,你是长媳,总不能被老五媳妇比下去。”
王氏是个好胜心强的,她又一直看不上李柔娘,脑子一热就接下了这十个钱,出了门又暗自后悔。
给邻居们送就是走个流程,邻居们还会回送,但是以往殷家总是自诩家底儿深,不要邻居们回送,就只收里正家回送的粽子。
这样一来,包的粽子就不够分。
王氏算计半天,突然想起来,这只是买米的钱,里面还得包红枣呢!蜜枣最便宜也得七八文钱一斤,这个钱谁出……
李柔娘面皮薄,一开始自己掏腰包买了蜜枣,后来也就不好意思再张口了,日常还有很多这样那样的事儿,直到慢慢把自己的嫁妆耗完。
但王氏可不是个肯吃亏的,这几个钱不管怎么算都不够,于是她转身又回了上屋,问林氏要钱。
“娘,您给的钱不够,还得买蜜枣!”
林氏早就把柜子锁起来了,柜子上的锁还在一晃一晃。
“以前柔娘就拿十个钱。”
林氏一句话把她堵住,王氏想再争几句,但自从她提出来分家以后,林氏对她就不冷不热,说话爱搭不理。她张了张嘴,又把话咽下去。
拿着钱出去镇上,一问才知道,临近端午节,糯米贵了一文钱,五文钱一斤,蜜枣要十文一斤。
王氏买了八文钱的糯米,又花了两文买了一两蜜枣,一两大概只有六七个。
br />
他这么一提醒李柔娘才反应过来,现在天都黑了,确实不太合适。
“明天还得下地呢,赶紧收拾收拾睡吧。”
在落后的古代,人们习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般是天黑就睡觉。睡了一下午的殷清瑶并不太困,但是也没啥事儿干,在院子里活动活动,洗了脸刷了牙,回屋躺到床上。
她在想前世自己参与过的扶贫项目,像养蜂、种植一类的,还有养山羊,养肉牛,她都能行,但是放到现在……至少她家目前是做不了的。也就只能养点儿鸡鸭。
“清瑶?”
她闭着眼睛想的太出神,没听见李柔娘喊她,然后等她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听见了极细微的动静。
无论在之前的房子住还是在这里,他们一家人一直是住在一个屋的,殷清瑶背对着他们,听着身后的呼吸声浑身僵硬,一动不敢动。
发现自己爹娘那啥啥,还不够尴尬的吗?他们以为自己睡着了,动静渐渐大了起来。
殷清瑶忍着尴尬,安慰自己,说不准她很快就有弟弟妹妹了。
动静结束之后,两口子是真累了,躺下就睡过去了。殷清瑶翻了个身,活动了一下被压麻的手腕,琢磨着明天去把隔壁的房间收拾收拾,她得搬出去住,要不然谁知道什么时候给她来这么一下子,她就算不长针眼也会折寿。
她到了半夜才睡着,第二天醒的时候,身边已经没人了,桌子上放着今天一天的口粮。不用说,他们俩人老早就下地了。
殷清瑶吃了饭出门才发现昨天晚上下雨了,地上湿漉漉的,刚翻过的院子到处都是泥,地上留着殷老五跟李柔娘的脚印,脚印里面积攒了一汪雨水,虽然出不去,殷清瑶却感觉很幸福,忍不住脱了鞋走到院子里,在两人的脚印中间踩了两个她的脚印。
很久都没有这么幼稚过了!
这会儿虽然没再下雨,天却是阴阴沉沉的,看起来还要下。殷清瑶笑笑,光着脚提了个篮子出门,把周围的小石头捡到篮子里提回去铺在院子里,一篮子一篮子的往回提,山上石头多,花了一上午时间在院子里铺出了一条石头路,这样再走在上面的时候鞋子上就不会沾上泥土了。
吃了午饭,她到隔壁房间看看,屋子里什么都没有,堆放着一些杂物。没有床,她没法搬过去。农村人的家里一般习惯垒炕,垒炕也算是动土,需要挑个黄道吉日,等到农闲的时候才有功夫。
她倒是可以先提一提,有时间了让她爹给她垒一个炕。
吃了午饭又下起来,滴滴哒哒的小雨。她在屋子里打了一套太极拳,现在她可以每天锻炼,也不会有人把她当神经病,没有人催着她干活,也没有人嫌弃她,欺负她,这种感觉简直不要太美好!
