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小说网 www.yipinzongshi.com,明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玉。”道昆由是名大起。晚年官兵部左侍郎,世贞亦尝贰兵部,天下称“两司马”世贞颇不乐,尝自悔奖道昆为违心之论云。
胡应麟,幼能诗。万历四年举于乡,久不第,筑室山中,构书四万余卷,手自编次,多所撰著。携诗谒世贞,世贞喜而激赏之,归益自负。所著诗薮二十卷,大抵奉世贞卮言为律令,而敷衍其说,谓诗家之有世贞,集大成之尼父也。其贡谀如此。
世贞弟世懋,字敬美。嘉靖三十八年成进士,即遭父忧。父雪,始选南京礼部主事。历陕西、福建提学副使,再迁太常少卿,先世贞三年卒。好学,善诗文,名亚其兄。世贞力推引之,以为胜己,攀龙、道昆辈因称为“少美”
世贞子士骐,字冏伯,举乡试第一,登万历十七年进士,终吏部员外郎,亦能文。
归有光,字熙甫,昆山人。九岁能属文,弱冠尽通五经、三史诸书,师事同邑魏校。嘉靖十九年举乡试,八上春官不第。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常数百人,称为震川先生。四十四年始成进士,授长兴知县。用古教化为治。每听讼,引妇女儿童案前,刺刺作吴语,断讫遣去,不具狱。大吏令不便,辄寝阁不行。有所击断,直行己意。大吏多恶之,调顺德通判,专辖马政。明世,进士为令无迁卒者,名为迁,实重抑之也。隆庆四年,大学士高拱、赵贞吉雅知有光,引为南京太仆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修世宗实录,卒官。
有光为古文,原本经术,好太史公书,得其神理。时王世贞主盟文坛,有光力相触排,目为妄庸巨子。世贞大憾,其后亦心折有光,为之赞曰:“千载有公,继韩、欧阳。余岂异趋,久而自伤。”其推重如此。
有光少子子慕,字季思。举万历十九年乡试,再被放,即屏居江村,与无锡高攀龙最善。其殁也,巡按御史祁彪佳请于朝,赠翰林待诏。
有光制举义,湛深经术,卓然成大家。后德清胡友信与齐名,世并称归、胡。
友信,字成之,隆庆二年进士。授顺德知县。岁赋率奸胥揽输,稍以所入啖长吏,谓之月钱。友信与民约,岁为三限,多寡皆自输,不取赢,闾里无妄费,而公赋以充。海寇窃发,官军往讨,民间驿骚。部内乌洲、大洲,贼所巢穴,诸恶少为贼耳目。友信悉勾得之,捕诛其魁,余党解散。乡立四应社,一乡有警,三乡鼓而援之,不援者罪同贼,贼不敢发。岁大凶,民饥死无敢为恶者。
初,友信虑民轻法,涖以严,后令行禁止,更为宽大,或旬日不笞一人。其治县如家,弊修堕举,学校城池,咸为更新。督课邑子弟,教化兴起。卒官,士民立祠奉祀。
友信博通经史,学有根柢。明代举子业最擅名者,前则王鏊、唐顺之,后则震川、思泉。思泉,友信别号也。
<b>部分译文</b>
黄佐,字才伯,香山人。祖父黄瑜,曾任长乐知县,以其学问、德行闻名于世。佐于正德年间乡试第一名,至世宗即位后才举进士,选为庶吉士。嘉靖初授编修,陈奏世宗即位后应进行的重要政务,又建议实行新政,这些奏章均被扣留下来未进呈皇帝。不久,省亲回家,便道拜见王守仁,与他谈知行合一的学术理论,相互辩驳,守仁也认为佐耿直信实。还朝恰逢朝廷要将诸翰林调出京,在外任职,于是佐调任江西佥事,很快又任广西督学。闻母病,请求退休,不等朝廷批准就走了,朝廷将他交巡抚林富问罪。林富认为,佐擅自离职确实有罪,但这是为亲受过,情有可原,只令退休就算了,不必判罪。
佐在家住了九年,又起任为宫廷官员,命为编修兼司谏。不久进升侍读,掌管南京翰林院。后召回北京为右谕德,又升南京国子监祭酒。母亲去世,他服孝期满,起任少詹事。佐谒见大学士夏言,与他讨论河套的事,两人意见不合。这时吏部左侍郎缺任,有人推举黄佐及礼部右侍郎崔桐。给事中徐霈、御史艾朴都认为“:桐与左侍郎许成名竞争该职位,以至于相互辱骂;而佐与同官王用宾也争想谋此职位,唯恐对方占先;最好都不任用。”夏言做堆积出决定:都不任用。
佐的学问是以程朱理学为指导思想,但关于理气之说,独持一论。平生著述有二百六十余卷。其乐典一书,自称透露了自然界之奥秘。终年七十七岁。穆宗诏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柯维骐,字奇纯,莆田人。高祖柯潜为翰林学士,父柯英为徽州知府。维骐于嘉靖二年(1523)进士及第,授南京户部主事,未赴任就因病回归故里。张孚敬执政,创立新制,规定京中朝官病假满三年者,一律罢免,维骐也在被罢免之列。从此以后,他谢绝宾客,专心读书。年深日久,门人日多,先后达四百余人,维骐孜孜不倦引导扶持他们。近世学者乐于走捷径,怕多下功夫读书积累知识,甚至剽劫程朱学说,维骐对此顽固陋习十分不满,做左右二铭,教训学生要务实。宋史、辽史、金史原三书,维骐将三书合为一书,以宋史为主,辽史、金史为附篇,但仍把辽、金二朝皇帝列为本纪,名曰宋史新编。此书褒贬取舍,义例严整,历二十年而成。又著史记考要、续莆阳文献志,与其诗文集并行于世。
维骐自登进士以后五十年内,不曾做过一天官。其间经过倭寇之乱,家园被毁,家境更加贫寒,但他始终不妄取一物一钱。无什么嗜好,只好读书。虽抚按监司常常举荐他也未出来做官。隆庆初年,廷臣又举荐,因他年事已高,只授承德郎而令退休,终年七十八岁。
王慎中,字道思,晋江人。四岁即能诵诗,十八岁中嘉靖五年(1526)进士,授户部主事,不久改任礼部祠祭司。当时四方名士如唐顺之、陈束、李开先、赵时春、任翰、熊过、屠应翪、华察、陆铨、江以达、曾汴等都在户部供职,慎中同他们讨论学问,学识大有进步。
嘉靖十二年(1533),朝廷令选拔各部郎官为翰林,众人首推慎中。大学士张孚敬想召见慎中,他推辞不去。随后调为吏部考功员外郎,又晋升为郎中。忌妒他的人向孚敬说慎中的坏话,又因再次上疏反对真人张衍庆请封的奏疏,从而被贬为常州通判。稍后,历任南京户部主事、礼部员外郎,很久以后升山东提学佥事,又改任江西参议,晋升河南参政。侍郎王杲奉命赈荒,他将赈荒事委托慎中,回朝后,王杲荐慎中,朝廷重用。逢嘉靖二十年(1541)考核地方官员,吏部认为慎中不合格。大学士夏言曾为礼部尚书时,慎中是他的下属,二人意见不合,乘此考核之时,指责慎中办事不谨严,削夺其官职。
