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王朝更替 (1/2)
一品小说网 www.yipinzongshi.com,中国历代政治演进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夏朝建立
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权位。启在与伯益争夺权位的斗争中获胜,而且杀死了伯益。而伯益本来是大禹按照禅让制选定的传位的对象,启的即位,打破了禅让制,成了历史上王位世袭继承制的开端,“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启在位期间,完成了夏朝的建立,而且使夏朝走上了鼎盛时期。
大禹治水之后,深受拥护,根据“禅让”制而做了舜的继承人。他在位时曾经将当时的中国划为九个州,这就是“九州大地”的来历。大禹还制定了各种制度,为夏朝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由于禹在治水中的功绩,提高了部落联盟首领的威信和权力。
启建夏朝
传说禹年老的时候,曾经到东方视察,并且在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一带)召集许多部落的首领。去朝见禹的人手里都拿着玉帛,仪式十分隆重。有一个叫做防风氏的部落首领,到会最晚。禹认为怠慢了他的命令,把防风氏斩了。这说明,那时候的禹已经从部落联盟首领变成名符其实的国王了。禹原来有个助手叫做皋陶,曾经帮助禹治理政事。禹到了晚年,决定推举夷人首领皋陶为继承人。但是皋陶却先他而逝,皋陶的儿子伯益也做过禹的助手。按照禅让的制度,本来是应该让伯益做禹的继承人的。但当禹死后,部落联盟中一些有权势的大家族,拥立禹的儿子启即位,便起来反对伯益。启趁动乱之机杀了伯益,夺得了王位(约公元前988年前979年)建立夏朝。以前的“禅让”选举制度从这个时候被破坏,代之以“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从此以后,“禅让”制变成了“世袭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私有制社会诞生
禅让制被世袭制所取代,这标志着漫长的原始社会被私有制社会所替代,应该说是历史的一个进步。但是,一种新制度的建立,必然会遭到部分反对。夏启即位后,在钧台大宴各部落的首领,以期对他的地位予以确认。有扈氏对启破坏禅让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满,坚决不出席钧台会。出于对王权的维护社会的统一,夏启调动军队对有扈氏进行征伐,大战于甘,有扈氏战败,被灭族。这次征讨使新生的专制政权得到初步巩固,原始的民主推举制被强制取代。
启在位期间,完成了夏朝的建立,而且使夏朝走上了鼎盛时期。夏朝统治的范围大约以今天河南省的西部为中心,北到河北,南到湖北;东到今天的河南河北山东的三省交界处,西到山西南部。
太康失国
一种新制度的建立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一个新政权的产生,也面临缺乏统治经验的问题。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政权,即使是在其进步作用的上升阶段,也改变不了统治者剥削掠夺和贪图享乐的本性,统治集团内部围绕权和利的争夺成为不可避免。因此,夏启死后,出现了五子争权斗争。太康即位后,政事不修,沉湎于酒色之中,有穷氏的首领后羿乘机夺取了政权。直至后羿被他的大臣寒浞所杀,太康的曾孙少康逃到有虞氏,得到有虞氏的帮助,组织夏的旧部,积蓄力量,乘寒浞内部混乱之时,出兵打败了寒浞父子,夺回了政权,才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这就是夏代历史上出现的“太康失国”“后羿代夏”和“少康中兴”的事件。
夏朝末年,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国王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乱。”夏朝开始走下坡路。到夏桀即位,他更暴虐无道,荒淫无耻,“赋敛无度,万民甚苦”。
商族兴起
夏桀认为他的统治永远不会灭亡。他说:“太阳会灭亡吗?太阳灭亡,我才会灭亡。”当时民众咒骂道“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尚书。汤誓》),意思是说你这个太阳何时才沦亡啊,我们情愿同归于尽。夏桀还召集所属各部首领开会,准备发动讨伐其他部落的战争。可是,各部落已对他离心离德。这就给商汤灭夏造成了有利的机会。
商族兴起于黄河下游,相当于现在的河南山东一带。商族在早期经常迁徙居地,所以从契到汤,经过了十四代,八次迁徙。到成汤时才居于亳(今山东曹县南)。大约夏朝建立后不久,商族就臣服于夏,成了夏的一个属国。商部落的畜牧业发展很快,据说有名的先公相土作乘马,王亥作服牛,就是驯养牛马,作为运输工具。商部落传到成汤做王的时候,已经很强盛,农业畜牧业手工业都有很大进展,经济力量逐步超过了夏朝。已经由夏的属国演变为足以与之抗衡的对手。
当禹建立夏朝的时候,商族刚刚进入到父系氏族阶段,到商汤作部族首领时,刚好处于夏代最后一个国王桀统治时期。
面对夏桀的暴政,商族首领汤采取“宽以待民”的政治策略,笼络民心,扩大自己的影响,遇到哪个方国有灾有难,就主动救济,并积极网络人才,收集有关夏桀政权的情报信息,为进一步消灭夏朝做积极的准备。
夏桀禁汤
夏桀看到商族一天天壮大起来,汤的政治影响力与日俱增,已严重威胁到了自己的统治,心中十分害怕,就听信佞臣赵梁的计谋,假意召汤入朝,趁机将他囚禁在夏台。商汤被夏桀囚禁后群龙无首,商部族灭夏大业受到了严重影响。所幸商部族在伊尹的主持下,在国内搜罗到许多美女珠宝进献给夏桀,又暗中重金贿赂赵梁,使贪财的赵粱在桀面前为汤开脱,最后夏桀听信了赵梁之言,竟然放了商汤。
商汤起兵
商汤被放回以后,坚定了灭夏决心,加力准备灭夏战争。他首先任用了伊尹和仲虺为左右相,提拔重用了出身地位低下而有才干的人。商汤首先出兵攻灭了与夏关系密切的葛韦顾昆吾等夏朝属国。他越战越强,“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使夏桀陷于孤立的境地。在力量准备充足以后,于公元前00年领导了灭夏战争。
在商军出征以前,商汤进行了誓师动员,历数夏桀的罪行,说明自己出兵灭夏是替天行道,号召部众勇敢作战,一举消灭夏桀的黑暗统治。誓师以后商军战旗猎猎,军容齐整,士气高昂地向夏朝都城进发,商汤手把大斧,坐在战车上,指挥三军。此时的夏桀再也顾不上寻欢作乐,连夜调集军队,设下几道防线,阻止商军的进攻。可是,多年来夏桀的统治已十分不得人心,军队纪律涣散,又指挥不利,两军交战,夏军很快就被击溃。夏王朝宣告灭亡。
商汤建都
商汤灭夏以后,建都于亳(今洛阳市辖的偃师市西洛河北岸的尸乡沟一带),并进一步营建其奴隶制文明大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朝。
之后,商成为黄河流域的主要统治者,势力发展很快。尤其是前期政治状况较好,社会也比较稳定,经济文化都有很大发展。标志这一时代文明的,是甲骨文字的相当成熟和青铜冶炼技术的相当进步。商朝历时00余年后灭亡,时间约在公元前世纪。
商朝的最后一个帝王是商代的第三十二位帝王子辛,也叫“帝辛”,“纣王”并不是正式的帝号,是后人加在他头上的恶谥,意思是“残又损善”。据正史所载,商纣王博闻广见思维敏捷身材高大膂力过人。他曾经攻克东夷,把疆土开拓到我国东南一带,开发了长江流域。殷商末年,它有两个主要的敌手:西部的周方国及东部的夷人部族(甲骨文里被称作人方)。
当时,商纣王已感觉到周人对自己构成的严重威胁,决定对周用兵。然而这一拟定中的军事行动,却因东夷族的反叛而化为泡影。为平息东夷的反叛,纣王调动部队倾全力进攻东夷,结果造成西线兵力的极大空虚。
文王积极备战
与日薄西山奄奄一息的商王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商的西方属国周的国势正如日中天蒸蒸日上。公刘古公亶父王季等人的积极经营,使周迅速强盛起来,其势力伸入江汉流域。文王姬昌即位后,任用熟悉商朝内部情况的贤士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积极从事伐纣灭商的宏伟大业。
牧野之战展开之前,文王采取政策,即政治上,积善行德,裕民富国。广招人才,发展生产;外交上,争取其他诸侯,最大限度孤立商纣。
周文王在完成翦商大业前夕逝世,其子姬发继位,是为周武王。他继承父亲文王遗志,重用姜尚等人,使国力增强。遵循既定的战略方针,并加紧予以落实:在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与诸侯结盟,向朝歌派遣间谍,准备伺机兴师。
牧野之战
