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小说网 www.yipinzongshi.com,千家峒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热闹起来。
一大早,妇女们梳妆打扮,穿上民族盛装;男人们杀鸡杀鸭,准备供品。中午时分,全寨人集中到地坪,拉开长桌,摆上供品,集体供奉天龙。其实这都是走走形式,关键是一年的“种”开始了,没有春天的播种插秧,就没有秋天的收获。这是种植庄稼前的一次动员,一次欢歌。分龙节后,将暂息长鼓,暂停歌会,集中精力投入春播春种。
你看,长鼓舞开始了。只见盘公望腰间挎着一只硕大的“母鼓”,用极为鲜明清晰的节奏“空空——缝,空空——缝!”拍打着鼓点来到地坪中央,十六位男青年手中舞动着两尺多细长的“公鼓”,围着盘公望有节奏地拍打。姑娘们在盘馨竹的带领下,手执花巾翩翩起舞。盘馨竹还配合着长鼓舞的节奏,唱起了瑶族最活跃、最欢快的“吉冬诺”:
盘王打猎饮马崖,(吉冬诺)
山羊将他撞下崖,(吉冬诺诺)
盘王归天泡桐下,
儿女伤心哭山崖。
砍来泡桐做长鼓,(吉冬诺)
剥下羊皮绷长鼓。(吉冬诺诺)
从此敲响长鼓能通天,
告知盘王庇我福。
天龙降降雨,(吉冬诺)
瑶家得丰足。(吉冬诺诺)
盘馨竹挥着花巾,唱着“吉冬诺”,红扑扑的小脸儿显得是那么的秀美,那么的动人。你看她那神态,哪里象是祭天祈祷,分明是在享受着自己民族千年文化的熏陶,是在向世人展示自己民族最光彩的形像。
过了分龙节,趁着盘馨竹家还未开始插田,宾盛中想请盘馨竹带他去饮马崖寻找穿岩和石童子。盘馨竹当然乐意了,不过她得问问父亲。
这时的盘公望心里是矛盾的。他要保守着祖先传下来的秘密,当然不想让外人过多了解自己。昨天宾教授的迷路,盘公望着实担心了一天。权衡再三,他还是答应自己和女儿一同带宾教授去饮马崖。
备好干粮和越野装备,宾教授起了个大早,在盘公望父女的陪同下出发了。
过了黑风坳,来到饮马崖边,盘馨竹轻而易举地找到了极为隐蔽的穿岩。他们穿过穿岩,涉过小溪,来到了饮马崖下的石童子旁。
“石童子”是一条耸立于树丛之中的巨大石柱,高三丈多,围抱约四丈,酷似一童子面西而立。石童子左右各有一扇门,一大一小,又称两扇门。石童子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在部份地层下沉时突兀形成的独立断壁,经多年的风化、土层剥落才成了如此奇特的石柱。
宾教授就在石童子附近考察,细心的他在一处树丛遮盖的峭壁边,发现了一块残缺的过山榜。过山榜上的字迹已模糊不清,只能勉强辨认出十八个字:“……槃……治道州桑木源……德九年……千家峒会……角截十二……”。
盯着这时断时续、意思不很连贯的十八个字,宾教授的表情如同是完全被尘封了一般,谁也看不出他在想什么。
盘馨竹没有注意到呆呆盯着过山榜的宾教授,她好奇地问道:“咦,这‘槃’字和我们姓盘的盘有什么不同?”见宾教授没有回答,她摇了摇他,“宾教授,我问你哪!”
宾教授这才从沉思中回过神来:“哦,你是问这‘槃’字?”他看着求知欲很强的盘馨竹,边在地上写画边解释道,“如今‘槃’与‘盤’已简化为‘盘’字,通用了。盤是姓盘的盘,槃是指盛东西的浅盆子。为什么瑶族先祖槃瓠不是用姓盤的盤呢?根据《后汉书·南蛮传》记载,相传‘高辛氏有老妇,得耳疾,挑之,得物大如茧。妇人盛之瓠中,复之以槃,顷化为犬,其文五色,因名槃瓠。’馨竹,你是高中生,学过古文,能听懂吗?”
