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小说网 www.yipinzongshi.com,县委组织部长2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四考核小组在县民政局搞完民主测评,上午测评,下午谈话。考察组成员中午加班统出了票。李国胜拿着汇总的统计票数递给韩江林,说:"韩部,你看看。"韩江林从李国胜凝重的表情中知道有了麻烦,当他看完测评统计表,心里咯噔响了一下。刘晓莉的民主测评票没有过半,按照相关规定,她难于进入下一轮谈话时的民主推荐。幸运的是,另一位苟政达点名提拔的候选人侯文刚也没有过半,这为韩江林帮助刘晓莉过关找到了借口。
养父曾经教育韩江林,要对热爱自己的人心怀感激。做为一个从小缺少爱,特别是缺少女人呵护的人,韩江林特别需要来自异性的爱护。虽然他没有接受刘晓莉带着贿赂乃至于交易目的所表达出来的爱慕,内心深处却对刘晓莉怀着一种感恩的心情。更何况对刘晓莉的推荐来自一个他非常尊敬、引以为导师的老领导。而且刘晓莉符合培养提拔的女干部条件,三十岁左右,大专生,少数民族,外在形象好。
韩江林什么也没说,用征询的目光看着李国胜。有人说县委组织部出身的干部,最大的优点是绝对忠实地执行县委的任何决定,最大的缺点同样是忠实地执行县委的决定。县委派出的考察组不能实现县委的意图,这让李国胜不胜惶恐,不安地建议道:"能不能再来一次测评?"
"这事你想想吧。"韩江林已经拿定了主意,但他不能点破,只能一步一步地引导李国胜的思想和自己走到一个道上。
李国胜兀自摇了摇头,再来一次测评,群众会以为被当猴耍,如果县委确定的考察对象不过关,县委领导有意见,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忽然,他眼睛放亮,说:"第一次是无对象测评,第二次能不能采取确定对象的推荐方式?"
有一句经典语录,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组织部干部对此的通俗解释是,办法总比困难多。在干部考察任免过程中,为了实现党委的政策意图,往往会采取各种策略。李国胜提出的确定对象的推荐方式,自然是一种直截了当的好办法,韩江林并不赞成。过去干部群众对上级领导绝对信任和服从,在他们看来,领导就代表了党,领导指向哪里,他们就打到哪里。时代不同了,干部群众越来越具有民主意识,有时候会自然地质疑上级不合常规的决策和行为。听任这种质疑蔓延,不仅对韩江林个人来说得不偿失,对事业来说也得不偿失。他说:"人事本来就是一个布满地雷的敏感地区,反复搞测评,群众会怀疑我们的考察意图和公正性,能不能想一个办法,既实现县委意图,还能保证群众没有意见?"
实现县委意图关系到李国胜下一步的安排,因此,他毫不含糊,找到了一个理想的办法。和另一个主持谈话的小组长杨道理进行了沟通,在干部谈话环节,有意提供非刘晓莉和侯文刚莫属的要件,把谈话对象的思想往这两个对象身上引。因为是面对面谈话,加上这两个对象是一般干部,还没有和周围的干部群众产生较大的矛盾,自然纷纷说好。李国胜在这个环节得到了考察对象所需要的推荐票。
李国胜打电话向韩江林报告情况,韩江林只说了几个"好"字,然后挂了电话。这种成功只是策略上的偷渡过关,并不意味着真正能够瞒天过海。
考察已经接近尾声,临近下课的老同志通过各种渠道,知道政治生命行将终结。用曾经流行的一句话说,不愿退出历史舞台。这些老同志一个个说话潇潇洒洒,说船到码头车到站,愿意把权力移交给年富力强的同志。临到要下台,他们向县委考察组反映,说他们方才五十多岁,按照人的寿命延长的实际,在中央一级还是年轻同志,在地方上只能算是人到中年,要求县委再给他们干革命的机会。县委没有正面回答,他们动用掌握的各种资源,尤其是行政资源,想借助别人的手来扶住自己行将倒塌的大厦。上级机关纷纷打来电话,要求县委给予这些老同志机会,这一届任期还有两年多,那就至少让他们干满这一届。
