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小说网 www.yipinzongshi.com,碎月如粥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姚曼丽态度为何会有那么大的变化呢?”晓斌情不自禁问道。
“肯定是心里面又生出什么坏主意呗!这条美女蛇!”晓东接道。
毛大年被晓斌和晓东这么一打岔,仿佛思路被打断似的,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手表,不禁惊呼一声:“哎呀,都快12点了。好了,好了,时候不早了,洗洗睡吧。上海故事不是一个晚上能讲完的。”
晓东、晓斌包括田文芝围着火盆听毛大年讲他的上海故事,正听得趣味盎然,还真不想马上就睡。可田文芝一想到毛大年明天一大早还要赶班车返回吴江,便赶紧站起身来,督促两个小家伙道:“也该睡了,上海故事我也想接着听,可今天太晚了,等你爸下次回来再接着讲吧。”
晓东和晓斌也只好悻悻地站起来,晓东嘴里还嘟哝了一声:“等爸爸下次回来还不知要等多久呢!”
一家人各自洗洗弄弄,很快都纷纷钻进暖和的被窝。被窝是田文芝事先放入的热水袋捂暖的。田文芝在确认炭火已熄灭殆尽后,方最后关灯上床。
窗外依旧北风呼啸,门窗仿佛受不了风雪肆虐似的,不时发出‘嘟嘟嘟’的哆嗦声。隔着窗户玻璃,那天空频闪的电光把漆黑的房间弄得一明一暗,而伴随这闪光的是那从遥远北国传来的闷雷声。也不知这雪夜电闪雷鸣到底预兆着什么?
晓东和晓斌两人都睡不着,眼睛直盯着漆黑的空间,思绪仍停留在毛大年的上海故事中,一个个原本故事中的人物仿佛鲜活起来在眼前不断晃动。一会是少年的毛大年,一会是金德旺,一会又是姚曼丽,甚至连管家和吴妈都在眼前时隐时现。
上海故事说到半途戛然而止让晓东和晓斌好生纠结和难受!毛大年在如此奇特的环境中到底是如何生存的?这之后又到底发生些什么样的离奇古怪之事?最后毛大年又是怎样闯出一条不同寻常的成功之路?所有这些未解之谜都有待下回分解啊!
但不管怎么说,那个寒冷的冬夜在晓东和晓斌的记忆中已注定成为一个难忘之夜。道理很简单: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国,家家户户既没有电视,也没有游戏机,电脑、网络、手机、微信等什么的更是闻所未闻。人们在这样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能干什么呢?说真的,能够让人精神愉悦的选项确实很少,或者说几乎就没有。
像晓东和晓斌这样,能连续几小时听老爸讲故事,而且自始至终听得是那么津津有味,这难道不是一次难得的精神大餐?既如此,它又岂能轻易从孩子们的记忆中淡忘或流逝?
现代社会,人们常纠结或苦闷于找不到自己的幸福点。其实,幸福往往就在我们身边,幸福就体现在我们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很多时候它与物质生活的丰富与否并无多大关联。就好比:听爸爸或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你能说它不是一种人生的幸福吗?
可惜的是这种宝贵而又难得的幸福体验在今天的孩子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少有,或者说越来越不受看重!