此时的大商几乎被与东夷旷日持久的战争拖垮,西陲的周武王得知纣王大军尽出,指向东方,都城内防御力甚弱,便在一部分叛商部族的带领之下,联合各个部落,率领兵车00辆,虎贲(卫军)000人,士卒。万人,进军到距离商纣王所居的朝歌只有70里的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举行了誓师大会,列数纣王罪状,鼓励军队同纣王决战。
这时候商纣王才停止了歌舞宴乐,和那些贵族大臣们商议对策。这时,纣王的军队主力还在东部,一时也调不回来,只好将大批的奴隶和俘掳来的东南夷武装起来,凑了17万人开向牧野。可是这些纣王的军队刚与周军相遇时,就掉转矛头,引导周军杀向纣王。结果,纣王大败,连夜逃回朝歌,眼见大势已去,纣王只好登上鹿台放火自焚。周武王完全占领商都以后,便宣告商朝的灭亡。这一年大约是公元前年。
公元前78年,宣王的儿子即位,即幽王。幽王十分宠幸褒姒,甚至不惜用烽火戏弄诸侯而博其一笑,诸侯十分不满。为讨好褒姒,幽王不顾王室的反对,废太子宜臼而立褒姒之子伯服,又废申后而立褒姒为后。褒姒是褒国姒姓的女儿,申后是申侯的女儿,申侯是姜姓,由此就引发了姒姓和姜姓间的激烈斗争,为西周灭亡埋下了祸根。
同时,外敌入侵频繁。宗周镐京,濒临西北游牧部落,经常遭到游牧部落的侵扰。公元前77年,申侯与犬戎联络,进攻幽王,诸侯都不来救驾。犬戎与申侯迅速攻入镐京,幽王急忙逃到骊山,被骊山之戎所杀。这时,关中已布满了戎人,宫室被洗劫一空。至此,西周覆灭。
平王东迁
周幽王死后,众诸侯拥立宜臼为王,即平王。当时周已没有力量进行抵抗戎人,在犬戎等的威胁下,王朝已无法在旧都活动了。到了第二年,平王将都城由渭水流域的镐京迁到了黄河南岸的洛邑,史称“平王东迁”。
周室的迁都,使得周王朝对各诸侯国的驾驭能力明显削弱,中国历史终于结束了周天子的权威统治时代,进入了“礼坏乐崩”“群雄逐鹿”的春秋时代。这次迁都还产生了一个后来将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诸侯国,即原先替周天子牧马于渭水流域的秦人,由于护送周平王迁都有功,得到了周天子的封赏,从此在远离周室的渭水流域建立起了秦国。
东周开始
平王迁都后,洛邑成了国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时候,王室更加衰弱,诸侯势力却越来越强大,国都的中心地位常常在内乱与外患中发生动摇。
周平王执政达五十年之久。东周是周王室逐渐衰微以致最后亡国的时期。这时,天子直辖的“王畿”,在戎狄不断地蚕食下,控制范围逐步缩小了,最后,仅剩下成周方圆00公里,即今洛阳附近的地盘。同时,天子控制诸侯的权力和直接拥有的军事力量,也日渐丧失。但天子以“共主”的名义,仍然具有号召力。因此,一些随着地方经济发展而逐步强大的诸侯国,就利用王室这个旗号,积极发展自己的势力。
东周王城
东周初年,平王居住在现成的成周城中,坐观周围的大国争霸,而自己却一筹莫展。襄王三年(前9年),王子带勾结洛邑附近的杨拒泉皋伊水洛水一带的几支戎人武装,攻克成周王城,在城内大肆烧杀抢掠,把成周城糟蹋得残破不堪,无法居住。襄王平叛之后,决定放弃成周故城,另建新都。
襄王新建的都城,位于成周故城的西面,北靠邙山,南临洛水,西跨涧河,东至今洛阳市金谷园西工小街工农乡下池村一线。史称“东周王城”。这个东周王城作为国都共计年。其间,曾被大水冲毁,因得齐国主动资助而重新修建。公元前0年,周景王病死,王子朝发动叛乱,占领王城,自立为王,与敬王对峙。经过四年的战争,敬王平定叛乱,但王城遭到严重破坏。战乱之后周敬王在这残破的王城中渡过了五六年,由于受到王子朝余党的威胁,心中很不安定,公元前0年修筑新都(位于今洛阳白马寺以东),新城仍沿用成周之名。
战国后期,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和人民,相互侵伐,战争不断。经济遭破坏,生灵遭涂炭,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民众希望统一。因商鞅变法而日益强大的秦,就担起了这个历史的重任。
公元前年,庄襄王死。年仅岁的嬴政继位为秦王,但当时的国政大权为相国吕不韦所把持。公元前8年,岁的秦王嬴政举行了加冕典礼,开始亲政,他首先镇压了嫪毐集团的政变,接着,又以吕不韦与政变有关为借口,罢其相国之职,令其迁蜀,迫使不韦无奈自杀。至此,秦国大权真正掌握在了赢政手中,这就为他指挥消灭六国的统一战争,创造了绝对必要的条件。
统一中国的战争开始
从秦王嬴政十七年灭韩开始,秦王赢政开始了他正式的统一中国的战争。
秦王嬴政十七年,赢政派大将内史腾率兵攻打韩国,俘虏韩王安。至此,韩国虽已灭亡,但韩国贵族的反抗并没有停止,韩王安被迁于岐山,前年曾发动叛乱,不久被镇压下去,这才彻底解决了韩的问题。
第二个灭的是赵国。在当时的六国中,赵国是很强大的一个。先是廉颇,后为李牧庞暖,都是善于用兵的大将,秦国几次兴兵伐赵,都未曾讨得多少便宜。前9年,秦将王翦杨端和分别率兵向赵进攻。赵将李牧司马尚坚持抵抗达一年之久。后来,赵王宠臣郭开接受贿赂,向赵王诬告李牧司马尚。李牧在大敌当前的形势下拒绝交出兵权,赵王便派人暗地里逮捕李牧并处死,同时杀掉司马尚,李牧一死,秦军如入无人之境,3个月后,王翦大破赵军,俘赵王迁。时年十月,秦军进入邯郸,赵亡。
灭赵以后,秦兵临易水,就下令攻打燕国。燕国太子丹带领兵马出去迎战,但哪里是秦军的对手,被秦军打败。燕王喜和太子丹只好逃到辽东。秦王政不肯罢休,非要抓住太子丹不可。燕王喜被逼无奈,只得杀了太子丹,向秦王政谢罪求和。
公元前年,秦国灭了魏国,接着又准备出兵攻打楚国。后王翦灭了楚国。这样,秦国兼并了韩魏楚燕赵五国,只剩下一个齐国了。
齐国君王建一向不敢得罪秦国,死心塌地的听秦国的话,他以为这样秦国就不会进攻齐国了。等到五国被秦国吞并,他才清醒过来,连忙派兵去守西边的边界,可是已经太迟了。
公元前年,王翦之子王贲率领几十万秦军攻打齐国,齐国根本就没有抵抗的能力。没有几天的功夫,秦军就占领了临淄,齐王建投降了。
秦国在不到十年的时间把六国吞并,结束了长期诸侯割据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这就是秦王朝。
秦末,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失败后,楚地义军分两路攻秦。项羽在关东(指函谷关以东地区)聚歼秦军主力;刘邦乘隙攻入咸阳。
秦朝灭亡
项羽是楚国名将的后代,由叔父项梁抚养成人,长大后成了秦末第一武术高手。刘邦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秦末做过泗水亭长。不久,项羽刘邦响应秦末农民起义,扩充队伍,积极发展势力。各路起义军为了号召群众,共同推举楚怀王的孙子心为楚王和起义军总领袖,然后兵分两路攻打秦朝。项羽在攻打秦朝进军北上的途中夺取了北征军的领导权。
公元前07前,强大的秦军追杀赵国军队到巨鹿。项羽率领全军,破釜沉舟,士兵每人只带天的干粮,表示决一死战的勇气与信心,双方军队在巨鹿展开战斗。义军英勇拼搏,每个将士以一当十,喊杀声惊天动地。大战9天后,项羽获胜,解了巨鹿之围,消灭了秦军主力,迫使秦朝0万大军投降。项羽在亡秦战争中立了首功。
在项羽北上攻秦时,刘邦从西面击秦。由于刘邦的兵力弱小,无法大规模作战,他就采用计谋攻城占地。刘邦的军队纪律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注意减轻百姓的各项负担,因此获得了百姓的大力支持。而此时秦朝丞相赵高杀死秦二世,另立子婴为秦王。刘邦趁秦王朝内讧的机会直逼咸阳,秦王子婴捧着玉玺向刘邦投降。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
楚汉战争爆发
刘邦攻占咸阳后,继续推行仁厚政策,深得百姓拥护。项羽听说刘邦进入咸阳并且约法三章,认为刘邦要夺取天下。于是,刘项两军在函谷关对峙。刘邦军队实力弱小,就亲自到鸿门向项羽赔礼道歉。不久,诸侯混战再次爆发,刘邦在汉中建立根据地。公元前0年,刘邦带兵北上,楚汉战争爆发了。
公元前0年,刘邦把项羽围在垓下城。项羽粮草断绝,也无援兵。在寒冬的一个夜晚,项羽的爱妾虞姬正陪他在军营中借酒消愁,忽然听见四面传来楚国的民歌。项羽的爱马也嘶鸣起来。英雄一世的项羽知道大势已去,虞姬拔剑自杀,军中士兵悲痛不已。半夜,项羽率领八百多骑兵突围出去。天亮后,刘邦派五千骑兵追赶到乌江,项羽率领最后的8骑苦苦战斗,但寡不敌众。在乌江渡口,乌江亭长要渡他过江,并劝他东山再起,项羽感到没颜面再见江东的父老兄弟,也不甘心当俘虏,于是抽出宝剑在乌江岸边自杀了。
楚汉战争是由秦末农民起义发展而来的,但这场战争发生在亡秦之后,却不再具备农民战争的性质,而成为刘邦项羽争夺新的封建统治权的斗争。其结果是,刘邦打败项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统一的封建政权西汉王朝。
王莽是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的侄子。在元帝成帝掌握朝政时,王氏家族利用外戚的身份,长期握有朝廷内外的军政大权。这一时期,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到处流传着“汤武革命”的流言,似乎汉朝的气数快要尽了。王莽瞅准机会,巧妙地伪装自己,在朝廷内外博得了好名声。
王莽的“孝道”