慎中为文,最先主张效法秦和西汉,认为东汉以后无可取。后来懂得了欧阳修、曾巩的做文之法,于是把他以前的作品全部烧毁,一心一意效法欧、曾,尤其是曾巩。唐顺之开始不服,久而久之也同意慎中的意见。壮年时被罢官,更加致力于古文,加以充分发展,自成一家,与顺之齐名,天下人称之为王、唐,又称晋江、毗陵。慎中落职居家中,来向他求学的接踵而至。年五十一岁而终。李攀龙、王世贞这些后起之秀极力贬低他,却始终不能超过他,而攀龙本来是慎中提学山东时提拔的人才。慎中初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
高叔嗣,字子业,祥符人。十六岁做申情赋近万言,凡读过这篇赋的人莫不惊奇。十八岁乡试中举,嘉靖二年(1523)进士,授工部主事,后改吏部主事,又任稽勋郎中。出任山西左参政,审明冤案十二件,人称为神。调湖广按察使,年三十七岁而终。
叔嗣年少时就为本县李梦阳所赏识,后在吏部做官又与三原马理、武城王道同署办公,相互磋切文艺。叔嗣的诗清新娓婉,虽为梦阳所赏识,但并不同意他所持见解。陈束为其诗苏门集做序,说叔嗣的诗“有应物之冲澹,兼曲江之雄浑,体会了王、孟之清适,具有高、岑之悲壮”王世贞说:“子业的诗,如在高山鼓琴,沉思倏忽的往事,这时树木叶落,晴空万里;又如卫洗马言愁,憔悴不堪,令人心碎。”而蔡汝楠则认为叔嗣的诗为本朝第一。
蔡汝南,字子木。幼年随父至南京听国子监祭酒湛若水讲学,立即有所领悟。十岁中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授行人。向王慎中、唐顺之及高叔嗣学诗。不久,进升刑部员外郎,后调南京刑部员外郎。与皇甫孝兄弟友善,与尚书顾瞞为忘年交。朝廷决定改归德州为府,升汝南为知府。因母亲去世归家守孝。在家乡召集诸生于石鼓书院,为他们讲经。他在归德行惠民之政,故他走后士民立祠纪念他。后历任江西左、右布政使,升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召回朝任兵部右侍郎,随诸大臣求福西宫时,世宗见其貌不扬,改为南京工部右侍郎,不久去世。
汝南早年好诗,且有名气。中年好经学,在江西为官时,与邹守一、罗洪先交游,学问更有长进,然其诗从此不工。
陈束,字约之,鄞县人。天生聪慧绝伦,好读古书。会稽侍郎董王己当翰林时,闻束有才华,召来会见。陈束仍以儿童装束去见,考他词赋,挥笔成章。董王己非常赏识,把女儿许配给他,并带他去京城,束的名声更大。
嘉靖八年(1529)廷试,世宗亲自升罗洪先、程文德、杨名为一甲,而将唐顺之及陈束、任瀚列于二甲,皆亲手批阅试卷。不久,考庶吉士,取胡经等二十人,因束及顺之、瀚曾奉御批,列经为第一名。束授礼部主事。当时有“嘉靖八才子”之称,所谓八才子是指陈束、王慎中、唐顺之、赵时春、熊过、任瀚、李开先、吕高等。京城四郊改建,都御史汪钅宏奏请将近郊居民坟墓迁走,束上疏谏阻,奏疏被扣留未进呈皇帝。调任员外郎,后改为编修。
束参加进士考试时,张璁、霍韬为主考官,束为璁、韬的门生,但不肯依附他们。每年按时给两位老师祝寿,但只是到家门口投递名片,随即驰马而过,不停留。因此为璁、韬所厌恶,调出京师赴湖广任佥事。他在湖广巡视辰州、沅州,治绩闻名。迁福建参议,又改任河南提学副使。束原有吐血病,正逢科举考试时期,他主考了八郡的士子,历时三月,使病情加重,不幸逝世,年仅三十三岁。其妻董氏也能做诗,束去世不久也亡故,束无后裔。
嘉靖初,论诗者多推崇何、李,而束与唐顺之等不同意这种观点,加以纠正,束早逝,其手稿多散失,今所传后冈集仅全部著作的十分之一二。
任瀚,字少海,南充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改庶吉士,授吏部主事。多次调任考功郎中。嘉靖十八年任宫中官员,后改左春坊左司直兼翰林院检讨。十九年上疏托病辞官。未经允许自行返家。给事中周来劾瀚的随意行动,是蔑视官长。皇帝让他自陈过错,瀚在自陈中语言侵犯詹事霍韬,帝大怒,勒令为民。不久遇赦,恢复官职但令隐退。在整个世宗朝时期,虽朝廷内外多次举荐,但始终未予起用。神宗即位后,四川巡抚刘思洁、曾省吾先后上书荐举,也只是奏报皇帝而已,并不起用。
任瀚自年少时就怀有经邦济世之志,故百家之书无不收集研讨。罢官后,更着力研究六经,阐明圣学。晚年又潜心于易,深有心得。其文章也高雅,高寿九十三岁而终。
田汝成,字叔禾,钱塘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授南京刑部主事,不久,召回京改任礼部主事。十年十二月上书道“:陛下因太子未立,祈天打醮,又普遍放生,凡囚于上林的飞禽走兽一律释放归山。那些关在监狱和绳捆索绑的人,那些被流放在僻野穷荒的士绅,他们父子长期分离,魂魄永丧,难道不是陛下的赤子?望皇帝推广仁爱之心,对他们都加宽宥。”这个奏章违背皇帝旨意,受到斥责,停止汝成的俸禄两月。其后调祠祭郎中、广东佥事,贬为滁州知州。复升为贵州佥事,改任广西右参议,分守右江。
在广西期间,龙州土酋赵楷、凭祥州土酋李寰,各杀知府而自立。汝成与副使翁万达进行讨伐,诛杀此二人。努滩贼侯公丁叛乱,断藤峡群贼与他呼应。汝成又同万达设计诱擒公丁,进兵断藤峡,大破贼兵。又与万达建议善后七事,使一方平靖。调福建提学副使。这年进行科举考试,他料定甲乙榜中榜的生员会是哪些人,榜发后果如他所料。
汝成博学多闻,工于古文,尤善于叙述。在西南为官,熟知先朝遗事,因撰炎徼纪闻。归田里之后,留恋于湖山景色,游尽浙西各地名胜,因撰西湖游览志。两书并行于世,受到人们的称赞。他的论著很多,人们认为他知识广博。
“皇甫四杰”即苏州府长洲县皇甫录的四个儿子:皇甫涍、皇甫沖、皇甫汸、皇甫濂。皇甫录为弘治九年(1496)进士,曾任重庆知府。氵中、汸二人于嘉靖七年(1528)由州县推荐参加会试,第二年禤中进士。又过三年,涍也中进士及第。再过十三年,濂也中进士。只有。。尚为举子。兄弟都好学,工于诗,人称“皇甫四杰”
