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小说网 www.yipinzongshi.com,远山蝉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来到了上京,一起处理她的后事。
杨元颐宛若行尸走肉,跪在灵前,一动不动,似乎魂魄已经随着宣应亹去了。
直到宣应雍跪在他身侧,用带着哭腔的声音说:“帝君,长姐希望你好好的。”
他好好的,他自然会好好的,这是宣应亹的遗愿,她什么都没说,连皇位、家国都未托付,只托付了他的安泰。
他一定会好好的。
起灵入陵,著书立传,刻碑修室。
一桩桩,一件件,他都亲历亲为,陪她走完了最后一程。
回首二人共同走过的十多年岁月,像一把寒刀利刃,把他的人生彻底割成了前后两半。
他拒绝了姐姐让他回崇月的要求,只搬到巽山的皇寺中,淹旬旷月。
……
直到崇月起战,他才匆匆赶下山去,经由皇帝同意,奔赴了战场。
把匕首放置颈下的那一刻,他如一潭死水的心终于生出了一丝欣喜——他总算有了个正大光明的理由去陪她了。
利刃割开脖颈,痛苦和冰凉一起在身上肆意蔓延,跌下马之时他恍惚间宣应亹的面容出现在眼前,笑着朝他伸出手,说:“走吧。”
走吧。
走吧。
此后山高水长,千难万险,我们永远都在一起。
……
春风拂过巽山,拂过皇陵,那述圣纪碑千百世地矗立在此,一字一句书写了一个帝王一生的功绩,等着后人瞻仰毁誉。
然而却有一句话,永远独立于昭昭皇权之外,只道尽了独属于一人的此爱绵绵。
功名半纸,风雪千山,言不尽,观顿首。
第71章番外3
1
宣恒之刚过完七岁生辰后没多久,游照仪便和宣峋与商量着将他送去了赫明山,自己则和陛下请辞,想带着宣峋与再去看看旧年游历时的风光。
到这年除夕,中衢已经安定了近十年,各地农商繁茂,边疆平和,宣芷与也是一个一心为民的明君,中衢在她的手上,渐渐显出了先圣宣懿皇帝在位时的清明繁盛来,她知晓了二人的决定,自然也挥手放人,临行时拉着游照仪的手嘱托他们要代替她看看民间百态。
游照仪笑着应了,带着宣峋与上了马车,他们没带兰屏和许止戈,只有他们二人,暂时先跟着焦家的商队一路同行。
早年间诸事纷乱,宣峋与或是随军、或是办事,也曾去过不少地方,但却从未如此这般漫无目的地与游照仪一起出游过,一路上颇为兴奋,一直拉着马车的窗帘看着窗外,有时候只是一个很常见的东西,都会引起他的惊叹,游照仪便笑着陪他看,两个人像孩子一样凑在窗口,就像幼年一同去往赫明山时的模样。
窗外的风景飞速掠过,马车的车轮滚滚向前,不知何时,游照仪收回视线,撑着脑袋去看宣峋与的侧脸,岁月总是优待他的,没有在他脸上留下什么痕迹,反而在如水的时光中浸出了一丝难言的温润来。
宣峋与未曾注意到她的视线,专心地看着窗外,马车已经走出了城外,将上京的城楼远远地抛在身后,他默然看着,脑子里蓦然思及当年之事。
当年当年,当年灼灼离京之时,到底怀抱着什么样的心情呢?是不是觉得前半生够累了,是不是觉得人生已多束缚,是不是想着再也不回来了。
这件事曾是横亘在两人之间不可提及的伤疤,但随着时间流逝,宣峋与也敢于从愈来愈安定的现在回望过去,同时也试图尝试理解她当年的所思所想。
那些酸涩和痛苦熬成的岁月,现在想来,好像已经成为了他的一部分,就像每一个朝圣的信徒,在虔诚地跪在神佛脚下前都要经历道阻且长折磨,那是他必须经历的一场苦修。
“开心吗?”
