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小说网 www.yipinzongshi.com,奸臣之女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且不提马骏北地寂寞如春雪,京城里却是热闹如春节。今春格外热闹,头一件就是考试事情,先是各地人才涌入京师为谋一职,这其中也包括了各地官府“贡士”,后却都考试去了。接着郑靖业又弄出了什么各地都要考试,朝上又一片争执,反正热闹得很。
三月里,当今天子萧复礼小朋友十岁了,这孩子好命苦,前面几个生日连他亲爹都不记得给他过,也就是钱氏给他做个小小生日,做身衣服、吃顿比平常好些饭食。七岁生日是萧复礼过第一个正式、为人所知生日,老天爷仿佛为了补偿他似,让他以后每个生日都过得很盛大——普天同庆级别,还是法定假日。
萧复礼过生日,开心人有许多,不开心就是他生父了——原因真不好说出口。
七岁时候,承庆郡王也不得不随大流地奉上珍玩道贺,萧复礼口上说不出,心中实是复杂得紧。他生母钱氏就没这么多顾忌了,心里把承庆郡王骂了个狗血淋头,又嘱咐萧复礼:“都收到库里吧,你已经是先帝嗣子了。”要是把承庆王府送来东西珍重地摆着了,让皇太后知道了,未免会多想。钱氏自己既不太喜欢儿子跟那个没担当爹太亲近学坏了,也不希望徐莹误会。徐莹也乐得钱氏“离间”萧复礼与承庆郡王那并不存父子之情。
一年二年,生母和嗣母默许纵容之下,萧复礼生日,难过总是承庆王府,近了不行,远了也不妥。承庆郡王算是把以前没受过罪都受了一回,当年他爹活着时候他只是不受特别重视,他爹也没忘了给他分钱娶媳妇儿,他十七哥位时候对弟弟们是好。轮到亲儿子上台地了,反倒坑起爹来了。承庆郡王已经不公共场合出现了,有什么事情多半是王妃沈氏出面打理,承庆郡王世子也不得不代父履行某些职责。
京城权贵们也都远着这家倒霉催王府,所以,当京城另一项热闹来临时候,承庆王府理所当然地慢了半拍。
每年春夏之交,京城权贵们都习惯到熙山去避暑,沈氏按照惯例安排打包行李,东西都收拾好了,才得到消息——今年先不搬了!
原因就出了对狄出击上头。
政事堂决定,战争有个眉目之前,暂时不搬迁了,以免搬家搬到一半,遇到紧急军情,乱七八糟来不及处理。萧复礼支持这一项决定:“将士们都不怕热,我也不怕。”他当然不用怕啦,大正宫热是热了点,该供冰还是有,人均居住面积还大,短了谁也短不了他。他不肯去,徐莹本来想提前走,后也狠了狠心:“圣人不去,我怎么能放心得下?”一起留了下来。
倒让萧复礼略感惊讶,皇太后好大义凛然,试探着说:“怕二娘经不得暑热。”之后,徐莹犹豫了一阵儿,还是决定:“多给她些冰就是——这仗打不了太久吧?”印象里好像一次战役不会太久?
萧复礼道:“这得看定远军,要是二娘热得受不住了,什么时候想去熙山就什么时候去。”
徐莹点头道:“我记下了。”
萧复礼满腹狐疑地去了前殿,又对前线事情坐立不安,不停地问:“前线有消息了吗?”
先传来是西线袁守诚好消息,他以一万两千人,深入敌后,俘虏数千,还有许多牛羊,已经回来守城了。萧复礼对军事不太懂,听了几个数字之后很开心:“这是大胜啊!”先前他被科普过本朝计算军功方法,袁守诚这样大胜,都值得史书上写上一笔了。
政事堂却不太开心,不是因为袁守诚胜利,而是因为——“全是妇孺?还要朝廷安置?”郑靖业可不好糊弄,要朝廷花钱安置俘虏就不说了,问题也来了。“青壮呢?算他袁守诚跑得,没叫人家青壮给抄了后路!”
郑相公当年剿匪也是老奸一枚,指挥大战役或许没经过锻炼,玩这种阴谋,他是一流好手。
大正宫与政事堂一日数次询问前线:情形到底如何?双鹰王是不是已经有防备了?大军出行,后方安稳吗?