沖字子浚,善骑射,好谈兵法。当时遇南北内讧,因撰写几策、兵统、枕戈杂言三书,共数十万言。
涍字子安,初授工部主事,后改任礼部主事。又历任仪制员外郎、主客郎中。在任仪制员外郎时,夏言为尚书,连接上疏请立太子,都是由涍起草的,故夏言深知涍的才能。选拔宫官,以涍为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谏官劾奏涍改任官有隐情,于是贬为广平通判,遇赦而调任南京刑部主事,升员外郎,又改为浙江佥事。在考核京官中,涍被罢官,郁郁不乐而病卒。涍禀性沉静,少与人往来,以高雅俊秀自负,稍有不如意便缄口不言。做官注意品德的修养,然操之过急,得罪许多人,故多次遭人毁谤。
汸字子循,七岁能诗。曾任工部主事,名闻公卿,沾沾自喜,却因此而贬为黄州推官。一度升为南京稽勋郎中,再次贬为开州同知。遇赦而调为处州同知,升云南佥事,又被罢官。汸平易近人,好声色游乐。在兄弟中他年寿最长,享年八十岁。
濂字子约,初授工部主事,因母丧辞官。服丧期满,起任原官,管理惜薪厂。某商人虚报货物从中图利,濂查出,治其罪。该商人之女为尚书文明之妾,明把濂召去斥责,濂与他抗争说:“公掌管了国家政权,放纵奸人违法乱纪,难道还要取消郎官执法的职守吗?”明肃然起敬,向他赔罪。在考核京官时,濂被贬为汉南布政司理问,最后任兴化同知,逝于任上。
濂兄弟与黄鲁曾、黄省曾为表兄弟,文章风格也相似。后来,同乡张凤翼、张燕翼、张献翼也都以才华闻名。吴人说:“前有四皇,后有三张。”
茅坤,字顺甫,归安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历任青阳、丹徒二县知县。母亲去世,他辞官归家,服丧期满,升礼部主事,后调吏部稽勋司,因犯过失而贬为广平通判。后又升广西兵备佥事,管辖府江道。
坤好谈论兵法,广西瑶民占据鬼子寨等地,杀阳朔县令。朝廷决定派兵征讨,总督应木贾征询茅坤的意见,坤认为:“大军征讨非兵十万不可,需相应的军饷,而今不能立即办齐这多,且贼早已有所防备。莫若谨慎进剿,迅速攻入山寨,歼灭其首领,其余必被镇慑。用此计万无一失。”木贾认为很好,把用兵事都委托于坤。坤连破十七寨,因功晋升二级,百姓为他建祠纪念。
坤调任大名兵备副使,总督杨博称赞他是奇才,特举荐于朝廷。但为忌妒的人所中伤,追究其以前任职中贪污的罪状,被削职归家。此时,倭寇正骚扰东南沿海,胡宗宪召请他入其幕府,筹划军事,又奏请任他为福建副使。由于吏部挟制而未委任。坤家人横行于乡里,为巡按庞尚鹏所弹劾,坤被革去官职。坤罢官后,全心经营家业,成为豪富。逝世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终年九十岁。
坤善写古文,最佩服唐顺之。顺之爱好唐、宋诸大家的文章,所编文选,只收编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这八大家的文章。故坤也仿效唐顺之而编八大家文钞,该书盛行于国内,乡里小生无不知茅鹿门。鹿门是坤的别号。
谢榛,字茂秦,临清人,独眼。十六岁做乐府商调,少年们争着歌唱。随后立志读书,刻意于诗歌。西游彰德时,受到康王的盛情款待。到京师,从狱中救出卢柟。
李攀龙、王世贞等人组织诗社,榛为首座,攀龙居于次位。后攀龙名声很大,与榛不和,二人绝交。世贞等人偏袒攀龙,极力排斥谢榛,将他从“七子”中排除。榛游历地广,秦、晋诸王都聘请他去,大河南北皆称“谢榛先生”赵康王去世后,榛便回归故乡。
万历元年(1573)冬,榛又游历至彰德,赵康王曾孙穆王也以礼相待。有次宴会,酒喝得有了醉意,音乐也停奏了,穆王命其爱妾贾姬独弹琵琶,弹唱的是榛做的竹枝词。榛正侧耳细听,王命姬出堂相见,光华射人,就地而坐,弹了十章。榛曰:“这只是山乡民歌,我另做以备房中弹唱。”次日清晨,创新词十四阕,贾姬谱曲。第二年元旦在便殿演奏,酒宴散,送客归,穆王将姬送与榛。榛游于燕赵之间,至大名,有人请他写祝寿诗百章,他写了八十余首,尚未写完就溘然逝世。
当“七子”组成诗社之初,在讨论唐代各家时,各人有所推崇,榛认为“:取李白、杜甫等十四家最佳作品熟读,领会其神韵,歌唱中求其声调,玩味其中之精华。得此三条要领,则浩浩荡荡浑然一体,不必专去摹仿李白和杜甫了。”大家内心信服榛的这一见解,后来虽合力排斥谢榛,但认为论诗的宗旨,实从谢榛开始。
卢柟,字少木便,浚县人。家财豪富,用钱买为国子学的生员。他博闻强记,下笔千言。为人放纵不羁,好使酒性骂人,常备酒肴请县令来饮,来晚了就大骂,撤席灭灯而卧,县令到时,他已大醉,不行宾主之礼。柟雇的民夫被打,过几天又被倒墙压死,官府即捕柟下狱,判以死刑,家庭败落。同乡有个年青人为狱卒,平时恨柟,乘此时打了柟数百棍,还想用土囊把他压死,幸为另一狱卒解救。柟在狱中更加用心阅读所带书籍,做幽鞫、放招二赋,词意忧郁深沉。
谢榛到了京师,拜见诸达官贵人,为卢柟申冤。柟出狱后去拜谢谢榛。这时榛正在赵康王那里作客,康王立即召见卢柟,待为上宾。同族人因康王的缘故也请柟去做客,柟喝醉了,仍旧乱骂同席的人。柟在狱中时,是谢榛委托浚县县令平湖人睦光祖为他平反出狱的,后光祖调任南京礼部郎,冉去拜访他,走遍了吴会也没见着。还家后更加贫困潦倒,以酒消愁,病了三天就去世了。柟的赋最为王世贞所称赞,其诗如同其为人一样,豪放不羁。
李攀龙,字于鳞,自号沧溟,历城人。九岁死了父亲,家贫,奋力自学。长大为生员,与友人许邦才、殷士儋学诗歌。其后,更不喜欢训诂学,勤读古书,同乡人认为他是个狂生。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授刑部主事。后历任刑部员外郎、郎中、顺德知府。上级官员都举荐他,提升为陕西提学副使。同乡殷学为巡抚,令他写文章,攀龙生气说:“文章是下令就能写出来的吗?”拒不应命。关中地震,攀龙患心脏病,又思念母亲,请假回家去了。按旧例,外官因病归家者,不再起用。吏部重其才能,援何景明之例,特准予告假。从此准予告假的,可再起用。