屠晋平躲了,马书记借口不分管组织,不属于自己职权范围,所有压力都集中在韩江林身上,仿佛山雨欲来,压力空前增加。
其时,韩江林得到了一个内部消息,在这次市委机关进行的机构改革中,他做为全市最年轻的副县级领导干部,拟定列为团市委书记的候选人进行考察。为了韩江林的政治前途,向他透露消息的这位铁杆哥们,要韩江林向白云县委提议,暂缓白云正在进行的机构改革和人事考察工作。
正在进行的机构改革让县委领导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压力,大家都觉得这次改革将冒极大的政治风险。屠晋平和韩江林通电话时,间接地询问韩江林,拿个人的政治生命去赌白云下一步工作的良好格局,究竟值不值?如果韩江林以矛盾太复杂,压力太大为理由,向县委提议暂缓进行机构改革,估计屠晋平和苟政达都会同意韩江林的提议。然而,长期以来,白云发展的滞后,很大程度上是干部思想素质的滞后。县委决定进行机构改革的主要动因,就是要把政治素质高、领导能力强、业务素质过硬的年轻干部推向前台,使白云的领导素质和机关作风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如箭在弦,此时如果紧急刹车,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行政资源,白云还将失去一次难得的改革机会。在机构改革的大局和个人前途之间,韩江林陷入两难的抉择。
在白云,竟然找不到能够共同探讨这一问题的朋友,韩江林真正感受到孤独,感受到了高处不胜寒的滋味。他向罗丹请教这个问题。罗丹用一种十分幽默的话回答他:"你是政府官员,属于社会主义性质,我是生意人,追求利润最大化,个人利益最大化,此事如果按照我的意见,当然以追求个人价值最大化为最终原则。"
韩江林心有不甘,问:"对我来说,是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呢,还是个人利益最大化?"
罗丹模棱两可:"白猫黑猫,捉到耗子就是好猫。"
韩江林急了,问:"把社会效益这只抓手比做白猫,把个人利益这只抓手比做黑猫,我该伸手抓哪一只猫?"
罗丹咯咯笑了起来:"哪一只好伸出就伸哪一只呀,不是告诉你只要抓到耗子就是好猫吗... -->>
第四考核小组在县民政局搞完民主测评,上午测评,下午谈话。考察组成员中午加班统出了票。李国胜拿着汇总的统计票数递给韩江林,说:"韩部,你看看。"韩江林从李国胜凝重的表情中知道有了麻烦,当他看完测评统计表,心里咯噔响了一下。刘晓莉的民主测评票没有过半,按照相关规定,她难于进入下一轮谈话时的民主推荐。幸运的是,另一位苟政达点名提拔的候选人侯文刚也没有过半,这为韩江林帮助刘晓莉过关找到了借口。
养父曾经教育韩江林,要对热爱自己的人心怀感激。做为一个从小缺少爱,特别是缺少女人呵护的人,韩江林特别需要来自异性的爱护。虽然他没有接受刘晓莉带着贿赂乃至于交易目的所表达出来的爱慕,内心深处却对刘晓莉怀着一种感恩的心情。更何况对刘晓莉的推荐来自一个他非常尊敬、引以为导师的老领导。而且刘晓莉符合培养提拔的女干部条件,三十岁左右,大专生,少数民族,外在形象好。
韩江林什么也没说,用征询的目光看着李国胜。有人说县委组织部出身的干部,最大的优点是绝对忠实地执行县委的任何决定,最大的缺点同样是忠实地执行县委的决定。县委派出的考察组不能实现县委的意图,这让李国胜不胜惶恐,不安地建议道:"能不能再来一次测评?"
"这事你想想吧。"韩江林已经拿定了主意,但他不能点破,只能一步一步地引导李国胜的思想和自己走到一个道上。
李国胜兀自摇了摇头,再来一次测评,群众会以为被当猴耍,如果县委确定的考察对象不过关,县委领导有意见,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忽然,他眼睛放亮,说:"第一次是无对象测评,第二次能不能采取确定对象的推荐方式?"