在王氏家族里,王莽的同门兄弟们都过着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的放荡生活。唯独王莽俭朴温顺,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他的伯父王凤生病时,王莽亲自熬汤煎药,嘘寒问暖,整整一个多月没有脱衣解带睡觉。王凤十分感动,临终前嘱托妹妹王政君要关照好这位好侄儿。不仅对伯父如此,王莽对母亲更是体贴入微。在王莽招待宾客的宴会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位家臣出来要王莽请老夫人服药。于是王莽便在众目睽睽之下去后堂探问老母病情,亲自送上汤药。朝廷内外,因此都说王莽是孝子。
执政“有方”
蝗灾之年,老百姓的生活过不下去了,纷纷卖地卖房卖儿卖女,王莽却主动捐献00万钱0顷土地,由国家财政大臣分给灾民。在他带头下,满朝公卿纷纷捐钱捐地,赈济灾民。大家都说王莽仁慈善良,是个好人。
在一片赞誉声中,王莽担任了大司马,掌握了朝廷大权。他为了捞取政治资本,敢于拿皇亲国戚“开刀”:他先把皇太后赵飞燕贬为皇后,后再降为庶人,迫使赵飞燕自杀;他还大封刘姓王姓和功臣后裔为侯,给退休官吏增加俸禄,博得了上层贵族阶层的好感;他甚至“大义灭亲”,他的儿子王宇杀了一个奴婢,他当即迫使王宇自杀。于是,人人都说王莽是个公正的好官。
野心暴露
元始元年,即平帝即位次年,远居南方的越裳氏献来了白雉。王莽党羽一阵鼓噪,说是吉兆,吹捧王莽安定汉室德比周公,要求赐予“安汉公”的称号。王莽假意推托了一番,也就做了安汉公,不久又获得了宰衡重职。这时,太后王政君看出王莽有篡汉野心,但对羽翼丰满的王莽已无可奈何。元始五年(公元年),王莽毒死了年仅岁的平帝,拥立两岁的宣帝玄孙刘婴当皇帝,号为孺子,自己做了“摄皇帝”,并将年号改为“居摄”。
过了三年,公元8年,王莽指使他的党羽放出风声,说王莽是真命天子,天命授意他做真皇帝。在党羽的鼓噪下,王莽宣布自己承受天命,迫不得已“即真天子位”,建国号为“新”,年号为“始建国”。就这样,王莽的新朝取代了汉朝。
建安元年(9年),袁绍谋臣沮授曾劝说袁绍,如果能“西迎大驾,挟天子而令诸侯”,就会收到没有谁“能御之”的功效。袁绍偏偏不听,觉得献帝是个废物,把他弄来还得养着,怪麻烦的。可见袁绍根本不是个政治家,虽然空有雄兵猛将,却不懂军事不过是政治的工具,最后难免失败。
而曹操更是早有此识。初平二年(191年),曹操做东郡太守不久,皇室刘邈在献帝面前称赞曹操忠诚,曹操为此十分感激。初平三年(9年),治中从事毛玠向他建议“奉天子以令不臣”,他觉得是说到了点子上。
迎接汉献帝
献帝东迁后,曹操觉得机会来了,当时宫中食用困乏,曹操便经常向献帝进献食品和器物。献帝还在洛阳时,曹操就曾向他进献过缝帐两顶,丝线十斤,山阳郡所产的甜梨两箱,稗枣两箱。献帝都许后,曹操更是经常进献,其中有桓帝时赐给他祖父曹腾的家藏器物,也有属下陆续搜寻到的一些宫中流失的器物。
迎接汉献帝来许昌,是曹操的一个杰作。他最初提起此议时,只有荀彧赞同,并极力说明迎献帝的迫切性和对今后斗争的有利性,说这是一件“大顺”“大略”“大德”的事。但最初的迎接由于董承等人的阻拦并未如愿。后来董承为抵抗韩暹的势力暗召曹操到洛阳。此时曹操的部下董昭又提醒他只有把献帝迎到他的地盘许昌,方可成就大业,万事无虞。
迁帝都许
曹操对献帝的物质保障和适度尊重,果然得到了他所期待的巨大回报。献帝授给曹操节钺,录尚书事,任司隶校尉,迁都许昌后,又任命他为大将军,实际获取了高出于所有文臣武将的地位。
建安元年(9年)八月,曹操进驻洛阳,立刻趁张杨杨奉兵众在外,赶跑了韩暹,接着做了三件事:杀侍中台崇尚书冯硕等,谓“讨有罪”;封董承伏完等,谓“赏有功”;追赐射声校尉沮俊,谓“矜死节”。然后在第九天趁他人尚未来得及反应的情况下,迁帝都许,使皇帝摆脱其他势力的控制。此后,他还加紧步伐剪除异己,提高自己的权势。他首先向最有影响力的三公发难,罢免太尉杨彪司空张喜;其次诛杀议郎赵彦;再次是发兵征讨杨奉,解除近兵之忧;最后是一方面以天子名义谴责袁绍,打击其气焰,另一方面将大将军让予袁绍,稳定大敌。
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后,作玄武池训练水兵,并对可能动乱的关中地区采取措施,随即于建安十三年七月出兵十多万南征荆州,欲一统南北。曹操采用侍中尚书令荀之计,领大军直出叶县宛城,另遣轻骑袭襄阳。
九月,曹操至新野接受刘琮投降后,逼向荆州腹地。刘备为避曹军锐气,与诸葛亮徐庶等率十余万军民仓促南撤,退向战略要地江陵,并令关羽领万余水兵顺汉水溯江水会师。刘备至当阳长坂,与鲁肃相见,接受其劝说,愿率军转东,向孙权靠近。时曹操已过襄阳,恐刘备先占江陵,亲率精骑000,昼夜行00多里,追上刘备,将其击败,并获徐庶之母,迫徐庶来归。张飞率0骑断后,拆长坂桥,勒马横矛,令曹军疑惧,刘备方得脱险,东奔汉津(今湖北省钟祥境),恰遇关羽船队,刘表长子江夏太守刘琦也领万余人接应。刘备军顺汉水至夏口,先遣诸葛亮至柴桑见孙权,共谋抗曹,自率军屯樊口。
孙权见刘备新败,又慑于号称80万的曹军声威,对联刘举棋不定。诸葛亮与鲁肃周瑜等精辟分析形势,指出曹军不过0余万,且有后方不安远道劳师水土不服短于水战等弱点,坚定了孙权抗曹决心。孙权不顾主降派张昭等反对,命周瑜程普为左右督,鲁肃为赞军校尉,率万精锐水兵,与刘备合军共约万,溯江水而上,进驻夏口。
曹操乘胜取江陵后,又以刘表大将文聘为江夏太守,仍统本部兵,镇守汉川。益州牧刘璋也遣兵给曹操补军,开始向朝廷交纳贡赋。曹操更加骄傲轻敌,不听谋臣贾诩暂缓东下的劝告,送信恐吓孙权,声称要决战吴地。冬,亲统军顺长江水陆并进。
孙刘联军在夏口部署后,溯江迎击曹军,遇于赤壁。曹军步骑面对大江,失去威势,新改编及荆州新附水兵,战斗力差,又逢疾疫流行,以致初战失利,慌忙退向北岸,屯兵乌林,与联军隔江对峙。
曹操下令将战船相连,减弱了风浪颠簸,利于北方籍兵士上船,欲加紧演练,待机攻战。周瑜鉴于敌众己寡,久持不利,决意寻机速战。部将黄盖针对曹军“连环船”的弱点,建议火攻,得到赞许。黄盖立即遣人送伪降书给曹操,随后带船数十艘出发,前面0艘满载浸油的干柴草,以布遮掩,插上与曹操约定的旗号,并系轻快小艇于船后,顺东南风驶向乌林。接近对岸时,戒备松懈的曹军皆争相观看黄盖来降。此时,黄盖下令点燃柴草,各自换乘小艇退走。火船乘风闯入曹军船阵,顿时一片火海,迅速延及岸边营屯。联军乘势攻击,曹军伤亡惨重。曹操深知已不能挽回败局,下令烧余船,引军退走。
联军水陆并进,追击曹军。曹操引军离开江岸,取捷径往江陵,经华容道(今湖北省潜江南)遇泥泞,垫草过骑,得以脱逃。曹操留曹仁守江陵,满宠屯当阳,自还北方。
周瑜等与曹仁隔江对峙,并遣甘宁攻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境)。曹仁分兵围甘宁。周瑜率军往救,大破曹军,后还军渡江屯北岸,继续与曹仁对峙。刘备自江陵回师夏口后,溯汉水欲迂回曹仁后方。曹仁自知再难相持,次年被迫撤退。
赤壁大战后,刘备乘胜取得武陵长沙桂阳零陵等四郡,次年又任荆州牧,奠定了壮大发展进据益州的基础。曹操吸取失败教训,大兴水军,进控江淮,与孙权对峙。孙权为抗曹,继续与刘备联盟,任其在荆州发展。三国鼎立格局逐渐形成。
0年,汉献帝下诏禅位于魏王曹丕,曹魏政权从此建立。此时,司马家族的势力已经壮大起来,司马昭继其父兄(司马懿司马师)的事业,兵权在握,消灭了蜀汉,取代曹魏已是水到渠成。
司马炎受禅
年,司马昭死,司马炎掌握全国军政大权。同年月,司马炎经过精心准备之后,仿效曹丕代汉的故事,为自己登基做准备。在司马炎接任相国后,就有一些人受司马炎指使劝说魏帝曹奂早点让位。不久,曹奂下诏书说:“晋王,你家世代辅佐皇帝,功勋高过上天,四海蒙受司马家族的恩泽,上天要我把皇帝之位让给你,请顺应天命,不要推辞!”司马炎却假意多次推让。司马炎的心腹太尉何曾卫将军贾充等人,带领满朝文武官员再三劝谏。司马炎多次推让后,才接受魏帝曹奂禅让,封曹奂为陈留王。司马炎于年,登上帝位,改国号为晋,史称为西晋,晋王司马炎成了晋武帝。
西晋成立之初,晋武帝为了收买人心,大封功臣,许多大家族都被封为公侯。短短几年时间,晋武帝共封了7个王,00多个公侯。蜀汉灭亡不久,晋武帝为了稳定巴蜀人心,又任用了一批原在蜀汉供职的官吏为朝官。晋武帝没有采取“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惯用手法,而是采取拉拢收买人心的办法,稳定各级官吏,以确保社会稳定地过渡。因为晋武帝还看到,蜀汉虽亡,东吴未灭,全国还未统一。于是他开始运筹帷幄,准备击灭东吴,结束全国的分裂局面。
统一天下
为了完成灭吴大业,晋武帝在战略上做了充分准备。早在9年,他就派羊祜坐守军事重镇荆州,着手灭吴的准备工作。羊祜坐镇荆州后,减轻赋税,安定民心,荆州与东吴重镇石城(今湖北钟祥县)相距最近,晋军采取了“以善取胜”的策略,向吴军大施恩惠。由于孙皓挥霍无度,部队士兵常常领不到军饷,连饭也吃不饱。羊祜命人向吴军送酒送肉,瓦解吴军。这样,不时有吴军前来投降,羊祜下令说,吴军来要欢迎,走要欢送。有一次,吴将邓香被晋军抓到夏口,羊祜部下坚持要杀掉,羊祜不但不杀邓,而且还亲自为其松绑,把邓送了回去。有时,吴军狩猎打伤的野兽逃到了晋军领地,晋军也把这些野兽送到吴军帐内。正是由于这样的“厚”爱,东吴将领们的心已经一步步趋向晋军。