攀龙归家后,建造“白雪楼”名声日高,宾客临门,一概不见,就是大官来也不例外,因此有人说他傲慢。但攀龙与故友殷士儋、许邦才二人仍往来不断。攀龙归家将近十年,于隆庆元年(1567)被荐举起任浙江副使,后改参政,又升为河南按察使。不久,因母丧回家,哀痛过度,心脏病突发而死。
攀龙开始在刑部为官,与濮州李先芳、临清谢榛、孝丰吴维岳等创立诗社。王世贞初为官,先芳便介绍他入社,从此便与攀龙结交。第二年,先芳出京为外官。又二年,宗臣、梁有誉也加入诗社,成为“五子”不久,徐中行、吴国伦也加入,是为“七子”这些人年少,才高气锐,互相标榜,认为当世除他们之外别无诗人,七才子名扬于天下。他们之间并不团结,先排斥先芳、维岳,后又排斥谢榛,攀龙成了首领。攀龙认为,文章自西汉以后,诗自唐天宝以后,都无可观,而本朝只有李梦阳一人。其他人都同声附和,凡是不同意他们看法的人,都诋毁为“宋学”即宋元明时期的理学。攀龙才思敏捷,名气最高,内心只佩服王世贞,天下人也将王、李并称;又与李梦阳、何景明并称何、李、王、李。攀龙的诗以声调取胜,所做乐府只不过是把古乐府改几个字作为己作而已;其文则诘屈聱牙,以致人们不能把文章读完。吹捧攀龙的人,把他捧为一代宗师,其文也有许多受到当世人挑剔指责的地方。
王世贞,字元美,太仓人。右都御史王忬之子。世贞禀性聪明,读书过目不忘,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方十九岁便中进士,授刑部主事。爱好诗文,在京师为官时,参加了王宗沐、李先芳、吴维岳等人的诗社,与李攀龙、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等以诗文唱和,名声日高。在刑部任职,升为员外郎、郎中。
有奸人犯法,逃匿于锦衣卫都督陆炳家中,被世贞搜出,炳仗严嵩之势去说情,世贞不肯徇情枉法。杨继盛被诬告下狱,世贞为他送汤送药,代其妻子写状申冤。继盛冤死,又给他安葬。严嵩恨世贞入骨,贬为青州兵备副使,又罗织罪名害死他父亲王忄予。世贞与弟世懋哀痛欲绝,守孝三年。隆庆元年(1567)八月,兄弟二人上朝为父申冤,在大学士徐阶的帮助下,得以昭雪,恢复了王忄予的官职爵位。
父亲昭雪之后,世贞本不欲再出来做官,但恰逢圣上下诏征求直言,于是疏陈八事以应诏,即“法祖宗,正殿名,广恩义,宽禁例,修典章,推德意,昭爵赏,练兵实”其后历任浙江右参政、山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太仆寺卿等职。万历二年(1574)任郧阳右副都御史。江陵人张居正为宰相,权势极大。荆州发生地震,世贞引西汉人京房的卜辞说,地震是因为臣权过重,致使大地不安,借此以规劝张居正,因遭居正忌克,调他任南京大理寺卿,为给事中杨节弹劾而罢官,后起用任应天府尹,又被劾而罢。直到张居正死后,世贞才起用为南京刑部右侍郎,但称病不赴任。许久以后,因其好友王锡爵执政,才出任南京兵部右侍郎,后升为南京刑部尚书。按制度,官阶应为正三品,但御史黄仁荣说他曾多次被弹劾,不应享正三品爵位。世贞再三称病辞官,于万历二十一年病卒。
世贞与李攀龙交替为文坛盟主,攀龙死后,世贞独主文坛二十年,其才最高,地位最显赫,名扬四海。当时士大夫、山人、骚人墨客、和尚、道士纷纷出入于门下,凡受他片言只语赞誉过的人,其名声立即提高。他认为文章效法西汉,诗歌则须以盛唐为楷模,唐大历以后的书,太重于词藻,不要去读。晚年,批评他的人渐多,拜访他的人渐少。病重期间,刘凤去望他,见他还在玩味苏子瞻的著作。
世贞自号凤洲,又号。。州山人,与他相交往来的人,大抵可见于其文集之中,把他们分类列名:前五子有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吴国伦、宗臣;后五子是南昌余日德、蒲圻魏裳、歙县汪道昆、铜梁张佳胤、新蔡张九一;广五子有昆山俞允文、浚县卢木冉、濮州李先芳、孝丰吴维岳、顺德欧犬任;续五子是阳曲王道行、东明石星、从化黎民表、南昌朱多火奎、常熟赵用贤;末五子是京山李维桢、鄞县屠隆、南乐魏允中、兰奚谷胡应麟、赵用贤。这种分类,多是出于他自己的好恶。
胡应麟,自幼能做诗,万历四年(1576)参加乡试,屡试不中。其后隐居山中,编著书四万余卷。曾以诗访王世贞,世贞大为赞赏,使他更加自负。所著诗薮二十卷,大抵是以王世贞的危言为蓝本而加以铺陈而成。他说诗家中之王世贞,如同集大成之孔子。其阿谀奉承到如此程度。
归有光,字熙甫,昆山人。九岁就能写文章,二十岁尽通五经、三史,拜同乡魏校为师。嘉靖十九年(1540)乡试中举之后,八次赴京参加礼部会试,均不及第。后迁居嘉定安亭江,读书讲学,门徒常有数百人,称他为“震川先生”
嘉靖四十四年(1565)中进士,授长兴知县。后调任顺德通判,专管马政。隆庆四年(1570),大学士高拱、赵贞吉知有光有才,推荐为南京太仆丞,掌管内阁制敕房,参预修纂世宗实录,在任上病逝。
有光善写秦汉文,喜读太史公书,领会其精神、哲理。汉时王世贞为文坛赫赫有名的盟主,有光却极力批评他,认为他是个华而不实的大庸人。世贞起初十分不满,后来折服,称赞有光承继了韩愈、欧阳修的风格,推崇备至。
有光对经学深有造诣,与德清胡友信齐名,世人并称“归胡”
胡友信,字诚之,浙江德清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授顺德知县。该县每年赋税都由奸吏承输,他们将其所得利益分一点给上级长官,谓之“月钱”胡友信上任后,与百姓约定,每年赋税分三次交纳,而每次多寡由自己决定,官府不多取,闾里无另外赋税,公赋也不短少。海寇兴起,官军前往征讨,百姓受到骚扰。境内的乌洲、大洲等地是海寇的巢穴,一些无业少年充当海寇耳目。友信捕杀其头目,其余四散。各乡建立“四应社”一乡有警,其他三乡鸣鼓声援,不援者与寇同罪,从此寇不敢犯。就是大灾之年,百姓饿死也不敢为非作歹。
起初,友信担心百姓不重视刑罚,偏于严。以后令行禁止,则逐渐宽松,有时十余天不惩处一人。治县如治家,毁坏的地方加以修理,被废止的加以复兴,学校、城池都加以更新。同时,督促并考核本县子弟的学习,大兴教化。去世后,顺德士民立祠祭祀,表示怀念。
