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小说网 www.yipinzongshi.com,穿越种田之富贵荣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宋嘉言他们到了才会交到他们手上,一时之间宋嘉言也并不了解情况。这时候,宋嘉言哪能随口就做决定呢?
而至于说用南郡的地租来做购地之资,别说对方家愿意与否。宋嘉言就首先不能同意。万一要是孔氏手里真拿不出钱,或者说确实是没什么钱,他还指着南郡的地租到那儿安家呢,虽然不知道那里的地经过管事的,主人家又一年没管最后能收上来多少,至少要留着那些粮食准备他们这十来个人一年的伙食吧?而且如果明年他们自己大概也要种一些田地够这一家子人吃饭,到时候说不定还要养几个会种地的人,这些粮食要从宋嘉言手里出去,那是想都不要随便想。
说到他们家的地不够换的时候,宋嘉言特别看了孔氏一眼。
孔郡守哪里能不知道宋嘉言看这一眼的意思?只见他苦笑了一下,像是有些无奈,又像是有些放心,看了看低着头的宋嘉祥,他叹了一口气,道:“你们只要好好想一想,愿不愿意与他们交换便是,其他的事,小孩子无需操心。”
有了孔郡守这句话,宋嘉言当然代表他们三个人一起答应了下来——马都尉的信上很明白地写了,人家那地也是良田好土,所以虽然一个是在南郡,一个是在弘农,他们也是不愿意用九十来顷地换七十来顷的,虽然南郡的二十顷地的价格和弘农的二十顷地的价格不同,但是其中的差价,友情价至少他们也是要按八成来算的。而且虽然不知道现在到底土地的收益如何,但是简单换算来看,这近百顷地怎么也应该不会差。
不说九十多顷地难卖,七十多顷地就好卖吗?那动辄几千顷的良田,绝对不是某个人家一代人就能轻易积攒起来的。除非皇帝哪根筋抽着了忽然决定赐你良田千顷,要不然无论是买,还是靠皇帝的赏赐,有多少人能一下子买卖几十顷田地呢?更何况这还是在汉朝!在汉朝,一个中等爵位第十级的人得到的赏赐也不过二十顷地而已,只有做到爵位第十一级才有可能一跃得到七十多顷土地的赏赐,而这就是一个质的飞跃,一步从普通士族到大贵族了。
既然有这种机会,孔郡守就答应了会把一切都搞定,那么不要白不要,宋嘉言何乐而不为呢?又便宜不占的,那就是白-痴!而宋嘉言永远不会对自己的智商有任何疑问。
解决了换地的问题,也就勉强算是皆大欢喜了。接下来就谈到了马都尉说的另一件事——接宋嘉言他们到南郡去的问题。
马都尉在信上说,有一个不幸的消息是,因为当时宋中丞在南郡买地的时候从来没想过要到南郡常住,所以宋家在南郡的地上没有盖宋家的房子。他们那块地,除了那些农户的房子,只盖了一栋小院子住着宋中丞派过来管事的一家人。如果宋嘉言他们要过去,一个办法是先在外面找个院子住个一年半载,等找块地盖个房子再搬过去,二是在南郡的江陵县城里买个院子,虽然不一定到处都有卖,三是暂时先住到马都尉家,当然之后的事情也是等房子盖好。
信中,马都尉倒是很热忱地表示,宋兄只剩下这三个孩子,他老马是无论如何都愿意照顾的,宋嘉言他们不用客气,只要住到他家里去就是,他和他老婆一定把宋嘉言他们当做自己的孩子照顾。然而,别人家始终不是自己家,难道还能有谁在别人家住一辈子?而且住在马家,那就不是宋家了。这样的决定,别说宋嘉祥,宋嘉言自己都不能接受。
孔郡守倒是颇为乐观,只见他捏了捏胡子道:“要不,你们再在家里住几个月?造个宅子也不需要那么久,下个月开始就是农闲,多叫些工匠,有几个月也能造个房子了,到时候再……”
不过,这件事他显然还没跟他母亲孔太夫人向氏商量。向氏可是希望尽快把宋家三兄弟都送走的,孔氏虽然比宋中丞小八岁,但是也不年轻了,二十七八的人,又是再嫁,拖得越久就越要高价才能送出去,女人到三十那就是黄脸婆了,不趁着她还没到三十赶紧再送出去,难道还要再留着他们不成?所以当即向氏就瞪了他一眼。
孔郡守说到“到时候”的转折之处似乎才想起母亲的意图,这会儿被母亲瞪了一眼,顿时后面的话都不敢说了,只能转头望着他夫人邓氏。
邓氏没有理他。其实,想来邓氏应该也是不想宋嘉言他们在这里久住的。要不然,十几个人挤在那么一个小院子里,十天半个月还能忍受,一年半载的怎么也住不下去吧?