晋武帝在襄阳一边命羊祜以仁德对吴军施加影响,一边在长江上游的益州训练水军,建造战船。经过长达0年时间的充分准备,79年,晋军开始向东吴展开大规模的进攻。为了迅速夺取胜利,晋军分五路沿长江北岸,向吴军齐头并发。第六路晋军由巴东益州出发,沿江东下,直捣吴军都城建业。0万晋军直扑东吴。东吴守军,在巫峡钉下了无数个锋利无比的长十余丈的铁锥,在江面狭窄处用粗大的铁链封锁江面。晋军先用大竹排放入长江,晋军在船上载了无数根数丈长的用麻油浇灌的火点燃火炬,熊熊烈火能够把铁链烧断。就这样,东吴长江的防守设施被一个个排除了。
在第六路晋军进攻东吴时,为了分散吸引守卫建业的吴军兵力,安东将军王浑率一路晋军,由北向南,直取建业。孙皓忙命丞相张悌统率主力渡江北上,迎击王浑,结果沿江东下的晋军乘机攻占了建业。
由于晋武帝准备充分,时机恰当,战略正确,前后仅用了四个多月,便夺取了灭吴战争的全部胜利。从此,东吴的全部郡州县,正式并入晋国版图。
280年,三国鼎立的局面完全结束了。晋武帝司马炎终于统一了全国,结束了长达近百年的分裂局面。
公元四世纪初,在内乱外患的双重打击下,西晋王朝的统治摇摇欲坠,都城一度由洛阳迁到了长安。但迁都并不能挽救它灭亡的命运。年,匈奴人刘聪率兵攻下长安,晋愍帝司马邺被俘,西晋宣告灭亡。
东晋的建立
司马睿是东晋的开国皇帝,字景文,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司马懿曾孙,司马觐之子,在位六年,十五岁嗣琅邪王位。八王之乱后期依附于东海王司马越,越以其为平东将军监徐州诸军事,留守下邳。汉主刘渊举兵后,中原局势恶化,司马睿用王导之谋,请移镇建邺(今江苏南京)。朝廷遂于永嘉元年(07年)命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九月南下。
他在王导王敦辅助下,优礼当地士族,压平叛乱,惨淡经营,始得在江南立足。建兴四年(年),汉刘曜陷长安,俘晋愍帝,西晋亡。次年三月,司马睿即晋王位,始建国,改元建武。他广辟掾属以为辅佐,有“百六掾”之称。六月,孤悬在北方的晋地方长官刘琨段匹刘翰等汉胡80人上书劝进。8年,司马睿即皇帝位,改元太兴,据有长江中下游以及淮河珠江流域地区,史称东晋。
夺权之战
司马睿即位后,因为他在皇族中声望不够,势力单薄,本人才能也不高,所以得不到南北士族的支持,皇位不稳。但是,他重用了政治家王导。王导运用策略,使南方士族支持司马睿,使北方南迁的士族也决意拥护司马睿,稳定了东晋政权,维持了偏安局面。司马睿十分感激王导,任他为宰相,执掌朝政,让王导的堂兄王敦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军事,握有重兵,控制军权。其他重要的官职,大多数也由王导家族担任。东晋王朝,实际上是王导和司马睿共同掌握的。司马睿在登基大典上,几次请王导和他一起坐上宝座,接受群臣拜贺,王导谢绝。时人曾流传说:“王与马,共天下。”
司马睿在稳定了皇位后,开始不满“王马共天下”的局面,就起用刘隗刁协为心腹,以削弱王导势力,并暗中进行军事部署,试图最终全面排除王导势力。王敦先发制人,从武昌起兵击败刘隗,进入建康,杀死刁协。在王导的劝说下,王敦才退兵武昌,政权仍然由王导控制。
司马睿见无法动摇王导势力,自己名为天子,号令却不出宫门,渐渐忧愤成病,卧床不起。他想到大臣中只有司徒荀组对自己比较忠顺,就任命他为太尉兼领太子太保,打算让他参与朝政,钳制王导。不料司徒荀组受任不久就病死,司马睿更加忧伤,病势加重。
年闰十一月己丑日晚,司马睿病死于建康宫中的内殿。遗诏由太子司马绍继位。司马睿死后的庙号为中宗,谥号为元帝。
刘裕以汉高祖刘邦的弟弟楚王刘交的子孙自居。刘裕虽是官宦世家,但因他的父亲刘翘早逝,家境贫苦,幼年竟沦落到靠卖草鞋为生。刘裕少有大志,性格强悍坚韧喜冒险,一心想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业。东晋孝武帝时,带着如此雄心壮志,刘裕投身行伍,开始了戎马生涯,成为东晋北府军的下级军官。
刘裕起家
刘裕初为北府旧将孙无终的司马,隆安三年(99年),孙恩卢循等7人在会稽起兵反抗晋朝,晋朝廷派前将军刘牢之东来镇压,刘牢之请刘裕为参府军事。刘裕为人机智有谋,勇敢善战,多次克敌致胜,屡立战功。因功升建武将军下邳太守彭城内史。刘裕从此起家,成为东晋一员虎将。
元兴三年(0年)二月初一,刘裕在家乡京口起兵讨伐篡晋的楚帝桓玄。405年,击败桓玄,晋安帝司马德宗复位,任刘为侍中车骑将军中外诸军事徐青二州刺史兖州刺史录尚书事。刘裕从此控制了东晋政政,权倾天下。
司马德文禅位
晋恭帝司马德文,曾受封为琅蚜王。刘裕杀安帝后,伪造遗诏。于同日立司马德文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元熙”。9年6月,刘裕命令党徒傅亮草拟好禅位诏书,入宫逼司马德文誊抄。司马德文强作欢颜地对左右说:“桓玄篡位,晋朝那时已经失国,多亏刘公(刘裕)出兵讨平,恢复晋朝,才得以再延续了近0年。今日禅位,我心甘情愿,没有什么怨恨。”说完,提笔抄誊诏书,交给了傅亮。然后,携同后妃等眷属凄伤出宫。刘裕降封司马德文为零陵王,迁居秣陵县城(今湖北省荆门县),由冠军将军刘遵考带兵监管。东晋灭亡。
0年9月,刘裕命令琅蚜侍中张伟携毒酒一瓶,前去秣陵鸩杀司马德文。张伟不忍谋害故主,回去又难以交代,就饮毒酒自杀。刘裕又派人将司马德文扼死。至此,东晋灭亡,中国开始进入南北朝时期。
刘裕即位之后,以司马氏前车之鉴,宋武帝削弱强藩,集权中央。有鉴于荆州屡为祸乱之源,便裁并荆州府的辖区,限制其文武将士的额员。为防止权臣乱政,宋武帝特下诏:凡日后大臣外出征讨,一律配以朝廷军队,军还交回朝廷。世族隐匿户口,减少官府收入,武帝下令整顿户籍,厉行土断之法。规定政府所需物资,不准像过去那样滥行征发,而是派有关官员以钱购买。适当降低农民租税,废除苛繁法令,让百姓在宽松的环境中休养生息,发展生产。宋武帝还以身作则,平时清简寡欲,对珠玉车马丝竹女宠十分节制。
刘裕在位年,于年在建康去世。终年60岁。庙号高祖,谥为宋武帝,葬在初宁陵(今江苏省南京紫金山)。
南朝宋亡后齐建立。齐高帝的政风也如同宋初,为政节俭,在位四年即去世,由太子赜继立,即齐武帝。齐武帝为政清明,与北魏无战事,安民保境,史称“永明之治”。齐武帝去世后,由皇太孙萧昭业继立,由萧子良与萧鸾辅政。萧鸾有意篡位,杀齐帝后改立其弟萧昭文,不久废帝自立,是为齐明帝。齐明帝继位后,利用典签官大杀宗室诸王,高帝与武帝的子孙都被杀尽。齐明帝去世后由太子萧宝卷继立。他昏庸残暴,杀害顾命大臣,激起各地方镇叛乱。乱事平定后,他又杀平乱有功的雍州刺史萧懿。0年,萧懿之弟萧衍宣布举兵,在江陵立其弟宝融为帝,是为齐和帝。萧衍在攻入建康后,齐帝宝卷被将军王珍国所杀。在次年萧衍篡位,建国南朝梁,史称梁武帝,南朝齐亡。
杨坚出生在冯翔县的波若寺,幼时为尼姑智仙抚养成人。岁还家,岁因父亲的功劳袭车骑大将军,被封成纪县公。0岁即承父爵,晋封其为随国公,开府仪同三司。
虎口脱险
杨坚虽晋封为随国公,但他有“身在帝王边,如同伴虎眠”之感。因齐王宇文宪曾对武帝宇文邕说:“杨坚相貌非常,人颇狡诈,臣每见之不觉自失,请早除之。”本来宇文邕对杨坚早存疑心,听宇文宪说后,疑心更重。但是否立即剪除杨坚还犹豫不定,于是便问计于钱伯下大夫来和,来和也说杨坚不凡,但暗中想给自己留条后路,便谎称:“杨坚这人是可靠的,如果皇上让他做将军,带兵攻打陈国,那就没有攻不下的城防。”因此,杨坚避免了一场杀身之祸。
宇文邕还是放心不下,暗里又派人请星相家赵昭偷偷为杨坚看相。赵昭与杨坚友善,当着宇文邕之面佯装观察杨坚脸庞,然后毫不在意地说:“皇上,请不必多虑,杨坚的相貌极其平常,无大富大资可言,最多不过是个大将军罢了。”这又使杨坚度过了一次险关。
这时,内史王轨又劝谏宇文邕说:“杨坚貌有反相”。言下之意是要及早除掉杨坚。因为宇文邕对星相家赵昭的结论相信无疑了,便不悦地说:“要是真的天命所定,那有什么办法啊?”杨坚再次化险为夷。
全身而退
宇文邕死后,其子宇文赀即位。杨坚的长女被聘为后妃,杨坚又晋升为柱国大将军大司马。宇文赀对杨坚的疑心更大,他曾直言不讳地对杨妃说过:“我一定要消灭你们全家”。并命内待在皇宫埋伏杀手,再三叮嘱说:“只要杨坚有一点无礼声色,即杀之!”然后他把杨坚召进皇宫,议论政事。杨坚几经化险为夷,心中早有准备,不管宇文赀怎样激,怎样蛮,怎样讲,杨坚都神色自若,宇文赀无杀机可乘。
最后,杨坚想出了“两全”之策,通过以前同僚内史上大夫郑译向宇文赀透露出自己久有出藩之意。这正合宇文赀的心意,当即任命他为扬州总管。这样宇文赀放心了,杨坚也安心了。
建立隋朝
宇文赀觉得皇帝当得太不称心如意,于是想出了一个逍遥自在的花招,将皇帝让给年龄尚小的儿子,自称天元皇帝,住在后宫,终日与嫔妃宫女们吃喝玩乐。荒淫无度的生活使他年仅岁就丧命了。
他的儿子静帝即位后,任命杨坚为丞相。周静帝即位时才8岁,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孩,所以杨坚就控制了北周的朝政。大定元年(8年)春,北周首都长安(今西安)发生了宫廷政变,外戚杨坚废掉了周静帝,夺取帝位,建立了隋朝。
开皇八年(88年),杨坚派晋王杨广率领万大军向南方陈朝发动了总攻,次年元旦清晨,隋朝大将韩擒虎贺若弼在满天大雾的掩护下,分别率领军队渡过长江。隋军渡江时,陈朝有人上书给陈后主告急,要他火速派兵援救,但是陈后主此时仍只顾饮酒作乐,不顾军国大事。当隋军攻破建康(今南京),搜索宫廷时,发现那封告急信丢在陈后主的床底... -->>