一转眼,时间进入1969年3月,随着这年的酷寒已渐行渐远,人们似乎已感受到了春天来临的脚步。
然而,就在这乍暖还寒的时候,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打响了。
1969年3月2日,苏联边防部队入侵中国黑龙江省虎林县珍宝岛地区,□□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予以还击。3月15日和17日,遭到还击的苏联军队向驻守珍宝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了更大规模的进攻,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激战,终将入侵的苏联军队击退。苏联一面迅速加强军事部署,一面展开频繁的国际外交活动,同时向国际社会公开扬言,要对中国发动毁灭性的核打击。
一时间,全国呈现出一派大战在即的紧张气氛。各地军民都在加紧修建防空工事,有些大中城市还在忙于转移城市中的重要单位和重要工业。防空演习在全国各地隔三差五地频繁进行。
江城自然也不例外,除了市里组织专人在修建串连全市各重要位置的正规人防系统工事之外,各学校(主要是中学)的广大师生也被动员起来就地挖起了防空工事。
江城一中坐落的位置正好处于原江城老城的城墙旁边。现时,城墙早已不见踪迹,但原来城墙所处的山岗土丘还在,上面林木茂盛,绿草茵茵。以往同学们下课后多喜欢爬到这高高的山岗顶上,或嬉闹玩耍,或眺望远处的风光。有时甚至有那么些独出心裁的学生从家中偷带些玉米、咸鱼或鸡腿等吃食,约几个要好的同学,在这山岗顶上随便找些树枝野草,点起火堆烘烤起食物来,然后当然便是快意无穷地大嚼一番。虽然,那时的人们并不知道有‘烧烤’这个名词,但感觉那是一样一样美滋滋的。
这天,田文芝带领着一大帮十六、七岁的男女同学,拿着十字镐、锄头、铁锹,还有扁担、箩筐、畚箕等简单工具,来到学校划定的位置准备开始挖防空洞了。
同学们都知道苏修已在北边跟中国干起来了,报纸上也一再发出号召,号召全国军民做好‘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准备。所以同学们眼睛里此时此刻既流露出某种紧张,又不乏生逢其时的革命豪情。所有的同学,不论男女,都带着浑身的干劲准备立马投入到挖洞工作当中。几个性急的同学甚至已开始举起镐头对准坡地那面自然形成的土壁开挖了。
田文芝实际上也不懂这挖洞的活到底该怎样具体操作,只是笼统地知道要在这斜坡土壁上挖出两个洞来,可到底是‘猫耳洞’呢?还是类似陕北黄土高坡上那种窑洞?田文芝心里一时半会也没数。但看见有同学已急不可耐地动手了,便马上喊停。她知道这样挖肯定要乱套,而且效率也不高。
现在就看田文芝的智慧了!
“姚曼丽态度为何会有那么大的变化呢?”晓斌情不自禁问道。
“肯定是心里面又生出什么坏主意呗!这条美女蛇!”晓东接道。
毛大年被晓斌和晓东这么一打岔,仿佛思路被打断似的,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手表,不禁惊呼一声:“哎呀,都快12点了。好了,好了,时候不早了,洗洗睡吧。上海故事不是一个晚上能讲完的。”
晓东、晓斌包括田文芝围着火盆听毛大年讲他的上海故事,正听得趣味盎然,还真不想马上就睡。可田文芝一想到毛大年明天一大早还要赶班车返回吴江,便赶紧站起身来,督促两个小家伙道:“也该睡了,上海故事我也想接着听,可今天太晚了,等你爸下次回来再接着讲吧。”
晓东和晓斌也只好悻悻地站起来,晓东嘴里还嘟哝了一声:“等爸爸下次回来还不知要等多久呢!”
一家人各自洗洗弄弄,很快都纷纷钻进暖和的被窝。被窝是田文芝事先放入的热水袋捂暖的。田文芝在确认炭火已熄灭殆尽后,方最后关灯上床。
窗外依旧北风呼啸,门窗仿佛受不了风雪肆虐似的,不时发出‘嘟嘟嘟’的哆嗦声。隔着窗户玻璃,那天空频闪的电光把漆黑的房间弄得一明一暗,而伴随这闪光的是那从遥远北国传来的闷雷声。也不知这雪夜电闪雷鸣到底预兆着什么?
晓东和晓斌两人都睡不着,眼睛直盯着漆黑的空间,思绪仍停留在毛大年的上海故事中,一个个原本故事中的人物仿佛鲜活起来在眼前不断晃动。一会是少年的毛大年,一会是金德旺,一会又是姚曼丽,甚至连管家和吴妈都在眼前时隐时现。
上海故事说到半途戛然而止让晓东和晓斌好生纠结和难受!毛大年在如此奇特的环境中到底是如何生存的?这之后又到底发生些什么样的离奇古怪之事?最后毛大年又是怎样闯出一条不同寻常的成功之路?所有这些未解之谜都有待下回分解啊!
