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小说网 www.yipinzongshi.com,我真不想救那个渣男啊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鲧犯了什么错误呢?也就是因为治水不力。这本来是个可轻可重的错误。往轻里说,是能力不够。从重来判,也最多算是一个渎职罪。尧判决鲧流放,本身就是“从重从快”了。
再看看舜是怎么继位的?舜继位的主要功绩就是“流四罪”和“平四凶”。也就是说,便将原本已经被流放的鲧杀于羽山还不够,还将他列为四罪之一,背负千古骂名。
与鲧同时并列四罪的,还有共工、三苗和驩兜。而这四个人,除了舜之外,其他几人都是当时尧最得力的几名臣子。几人成为四罪,也就是说尧身边都是小人。那是不是说,尧自身没有识人之能,而是个不辨忠奸的昏君呢?
如果是这样,那么很明显,就吻合了《竹书纪年》里所记载的“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了。反过来说,如果尧是明君的话,那么是不是说,“四罪”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被冤枉的。而整治他们的舜,这件事就谈不上什么丰功伟绩了。
何况,治水这件事本身就疑点众多。鲧因治水不力被杀,而他的儿子继承并成功,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鲧是最好的水利专家,对治水方面经验丰富。即便他的治水方案有问题,那么在长达九年的的时间内,不换人而让他一直按照错误的方案执行,最高领导尧有没有责任呢?
再者,既然否定了鲧的方案,那么就应该找到能提供合适方案的人选。正常来说,家传的绝活思路都是相同的。这种情况下,长期接受家传思路的禹,肯定不是最好的选择。至少,水神共工和儿子后土要合适得多。但为什么舜还是让鲧的儿子禹来继续治水呢?
作为禹来讲,自己的父亲仅仅因为能力不行被杀,心里没有怨恨吗?如果禹完全没有想法,孝字何在?也就是说,大禹治水,多少都在孝这个字上有所欠缺。舜原本就是依靠“孝”的德行,被尧相中并将两个女儿嫁给他,从而崭露头角的。更是以二十四孝之首,流传千秋万世。
以孝治国的舜,任用孝方面不那么完美的禹,后来还传位与之,这未免也有点说不过去了吧?再联想到舜最后的结果,就更令人起疑了。
按照《史记》的说法: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尚书》的记载就比较模糊:陟方乃死。《淮南子》是这么说的:舜荐禹于天,使禹摄政。有苗氏叛,南征,崩于鸣条,殡以瓦棺,葬于苍梧九疑山之阳,是为零陵。按照《竹书纪年》记载又不同:鸣条有苍梧之山,帝崩遂葬焉,今海州。
不同的史书,记载的都不尽相同,这又为什么?
所谓考证考证,有一点是前提,谓之孤证不立是也。不如先抛开各种记载的的异,先取其同,就应该是最接近于事实的了。
在这些记载中,无论说的苍梧、九疑山、零陵、海州,舜死于南方蛮夷之地是无误的。那么问题就来了,舜去人烟稀少瘴疠丛生的南方干什么?如果是巡视的话,苍梧一带都没什么人,也没有派驻地方州府。去一个路途遥远,既不是经济文化中心,又不是军事关防重地的意义是什么?
按照某些说法,是去征讨三苗。这种说法根本经不起推敲。就算是要去征讨,苍梧远在千里之外,为何不派得力将领前往,而非得亲自征讨?即便是非要御驾亲征,跑那么远打仗,所带军队少不了吧?若算上后勤运输,必是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为何史料中没半点用兵的记录?
还有些说法是去和猛兽搏斗而死,就更加是无稽之谈了。舜帝已是百岁高龄,自己能不能走到千里之外的苍梧都很成问题,还能和恶龙搏斗并除害,完全就是不可能的事。再结合两位妃子听闻死讯后,赶到湘地投河而死,正确答案便昭然若揭了。
因此就有了几个结论。
首先,从来都没有过什么禅让之事。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被奉五帝。黄帝传其孙颛顼,颛顼传其侄帝喾,帝喾传其子挚。挚不仁,诸候立挚的弟弟尧为帝。
也就是说,从黄帝开始,不说父死子继吧,也至少是有血亲关系传承。但到了尧这里,突然来个禅让,这就很有问题了。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一国之君更不可能轻易改变并没有出太大问题的决策,何况是继承人选立这么重大的事。
即便子不肖,还有兄弟、侄、孙等人,怎么也轮不到舜这个当女婿的来继承吧。虽说舜是尧的女婿,但毕竟是外戚。在尧之前,没有过外戚继承的先例。在舜之后,也没有过女婿继承的后来者。
所谓事出反... -->>
鲧犯了什么错误呢?也就是因为治水不力。这本来是个可轻可重的错误。往轻里说,是能力不够。从重来判,也最多算是一个渎职罪。尧判决鲧流放,本身就是“从重从快”了。
再看看舜是怎么继位的?舜继位的主要功绩就是“流四罪”和“平四凶”。也就是说,便将原本已经被流放的鲧杀于羽山还不够,还将他列为四罪之一,背负千古骂名。
与鲧同时并列四罪的,还有共工、三苗和驩兜。而这四个人,除了舜之外,其他几人都是当时尧最得力的几名臣子。几人成为四罪,也就是说尧身边都是小人。那是不是说,尧自身没有识人之能,而是个不辨忠奸的昏君呢?