三路留守一齐回信:安稳,安稳极了,要保证机动性,就不能带太多人,撑死了就万把人,半年多年边境集结军队总数二十万开外,还不算地方民兵。留下来都守城,三线不说固若金汤,抵挡进攻是没问题。
西线袁守诚还亲自回信了:所部出击没有遇到敌军主力,想来敌军不西线。为了缓解中线压力,也为了防止被人抄了老家,已率部返回,亲守城池,并且日夜派出游骑巡视草原,遇到小股敌人就打一打,牵制敌方兵力。
中路是郑德兴亲笔信,写了己方城内之粮“足支五年”,足够支持到援军回撤。东路军消息也很不错。
四月末,天已经比较热了,萧复礼心比天气还热,热切地等待着他太保、定远将军萧正乾捷报。萧正乾也不负所望,信使一路高喊,露布传书:大捷!大捷!俘三王!获旗鼓!
京城忽然就热闹了起来,因为不能避暑而生怨气似乎也随着捷报消散了。无论有没有亲人参加战斗,也不管与立功人有没有宿怨,都为国家胜利而沸腾。萧复礼孩子心性,开心得跳了起来,原地蹦了好几下,才想起来旁边还有个赵静授课。
心虚地看一眼赵静,赵静也很开心,笑盈盈,起身执臣礼恭贺萧复礼。
萧复礼脸蛋红红,不好意思地道:“承太师吉言。”
政事堂里,郑靖业眉头却紧锁:“张进书做什么?音讯全无!胜与败,进与退,连个声儿都不吱!”
于元济开解道:“草原太大,也许已经某地决战。”
郑靖业不肯侥幸:“你摸着良心说,他能败得了双鹰王吗?草原太大,他要迷了路,一辈子都走不出来!”路肯定能找到,但是带出去人手就要折损很多,仕途上就是真一辈子都走不出来了。
郑靖业断言道:“他能平平安安把人都带回来,已经算是好运气了。余者不必再谈了。”
————————————————————————————————
直到战争结束... -->>
且不提马骏北地寂寞如春雪,京城里却是热闹如春节。今春格外热闹,头一件就是考试事情,先是各地人才涌入京师为谋一职,这其中也包括了各地官府“贡士”,后却都考试去了。接着郑靖业又弄出了什么各地都要考试,朝上又一片争执,反正热闹得很。
三月里,当今天子萧复礼小朋友十岁了,这孩子好命苦,前面几个生日连他亲爹都不记得给他过,也就是钱氏给他做个小小生日,做身衣服、吃顿比平常好些饭食。七岁生日是萧复礼过第一个正式、为人所知生日,老天爷仿佛为了补偿他似,让他以后每个生日都过得很盛大——普天同庆级别,还是法定假日。
萧复礼过生日,开心人有许多,不开心就是他生父了——原因真不好说出口。
七岁时候,承庆郡王也不得不随大流地奉上珍玩道贺,萧复礼口上说不出,心中实是复杂得紧。他生母钱氏就没这么多顾忌了,心里把承庆郡王骂了个狗血淋头,又嘱咐萧复礼:“都收到库里吧,你已经是先帝嗣子了。”要是把承庆王府送来东西珍重地摆着了,让皇太后知道了,未免会多想。钱氏自己既不太喜欢儿子跟那个没担当爹太亲近学坏了,也不希望徐莹误会。徐莹也乐得钱氏“离间”萧复礼与承庆郡王那并不存父子之情。
一年二年,生母和嗣母默许纵容之下,萧复礼生日,难过总是承庆王府,近了不行,远了也不妥。承庆郡王算是把以前没受过罪都受了一回,当年他爹活着时候他只是不受特别重视,他爹也没忘了给他分钱娶媳妇儿,他十七哥位时候对弟弟们是好。轮到亲儿子上台地了,反倒坑起爹来了。承庆郡王已经不公共场合出现了,有什么事情多半是王妃沈氏出面打理,承庆郡王世子也不得不代父履行某些职责。
京城权贵们也都远着这家倒霉催王府,所以,当京城另一项热闹来临时候,承庆王府理所当然地慢了半拍。
每年春夏之交,京城权贵们都习惯到熙山去避暑,沈氏按照惯例安排打包行李,东西都收拾好了,才得到消息——今年先不搬了!