夏朝建立
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权位。启在与伯益争夺权位的斗争中获胜,而且杀死了伯益。而伯益本来是大禹按照禅让制选定的传位的对象,启的即位,打破了禅让制,成了历史上王位世袭继承制的开端,“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启在位期间,完成了夏朝的建立,而且使夏朝走上了鼎盛时期。
大禹治水之后,深受拥护,根据“禅让”制而做了舜的继承人。他在位时曾经将当时的中国划为九个州,这就是“九州大地”的来历。大禹还制定了各种制度,为夏朝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由于禹在治水中的功绩,提高了部落联盟首领的威信和权力。
启建夏朝
传说禹年老的时候,曾经到东方视察,并且在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一带)召集许多部落的首领。去朝见禹的人手里都拿着玉帛,仪式十分隆重。有一个叫做防风氏的部落首领,到会最晚。禹认为怠慢了他的命令,把防风氏斩了。这说明,那时候的禹已经从部落联盟首领变成名符其实的国王了。禹原来有个助手叫做皋陶,曾经帮助禹治理政事。禹到了晚年,决定推举夷人首领皋陶为继承人。但是皋陶却先他而逝,皋陶的儿子伯益也做过禹的助手。按照禅让的制度,本来是应该让伯益做禹的继承人的。但当禹死后,部落联盟中一些有权势的大家族,拥立禹的儿子启即位,便起来反对伯益。启趁动乱之机杀了伯益,夺得了王位(约公元前988年前979年)建立夏朝。以前的“禅让”选举制度从这个时候被破坏,代之以“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从此以后,“禅让”制变成了“世袭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私有制社会诞生
禅让制被世袭制所取代,这标志着漫长的原始社会被私有制社会所替代,应该说是历史的一个进步。但是,一种新制度的建立,必然会遭到部分反对。夏启即位后,在钧台大宴各部落的首领,以期对他的地位予以确认。有扈氏对启破坏禅让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满,坚决不出席钧台会。出于对王权的维护社会的统一,夏启调动军队对有扈氏进行征伐,大战于甘,有扈氏战败,被灭族。这次征讨使新生的专制政权得到初步巩固,原始的民主推举制被强制取代。
启在位期间,完成了夏朝的建立,而且使夏朝走上了鼎盛时期。夏朝统治的范围大约以今天河南省的西部为中心,北到河北,南到湖北;东到今天的河南河北山东的三省交界处,西到山西南部。
太康失国
一种新制度的建立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一个新政权的产生,也面临缺乏统治经验的问题。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政权,即使是在其进步作用的上升阶段,也改变不了统治者剥削掠夺和贪图享乐的本性,统治集团内部围绕权和利的争夺成为不可避免。因此,夏启死后,出现了五子争权斗争。太康即位后,政事不修,沉湎于酒色之中,有穷氏的首领后羿乘机夺取了政权。直至后羿被他的大臣寒浞所杀,太康的曾孙少康逃到有虞氏,得到有虞氏的帮助,组织夏的旧部,积蓄力量,乘寒浞内部混乱之时,出兵打败了寒浞父子,夺回了政权,才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这就是夏代历史上出现的“太康失国”“后羿代夏”和“少康中兴”的事件。
夏朝末年,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国王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乱。”夏朝开始走下坡路。到夏桀即位,他更暴虐无道,荒淫无耻,“赋敛无度,万民甚苦”。
商族兴起
夏桀认为他的统治永远不会灭亡。他说:“太阳会灭亡吗?太阳灭亡,我才会灭亡。”当时民众咒骂道“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尚书。汤誓》),意思是说你这个太阳何时才沦亡啊,我们情愿同归于尽。夏桀还召集所属各部首领开会,准备发动讨伐其他部落的战争。可是,各部落已对他离心离德。这就给商汤灭夏造成了有利的机会。
商族兴起于黄河下游,相当于现在的河南山东一带。商族在早期经常迁徙居地,所以从契到汤,经过了十四代,八次迁徙。到成汤时才居于亳(今山东曹县南)。大约夏朝建立后不久,商族就臣服于夏,成了夏的一个属国。商部落的畜牧业发展很快,据说有名的先公相土作乘马,王亥作服牛,就是驯养牛马,作为运输工具。商部落传到成汤做王的时候,已经很强盛,农业畜牧业手工业都有很大进展,经济力量逐步超过了夏朝。已经由夏的属国演变为足以与之抗衡的对手。
当禹建立夏朝的时候,商族刚刚进入到父系氏族阶段,到商汤作部族首领时,刚好处于夏代最后一个国王桀统治时期。
面对夏桀的暴政,商族首领汤采取“宽以待民”的政治策略,笼络民心,扩大自己的影响,遇到哪个方国有灾有难,就主动救济,并积极网络人才,收集有关夏桀政权的情报信息,为进一步消灭夏朝做积极的准备。
夏桀禁汤
夏桀看到商族一天天壮大起来,汤的政治影响力与日俱增,已严重威胁到了自己的统治,心中十分害怕,就听信佞臣赵梁的计谋,假意召汤入朝,趁机将他囚禁在夏台。商汤被夏桀囚禁后群龙无首,商部族灭夏大业受到了严重影响。所幸商部族在伊尹的主持下,在国内搜罗到许多美女珠宝进献给夏桀,又暗中重金贿赂赵梁,使贪财的赵粱在桀面前为汤开脱,最后夏桀听信了赵梁之言,竟然放了商汤。
商汤起兵
商汤被放回以后,坚定了灭夏决心,加力准备灭夏战争。他首先任用了伊尹和仲虺为左右相,提拔重用了出身地位低下而有才干的人。商汤首先出兵攻灭了与夏关系密切的葛韦顾昆吾等夏朝属国。他越战越强,“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使夏桀陷于孤立的境地。在力量准备充足以后,于公元前00年领导了灭夏战争。
在商军出征以前,商汤进行了誓师动员,历数夏桀的罪行,说明自己出兵灭夏是替天行道,号召部众勇敢作战,一举消灭夏桀的黑暗统治。誓师以后商军战旗猎猎,军容齐整,士气高昂地向夏朝都城进发,商汤手把大斧,坐在战车上,指挥三军。此时的夏桀再也顾不上寻欢作乐,连夜调集军队,设下几道防线,阻止商军的进攻。可是,多年来夏桀的统治已十分不得人心,军队纪律涣散,又指挥不利,两军交战,夏军很快就被击溃。夏王朝宣告灭亡。
商汤建都
商汤灭夏以后,建都于亳(今洛阳市辖的偃师市西洛河北岸的尸乡沟一带),并进一步营建其奴隶制文明大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朝。
之后,商成为黄河流域的主要统治者,势力发展很快。尤其是前期政治状况较好,社会也比较稳定,经济文化都有很大发展。标志这一时代文明的,是甲骨文字的相当成熟和青铜冶炼技术的相当进步。商朝历时00余年后灭亡,时间约在公元前世纪。
商朝的最后一个帝王是商代的第三十二位帝王子辛,也叫“帝辛”,“纣王”并不是正式的帝号,是后人加在他头上的恶谥,意思是“残又损善”。据正史所载,商纣王博闻广见思维敏捷身材高大膂力过人。他曾经攻克东夷,把疆土开拓到我国东南一带,开发了长江流域。殷商末年,它有两个主要的敌手:西部的周方国及东部的夷人部族(甲骨文里被称作人方)。
当时,商纣王已感觉到周人对自己构成的严重威胁,决定对周用兵。然而这一拟定中的军事行动,却因东夷族的反叛而化为泡影。为平息东夷的反叛,纣王调动部队倾全力进攻东夷,结果造成西线兵力的极大空虚。
文王积极备战
与日薄西山奄奄一息的商王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商的西方属国周的国势正如日中天蒸蒸日上。公刘古公亶父王季等人的积极经营,使周迅速强盛起来,其势力伸入江汉流域。文王姬昌即位后,任用熟悉商朝内部情况的贤士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积极从事伐纣灭商的宏伟大业。
牧野之战展开之前,文王采取政策,即政治上,积善行德,裕民富国。广招人才,发展生产;外交上,争取其他诸侯,最大限度孤立商纣。
周文王在完成翦商大业前夕逝世,其子姬发继位,是为周武王。他继承父亲文王遗志,重用姜尚等人,使国力增强。遵循既定的战略方针,并加紧予以落实:在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与诸侯结盟,向朝歌派遣间谍,准备伺机兴师。
牧野之战
此时的大商几乎被与东夷旷日持久的战争拖垮,西陲的周武王得知纣王大军尽出,指向东方,都城内防御力甚弱,便在一部分叛商部族的带领之下,联合各个部落,率领兵车00辆,虎贲(卫军)000人,士卒。万人,进军到距离商纣王所居的朝歌只有70里的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举行了誓师大会,列数纣王罪状,鼓励军队同纣王决战。