有一句经典语录,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组织部干部对此的通俗解释是,办法总比困难多。在干部考察任免过程中,为了实现党委的政策意图,往往会采取各种策略。李国胜提出的确定对象的推荐方式,自然是一种直截了当的好办法,韩江林并不赞成。过去干部群众对上级领导绝对信任和服从,在他们看来,领导就代表了党,领导指向哪里,他们就打到哪里。时代不同了,干部群众越来越具有民主意识,有时候会自然地质疑上级不合常规的决策和行为。听任这种质疑蔓延,不仅对韩江林个人来说得不偿失,对事业来说也得不偿失。他说:"人事本来就是一个布满地雷的敏感地区,反复搞测评,群众会怀疑我们的考察意图和公正性,能不能想一个办法,既实现县委意图,还能保证群众没有意见?"
实现县委意图关系到李国胜下一步的安排,因此,他毫不含糊,找到了一个理想的办法。和另一个主持谈话的小组长杨道理进行了沟通,在干部谈话环节,有意提供非刘晓莉和侯文刚莫属的要件,把谈话对象的思想往这两个对象身上引。因为是面对面谈话,加上这两个对象是一般干部,还没有和周围的干部群众产生较大的矛盾,自然纷纷说好。李国胜在这个环节得到了考察对象所需要的推荐票。
李国胜打电话向韩江林报告情况,韩江林只说了几个"好"字,然后挂了电话。这种成功只是策略上的偷渡过关,并不意味着真正能够瞒天过海。
考察已经接近尾声,临近下课的老同志通过各种渠道,知道政治生命行将终结。用曾经流行的一句话说,不愿退出历史舞台。这些老同志一个个说话潇潇洒洒,说船到码头车到站,愿意把权力移交给年富力强的同志。临到要下台,他们向县委考察组反映,说他们方才五十多岁,按照人的寿命延长的实际,在中央一级还是年轻同志,在地方上只能算是人到中年,要求县委再给他们干革命的机会。县委没有正面回答,他们动用掌握的各种资源,尤其是行政资源,想借助别人的手来扶住自己行将倒塌的大厦。上级机关纷纷打来电话,要求县委给予这些老同志机会,这一届任期还有两年多,那就至少让他们干满这一届。
屠晋平躲了,马书记借口不分管组织,不属于自己职权范围,所有压力都集中在韩江林身上,仿佛山雨欲来,压力空前增加。
其时,韩江林得到了一个内部消息,在这次市委机关进行的机构改革中,他做为全市最年轻的副县级领导干部,拟定列为团市委书记的候选人进行考察。为了韩江林的政治前途,向他透露消息的这位铁杆哥们,要韩江林向白云县委提议,暂缓白云正在进行的机构改革和人事考察工作。
正在进行的机构改革让县委领导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压力,大家都觉得这次改革将冒极大的政治风险。屠晋平和韩江林通电话时,间接地询问韩江林,拿个人的政治生命去赌白云下一步工作的良好格局,究竟值不值?如果韩江林以矛盾太复杂,压力太大为理由,向县委提议暂缓进行机构改革,估计屠晋平和苟政达都会同意韩江林的提议。然而,长期以来,白云发展的滞后,很大程度上是干部思想素质的滞后。县委决定进行机构改革的主要动因,就是要把政治素质高、领导能力强、业务素质过硬的年轻干部推向前台,使白云的领导素质和机关作风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如箭在弦,此时如果紧急刹车,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行政资源,白云还将失去一次难得的改革机会。在机构改革的大局和个人前途之间,韩江林陷入两难的抉择。
在白云,竟然找不到能够共同探讨这一问题的朋友,韩江林真正感受到孤独,感受到了高处不胜寒的滋味。他向罗丹请教这个问题。罗丹用一种十分幽默的话回答他:"你是政府官员,属于社会主义性质,我是生意人,追求利润最大化,个人利益最大化,此事如果按照我的意见,当然以追求个人价值最大化为最终原则。"
韩江林心有不甘,问:"对我来说,是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呢,还是个人利益最大化?"
罗丹模棱两可:"白猫黑猫,捉到耗子就是好猫。"
韩江林急了,问:"把社会效益这只抓手比做白猫,把个人利益这只抓手比做黑猫,我该伸手抓哪一只猫?"
罗丹咯咯笑了起来:"哪一只好伸出就伸哪一只呀,不是告诉你只要抓到耗子就是好猫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