她高兴的时候,有人可不高兴。
王氏跟崔氏两个人都不高兴,本来孩子们都在县城读书,他们搬回村子里,要么就是狠心让几个正在读书的小子转到镇上念书,要么就是自己出钱让他们都住在私塾。
吃住在私塾,得要一大笔银子。
殷乐安书念得好,今年秋天肯定能考上生员,殷乐嘉才十三岁,还得过两年才能下场,殷乐皓八岁,虽然他平时不怎么喜欢念书,但是镇上的先生肯定没有县城的先生好。
王氏狠狠心,把殷乐嘉也送到私塾,带着殷乐蓉跟殷乐皓两个人回去。
崔世这边也是一样的想法,她想把三个孩子都留在城里,但是实力不允许,殷乐琪又是个姑娘,正是该议亲的时候!
于是她在回乡下之前,去找了她娘家大哥,让她大哥帮忙相看人家。她大哥没说什么一口应了,她大嫂吕氏阴阳怪气的讽刺了几句。
崔氏知道吕氏一向看不起她,但是又不敢翻脸,只能忍着。
出来门的时候,她大哥追出来给她塞了二两银子,叮嘱她别让吕氏知道。
崔氏脸上一红,在家的时候她大哥对她就好,只是后来各自成了家,各有各的难处,这二两银子要是让她嫂子知道了,两个人肯定要吵架。
但她还是接住了,哽咽着道了声谢。她现在拖着一大家子人,两个孩子在私塾读书,一年也要花费不少银子。
往后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跟私塾的先生打过招呼,把孩子安顿好,收拾了五六天,又挑了个好日子,王氏跟崔氏才一前一后回到板蚕村。
院儿里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
他们回来的时候正赶上过端午,殷氏拿了十个铜板让王氏去买糯米回来包粽子。
王氏瞪眼看着林氏手里的十个大钱,问道:“娘,镇上的大米还两文钱一斤呢,糯米都涨到四五文钱一斤了,您给这十个钱也就只够买两斤米。咱家人多,再给邻居们送点,根本就不够吃啊!”
林氏耷拉的眼皮抬起来看着她,说道:“这活以前都是李柔娘干的,我就给十个钱,你自己看着办吧,你是长媳,总不能被老五媳妇比下去。”
王氏是个好胜心强的,她又一直看不上李柔娘,脑子一热就接下了这十个钱,出了门又暗自后悔。
给邻居们送就是走个流程,邻居们还会回送,但是以往殷家总是自诩家底儿深,不要邻居们回送,就只收里正家回送的粽子。
这样一来,包的粽子就不够分。
王氏算计半天,突然想起来,这只是买米的钱,里面还得包红枣呢!蜜枣最便宜也得七八文钱一斤,这个钱谁出……
李柔娘面皮薄,一开始自己掏腰包买了蜜枣,后来也就不好意思再张口了,日常还有很多这样那样的事儿,直到慢慢把自己的嫁妆耗完。
但王氏可不是个肯吃亏的,这几个钱不管怎么算都不够,于是她转身又回了上屋,问林氏要钱。
“娘,您给的钱不够,还得买蜜枣!”
林氏早就把柜子锁起来了,柜子上的锁还在一晃一晃。
“以前柔娘就拿十个钱。”
林氏一句话把她堵住,王氏想再争几句,但自从她提出来分家以后,林氏对她就不冷不热,说话爱搭不理。她张了张嘴,又把话咽下去。
拿着钱出去镇上,一问才知道,临近端午节,糯米贵了一文钱,五文钱一斤,蜜枣要十文一斤。
王氏买了八文钱的糯米,又花了两文买了一两蜜枣,一两大概只有六七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