这时候商纣王才停止了歌舞宴乐,和那些贵族大臣们商议对策。这时,纣王的军队主力还在东部,一时也调不回来,只好将大批的奴隶和俘掳来的东南夷武装起来,凑了17万人开向牧野。可是这些纣王的军队刚与周军相遇时,就掉转矛头,引导周军杀向纣王。结果,纣王大败,连夜逃回朝歌,眼见大势已去,纣王只好登上鹿台放火自焚。周武王完全占领商都以后,便宣告商朝的灭亡。这一年大约是公元前年。
公元前78年,宣王的儿子即位,即幽王。幽王十分宠幸褒姒,甚至不惜用烽火戏弄诸侯而博其一笑,诸侯十分不满。为讨好褒姒,幽王不顾王室的反对,废太子宜臼而立褒姒之子伯服,又废申后而立褒姒为后。褒姒是褒国姒姓的女儿,申后是申侯的女儿,申侯是姜姓,由此就引发了姒姓和姜姓间的激烈斗争,为西周灭亡埋下了祸根。
同时,外敌入侵频繁。宗周镐京,濒临西北游牧部落,经常遭到游牧部落的侵扰。公元前77年,申侯与犬戎联络,进攻幽王,诸侯都不来救驾。犬戎与申侯迅速攻入镐京,幽王急忙逃到骊山,被骊山之戎所杀。这时,关中已布满了戎人,宫室被洗劫一空。至此,西周覆灭。
平王东迁
周幽王死后,众诸侯拥立宜臼为王,即平王。当时周已没有力量进行抵抗戎人,在犬戎等的威胁下,王朝已无法在旧都活动了。到了第二年,平王将都城由渭水流域的镐京迁到了黄河南岸的洛邑,史称“平王东迁”。
周室的迁都,使得周王朝对各诸侯国的驾驭能力明显削弱,中国历史终于结束了周天子的权威统治时代,进入了“礼坏乐崩”“群雄逐鹿”的春秋时代。这次迁都还产生了一个后来将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诸侯国,即原先替周天子牧马于渭水流域的秦人,由于护送周平王迁都有功,得到了周天子的封赏,从此在远离周室的渭水流域建立起了秦国。
东周开始
平王迁都后,洛邑成了国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时候,王室更加衰弱,诸侯势力却越来越强大,国都的中心地位常常在内乱与外患中发生动摇。
周平王执政达五十年之久。东周是周王室逐渐衰微以致最后亡国的时期。这时,天子直辖的“王畿”,在戎狄不断地蚕食下,控制范围逐步缩小了,最后,仅剩下成周方圆00公里,即今洛阳附近的地盘。同时,天子控制诸侯的权力和直接拥有的军事力量,也日渐丧失。但天子以“共主”的名义,仍然具有号召力。因此,一些随着地方经济发展而逐步强大的诸侯国,就利用王室这个旗号,积极发展自己的势力。
东周王城
东周初年,平王居住在现成的成周城中,坐观周围的大国争霸,而自己却一筹莫展。襄王三年(前9年),王子带勾结洛邑附近的杨拒泉皋伊水洛水一带的几支戎人武装,攻克成周王城,在城内大肆烧杀抢掠,把成周城糟蹋得残破不堪,无法居住。襄王平叛之后,决定放弃成周故城,另建新都。
襄王新建的都城,位于成周故城的西面,北靠邙山,南临洛水,西跨涧河,东至今洛阳市金谷园西工小街工农乡下池村一线。史称“东周王城”。这个东周王城作为国都共计年。其间,曾被大水冲毁,因得齐国主动资助而重新修建。公元前0年,周景王病死,王子朝发动叛乱,占领王城,自立为王,与敬王对峙。经过四年的战争,敬王平定叛乱,但王城遭到严重破坏。战乱之后周敬王在这残破的王城中渡过了五六年,由于受到王子朝余党的威胁,心中很不安定,公元前0年修筑新都(位于今洛阳白马寺以东),新城仍沿用成周之名。
战国后期,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和人民,相互侵伐,战争不断。经济遭破坏,生灵遭涂炭,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民众希望统一。因商鞅变法而日益强大的秦,就担起了这个历史的重任。
公元前年,庄襄王死。年仅岁的嬴政继位为秦王,但当时的国政大权为相国吕不韦所把持。公元前8年,岁的秦王嬴政举行了加冕典礼,开始亲政,他首先镇压了嫪毐集团的政变,接着,又以吕不韦与政变有关为借口,罢其相国之职,令其迁蜀,迫使不韦无奈自杀。至此,秦国大权真正掌握在了赢政手中,这就为他指挥消灭六国的统一战争,创造了绝对必要的条件。
统一中国的战争开始
从秦王嬴政十七年灭韩开始,秦王赢政开始了他正式的统一中国的战争。
秦王嬴政十七年,赢政派大将内史腾率兵攻打韩国,俘虏韩王安。至此,韩国虽已灭亡,但韩国贵族的反抗并没有停止,韩王安被迁于岐山,前年曾发动叛乱,不久被镇压下去,这才彻底解决了韩的问题。
第二个灭的是赵国。在当时的六国中,赵国是很强大的一个。先是廉颇,后为李牧庞暖,都是善于用兵的大将,秦国几次兴兵伐赵,都未曾讨得多少便宜。前9年,秦将王翦杨端和分别率兵向赵进攻。赵将李牧司马尚坚持抵抗达一年之久。后来,赵王宠臣郭开接受贿赂,向赵王诬告李牧司马尚。李牧在大敌当前的形势下拒绝交出兵权,赵王便派人暗地里逮捕李牧并处死,同时杀掉司马尚,李牧一死,秦军如入无人之境,3个月后,王翦大破赵军,俘赵王迁。时年十月,秦军进入邯郸,赵亡。
灭赵以后,秦兵临易水,就下令攻打燕国。燕国太子丹带领兵马出去迎战,但哪里是秦军的对手,被秦军打败。燕王喜和太子丹只好逃到辽东。秦王政不肯罢休,非要抓住太子丹不可。燕王喜被逼无奈,只得杀了太子丹,向秦王政谢罪求和。
公元前年,秦国灭了魏国,接着又准备出兵攻打楚国。后王翦灭了楚国。这样,秦国兼并了韩魏楚燕赵五国,只剩下一个齐国了。
齐国君王建一向不敢得罪秦国,死心塌地的听秦国的话,他以为这样秦国就不会进攻齐国了。等到五国被秦国吞并,他才清醒过来,连忙派兵去守西边的边界,可是已经太迟了。
公元前年,王翦之子王贲率领几十万秦军攻打齐国,齐国根本就没有抵抗的能力。没有几天的功夫,秦军就占领了临淄,齐王建投降了。
秦国在不到十年的时间把六国吞并,结束了长期诸侯割据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这就是秦王朝。
秦末,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失败后,楚地义军分两路攻秦。项羽在关东(指函谷关以东地区)聚歼秦军主力;刘邦乘隙攻入咸阳。
秦朝灭亡
项羽是楚国名将的后代,由叔父项梁抚养成人,长大后成了秦末第一武术高手。刘邦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秦末做过泗水亭长。不久,项羽刘邦响应秦末农民起义,扩充队伍,积极发展势力。各路起义军为了号召群众,共同推举楚怀王的孙子心为楚王和起义军总领袖,然后兵分两路攻打秦朝。项羽在攻打秦朝进军北上的途中夺取了北征军的领导权。
公元前07前,强大的秦军追杀赵国军队到巨鹿。项羽率领全军,破釜沉舟,士兵每人只带天的干粮,表示决一死战的勇气与信心,双方军队在巨鹿展开战斗。义军英勇拼搏,每个将士以一当十,喊杀声惊天动地。大战9天后,项羽获胜,解了巨鹿之围,消灭了秦军主力,迫使秦朝0万大军投降。项羽在亡秦战争中立了首功。
在项羽北上攻秦时,刘邦从西面击秦。由于刘邦的兵力弱小,无法大规模作战,他就采用计谋攻城占地。刘邦的军队纪律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注意减轻百姓的各项负担,因此获得了百姓的大力支持。而此时秦朝丞相赵高杀死秦二世,另立子婴为秦王。刘邦趁秦王朝内讧的机会直逼咸阳,秦王子婴捧着玉玺向刘邦投降。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
楚汉战争爆发
刘邦攻占咸阳后,继续推行仁厚政策,深得百姓拥护。项羽听说刘邦进入咸阳并且约法三章,认为刘邦要夺取天下。于是,刘项两军在函谷关对峙。刘邦军队实力弱小,就亲自到鸿门向项羽赔礼道歉。不久,诸侯混战再次爆发,刘邦在汉中建立根据地。公元前0年,刘邦带兵北上,楚汉战争爆发了。
公元前0年,刘邦把项羽围在垓下城。项羽粮草断绝,也无援兵。在寒冬的一个夜晚,项羽的爱妾虞姬正陪他在军营中借酒消愁,忽然听见四面传来楚国的民歌。项羽的爱马也嘶鸣起来。英雄一世的项羽知道大势已去,虞姬拔剑自杀,军中士兵悲痛不已。半夜,项羽率领八百多骑兵突围出去。天亮后,刘邦派五千骑兵追赶到乌江,项羽率领最后的8骑苦苦战斗,但寡不敌众。在乌江渡口,乌江亭长要渡他过江,并劝他东山再起,项羽感到没颜面再见江东的父老兄弟,也不甘心当俘虏,于是抽出宝剑在乌江岸边自杀了。
楚汉战争是由秦末农民起义发展而来的,但这场战争发生在亡秦之后,却不再具备农民战争的性质,而成为刘邦项羽争夺新的封建统治权的斗争。其结果是,刘邦打败项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统一的封建政权西汉王朝。
王莽是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的侄子。在元帝成帝掌握朝政时,王氏家族利用外戚的身份,长期握有朝廷内外的军政大权。这一时期,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到处流传着“汤武革命”的流言,似乎汉朝的气数快要尽了。王莽瞅准机会,巧妙地伪装自己,在朝廷内外博得了好名声。
王莽的“孝道”