如果是这样,那么很明显,就吻合了《竹书纪年》里所记载的“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了。反过来说,如果尧是明君的话,那么是不是说,“四罪”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被冤枉的。而整治他们的舜,这件事就谈不上什么丰功伟绩了。
何况,治水这件事本身就疑点众多。鲧因治水不力被杀,而他的儿子继承并成功,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鲧是最好的水利专家,对治水方面经验丰富。即便他的治水方案有问题,那么在长达九年的的时间内,不换人而让他一直按照错误的方案执行,最高领导尧有没有责任呢?
再者,既然否定了鲧的方案,那么就应该找到能提供合适方案的人选。正常来说,家传的绝活思路都是相同的。这种情况下,长期接受家传思路的禹,肯定不是最好的选择。至少,水神共工和儿子后土要合适得多。但为什么舜还是让鲧的儿子禹来继续治水呢?
作为禹来讲,自己的父亲仅仅因为能力不行被杀,心里没有怨恨吗?如果禹完全没有想法,孝字何在?也就是说,大禹治水,多少都在孝这个字上有所欠缺。舜原本就是依靠“孝”的德行,被尧相中并将两个女儿嫁给他,从而崭露头角的。更是以二十四孝之首,流传千秋万世。
以孝治国的舜,任用孝方面不那么完美的禹,后来还传位与之,这未免也有点说不过去了吧?再联想到舜最后的结果,就更令人起疑了。
按照《史记》的说法: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尚书》的记载就比较模糊:陟方乃死。《淮南子》是这么说的:舜荐禹于天,使禹摄政。有苗氏叛,南征,崩于鸣条,殡以瓦棺,葬于苍梧九疑山之阳,是为零陵。按照《竹书纪年》记载又不同:鸣条有苍梧之山,帝崩遂葬焉,今海州。
不同的史书,记载的都不尽相同,这又为什么?
所谓考证考证,有一点是前提,谓之孤证不立是也。不如先抛开各种记载的的异,先取其同,就应该是最接近于事实的了。
在这些记载中,无论说的苍梧、九疑山、零陵、海州,舜死于南方蛮夷之地是无误的。那么问题就来了,舜去人烟稀少瘴疠丛生的南方干什么?如果是巡视的话,苍梧一带都没什么人,也没有派驻地方州府。去一个路途遥远,既不是经济文化中心,又不是军事关防重地的意义是什么?
按照某些说法,是去征讨三苗。这种说法根本经不起推敲。就算是要去征讨,苍梧远在千里之外,为何不派得力将领前往,而非得亲自征讨?即便是非要御驾亲征,跑那么远打仗,所带军队少不了吧?若算上后勤运输,必是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为何史料中没半点用兵的记录?
还有些说法是去和猛兽搏斗而死,就更加是无稽之谈了。舜帝已是百岁高龄,自己能不能走到千里之外的苍梧都很成问题,还能和恶龙搏斗并除害,完全就是不可能的事。再结合两位妃子听闻死讯后,赶到湘地投河而死,正确答案便昭然若揭了。
因此就有了几个结论。
首先,从来都没有过什么禅让之事。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被奉五帝。黄帝传其孙颛顼,颛顼传其侄帝喾,帝喾传其子挚。挚不仁,诸候立挚的弟弟尧为帝。
也就是说,从黄帝开始,不说父死子继吧,也至少是有血亲关系传承。但到了尧这里,突然来个禅让,这就很有问题了。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一国之君更不可能轻易改变并没有出太大问题的决策,何况是继承人选立这么重大的事。
即便子不肖,还有兄弟、侄、孙等人,怎么也轮不到舜这个当女婿的来继承吧。虽说舜是尧的女婿,但毕竟是外戚。在尧之前,没有过外戚继承的先例。在舜之后,也没有过女婿继承的后来者。
所谓事出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