宋嘉言摇了摇头,又安抚地握了握宋嘉祥因为悄悄地打量了一下向氏、邓氏和孔氏之后忽然握紧的手,笑着道:“舅父……一片心意,我兄弟三人本该老实受了。”
然后,他似乎有些为难,“可是,嘉言虽然没有种过地,也听说十一月到……来年三月是……农闲的时候。嘉言和两位阿弟今后要管着父亲留下来的这么些地,而今舅父又给添加了一些,不趁农闲时去熟悉情况恐怕是不妥。是以,嘉言早几日就与嘉祥商量了,打算等弘农郡的地的事情办妥了,就到南郡去。一个是可以跟着管事看看南郡都种些什么,收成如何,也好为来年三月的……播种做准备;二是正好这几日过去按说正是算地租的时候,嘉言与嘉祥可以一起学学地租的……算法;三个,则是可以趁着农闲,到当地熟悉一下当地的……民风民俗,以后也好在乡里与人相处。至于住的地方,到了南郡自然有办法解决,实在不行,恐怕也只有委屈管事的一家人找找住处而已,万不敢因为住所的事就耽误了更大的事……”
宋嘉言这几天说话已经越来越流利了,别说要休养几个月,就这么休养了半个月,他的“身体就好了很多”,除了偶尔有些不是那么熟悉的词他需要踌躇一下,现在,他基本上能保证不随便磕磕巴巴。
“这话说的不错。”向氏很快就表示了赞同,又瞪了一眼孔郡守,“大郎你没有当过家,不知道这种田收租也有它本来的一套学问。这两个大的都是懂事的孩子,而且他们现在也没有管家的人,以后是要内外一把抓的。所以,你就别再瞎出主意吧,反而让孩子不知所措。”
向氏都发了话,孔郡守也不能多说什么:“我过几日就派人到南郡和弘农去一趟把田契给过了。”这件事就算这么定了下来。
很快,几个人又说起了宋家三兄弟搬到南郡去的准备工作和要带谁过去之类的事,孔郡守还特别说到了他准备安排过去办理田契和户籍之类的事的人。
他说的这个人似乎很得他信赖,从提到这个人开始,孔郡守就对这个人从能力、办事手段再到为人处世等方面都夸赞不已。
“既然舅父如此信任,此人办事想必是极为牢靠的。”宋嘉言和宋嘉祥一直都是默默地听着,不过,在孔郡守第四次说到那个人的时候,宋嘉言忽然开口笑了起来,“本来不该如此,可是以后这些事,我们兄弟少不得知道一些,要不,舅父,也让嘉祥跟着这人到南郡和弘农跑一趟去?”</P></DIV>
<TR>
宋嘉言他们到了才会交到他们手上,一时之间宋嘉言也并不了解情况。这时候,宋嘉言哪能随口就做决定呢?
而至于说用南郡的地租来做购地之资,别说对方家愿意与否。宋嘉言就首先不能同意。万一要是孔氏手里真拿不出钱,或者说确实是没什么钱,他还指着南郡的地租到那儿安家呢,虽然不知道那里的地经过管事的,主人家又一年没管最后能收上来多少,至少要留着那些粮食准备他们这十来个人一年的伙食吧?而且如果明年他们自己大概也要种一些田地够这一家子人吃饭,到时候说不定还要养几个会种地的人,这些粮食要从宋嘉言手里出去,那是想都不要随便想。
说到他们家的地不够换的时候,宋嘉言特别看了孔氏一眼。
孔郡守哪里能不知道宋嘉言看这一眼的意思?只见他苦笑了一下,像是有些无奈,又像是有些放心,看了看低着头的宋嘉祥,他叹了一口气,道:“你们只要好好想一想,愿不愿意与他们交换便是,其他的事,小孩子无需操心。”
有了孔郡守这句话,宋嘉言当然代表他们三个人一起答应了下来——马都尉的信上很明白地写了,人家那地也是良田好土,所以虽然一个是在南郡,一个是在弘农,他们也是不愿意用九十来顷地换七十来顷的,虽然南郡的二十顷地的价格和弘农的二十顷地的价格不同,但是其中的差价,友情价至少他们也是要按八成来算的。而且虽然不知道现在到底土地的收益如何,但是简单换算来看,这近百顷地怎么也应该不会差。
不说九十多顷地难卖,七十多顷地就好卖吗?那动辄几千顷的良田,绝对不是某个人家一代人就能轻易积攒起来的。除非皇帝哪根筋抽着了忽然决定赐你良田千顷,要不然无论是买,还是靠皇帝的赏赐,有多少人能一下子买卖几十顷田地呢?更何况这还是在汉朝!在汉朝,一个中等爵位第十级的人得到的赏赐也不过二十顷地而已,只有做到爵位第十一级才有可能一跃得到七十多顷土地的赏赐,而这就是一个质的飞跃,一步从普通士族到大贵族了。
既然有这种机会,孔郡守就答应了会把一切都搞定,那么不要白不要,宋嘉言何乐而不为呢?又便宜不占的,那就是白-痴!而宋嘉言永远不会对自己的智商有任何疑问。