在王氏家族里,王莽的同门兄弟们都过着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的放荡生活。唯独王莽俭朴温顺,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他的伯父王凤生病时,王莽亲自熬汤煎药,嘘寒问暖,整整一个多月没有脱衣解带睡觉。王凤十分感动,临终前嘱托妹妹王政君要关照好这位好侄儿。不仅对伯父如此,王莽对母亲更是体贴入微。在王莽招待宾客的宴会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位家臣出来要王莽请老夫人服药。于是王莽便在众目睽睽之下去后堂探问老母病情,亲自送上汤药。朝廷内外,因此都说王莽是孝子。
执政“有方”
蝗灾之年,老百姓的生活过不下去了,纷纷卖地卖房卖儿卖女,王莽却主动捐献00万钱0顷土地,由国家财政大臣分给灾民。在他带头下,满朝公卿纷纷捐钱捐地,赈济灾民。大家都说王莽仁慈善良,是个好人。
在一片赞誉声中,王莽担任了大司马,掌握了朝廷大权。他为了捞取政治资本,敢于拿皇亲国戚“开刀”:他先把皇太后赵飞燕贬为皇后,后再降为庶人,迫使赵飞燕自杀;他还大封刘姓王姓和功臣后裔为侯,给退休官吏增加俸禄,博得了上层贵族阶层的好感;他甚至“大义灭亲”,他的儿子王宇杀了一个奴婢,他当即迫使王宇自杀。于是,人人都说王莽是个公正的好官。
野心暴露
元始元年,即平帝即位次年,远居南方的越裳氏献来了白雉。王莽党羽一阵鼓噪,说是吉兆,吹捧王莽安定汉室德比周公,要求赐予“安汉公”的称号。王莽假意推托了一番,也就做了安汉公,不久又获得了宰衡重职。这时,太后王政君看出王莽有篡汉野心,但对羽翼丰满的王莽已无可奈何。元始五年(公元年),王莽毒死了年仅岁的平帝,拥立两岁的宣帝玄孙刘婴当皇帝,号为孺子,自己做了“摄皇帝”,并将年号改为“居摄”。
过了三年,公元8年,王莽指使他的党羽放出风声,说王莽是真命天子,天命授意他做真皇帝。在党羽的鼓噪下,王莽宣布自己承受天命,迫不得已“即真天子位”,建国号为“新”,年号为“始建国”。就这样,王莽的新朝取代了汉朝。
建安元年(9年),袁绍谋臣沮授曾劝说袁绍,如果能“西迎大驾,挟天子而令诸侯”,就会收到没有谁“能御之”的功效。袁绍偏偏不听,觉得献帝是个废物,把他弄来还得养着,怪麻烦的。可见袁绍根本不是个政治家,虽然空有雄兵猛将,却不懂军事不过是政治的工具,最后难免失败。
而曹操更是早有此识。初平二年(191年),曹操做东郡太守不久,皇室刘邈在献帝面前称赞曹操忠诚,曹操为此十分感激。初平三年(9年),治中从事毛玠向他建议“奉天子以令不臣”,他觉得是说到了点子上。
迎接汉献帝
献帝东迁后,曹操觉得机会来了,当时宫中食用困乏,曹操便经常向献帝进献食品和器物。献帝还在洛阳时,曹操就曾向他进献过缝帐两顶,丝线十斤,山阳郡所产的甜梨两箱,稗枣两箱。献帝都许后,曹操更是经常进献,其中有桓帝时赐给他祖父曹腾的家藏器物,也有属下陆续搜寻到的一些宫中流失的器物。
迎接汉献帝来许昌,是曹操的一个杰作。他最初提起此议时,只有荀彧赞同,并极力说明迎献帝的迫切性和对今后斗争的有利性,说这是一件“大顺”“大略”“大德”的事。但最初的迎接由于董承等人的阻拦并未如愿。后来董承为抵抗韩暹的势力暗召曹操到洛阳。此时曹操的部下董昭又提醒他只有把献帝迎到他的地盘许昌,方可成就大业,万事无虞。
迁帝都许
曹操对献帝的物质保障和适度尊重,果然得到了他所期待的巨大回报。献帝授给曹操节钺,录尚书事,任司隶校尉,迁都许昌后,又任命他为大将军,实际获取了高出于所有文臣武将的地位。
建安元年(9年)八月,曹操进驻洛阳,立刻趁张杨杨奉兵众在外,赶跑了韩暹,接着做了三件事:杀侍中台崇尚书冯硕等,谓“讨有罪”;封董承伏完等,谓“赏有功”;追赐射声校尉沮俊,谓“矜死节”。然后在第九天趁他人尚未来得及反应的情况下,迁帝都许,使皇帝摆脱其他势力的控制。此后,他还加紧步伐剪除异己,提高自己的权势。他首先向最有影响力的三公发难,罢免太尉杨彪司空张喜;其次诛杀议郎赵彦;再次是发兵征讨杨奉,解除近兵之忧;最后是一方面以天子名义谴责袁绍,打击其气焰,另一方面将大将军让予袁绍,稳定大敌。
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后,作玄武池训练水兵,并对可能动乱的关中地区采取措施,随即于建安十三年七月出兵十多万南征荆州,欲一统南北。曹操采用侍中尚书令荀之计,领大军直出叶县宛城,另遣轻骑袭襄阳。
九月,曹操至新野接受刘琮投降后,逼向荆州腹地。刘备为避曹军锐气,与诸葛亮徐庶等率十余万军民仓促南撤,退向战略要地江陵,并令关羽领万余水兵顺汉水溯江水会师。刘备至当阳长坂,与鲁肃相见,接受其劝说,愿率军转东,向孙权靠近。时曹操已过襄阳,恐刘备先占江陵,亲率精骑000,昼夜行00多里,追上刘备,将其击败,并获徐庶之母,迫徐庶来归。张飞率0骑断后,拆长坂桥,勒马横矛,令曹军疑惧,刘备方得脱险,东奔汉津(今湖北省钟祥境),恰遇关羽船队,刘表长子江夏太守刘琦也领万余人接应。刘备军顺汉水至夏口,先遣诸葛亮至柴桑见孙权,共谋抗曹,自率军屯樊口。
孙权见刘备新败,又慑于号称80万的曹军声威,对联刘举棋不定。诸葛亮与鲁肃周瑜等精辟分析形势,指出曹军不过0余万,且有后方不安远道劳师水土不服短于水战等弱点,坚定了孙权抗曹决心。孙权不顾主降派张昭等反对,命周瑜程普为左右督,鲁肃为赞军校尉,率万精锐水兵,与刘备合军共约万,溯江水而上,进驻夏口。
曹操乘胜取江陵后,又以刘表大将文聘为江夏太守,仍统本部兵,镇守汉川。益州牧刘璋也遣兵给曹操补军,开始向朝廷交纳贡赋。曹操更加骄傲轻敌,不听谋臣贾诩暂缓东下的劝告,送信恐吓孙权,声称要决战吴地。冬,亲统军顺长江水陆并进。
孙刘联军在夏口部署后,溯江迎击曹军,遇于赤壁。曹军步骑面对大江,失去威势,新改编及荆州新附水兵,战斗力差,又逢疾疫流行,以致初战失利,慌忙退向北岸,屯兵乌林,与联军隔江对峙。
曹操下令将战船相连,减弱了风浪颠簸,利于北方籍兵士上船,欲加紧演练,待机攻战。周瑜鉴于敌众己寡,久持不利,决意寻机速战。部将黄盖针对曹军“连环船”的弱点,建议火攻,得到赞许。黄盖立即遣人送伪降书给曹操,随后带船数十艘出发,前面0艘满载浸油的干柴草,以布遮掩,插上与曹操约定的旗号,并系轻快小艇于船后,顺东南风驶向乌林。接近对岸时,戒备松懈的曹军皆争相观看黄盖来降。此时,黄盖下令点燃柴草,各自换乘小艇退走。火船乘风闯入曹军船阵,顿时一片火海,迅速延及岸边营屯。联军乘势攻击,曹军伤亡惨重。曹操深知已不能挽回败局,下令烧余船,引军退走。
联军水陆并进,追击曹军。曹操引军离开江岸,取捷径往江陵,经华容道(今湖北省潜江南)遇泥泞,垫草过骑,得以脱逃。曹操留曹仁守江陵,满宠屯当阳,自还北方。
周瑜等与曹仁隔江对峙,并遣甘宁攻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境)。曹仁分兵围甘宁。周瑜率军往救,大破曹军,后还军渡江屯北岸,继续与曹仁对峙。刘备自江陵回师夏口后,溯汉水欲迂回曹仁后方。曹仁自知再难相持,次年被迫撤退。
赤壁大战后,刘备乘胜取得武陵长沙桂阳零陵等四郡,次年又任荆州牧,奠定了壮大发展进据益州的基础。曹操吸取失败教训,大兴水军,进控江淮,与孙权对峙。孙权为抗曹,继续与刘备联盟,任其在荆州发展。三国鼎立格局逐渐形成。
0年,汉献帝下诏禅位于魏王曹丕,曹魏政权从此建立。此时,司马家族的势力已经壮大起来,司马昭继其父兄(司马懿司马师)的事业,兵权在握,消灭了蜀汉,取代曹魏已是水到渠成。
司马炎受禅
年,司马昭死,司马炎掌握全国军政大权。同年月,司马炎经过精心准备之后,仿效曹丕代汉的故事,为自己登基做准备。在司马炎接任相国后,就有一些人受司马炎指使劝说魏帝曹奂早点让位。不久,曹奂下诏书说:“晋王,你家世代辅佐皇帝,功勋高过上天,四海蒙受司马家族的恩泽,上天要我把皇帝之位让给你,请顺应天命,不要推辞!”司马炎却假意多次推让。司马炎的心腹太尉何曾卫将军贾充等人,带领满朝文武官员再三劝谏。司马炎多次推让后,才接受魏帝曹奂禅让,封曹奂为陈留王。司马炎于年,登上帝位,改国号为晋,史称为西晋,晋王司马炎成了晋武帝。
西晋成立之初,晋武帝为了收买人心,大封功臣,许多大家族都被封为公侯。短短几年时间,晋武帝共封了7个王,00多个公侯。蜀汉灭亡不久,晋武帝为了稳定巴蜀人心,又任用了一批原在蜀汉供职的官吏为朝官。晋武帝没有采取“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惯用手法,而是采取拉拢收买人心的办法,稳定各级官吏,以确保社会稳定地过渡。因为晋武帝还看到,蜀汉虽亡,东吴未灭,全国还未统一。于是他开始运筹帷幄,准备击灭东吴,结束全国的分裂局面。
统一天下
为了完成灭吴大业,晋武帝在战略上做了充分准备。早在9年,他就派羊祜坐守军事重镇荆州,着手灭吴的准备工作。羊祜坐镇荆州后,减轻赋税,安定民心,荆州与东吴重镇石城(今湖北钟祥县)相距最近,晋军采取了“以善取胜”的策略,向吴军大施恩惠。由于孙皓挥霍无度,部队士兵常常领不到军饷,连饭也吃不饱。羊祜命人向吴军送酒送肉,瓦解吴军。这样,不时有吴军前来投降,羊祜下令说,吴军来要欢迎,走要欢送。有一次,吴将邓香被晋军抓到夏口,羊祜部下坚持要杀掉,羊祜不但不杀邓,而且还亲自为其松绑,把邓送了回去。有时,吴军狩猎打伤的野兽逃到了晋军领地,晋军也把这些野兽送到吴军帐内。正是由于这样的“厚”爱,东吴将领们的心已经一步步趋向晋军。