友信博通经史,学有根基,明代举子中最出名的,前有王鏊、唐顺之,后有归有光、思泉。思泉即友信的别号。
玉。”道昆由是名大起。晚年官兵部左侍郎,世贞亦尝贰兵部,天下称“两司马”世贞颇不乐,尝自悔奖道昆为违心之论云。
胡应麟,幼能诗。万历四年举于乡,久不第,筑室山中,构书四万余卷,手自编次,多所撰著。携诗谒世贞,世贞喜而激赏之,归益自负。所著诗薮二十卷,大抵奉世贞卮言为律令,而敷衍其说,谓诗家之有世贞,集大成之尼父也。其贡谀如此。
世贞弟世懋,字敬美。嘉靖三十八年成进士,即遭父忧。父雪,始选南京礼部主事。历陕西、福建提学副使,再迁太常少卿,先世贞三年卒。好学,善诗文,名亚其兄。世贞力推引之,以为胜己,攀龙、道昆辈因称为“少美”
世贞子士骐,字冏伯,举乡试第一,登万历十七年进士,终吏部员外郎,亦能文。
归有光,字熙甫,昆山人。九岁能属文,弱冠尽通五经、三史诸书,师事同邑魏校。嘉靖十九年举乡试,八上春官不第。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常数百人,称为震川先生。四十四年始成进士,授长兴知县。用古教化为治。每听讼,引妇女儿童案前,刺刺作吴语,断讫遣去,不具狱。大吏令不便,辄寝阁不行。有所击断,直行己意。大吏多恶之,调顺德通判,专辖马政。明世,进士为令无迁卒者,名为迁,实重抑之也。隆庆四年,大学士高拱、赵贞吉雅知有光,引为南京太仆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修世宗实录,卒官。
有光为古文,原本经术,好太史公书,得其神理。时王世贞主盟文坛,有光力相触排,目为妄庸巨子。世贞大憾,其后亦心折有光,为之赞曰:“千载有公,继韩、欧阳。余岂异趋,久而自伤。”其推重如此。
有光少子子慕,字季思。举万历十九年乡试,再被放,即屏居江村,与无锡高攀龙最善。其殁也,巡按御史祁彪佳请于朝,赠翰林待诏。
有光制举义,湛深经术,卓然成大家。后德清胡友信与齐名,世并称归、胡。
友信,字成之,隆庆二年进士。授顺德知县。岁赋率奸胥揽输,稍以所入啖长吏,谓之月钱。友信与民约,岁为三限,多寡皆自输,不取赢,闾里无妄费,而公赋以充。海寇窃发,官军往讨,民间驿骚。部内乌洲、大洲,贼所巢穴,诸恶少为贼耳目。友信悉勾得之,捕诛其魁,余党解散。乡立四应社,一乡有警,三乡鼓而援之,不援者罪同贼,贼不敢发。岁大凶,民饥死无敢为恶者。
初,友信虑民轻法,涖以严,后令行禁止,更为宽大,或旬日不笞一人。其治县如家,弊修堕举,学校城池,咸为更新。督课邑子弟,教化兴起。卒官,士民立祠奉祀。
友信博通经史,学有根柢。明代举子业最擅名者,前则王鏊、唐顺之,后则震川、思泉。思泉,友信别号也。
<b>部分译文</b>
黄佐,字才伯,香山人。祖父黄瑜,曾任长乐知县,以其学问、德行闻名于世。佐于正德年间乡试第一名,至世宗即位后才举进士,选为庶吉士。嘉靖初授编修,陈奏世宗即位后应进行的重要政务,又建议实行新政,这些奏章均被扣留下来未进呈皇帝。不久,省亲回家,便道拜见王守仁,与他谈知行合一的学术理论,相互辩驳,守仁也认为佐耿直信实。还朝恰逢朝廷要将诸翰林调出京,在外任职,于是佐调任江西佥事,很快又任广西督学。闻母病,请求退休,不等朝廷批准就走了,朝廷将他交巡抚林富问罪。林富认为,佐擅自离职确实有罪,但这是为亲受过,情有可原,只令退休就算了,不必判罪。
佐在家住了九年,又起任为宫廷官员,命为编修兼司谏。不久进升侍读,掌管南京翰林院。后召回北京为右谕德,又升南京国子监祭酒。母亲去世,他服孝期满,起任少詹事。佐谒见大学士夏言,与他讨论河套的事,两人意见不合。这时吏部左侍郎缺任,有人推举黄佐及礼部右侍郎崔桐。给事中徐霈、御史艾朴都认为“:桐与左侍郎许成名竞争该职位,以至于相互辱骂;而佐与同官王用宾也争想谋此职位,唯恐对方占先;最好都不任用。”夏言做堆积出决定:都不任用。
佐的学问是以程朱理学为指导思想,但关于理气之说,独持一论。平生著述有二百六十余卷。其乐典一书,自称透露了自然界之奥秘。终年七十七岁。穆宗诏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柯维骐,字奇纯,莆田人。高祖柯潜为翰林学士,父柯英为徽州知府。维骐于嘉靖二年(1523)进士及第,授南京户部主事,未赴任就因病回归故里。张孚敬执政,创立新制,规定京中朝官病假满三年者,一律罢免,维骐也在被罢免之列。从此以后,他谢绝宾客,专心读书。年深日久,门人日多,先后达四百余人,维骐孜孜不倦引导扶持他们。近世学者乐于走捷径,怕多下功夫读书积累知识,甚至剽劫程朱学说,维骐对此顽固陋习十分不满,做左右二铭,教训学生要务实。宋史、辽史、金史原三书,维骐将三书合为一书,以宋史为主,辽史、金史为附篇,但仍把辽、金二朝皇帝列为本纪,名曰宋史新编。此书褒贬取舍,义例严整,历二十年而成。又著史记考要、续莆阳文献志,与其诗文集并行于世。
维骐自登进士以后五十年内,不曾做过一天官。其间经过倭寇之乱,家园被毁,家境更加贫寒,但他始终不妄取一物一钱。无什么嗜好,只好读书。虽抚按监司常常举荐他也未出来做官。隆庆初年,廷臣又举荐,因他年事已高,只授承德郎而令退休,终年七十八岁。
王慎中,字道思,晋江人。四岁即能诵诗,十八岁中嘉靖五年(1526)进士,授户部主事,不久改任礼部祠祭司。当时四方名士如唐顺之、陈束、李开先、赵时春、任翰、熊过、屠应翪、华察、陆铨、江以达、曾汴等都在户部供职,慎中同他们讨论学问,学识大有进步。
嘉靖十二年(1533),朝廷令选拔各部郎官为翰林,众人首推慎中。大学士张孚敬想召见慎中,他推辞不去。随后调为吏部考功员外郎,又晋升为郎中。忌妒他的人向孚敬说慎中的坏话,又因再次上疏反对真人张衍庆请封的奏疏,从而被贬为常州通判。稍后,历任南京户部主事、礼部员外郎,很久以后升山东提学佥事,又改任江西参议,晋升河南参政。侍郎王杲奉命赈荒,他将赈荒事委托慎中,回朝后,王杲荐慎中,朝廷重用。逢嘉靖二十年(1541)考核地方官员,吏部认为慎中不合格。大学士夏言曾为礼部尚书时,慎中是他的下属,二人意见不合,乘此考核之时,指责慎中办事不谨严,削夺其官职。
