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小说网 www.yipinzongshi.com,草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三百八十章 战衡州:不是我变了心
【元宵快乐!匪头却没元宵吃,因为对那玩意过敏……。且把票票下了锅,什么***推荐票评价票一并煮来。端起碗,清汤诶……】
让李肆吃惊的并非是谣言,而是陈万策即将要干的一件事,湖南巡抚叶九思播传谣言,不过是为这事铺垫造势。
陈万策要干什么,都还不足以让李肆震动,因为陈万策也只是给胤祯打前站,真正的戏肉在胤祯身上。
英华军抢占衡州,延信不依不饶地在黄沙湾掘壕固守,图的是什么?只是迎候胤祯大军南下,与虎贲军对决?并非尽然如此,也为的是胤祯的谋划。
这位十四阿哥要干什么?哭孔!亲临石鼓书院去哭孔!严格说该叫悼儒,这也是从《正气》报倡导的哭孔行动里得来的灵感。陈万策先行一步,以理学大师李光地爱徒的名声,将聚在石鼓书院的读书人心气抬起来,接着胤祯出面,就在石鼓书院演上一场大戏。
石鼓书院就在瞻岳门东北不到一里处,寻常小炮都能打到,这事肯定不是下属的建言,而是胤祯自己拍脑袋想出来的大胆之行。他要趁着大军攻城的时候,亲自去石鼓书院悼念毁于英华之地的儒教道统。
大胆都是其次,胤祯对儒家士子“道统”的看重,让李肆觉得自己忽略了此人的潜质。原本的历史里,胤祯只在军事上显露过一定的才能,败策凌敦多布,复***,谏言康熙缓攻策妄阿拉布坦,在军事决策上也就是“不糊涂”的程度。除此之外,他再没什么表现,早早就因雍正得位而沉寂。
之前李肆在宜章跟胤祯对决,就军事而言,胤祯都还显得稚嫩,让李肆不怎么在意此人。可如今见着他这神来的一笔,顿时有所警惕,这家伙的路子,还真就是康熙的路子,假以时日,未尝不是个小康熙。
为何李肆会这么想?
“人心,大将军此举虽说冒险,却能得天下士子之心!万策也是想通了,不再劝大将军,非常之时,就得执决绝之心,行非常之事。”
荆州城外,陈万策向送行的胤祯拜别,胤祯竟也是深躬到底。
“还望先生打好招呼,胤祯不想皇上惊忧,等此事完结,再由胤祯自己奏报给皇上。”
两人对拜,胤祯仔细叮嘱道,陈万策露出了然的微笑。
“大将军放心,此事也就万策、叶九思和延信等人知晓,还特别防范着湖南县府官,特别是长沙知府……”
长沙知府沈敬是四阿哥胤禛门人,陈万策点出这一条,胤祯宽慰地笑了。
“大将军舍身护道统之名,定将感动天下士子。”
陈万策再这么说着,胤祯微微摆手,脸上却是笑容不减。
果敢、大胆,尤重人心,还特别看重汉人士子,这几乎跟青年时的康熙如出一辙,让李肆内心隐隐担忧。
他已经将历史大潮拐到了另一个方向,康熙之后,清国皇帝到底会是谁?一定还是雍正吗?这可真难说了,瞧眼下康熙和胤禛因为他李肆而渐生隔阂,胤祯的政治生命,也因他李肆而有了极大变化,难保康熙会将位置传给胤祯。
民间演义里所说的将“传为十四皇子”改为“传位于四皇子”这事多半是不存在的,但康熙对胤祯有传位之意却该是真的。
胤祯和胤禛这两兄弟的选择,就李肆前世所知,前者有太多优势。一是年轻,二是性格像康熙自己,三是有统领大军的经验。前世诸多人将胤禛这个“闲王”长期的默默无闻视为隐忍,这也是过份解读。康熙并没有给胤禛太多历练军政事务的机会,都是一些零碎小事,对其暴躁偏执的性格也有清醒认识。
当然,这也不意味着康熙驾崩前已经定好了储位人选,可原本的历史上,如果康熙驾崩时,胤祯和胤禛都在京的话,雍正能不能“正”还真是难说。毕竟在这石鼓书院悼儒一事上,已经能清晰看到胤祯对储位的渴求。
眼下已是康熙五十六年,还有五年康熙就要蹬腿,按照李肆自己的规划,五年时间还不足以完全倾覆满清,清廷依在。那时继位的若是胤祯,会是什么局面?