晋武帝在襄阳一边命羊祜以仁德对吴军施加影响,一边在长江上游的益州训练水军,建造战船。经过长达0年时间的充分准备,79年,晋军开始向东吴展开大规模的进攻。为了迅速夺取胜利,晋军分五路沿长江北岸,向吴军齐头并发。第六路晋军由巴东益州出发,沿江东下,直捣吴军都城建业。0万晋军直扑东吴。东吴守军,在巫峡钉下了无数个锋利无比的长十余丈的铁锥,在江面狭窄处用粗大的铁链封锁江面。晋军先用大竹排放入长江,晋军在船上载了无数根数丈长的用麻油浇灌的火点燃火炬,熊熊烈火能够把铁链烧断。就这样,东吴长江的防守设施被一个个排除了。
在第六路晋军进攻东吴时,为了分散吸引守卫建业的吴军兵力,安东将军王浑率一路晋军,由北向南,直取建业。孙皓忙命丞相张悌统率主力渡江北上,迎击王浑,结果沿江东下的晋军乘机攻占了建业。
由于晋武帝准备充分,时机恰当,战略正确,前后仅用了四个多月,便夺取了灭吴战争的全部胜利。从此,东吴的全部郡州县,正式并入晋国版图。
280年,三国鼎立的局面完全结束了。晋武帝司马炎终于统一了全国,结束了长达近百年的分裂局面。
公元四世纪初,在内乱外患的双重打击下,西晋王朝的统治摇摇欲坠,都城一度由洛阳迁到了长安。但迁都并不能挽救它灭亡的命运。年,匈奴人刘聪率兵攻下长安,晋愍帝司马邺被俘,西晋宣告灭亡。
东晋的建立
司马睿是东晋的开国皇帝,字景文,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司马懿曾孙,司马觐之子,在位六年,十五岁嗣琅邪王位。八王之乱后期依附于东海王司马越,越以其为平东将军监徐州诸军事,留守下邳。汉主刘渊举兵后,中原局势恶化,司马睿用王导之谋,请移镇建邺(今江苏南京)。朝廷遂于永嘉元年(07年)命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九月南下。
他在王导王敦辅助下,优礼当地士族,压平叛乱,惨淡经营,始得在江南立足。建兴四年(年),汉刘曜陷长安,俘晋愍帝,西晋亡。次年三月,司马睿即晋王位,始建国,改元建武。他广辟掾属以为辅佐,有“百六掾”之称。六月,孤悬在北方的晋地方长官刘琨段匹刘翰等汉胡80人上书劝进。8年,司马睿即皇帝位,改元太兴,据有长江中下游以及淮河珠江流域地区,史称东晋。
夺权之战
司马睿即位后,因为他在皇族中声望不够,势力单薄,本人才能也不高,所以得不到南北士族的支持,皇位不稳。但是,他重用了政治家王导。王导运用策略,使南方士族支持司马睿,使北方南迁的士族也决意拥护司马睿,稳定了东晋政权,维持了偏安局面。司马睿十分感激王导,任他为宰相,执掌朝政,让王导的堂兄王敦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军事,握有重兵,控制军权。其他重要的官职,大多数也由王导家族担任。东晋王朝,实际上是王导和司马睿共同掌握的。司马睿在登基大典上,几次请王导和他一起坐上宝座,接受群臣拜贺,王导谢绝。时人曾流传说:“王与马,共天下。”
司马睿在稳定了皇位后,开始不满“王马共天下”的局面,就起用刘隗刁协为心腹,以削弱王导势力,并暗中进行军事部署,试图最终全面排除王导势力。王敦先发制人,从武昌起兵击败刘隗,进入建康,杀死刁协。在王导的劝说下,王敦才退兵武昌,政权仍然由王导控制。
司马睿见无法动摇王导势力,自己名为天子,号令却不出宫门,渐渐忧愤成病,卧床不起。他想到大臣中只有司徒荀组对自己比较忠顺,就任命他为太尉兼领太子太保,打算让他参与朝政,钳制王导。不料司徒荀组受任不久就病死,司马睿更加忧伤,病势加重。
年闰十一月己丑日晚,司马睿病死于建康宫中的内殿。遗诏由太子司马绍继位。司马睿死后的庙号为中宗,谥号为元帝。
刘裕以汉高祖刘邦的弟弟楚王刘交的子孙自居。刘裕虽是官宦世家,但因他的父亲刘翘早逝,家境贫苦,幼年竟沦落到靠卖草鞋为生。刘裕少有大志,性格强悍坚韧喜冒险,一心想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业。东晋孝武帝时,带着如此雄心壮志,刘裕投身行伍,开始了戎马生涯,成为东晋北府军的下级军官。
刘裕起家
刘裕初为北府旧将孙无终的司马,隆安三年(99年),孙恩卢循等7人在会稽起兵反抗晋朝,晋朝廷派前将军刘牢之东来镇压,刘牢之请刘裕为参府军事。刘裕为人机智有谋,勇敢善战,多次克敌致胜,屡立战功。因功升建武将军下邳太守彭城内史。刘裕从此起家,成为东晋一员虎将。
元兴三年(0年)二月初一,刘裕在家乡京口起兵讨伐篡晋的楚帝桓玄。405年,击败桓玄,晋安帝司马德宗复位,任刘为侍中车骑将军中外诸军事徐青二州刺史兖州刺史录尚书事。刘裕从此控制了东晋政政,权倾天下。
司马德文禅位
晋恭帝司马德文,曾受封为琅蚜王。刘裕杀安帝后,伪造遗诏。于同日立司马德文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元熙”。9年6月,刘裕命令党徒傅亮草拟好禅位诏书,入宫逼司马德文誊抄。司马德文强作欢颜地对左右说:“桓玄篡位,晋朝那时已经失国,多亏刘公(刘裕)出兵讨平,恢复晋朝,才得以再延续了近0年。今日禅位,我心甘情愿,没有什么怨恨。”说完,提笔抄誊诏书,交给了傅亮。然后,携同后妃等眷属凄伤出宫。刘裕降封司马德文为零陵王,迁居秣陵县城(今湖北省荆门县),由冠军将军刘遵考带兵监管。东晋灭亡。
0年9月,刘裕命令琅蚜侍中张伟携毒酒一瓶,前去秣陵鸩杀司马德文。张伟不忍谋害故主,回去又难以交代,就饮毒酒自杀。刘裕又派人将司马德文扼死。至此,东晋灭亡,中国开始进入南北朝时期。
刘裕即位之后,以司马氏前车之鉴,宋武帝削弱强藩,集权中央。有鉴于荆州屡为祸乱之源,便裁并荆州府的辖区,限制其文武将士的额员。为防止权臣乱政,宋武帝特下诏:凡日后大臣外出征讨,一律配以朝廷军队,军还交回朝廷。世族隐匿户口,减少官府收入,武帝下令整顿户籍,厉行土断之法。规定政府所需物资,不准像过去那样滥行征发,而是派有关官员以钱购买。适当降低农民租税,废除苛繁法令,让百姓在宽松的环境中休养生息,发展生产。宋武帝还以身作则,平时清简寡欲,对珠玉车马丝竹女宠十分节制。
刘裕在位年,于年在建康去世。终年60岁。庙号高祖,谥为宋武帝,葬在初宁陵(今江苏省南京紫金山)。
南朝宋亡后齐建立。齐高帝的政风也如同宋初,为政节俭,在位四年即去世,由太子赜继立,即齐武帝。齐武帝为政清明,与北魏无战事,安民保境,史称“永明之治”。齐武帝去世后,由皇太孙萧昭业继立,由萧子良与萧鸾辅政。萧鸾有意篡位,杀齐帝后改立其弟萧昭文,不久废帝自立,是为齐明帝。齐明帝继位后,利用典签官大杀宗室诸王,高帝与武帝的子孙都被杀尽。齐明帝去世后由太子萧宝卷继立。他昏庸残暴,杀害顾命大臣,激起各地方镇叛乱。乱事平定后,他又杀平乱有功的雍州刺史萧懿。0年,萧懿之弟萧衍宣布举兵,在江陵立其弟宝融为帝,是为齐和帝。萧衍在攻入建康后,齐帝宝卷被将军王珍国所杀。在次年萧衍篡位,建国南朝梁,史称梁武帝,南朝齐亡。
杨坚出生在冯翔县的波若寺,幼时为尼姑智仙抚养成人。岁还家,岁因父亲的功劳袭车骑大将军,被封成纪县公。0岁即承父爵,晋封其为随国公,开府仪同三司。
虎口脱险
杨坚虽晋封为随国公,但他有“身在帝王边,如同伴虎眠”之感。因齐王宇文宪曾对武帝宇文邕说:“杨坚相貌非常,人颇狡诈,臣每见之不觉自失,请早除之。”本来宇文邕对杨坚早存疑心,听宇文宪说后,疑心更重。但是否立即剪除杨坚还犹豫不定,于是便问计于钱伯下大夫来和,来和也说杨坚不凡,但暗中想给自己留条后路,便谎称:“杨坚这人是可靠的,如果皇上让他做将军,带兵攻打陈国,那就没有攻不下的城防。”因此,杨坚避免了一场杀身之祸。
宇文邕还是放心不下,暗里又派人请星相家赵昭偷偷为杨坚看相。赵昭与杨坚友善,当着宇文邕之面佯装观察杨坚脸庞,然后毫不在意地说:“皇上,请不必多虑,杨坚的相貌极其平常,无大富大资可言,最多不过是个大将军罢了。”这又使杨坚度过了一次险关。
这时,内史王轨又劝谏宇文邕说:“杨坚貌有反相”。言下之意是要及早除掉杨坚。因为宇文邕对星相家赵昭的结论相信无疑了,便不悦地说:“要是真的天命所定,那有什么办法啊?”杨坚再次化险为夷。
全身而退
宇文邕死后,其子宇文赀即位。杨坚的长女被聘为后妃,杨坚又晋升为柱国大将军大司马。宇文赀对杨坚的疑心更大,他曾直言不讳地对杨妃说过:“我一定要消灭你们全家”。并命内待在皇宫埋伏杀手,再三叮嘱说:“只要杨坚有一点无礼声色,即杀之!”然后他把杨坚召进皇宫,议论政事。杨坚几经化险为夷,心中早有准备,不管宇文赀怎样激,怎样蛮,怎样讲,杨坚都神色自若,宇文赀无杀机可乘。
最后,杨坚想出了“两全”之策,通过以前同僚内史上大夫郑译向宇文赀透露出自己久有出藩之意。这正合宇文赀的心意,当即任命他为扬州总管。这样宇文赀放心了,杨坚也安心了。
建立隋朝
宇文赀觉得皇帝当得太不称心如意,于是想出了一个逍遥自在的花招,将皇帝让给年龄尚小的儿子,自称天元皇帝,住在后宫,终日与嫔妃宫女们吃喝玩乐。荒淫无度的生活使他年仅岁就丧命了。
他的儿子静帝即位后,任命杨坚为丞相。周静帝即位时才8岁,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孩,所以杨坚就控制了北周的朝政。大定元年(8年)春,北周首都长安(今西安)发生了宫廷政变,外戚杨坚废掉了周静帝,夺取帝位,建立了隋朝。
开皇八年(88年),杨坚派晋王杨广率领万大军向南方陈朝发动了总攻,次年元旦清晨,隋朝大将韩擒虎贺若弼在满天大雾的掩护下,分别率领军队渡过长江。隋军渡江时,陈朝有人上书给陈后主告急,要他火速派兵援救,但是陈后主此时仍只顾饮酒作乐,不顾军国大事。当隋军攻破建康(今南京),搜索宫廷时,发现那封告急信丢在陈后主的床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