但不管怎么说,那个寒冷的冬夜在晓东和晓斌的记忆中已注定成为一个难忘之夜。道理很简单: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国,家家户户既没有电视,也没有游戏机,电脑、网络、手机、微信等什么的更是闻所未闻。人们在这样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能干什么呢?说真的,能够让人精神愉悦的选项确实很少,或者说几乎就没有。
像晓东和晓斌这样,能连续几小时听老爸讲故事,而且自始至终听得是那么津津有味,这难道不是一次难得的精神大餐?既如此,它又岂能轻易从孩子们的记忆中淡忘或流逝?
现代社会,人们常纠结或苦闷于找不到自己的幸福点。其实,幸福往往就在我们身边,幸福就体现在我们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很多时候它与物质生活的丰富与否并无多大关联。就好比:听爸爸或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你能说它不是一种人生的幸福吗?
可惜的是这种宝贵而又难得的幸福体验在今天的孩子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少有,或者说越来越不受看重!
一转眼,时间进入1969年3月,随着这年的酷寒已渐行渐远,人们似乎已感受到了春天来临的脚步。
然而,就在这乍暖还寒的时候,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打响了。
1969年3月2日,苏联边防部队入侵中国黑龙江省虎林县珍宝岛地区,□□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予以还击。3月15日和17日,遭到还击的苏联军队向驻守珍宝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了更大规模的进攻,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激战,终将入侵的苏联军队击退。苏联一面迅速加强军事部署,一面展开频繁的国际外交活动,同时向国际社会公开扬言,要对中国发动毁灭性的核打击。
一时间,全国呈现出一派大战在即的紧张气氛。各地军民都在加紧修建防空工事,有些大中城市还在忙于转移城市中的重要单位和重要工业。防空演习在全国各地隔三差五地频繁进行。
江城自然也不例外,除了市里组织专人在修建串连全市各重要位置的正规人防系统工事之外,各学校(主要是中学)的广大师生也被动员起来就地挖起了防空工事。
江城一中坐落的位置正好处于原江城老城的城墙旁边。现时,城墙早已不见踪迹,但原来城墙所处的山岗土丘还在,上面林木茂盛,绿草茵茵。以往同学们下课后多喜欢爬到这高高的山岗顶上,或嬉闹玩耍,或眺望远处的风光。有时甚至有那么些独出心裁的学生从家中偷带些玉米、咸鱼或鸡腿等吃食,约几个要好的同学,在这山岗顶上随便找些树枝野草,点起火堆烘烤起食物来,然后当然便是快意无穷地大嚼一番。虽然,那时的人们并不知道有‘烧烤’这个名词,但感觉那是一样一样美滋滋的。
这天,田文芝带领着一大帮十六、七岁的男女同学,拿着十字镐、锄头、铁锹,还有扁担、箩筐、畚箕等简单工具,来到学校划定的位置准备开始挖防空洞了。
同学们都知道苏修已在北边跟中国干起来了,报纸上也一再发出号召,号召全国军民做好‘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准备。所以同学们眼睛里此时此刻既流露出某种紧张,又不乏生逢其时的革命豪情。所有的同学,不论男女,都带着浑身的干劲准备立马投入到挖洞工作当中。几个性急的同学甚至已开始举起镐头对准坡地那面自然形成的土壁开挖了。
田文芝实际上也不懂这挖洞的活到底该怎样具体操作,只是笼统地知道要在这斜坡土壁上挖出两个洞来,可到底是‘猫耳洞’呢?还是类似陕北黄土高坡上那种窑洞?田文芝心里一时半会也没数。但看见有同学已急不可耐地动手了,便马上喊停。她知道这样挖肯定要乱套,而且效率也不高。
现在就看田文芝的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