慎中为文,最先主张效法秦和西汉,认为东汉以后无可取。后来懂得了欧阳修、曾巩的做文之法,于是把他以前的作品全部烧毁,一心一意效法欧、曾,尤其是曾巩。唐顺之开始不服,久而久之也同意慎中的意见。壮年时被罢官,更加致力于古文,加以充分发展,自成一家,与顺之齐名,天下人称之为王、唐,又称晋江、毗陵。慎中落职居家中,来向他求学的接踵而至。年五十一岁而终。李攀龙、王世贞这些后起之秀极力贬低他,却始终不能超过他,而攀龙本来是慎中提学山东时提拔的人才。慎中初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
高叔嗣,字子业,祥符人。十六岁做申情赋近万言,凡读过这篇赋的人莫不惊奇。十八岁乡试中举,嘉靖二年(1523)进士,授工部主事,后改吏部主事,又任稽勋郎中。出任山西左参政,审明冤案十二件,人称为神。调湖广按察使,年三十七岁而终。
叔嗣年少时就为本县李梦阳所赏识,后在吏部做官又与三原马理、武城王道同署办公,相互磋切文艺。叔嗣的诗清新娓婉,虽为梦阳所赏识,但并不同意他所持见解。陈束为其诗苏门集做序,说叔嗣的诗“有应物之冲澹,兼曲江之雄浑,体会了王、孟之清适,具有高、岑之悲壮”王世贞说:“子业的诗,如在高山鼓琴,沉思倏忽的往事,这时树木叶落,晴空万里;又如卫洗马言愁,憔悴不堪,令人心碎。”而蔡汝楠则认为叔嗣的诗为本朝第一。
蔡汝南,字子木。幼年随父至南京听国子监祭酒湛若水讲学,立即有所领悟。十岁中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授行人。向王慎中、唐顺之及高叔嗣学诗。不久,进升刑部员外郎,后调南京刑部员外郎。与皇甫孝兄弟友善,与尚书顾瞞为忘年交。朝廷决定改归德州为府,升汝南为知府。因母亲去世归家守孝。在家乡召集诸生于石鼓书院,为他们讲经。他在归德行惠民之政,故他走后士民立祠纪念他。后历任江西左、右布政使,升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召回朝任兵部右侍郎,随诸大臣求福西宫时,世宗见其貌不扬,改为南京工部右侍郎,不久去世。
汝南早年好诗,且有名气。中年好经学,在江西为官时,与邹守一、罗洪先交游,学问更有长进,然其诗从此不工。
陈束,字约之,鄞县人。天生聪慧绝伦,好读古书。会稽侍郎董王己当翰林时,闻束有才华,召来会见。陈束仍以儿童装束去见,考他词赋,挥笔成章。董王己非常赏识,把女儿许配给他,并带他去京城,束的名声更大。
嘉靖八年(1529)廷试,世宗亲自升罗洪先、程文德、杨名为一甲,而将唐顺之及陈束、任瀚列于二甲,皆亲手批阅试卷。不久,考庶吉士,取胡经等二十人,因束及顺之、瀚曾奉御批,列经为第一名。束授礼部主事。当时有“嘉靖八才子”之称,所谓八才子是指陈束、王慎中、唐顺之、赵时春、熊过、任瀚、李开先、吕高等。京城四郊改建,都御史汪钅宏奏请将近郊居民坟墓迁走,束上疏谏阻,奏疏被扣留未进呈皇帝。调任员外郎,后改为编修。
束参加进士考试时,张璁、霍韬为主考官,束为璁、韬的门生,但不肯依附他们。每年按时给两位老师祝寿,但只是到家门口投递名片,随即驰马而过,不停留。因此为璁、韬所厌恶,调出京师赴湖广任佥事。他在湖广巡视辰州、沅州,治绩闻名。迁福建参议,又改任河南提学副使。束原有吐血病,正逢科举考试时期,他主考了八郡的士子,历时三月,使病情加重,不幸逝世,年仅三十三岁。其妻董氏也能做诗,束去世不久也亡故,束无后裔。
嘉靖初,论诗者多推崇何、李,而束与唐顺之等不同意这种观点,加以纠正,束早逝,其手稿多散失,今所传后冈集仅全部著作的十分之一二。
任瀚,字少海,南充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改庶吉士,授吏部主事。多次调任考功郎中。嘉靖十八年任宫中官员,后改左春坊左司直兼翰林院检讨。十九年上疏托病辞官。未经允许自行返家。给事中周来劾瀚的随意行动,是蔑视官长。皇帝让他自陈过错,瀚在自陈中语言侵犯詹事霍韬,帝大怒,勒令为民。不久遇赦,恢复官职但令隐退。在整个世宗朝时期,虽朝廷内外多次举荐,但始终未予起用。神宗即位后,四川巡抚刘思洁、曾省吾先后上书荐举,也只是奏报皇帝而已,并不起用。
任瀚自年少时就怀有经邦济世之志,故百家之书无不收集研讨。罢官后,更着力研究六经,阐明圣学。晚年又潜心于易,深有心得。其文章也高雅,高寿九十三岁而终。
田汝成,字叔禾,钱塘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授南京刑部主事,不久,召回京改任礼部主事。十年十二月上书道“:陛下因太子未立,祈天打醮,又普遍放生,凡囚于上林的飞禽走兽一律释放归山。那些关在监狱和绳捆索绑的人,那些被流放在僻野穷荒的士绅,他们父子长期分离,魂魄永丧,难道不是陛下的赤子?望皇帝推广仁爱之心,对他们都加宽宥。”这个奏章违背皇帝旨意,受到斥责,停止汝成的俸禄两月。其后调祠祭郎中、广东佥事,贬为滁州知州。复升为贵州佥事,改任广西右参议,分守右江。
在广西期间,龙州土酋赵楷、凭祥州土酋李寰,各杀知府而自立。汝成与副使翁万达进行讨伐,诛杀此二人。努滩贼侯公丁叛乱,断藤峡群贼与他呼应。汝成又同万达设计诱擒公丁,进兵断藤峡,大破贼兵。又与万达建议善后七事,使一方平靖。调福建提学副使。这年进行科举考试,他料定甲乙榜中榜的生员会是哪些人,榜发后果如他所料。
汝成博学多闻,工于古文,尤善于叙述。在西南为官,熟知先朝遗事,因撰炎徼纪闻。归田里之后,留恋于湖山景色,游尽浙西各地名胜,因撰西湖游览志。两书并行于世,受到人们的称赞。他的论著很多,人们认为他知识广博。
“皇甫四杰”即苏州府长洲县皇甫录的四个儿子:皇甫涍、皇甫沖、皇甫汸、皇甫濂。皇甫录为弘治九年(1496)进士,曾任重庆知府。氵中、汸二人于嘉靖七年(1528)由州县推荐参加会试,第二年禤中进士。又过三年,涍也中进士及第。再过十三年,濂也中进士。只有。。尚为举子。兄弟都好学,工于诗,人称“皇甫四杰”
沖字子浚,善骑射,好谈兵法。当时遇南北内讧,因撰写几策、兵统、枕戈杂言三书,共数十万言。