“懂呀。后来呢?”
“后来槃瓠变成神犬,诛杀鬼戎吴将军,立了大功,娶了三公主。他被封赏到千家峒,和三公主生下六男六女,成为十二姓瑶族的祖先。”
解释完,宾教授取出随身携带的墨汁和宣纸,细心地为过山榜拓片。他不由自主地指着“角截十二”这几个字说:“好几个地方的瑶族同胞提起过,看来传说中十二姓瑶民为避元兵杀戮,撤离千家峒时将号令全峒的一支白牛角锯成十二节,让每姓收藏一节,相约五百年后再相聚的事,确实存在啊。”
盘馨竹听说后当然好奇,转头问父亲:“我们盘家也应该有一节牛角呀?”
在一旁的盘公望表情复杂,不置可否,尴尬地点了点头又马上摇摇头:“……牛角节?我也不知道。”
盘公望看见宾教授正疑惑地注视着自己,赶忙岔开话题:“过去从这里到清风寨,都住着盘姓瑶民。你看,那座山就叫盘山,又叫盘人岗,那儿有好几处古窑址呢,我们过去看看?”
“今天是惊喜不断呀。去,我们快去看看古窑址。”宾教授小心翼翼地收好拓片和纸墨,“走!”
三人往回走了一个小时,来到盘人岗。
盘人岗怪石嶙峋,奇形怪状的石头之间,竟有石砌的城墙!一段一段的,有些在岁月的消磨下已经风化倒塌。
在盘公望的指引下,果然可以依稀辨认出十二口龙窑窑址。细细观察,从取泥、剥坯、燃料供给到烧窑都能寻觅到一条龙生产窑品的痕迹。慢慢刨开表土,偶尔还可以找到小小的碗碟壶碎片,釉色有青、黑、绿色,还有玳瑁斑。
盘馨竹说,去年她在县博物馆还见到过早年出土的龙窑瓷器,瓷器上的印花以民间喜闻乐见的对称花纹为主。
宾教授边听边兴奋地刨挖收集着各色各样的带釉碎瓷片。突然,宾盛中一屁股坐在地上,口中念念有词:“珍贵,珍贵呀。”
盘馨竹凑过去看,他手中拿着两件残缺的瓷器,一件似乎是灯台,上面赫然刻了个“周”字,显然,这是几百年前千家峒周姓人家打造的家用瓷器;
另一件更是令人欣喜若狂了!这是一只缺了一角的瓷碗,上面的字竟是“政和”。
宾盛中立即查阅随身携带的历史分年表,政和是北宋末年,1111年至1115年间。可以肯定,这至少是千家峒瑶族从北宋末年到元朝大德1300年这近两百年间使用的龙窑旧址。
回到盘馨竹家,宾教授相当激动,他打开行囊,取出拓片认真分析研究起来:“……槃……治道州桑木源……德九年……千家峒会……角截十二……”,能准确地猜出其中的意思吗?宾教授开始一字一句地琢磨了:“槃”,应当是指槃瓠;“治道州桑木源”,看来说的是当年槃瓠封官的治所是在一个叫桑木源的地方;这是第一层意思。“德九年”,应当是元朝大德九年;“千家峒会”,难道是指千家峒瑶民撤离前的一次重要会议?“角截十二”,此意相当明确,是说将一支号令全峒的牛角截为十二节。再后面,辨认不出字形的若干句,应当是表述将十二节牛角分交十二姓瑶民保管,相约五百年后重新相聚千家峒这一层意思了。
宾教授看着眼前的各色釉瓷片,不能不为槃瓠后代的聪明才智所折服。他情不自禁地翻开《后汉书·南蛮传》:
槃瓠,古代传说为帝高辛氏之犬,其毛五色。帝募天下有难得戎吴将军之头者,妻以少女。槃瓠衔头来,帝以女配之。槃瓠负女入南山石室,为夫妇,子孙繁殖分布于西南各地……
热闹起来。