解决了换地的问题,也就勉强算是皆大欢喜了。接下来就谈到了马都尉说的另一件事——接宋嘉言他们到南郡去的问题。
马都尉在信上说,有一个不幸的消息是,因为当时宋中丞在南郡买地的时候从来没想过要到南郡常住,所以宋家在南郡的地上没有盖宋家的房子。他们那块地,除了那些农户的房子,只盖了一栋小院子住着宋中丞派过来管事的一家人。如果宋嘉言他们要过去,一个办法是先在外面找个院子住个一年半载,等找块地盖个房子再搬过去,二是在南郡的江陵县城里买个院子,虽然不一定到处都有卖,三是暂时先住到马都尉家,当然之后的事情也是等房子盖好。
信中,马都尉倒是很热忱地表示,宋兄只剩下这三个孩子,他老马是无论如何都愿意照顾的,宋嘉言他们不用客气,只要住到他家里去就是,他和他老婆一定把宋嘉言他们当做自己的孩子照顾。然而,别人家始终不是自己家,难道还能有谁在别人家住一辈子?而且住在马家,那就不是宋家了。这样的决定,别说宋嘉祥,宋嘉言自己都不能接受。
孔郡守倒是颇为乐观,只见他捏了捏胡子道:“要不,你们再在家里住几个月?造个宅子也不需要那么久,下个月开始就是农闲,多叫些工匠,有几个月也能造个房子了,到时候再……”
不过,这件事他显然还没跟他母亲孔太夫人向氏商量。向氏可是希望尽快把宋家三兄弟都送走的,孔氏虽然比宋中丞小八岁,但是也不年轻了,二十七八的人,又是再嫁,拖得越久就越要高价才能送出去,女人到三十那就是黄脸婆了,不趁着她还没到三十赶紧再送出去,难道还要再留着他们不成?所以当即向氏就瞪了他一眼。
孔郡守说到“到时候”的转折之处似乎才想起母亲的意图,这会儿被母亲瞪了一眼,顿时后面的话都不敢说了,只能转头望着他夫人邓氏。
邓氏没有理他。其实,想来邓氏应该也是不想宋嘉言他们在这里久住的。要不然,十几个人挤在那么一个小院子里,十天半个月还能忍受,一年半载的怎么也住不下去吧?
宋嘉言摇了摇头,又安抚地握了握宋嘉祥因为悄悄地打量了一下向氏、邓氏和孔氏之后忽然握紧的手,笑着道:“舅父……一片心意,我兄弟三人本该老实受了。”
然后,他似乎有些为难,“可是,嘉言虽然没有种过地,也听说十一月到……来年三月是……农闲的时候。嘉言和两位阿弟今后要管着父亲留下来的这么些地,而今舅父又给添加了一些,不趁农闲时去熟悉情况恐怕是不妥。是以,嘉言早几日就与嘉祥商量了,打算等弘农郡的地的事情办妥了,就到南郡去。一个是可以跟着管事看看南郡都种些什么,收成如何,也好为来年三月的……播种做准备;二是正好这几日过去按说正是算地租的时候,嘉言与嘉祥可以一起学学地租的……算法;三个,则是可以趁着农闲,到当地熟悉一下当地的……民风民俗,以后也好在乡里与人相处。至于住的地方,到了南郡自然有办法解决,实在不行,恐怕也只有委屈管事的一家人找找住处而已,万不敢因为住所的事就耽误了更大的事……”
宋嘉言这几天说话已经越来越流利了,别说要休养几个月,就这么休养了半个月,他的“身体就好了很多”,除了偶尔有些不是那么熟悉的词他需要踌躇一下,现在,他基本上能保证不随便磕磕巴巴。
“这话说的不错。”向氏很快就表示了赞同,又瞪了一眼孔郡守,“大郎你没有当过家,不知道这种田收租也有它本来的一套学问。这两个大的都是懂事的孩子,而且他们现在也没有管家的人,以后是要内外一把抓的。所以,你就别再瞎出主意吧,反而让孩子不知所措。”
向氏都发了话,孔郡守也不能多说什么:“我过几日就派人到南郡和弘农去一趟把田契给过了。”这件事就算这么定了下来。
很快,几个人又说起了宋家三兄弟搬到南郡去的准备工作和要带谁过去之类的事,孔郡守还特别说到了他准备安排过去办理田契和户籍之类的事的人。
他说的这个人似乎很得他信赖,从提到这个人开始,孔郡守就对这个人从能力、办事手段再到为人处世等方面都夸赞不已。
“既然舅父如此信任,此人办事想必是极为牢靠的。”宋嘉言和宋嘉祥一直都是默默地听着,不过,在孔郡守第四次说到那个人的时候,宋嘉言忽然开口笑了起来,“本来不该如此,可是以后这些事,我们兄弟少不得知道一些,要不,舅父,也让嘉祥跟着这人到南郡和弘农跑一趟去?”</P></DIV>
<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