涍字子安,初授工部主事,后改任礼部主事。又历任仪制员外郎、主客郎中。在任仪制员外郎时,夏言为尚书,连接上疏请立太子,都是由涍起草的,故夏言深知涍的才能。选拔宫官,以涍为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谏官劾奏涍改任官有隐情,于是贬为广平通判,遇赦而调任南京刑部主事,升员外郎,又改为浙江佥事。在考核京官中,涍被罢官,郁郁不乐而病卒。涍禀性沉静,少与人往来,以高雅俊秀自负,稍有不如意便缄口不言。做官注意品德的修养,然操之过急,得罪许多人,故多次遭人毁谤。
汸字子循,七岁能诗。曾任工部主事,名闻公卿,沾沾自喜,却因此而贬为黄州推官。一度升为南京稽勋郎中,再次贬为开州同知。遇赦而调为处州同知,升云南佥事,又被罢官。汸平易近人,好声色游乐。在兄弟中他年寿最长,享年八十岁。
濂字子约,初授工部主事,因母丧辞官。服丧期满,起任原官,管理惜薪厂。某商人虚报货物从中图利,濂查出,治其罪。该商人之女为尚书文明之妾,明把濂召去斥责,濂与他抗争说:“公掌管了国家政权,放纵奸人违法乱纪,难道还要取消郎官执法的职守吗?”明肃然起敬,向他赔罪。在考核京官时,濂被贬为汉南布政司理问,最后任兴化同知,逝于任上。
濂兄弟与黄鲁曾、黄省曾为表兄弟,文章风格也相似。后来,同乡张凤翼、张燕翼、张献翼也都以才华闻名。吴人说:“前有四皇,后有三张。”
茅坤,字顺甫,归安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历任青阳、丹徒二县知县。母亲去世,他辞官归家,服丧期满,升礼部主事,后调吏部稽勋司,因犯过失而贬为广平通判。后又升广西兵备佥事,管辖府江道。
坤好谈论兵法,广西瑶民占据鬼子寨等地,杀阳朔县令。朝廷决定派兵征讨,总督应木贾征询茅坤的意见,坤认为:“大军征讨非兵十万不可,需相应的军饷,而今不能立即办齐这多,且贼早已有所防备。莫若谨慎进剿,迅速攻入山寨,歼灭其首领,其余必被镇慑。用此计万无一失。”木贾认为很好,把用兵事都委托于坤。坤连破十七寨,因功晋升二级,百姓为他建祠纪念。
坤调任大名兵备副使,总督杨博称赞他是奇才,特举荐于朝廷。但为忌妒的人所中伤,追究其以前任职中贪污的罪状,被削职归家。此时,倭寇正骚扰东南沿海,胡宗宪召请他入其幕府,筹划军事,又奏请任他为福建副使。由于吏部挟制而未委任。坤家人横行于乡里,为巡按庞尚鹏所弹劾,坤被革去官职。坤罢官后,全心经营家业,成为豪富。逝世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终年九十岁。
坤善写古文,最佩服唐顺之。顺之爱好唐、宋诸大家的文章,所编文选,只收编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这八大家的文章。故坤也仿效唐顺之而编八大家文钞,该书盛行于国内,乡里小生无不知茅鹿门。鹿门是坤的别号。
谢榛,字茂秦,临清人,独眼。十六岁做乐府商调,少年们争着歌唱。随后立志读书,刻意于诗歌。西游彰德时,受到康王的盛情款待。到京师,从狱中救出卢柟。
李攀龙、王世贞等人组织诗社,榛为首座,攀龙居于次位。后攀龙名声很大,与榛不和,二人绝交。世贞等人偏袒攀龙,极力排斥谢榛,将他从“七子”中排除。榛游历地广,秦、晋诸王都聘请他去,大河南北皆称“谢榛先生”赵康王去世后,榛便回归故乡。
万历元年(1573)冬,榛又游历至彰德,赵康王曾孙穆王也以礼相待。有次宴会,酒喝得有了醉意,音乐也停奏了,穆王命其爱妾贾姬独弹琵琶,弹唱的是榛做的竹枝词。榛正侧耳细听,王命姬出堂相见,光华射人,就地而坐,弹了十章。榛曰:“这只是山乡民歌,我另做以备房中弹唱。”次日清晨,创新词十四阕,贾姬谱曲。第二年元旦在便殿演奏,酒宴散,送客归,穆王将姬送与榛。榛游于燕赵之间,至大名,有人请他写祝寿诗百章,他写了八十余首,尚未写完就溘然逝世。
当“七子”组成诗社之初,在讨论唐代各家时,各人有所推崇,榛认为“:取李白、杜甫等十四家最佳作品熟读,领会其神韵,歌唱中求其声调,玩味其中之精华。得此三条要领,则浩浩荡荡浑然一体,不必专去摹仿李白和杜甫了。”大家内心信服榛的这一见解,后来虽合力排斥谢榛,但认为论诗的宗旨,实从谢榛开始。
卢柟,字少木便,浚县人。家财豪富,用钱买为国子学的生员。他博闻强记,下笔千言。为人放纵不羁,好使酒性骂人,常备酒肴请县令来饮,来晚了就大骂,撤席灭灯而卧,县令到时,他已大醉,不行宾主之礼。柟雇的民夫被打,过几天又被倒墙压死,官府即捕柟下狱,判以死刑,家庭败落。同乡有个年青人为狱卒,平时恨柟,乘此时打了柟数百棍,还想用土囊把他压死,幸为另一狱卒解救。柟在狱中更加用心阅读所带书籍,做幽鞫、放招二赋,词意忧郁深沉。
谢榛到了京师,拜见诸达官贵人,为卢柟申冤。柟出狱后去拜谢谢榛。这时榛正在赵康王那里作客,康王立即召见卢柟,待为上宾。同族人因康王的缘故也请柟去做客,柟喝醉了,仍旧乱骂同席的人。柟在狱中时,是谢榛委托浚县县令平湖人睦光祖为他平反出狱的,后光祖调任南京礼部郎,冉去拜访他,走遍了吴会也没见着。还家后更加贫困潦倒,以酒消愁,病了三天就去世了。柟的赋最为王世贞所称赞,其诗如同其为人一样,豪放不羁。
李攀龙,字于鳞,自号沧溟,历城人。九岁死了父亲,家贫,奋力自学。长大为生员,与友人许邦才、殷士儋学诗歌。其后,更不喜欢训诂学,勤读古书,同乡人认为他是个狂生。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授刑部主事。后历任刑部员外郎、郎中、顺德知府。上级官员都举荐他,提升为陕西提学副使。同乡殷学为巡抚,令他写文章,攀龙生气说:“文章是下令就能写出来的吗?”拒不应命。关中地震,攀龙患心脏病,又思念母亲,请假回家去了。按旧例,外官因病归家者,不再起用。吏部重其才能,援何景明之例,特准予告假。从此准予告假的,可再起用。
攀龙归家后,建造“白雪楼”名声日高,宾客临门,一概不见,就是大官来也不例外,因此有人说他傲慢。但攀龙与故友殷士儋、许邦才二人仍往来不断。攀龙归家将近十年,于隆庆元年(1567)被荐举起任浙江副使,后改参政,又升为河南按察使。不久,因母丧回家,哀痛过度,心脏病突发而死。