原因就出了对狄出击上头。
政事堂决定,战争有个眉目之前,暂时不搬迁了,以免搬家搬到一半,遇到紧急军情,乱七八糟来不及处理。萧复礼支持这一项决定:“将士们都不怕热,我也不怕。”他当然不用怕啦,大正宫热是热了点,该供冰还是有,人均居住面积还大,短了谁也短不了他。他不肯去,徐莹本来想提前走,后也狠了狠心:“圣人不去,我怎么能放心得下?”一起留了下来。
倒让萧复礼略感惊讶,皇太后好大义凛然,试探着说:“怕二娘经不得暑热。”之后,徐莹犹豫了一阵儿,还是决定:“多给她些冰就是——这仗打不了太久吧?”印象里好像一次战役不会太久?
萧复礼道:“这得看定远军,要是二娘热得受不住了,什么时候想去熙山就什么时候去。”
徐莹点头道:“我记下了。”
萧复礼满腹狐疑地去了前殿,又对前线事情坐立不安,不停地问:“前线有消息了吗?”
先传来是西线袁守诚好消息,他以一万两千人,深入敌后,俘虏数千,还有许多牛羊,已经回来守城了。萧复礼对军事不太懂,听了几个数字之后很开心:“这是大胜啊!”先前他被科普过本朝计算军功方法,袁守诚这样大胜,都值得史书上写上一笔了。
政事堂却不太开心,不是因为袁守诚胜利,而是因为——“全是妇孺?还要朝廷安置?”郑靖业可不好糊弄,要朝廷花钱安置俘虏就不说了,问题也来了。“青壮呢?算他袁守诚跑得,没叫人家青壮给抄了后路!”
郑相公当年剿匪也是老奸一枚,指挥大战役或许没经过锻炼,玩这种阴谋,他是一流好手。
大正宫与政事堂一日数次询问前线:情形到底如何?双鹰王是不是已经有防备了?大军出行,后方安稳吗?
三路留守一齐回信:安稳,安稳极了,要保证机动性,就不能带太多人,撑死了就万把人,半年多年边境集结军队总数二十万开外,还不算地方民兵。留下来都守城,三线不说固若金汤,抵挡进攻是没问题。
西线袁守诚还亲自回信了:所部出击没有遇到敌军主力,想来敌军不西线。为了缓解中线压力,也为了防止被人抄了老家,已率部返回,亲守城池,并且日夜派出游骑巡视草原,遇到小股敌人就打一打,牵制敌方兵力。
中路是郑德兴亲笔信,写了己方城内之粮“足支五年”,足够支持到援军回撤。东路军消息也很不错。
四月末,天已经比较热了,萧复礼心比天气还热,热切地等待着他太保、定远将军萧正乾捷报。萧正乾也不负所望,信使一路高喊,露布传书:大捷!大捷!俘三王!获旗鼓!
京城忽然就热闹了起来,因为不能避暑而生怨气似乎也随着捷报消散了。无论有没有亲人参加战斗,也不管与立功人有没有宿怨,都为国家胜利而沸腾。萧复礼孩子心性,开心得跳了起来,原地蹦了好几下,才想起来旁边还有个赵静授课。
心虚地看一眼赵静,赵静也很开心,笑盈盈,起身执臣礼恭贺萧复礼。
萧复礼脸蛋红红,不好意思地道:“承太师吉言。”
政事堂里,郑靖业眉头却紧锁:“张进书做什么?音讯全无!胜与败,进与退,连个声儿都不吱!”
于元济开解道:“草原太大,也许已经某地决战。”
郑靖业不肯侥幸:“你摸着良心说,他能败得了双鹰王吗?草原太大,他要迷了路,一辈子都走不出来!”路肯定能找到,但是带出去人手就要折损很多,仕途上就是真一辈子都走不出来了。
郑靖业断言道:“他能平平安安把人都带回来,已经算是好运气了。余者不必再谈了。”
————————————————————————————————
直到战争结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