这个问题李肆思考良久,感觉很难把握。胤祯虽然可能是个小康熙,但就他策划的这桩悼儒行动来看,胆量比老康熙更大,也更重视人心,治政时与治下的犬儒勾结也更紧,能出什么招数,要折腾到哪一步,李肆无法预料。
这时候他就开始审视之前自己的一桩认定,那就是不能让雍正上位。前世所知的雍正,心狠手辣,治政苛酷,注重实效。军机处、密折奏事等等举措让满清皇权走向顶峰,是对康熙“仁治”遗祸的矫正,让满清统治进行了一番内部改造,根基更加稳固。对满清是好皇帝,对华夏却是大祸害。最初胤禛出广东钦差,李肆的第一反应就是干掉他。
可现在形势不同,地位不同,思... -->>
第三百八十章 战衡州:不是我变了心
【元宵快乐!匪头却没元宵吃,因为对那玩意过敏……。且把票票下了锅,什么***推荐票评价票一并煮来。端起碗,清汤诶……】
让李肆吃惊的并非是谣言,而是陈万策即将要干的一件事,湖南巡抚叶九思播传谣言,不过是为这事铺垫造势。
陈万策要干什么,都还不足以让李肆震动,因为陈万策也只是给胤祯打前站,真正的戏肉在胤祯身上。
英华军抢占衡州,延信不依不饶地在黄沙湾掘壕固守,图的是什么?只是迎候胤祯大军南下,与虎贲军对决?并非尽然如此,也为的是胤祯的谋划。
这位十四阿哥要干什么?哭孔!亲临石鼓书院去哭孔!严格说该叫悼儒,这也是从《正气》报倡导的哭孔行动里得来的灵感。陈万策先行一步,以理学大师李光地爱徒的名声,将聚在石鼓书院的读书人心气抬起来,接着胤祯出面,就在石鼓书院演上一场大戏。
石鼓书院就在瞻岳门东北不到一里处,寻常小炮都能打到,这事肯定不是下属的建言,而是胤祯自己拍脑袋想出来的大胆之行。他要趁着大军攻城的时候,亲自去石鼓书院悼念毁于英华之地的儒教道统。
大胆都是其次,胤祯对儒家士子“道统”的看重,让李肆觉得自己忽略了此人的潜质。原本的历史里,胤祯只在军事上显露过一定的才能,败策凌敦多布,复***,谏言康熙缓攻策妄阿拉布坦,在军事决策上也就是“不糊涂”的程度。除此之外,他再没什么表现,早早就因雍正得位而沉寂。
之前李肆在宜章跟胤祯对决,就军事而言,胤祯都还显得稚嫩,让李肆不怎么在意此人。可如今见着他这神来的一笔,顿时有所警惕,这家伙的路子,还真就是康熙的路子,假以时日,未尝不是个小康熙。
为何李肆会这么想?
“人心,大将军此举虽说冒险,却能得天下士子之心!万策也是想通了,不再劝大将军,非常之时,就得执决绝之心,行非常之事。”
荆州城外,陈万策向送行的胤祯拜别,胤祯竟也是深躬到底。
“还望先生打好招呼,胤祯不想皇上惊忧,等此事完结,再由胤祯自己奏报给皇上。”
两人对拜,胤祯仔细叮嘱道,陈万策露出了然的微笑。
“大将军放心,此事也就万策、叶九思和延信等人知晓,还特别防范着湖南县府官,特别是长沙知府……”
长沙知府沈敬是四阿哥胤禛门人,陈万策点出这一条,胤祯宽慰地笑了。
“大将军舍身护道统之名,定将感动天下士子。”
陈万策再这么说着,胤祯微微摆手,脸上却是笑容不减。
果敢、大胆,尤重人心,还特别看重汉人士子,这几乎跟青年时的康熙如出一辙,让李肆内心隐隐担忧。
他已经将历史大潮拐到了另一个方向,康熙之后,清国皇帝到底会是谁?一定还是雍正吗?这可真难说了,瞧眼下康熙和胤禛因为他李肆而渐生隔阂,胤祯的政治生命,也因他李肆而有了极大变化,难保康熙会将位置传给胤祯。
民间演义里所说的将“传为十四皇子”改为“传位于四皇子”这事多半是不存在的,但康熙对胤祯有传位之意却该是真的。
胤祯和胤禛这两兄弟的选择,就李肆前世所知,前者有太多优势。一是年轻,二是性格像康熙自己,三是有统领大军的经验。前世诸多人将胤禛这个“闲王”长期的默默无闻视为隐忍,这也是过份解读。康熙并没有给胤禛太多历练军政事务的机会,都是一些零碎小事,对其暴躁偏执的性格也有清醒认识。
当然,这也不意味着康熙驾崩前已经定好了储位人选,可原本的历史上,如果康熙驾崩时,胤祯和胤禛都在京的话,雍正能不能“正”还真是难说。毕竟在这石鼓书院悼儒一事上,已经能清晰看到胤祯对储位的渴求。
眼下已是康熙五十六年,还有五年康熙就要蹬腿,按照李肆自己的规划,五年时间还不足以完全倾覆满清,清廷依在。那时继位的若是胤祯,会是什么局面?
这个问题李肆思考良久,感觉很难把握。胤祯虽然可能是个小康熙,但就他策划的这桩悼儒行动来看,胆量比老康熙更大,也更重视人心,治政时与治下的犬儒勾结也更紧,能出什么招数,要折腾到哪一步,李肆无法预料。
这时候他就开始审视之前自己的一桩认定,那就是不能让雍正上位。前世所知的雍正,心狠手辣,治政苛酷,注重实效。军机处、密折奏事等等举措让满清皇权走向顶峰,是对康熙“仁治”遗祸的矫正,让满清统治进行了一番内部改造,根基更加稳固。对满清是好皇帝,对华夏却是大祸害。最初胤禛出广东钦差,李肆的第一反应就是干掉他。
可现在形势不同,地位不同,思...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