攀龙开始在刑部为官,与濮州李先芳、临清谢榛、孝丰吴维岳等创立诗社。王世贞初为官,先芳便介绍他入社,从此便与攀龙结交。第二年,先芳出京为外官。又二年,宗臣、梁有誉也加入诗社,成为“五子”不久,徐中行、吴国伦也加入,是为“七子”这些人年少,才高气锐,互相标榜,认为当世除他们之外别无诗人,七才子名扬于天下。他们之间并不团结,先排斥先芳、维岳,后又排斥谢榛,攀龙成了首领。攀龙认为,文章自西汉以后,诗自唐天宝以后,都无可观,而本朝只有李梦阳一人。其他人都同声附和,凡是不同意他们看法的人,都诋毁为“宋学”即宋元明时期的理学。攀龙才思敏捷,名气最高,内心只佩服王世贞,天下人也将王、李并称;又与李梦阳、何景明并称何、李、王、李。攀龙的诗以声调取胜,所做乐府只不过是把古乐府改几个字作为己作而已;其文则诘屈聱牙,以致人们不能把文章读完。吹捧攀龙的人,把他捧为一代宗师,其文也有许多受到当世人挑剔指责的地方。
王世贞,字元美,太仓人。右都御史王忬之子。世贞禀性聪明,读书过目不忘,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方十九岁便中进士,授刑部主事。爱好诗文,在京师为官时,参加了王宗沐、李先芳、吴维岳等人的诗社,与李攀龙、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等以诗文唱和,名声日高。在刑部任职,升为员外郎、郎中。
有奸人犯法,逃匿于锦衣卫都督陆炳家中,被世贞搜出,炳仗严嵩之势去说情,世贞不肯徇情枉法。杨继盛被诬告下狱,世贞为他送汤送药,代其妻子写状申冤。继盛冤死,又给他安葬。严嵩恨世贞入骨,贬为青州兵备副使,又罗织罪名害死他父亲王忄予。世贞与弟世懋哀痛欲绝,守孝三年。隆庆元年(1567)八月,兄弟二人上朝为父申冤,在大学士徐阶的帮助下,得以昭雪,恢复了王忄予的官职爵位。
父亲昭雪之后,世贞本不欲再出来做官,但恰逢圣上下诏征求直言,于是疏陈八事以应诏,即“法祖宗,正殿名,广恩义,宽禁例,修典章,推德意,昭爵赏,练兵实”其后历任浙江右参政、山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太仆寺卿等职。万历二年(1574)任郧阳右副都御史。江陵人张居正为宰相,权势极大。荆州发生地震,世贞引西汉人京房的卜辞说,地震是因为臣权过重,致使大地不安,借此以规劝张居正,因遭居正忌克,调他任南京大理寺卿,为给事中杨节弹劾而罢官,后起用任应天府尹,又被劾而罢。直到张居正死后,世贞才起用为南京刑部右侍郎,但称病不赴任。许久以后,因其好友王锡爵执政,才出任南京兵部右侍郎,后升为南京刑部尚书。按制度,官阶应为正三品,但御史黄仁荣说他曾多次被弹劾,不应享正三品爵位。世贞再三称病辞官,于万历二十一年病卒。
世贞与李攀龙交替为文坛盟主,攀龙死后,世贞独主文坛二十年,其才最高,地位最显赫,名扬四海。当时士大夫、山人、骚人墨客、和尚、道士纷纷出入于门下,凡受他片言只语赞誉过的人,其名声立即提高。他认为文章效法西汉,诗歌则须以盛唐为楷模,唐大历以后的书,太重于词藻,不要去读。晚年,批评他的人渐多,拜访他的人渐少。病重期间,刘凤去望他,见他还在玩味苏子瞻的著作。
世贞自号凤洲,又号。。州山人,与他相交往来的人,大抵可见于其文集之中,把他们分类列名:前五子有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吴国伦、宗臣;后五子是南昌余日德、蒲圻魏裳、歙县汪道昆、铜梁张佳胤、新蔡张九一;广五子有昆山俞允文、浚县卢木冉、濮州李先芳、孝丰吴维岳、顺德欧犬任;续五子是阳曲王道行、东明石星、从化黎民表、南昌朱多火奎、常熟赵用贤;末五子是京山李维桢、鄞县屠隆、南乐魏允中、兰奚谷胡应麟、赵用贤。这种分类,多是出于他自己的好恶。
胡应麟,自幼能做诗,万历四年(1576)参加乡试,屡试不中。其后隐居山中,编著书四万余卷。曾以诗访王世贞,世贞大为赞赏,使他更加自负。所著诗薮二十卷,大抵是以王世贞的危言为蓝本而加以铺陈而成。他说诗家中之王世贞,如同集大成之孔子。其阿谀奉承到如此程度。
归有光,字熙甫,昆山人。九岁就能写文章,二十岁尽通五经、三史,拜同乡魏校为师。嘉靖十九年(1540)乡试中举之后,八次赴京参加礼部会试,均不及第。后迁居嘉定安亭江,读书讲学,门徒常有数百人,称他为“震川先生”
嘉靖四十四年(1565)中进士,授长兴知县。后调任顺德通判,专管马政。隆庆四年(1570),大学士高拱、赵贞吉知有光有才,推荐为南京太仆丞,掌管内阁制敕房,参预修纂世宗实录,在任上病逝。
有光善写秦汉文,喜读太史公书,领会其精神、哲理。汉时王世贞为文坛赫赫有名的盟主,有光却极力批评他,认为他是个华而不实的大庸人。世贞起初十分不满,后来折服,称赞有光承继了韩愈、欧阳修的风格,推崇备至。
有光对经学深有造诣,与德清胡友信齐名,世人并称“归胡”
胡友信,字诚之,浙江德清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授顺德知县。该县每年赋税都由奸吏承输,他们将其所得利益分一点给上级长官,谓之“月钱”胡友信上任后,与百姓约定,每年赋税分三次交纳,而每次多寡由自己决定,官府不多取,闾里无另外赋税,公赋也不短少。海寇兴起,官军前往征讨,百姓受到骚扰。境内的乌洲、大洲等地是海寇的巢穴,一些无业少年充当海寇耳目。友信捕杀其头目,其余四散。各乡建立“四应社”一乡有警,其他三乡鸣鼓声援,不援者与寇同罪,从此寇不敢犯。就是大灾之年,百姓饿死也不敢为非作歹。
起初,友信担心百姓不重视刑罚,偏于严。以后令行禁止,则逐渐宽松,有时十余天不惩处一人。治县如治家,毁坏的地方加以修理,被废止的加以复兴,学校、城池都加以更新。同时,督促并考核本县子弟的学习,大兴教化。去世后,顺德士民立祠祭祀,表示怀念。
友信博通经史,学有根基,明代举子中最出名的,前有王鏊、唐顺之,后有归有光、思泉。思泉即友信的别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