一大早,妇女们梳妆打扮,穿上民族盛装;男人们杀鸡杀鸭,准备供品。中午时分,全寨人集中到地坪,拉开长桌,摆上供品,集体供奉天龙。其实这都是走走形式,关键是一年的“种”开始了,没有春天的播种插秧,就没有秋天的收获。这是种植庄稼前的一次动员,一次欢歌。分龙节后,将暂息长鼓,暂停歌会,集中精力投入春播春种。
你看,长鼓舞开始了。只见盘公望腰间挎着一只硕大的“母鼓”,用极为鲜明清晰的节奏“空空——缝,空空——缝!”拍打着鼓点来到地坪中央,十六位男青年手中舞动着两尺多细长的“公鼓”,围着盘公望有节奏地拍打。姑娘们在盘馨竹的带领下,手执花巾翩翩起舞。盘馨竹还配合着长鼓舞的节奏,唱起了瑶族最活跃、最欢快的“吉冬诺”:
盘王打猎饮马崖,(吉冬诺)
山羊将他撞下崖,(吉冬诺诺)
盘王归天泡桐下,
儿女伤心哭山崖。
砍来泡桐做长鼓,(吉冬诺)
剥下羊皮绷长鼓。(吉冬诺诺)
从此敲响长鼓能通天,
告知盘王庇我福。
天龙降降雨,(吉冬诺)
瑶家得丰足。(吉冬诺诺)
盘馨竹挥着花巾,唱着“吉冬诺”,红扑扑的小脸儿显得是那么的秀美,那么的动人。你看她那神态,哪里象是祭天祈祷,分明是在享受着自己民族千年文化的熏陶,是在向世人展示自己民族最光彩的形像。
过了分龙节,趁着盘馨竹家还未开始插田,宾盛中想请盘馨竹带他去饮马崖寻找穿岩和石童子。盘馨竹当然乐意了,不过她得问问父亲。
这时的盘公望心里是矛盾的。他要保守着祖先传下来的秘密,当然不想让外人过多了解自己。昨天宾教授的迷路,盘公望着实担心了一天。权衡再三,他还是答应自己和女儿一同带宾教授去饮马崖。
备好干粮和越野装备,宾教授起了个大早,在盘公望父女的陪同下出发了。
过了黑风坳,来到饮马崖边,盘馨竹轻而易举地找到了极为隐蔽的穿岩。他们穿过穿岩,涉过小溪,来到了饮马崖下的石童子旁。
“石童子”是一条耸立于树丛之中的巨大石柱,高三丈多,围抱约四丈,酷似一童子面西而立。石童子左右各有一扇门,一大一小,又称两扇门。石童子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在部份地层下沉时突兀形成的独立断壁,经多年的风化、土层剥落才成了如此奇特的石柱。
宾教授就在石童子附近考察,细心的他在一处树丛遮盖的峭壁边,发现了一块残缺的过山榜。过山榜上的字迹已模糊不清,只能勉强辨认出十八个字:“……槃……治道州桑木源……德九年……千家峒会……角截十二……”。
盯着这时断时续、意思不很连贯的十八个字,宾教授的表情如同是完全被尘封了一般,谁也看不出他在想什么。
盘馨竹没有注意到呆呆盯着过山榜的宾教授,她好奇地问道:“咦,这‘槃’字和我们姓盘的盘有什么不同?”见宾教授没有回答,她摇了摇他,“宾教授,我问你哪!”
宾教授这才从沉思中回过神来:“哦,你是问这‘槃’字?”他看着求知欲很强的盘馨竹,边在地上写画边解释道,“如今‘槃’与‘盤’已简化为‘盘’字,通用了。盤是姓盘的盘,槃是指盛东西的浅盆子。为什么瑶族先祖槃瓠不是用姓盤的盤呢?根据《后汉书·南蛮传》记载,相传‘高辛氏有老妇,得耳疾,挑之,得物大如茧。妇人盛之瓠中,复之以槃,顷化为犬,其文五色,因名槃瓠。’馨竹,你是高中生,学过古文,能听懂吗?”
“懂呀。后来呢?”
“后来槃瓠变成神犬,诛杀鬼戎吴将军,立了大功,娶了三公主。他被封赏到千家峒,和三公主生下六男六女,成为十二姓瑶族的祖先。”
解释完,宾教授取出随身携带的墨汁和宣纸,细心地为过山榜拓片。他不由自主地指着“角截十二”这几个字说:“好几个地方的瑶族同胞提起过,看来传说中十二姓瑶民为避元兵杀戮,撤离千家峒时将号令全峒的一支白牛角锯成十二节,让每姓收藏一节,相约五百年后再相聚的事,确实存在啊。”
盘馨竹听说后当然好奇,转头问父亲:“我们盘家也应该有一节牛角呀?”
在一旁的盘公望表情复杂,不置可否,尴尬地点了点头又马上摇摇头:“……牛角节?我也不知道。”
盘公望看见宾教授正疑惑地注视着自己,赶忙岔开话题:“过去从这里到清风寨,都住着盘姓瑶民。你看,那座山就叫盘山,又叫盘人岗,那儿有好几处古窑址呢,我们过去看看?”
“今天是惊喜不断呀。去,我们快去看看古窑址。”宾教授小心翼翼地收好拓片和纸墨,“走!”
三人往回走了一个小时,来到盘人岗。
盘人岗怪石嶙峋,奇形怪状的石头之间,竟有石砌的城墙!一段一段的,有些在岁月的消磨下已经风化倒塌。
在盘公望的指引下,果然可以依稀辨认出十二口龙窑窑址。细细观察,从取泥、剥坯、燃料供给到烧窑都能寻觅到一条龙生产窑品的痕迹。慢慢刨开表土,偶尔还可以找到小小的碗碟壶碎片,釉色有青、黑、绿色,还有玳瑁斑。
盘馨竹说,去年她在县博物馆还见到过早年出土的龙窑瓷器,瓷器上的印花以民间喜闻乐见的对称花纹为主。
宾教授边听边兴奋地刨挖收集着各色各样的带釉碎瓷片。突然,宾盛中一屁股坐在地上,口中念念有词:“珍贵,珍贵呀。”
盘馨竹凑过去看,他手中拿着两件残缺的瓷器,一件似乎是灯台,上面赫然刻了个“周”字,显然,这是几百年前千家峒周姓人家打造的家用瓷器;
另一件更是令人欣喜若狂了!这是一只缺了一角的瓷碗,上面的字竟是“政和”。
宾盛中立即查阅随身携带的历史分年表,政和是北宋末年,1111年至1115年间。可以肯定,这至少是千家峒瑶族从北宋末年到元朝大德1300年这近两百年间使用的龙窑旧址。
回到盘馨竹家,宾教授相当激动,他打开行囊,取出拓片认真分析研究起来:“……槃……治道州桑木源……德九年……千家峒会……角截十二……”,能准确地猜出其中的意思吗?宾教授开始一字一句地琢磨了:“槃”,应当是指槃瓠;“治道州桑木源”,看来说的是当年槃瓠封官的治所是在一个叫桑木源的地方;这是第一层意思。“德九年”,应当是元朝大德九年;“千家峒会”,难道是指千家峒瑶民撤离前的一次重要会议?“角截十二”,此意相当明确,是说将一支号令全峒的牛角截为十二节。再后面,辨认不出字形的若干句,应当是表述将十二节牛角分交十二姓瑶民保管,相约五百年后重新相聚千家峒这一层意思了。
宾教授看着眼前的各色釉瓷片,不能不为槃瓠后代的聪明才智所折服。他情不自禁地翻开《后汉书·南蛮传》:
槃瓠,古代传说为帝高辛氏之犬,其毛五色。帝募天下有难得戎吴将军之头者,妻以少女。槃瓠衔头来,帝以女配之。槃瓠负女入南山石室,为夫妇,子孙繁殖分布于西南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