耳边传来她的声音,宣峋与回望过去,对上了她温和专注的视线,下意识地绽开一个笑容,侧身靠在她的怀中。
他并未回答,与她十指交握,反问道:“你开心吗?”在我身边。
他没有说出后半句话,但游照仪却好似看穿了他的心思,在他唇角温柔地印下一吻,道:“嗯,很开心。”
2
虽说此行漫无目的,但游照仪还是想带宣峋与去看看昔年见过的海上盛景,便循了旧路而行,与焦家商队告别后,便一路从冶州去往了容州。
宣峋与爱听她说她曾经往来过的趣事,比如当年于此地吃了什么、做了什么,他便也要一同尝试,好似这般就能补足二人分开的那几年年岁,游照仪自然知道他的心思,不过也并未多说什么,只耐心地将自己的经历说给他听。
到了容州后,游照仪自然还想去看看宋品之,宣峋与便也一同同行,沧浪书院如今已不似当年,不仅占地扩大,招收的学生也比旧年多了好几倍,宋品之妻夫见二人前来,很是惊喜,热情地招待二人,又细细地为他们介绍了一遍书院。
当年流云声案救出来的那一批人,如今很多已经不在书院里了,或是成亲生子,或是做自己的生意,在宋品之等人的努力下,他们都很好的回到了世间,不再受旧年噩梦的侵扰。
宣峋与见到此景,也颇为欣慰,道:“你是他们的恩人。”
宋品之笑了笑,说:“殿下说的话和当年游大人说得一模一样,不过我也还是和当年一个想法,有些事总得有人去做,没什么恩不恩的。”
宋品之如今已年过半百,脸上增添了不少风霜的痕迹,她曾在女子步步艰难的乾明官场上官至一寺少丞,也曾做了这桩悬世大案的第一道剑锋,一生沉沉浮浮,最后却在清明盛世中弃了高官厚禄,携家带口来到此地,成了无数人心中那悬于苍穹下的另一盏明灯。
来到了上京,一起处理她的后事。
杨元颐宛若行尸走肉,跪在灵前,一动不动,似乎魂魄已经随着宣应亹去了。
直到宣应雍跪在他身侧,用带着哭腔的声音说:“帝君,长姐希望你好好的。”
他好好的,他自然会好好的,这是宣应亹的遗愿,她什么都没说,连皇位、家国都未托付,只托付了他的安泰。
他一定会好好的。
起灵入陵,著书立传,刻碑修室。
一桩桩,一件件,他都亲历亲为,陪她走完了最后一程。
回首二人共同走过的十多年岁月,像一把寒刀利刃,把他的人生彻底割成了前后两半。
他拒绝了姐姐让他回崇月的要求,只搬到巽山的皇寺中,淹旬旷月。
……
直到崇月起战,他才匆匆赶下山去,经由皇帝同意,奔赴了战场。
把匕首放置颈下的那一刻,他如一潭死水的心终于生出了一丝欣喜——他总算有了个正大光明的理由去陪她了。
利刃割开脖颈,痛苦和冰凉一起在身上肆意蔓延,跌下马之时他恍惚间宣应亹的面容出现在眼前,笑着朝他伸出手,说:“走吧。”
走吧。
走吧。
此后山高水长,千难万险,我们永远都在一起。
……
春风拂过巽山,拂过皇陵,那述圣纪碑千百世地矗立在此,一字一句书写了一个帝王一生的功绩,等着后人瞻仰毁誉。
然而却有一句话,永远独立于昭昭皇权之外,只道尽了独属于一人的此爱绵绵。
功名半纸,风雪千山,言不尽,观顿首。
第71章番外3
1
宣恒之刚过完七岁生辰后没多久,游照仪便和宣峋与商量着将他送去了赫明山,自己则和陛下请辞,想带着宣峋与再去看看旧年游历时的风光。
到这年除夕,中衢已经安定了近十年,各地农商繁茂,边疆平和,宣芷与也是一个一心为民的明君,中衢在她的手上,渐渐显出了先圣宣懿皇帝在位时的清明繁盛来,她知晓了二人的决定,自然也挥手放人,临行时拉着游照仪的手嘱托他们要代替她看看民间百态。
游照仪笑着应了,带着宣峋与上了马车,他们没带兰屏和许止戈,只有他们二人,暂时先跟着焦家的商队一路同行。
早年间诸事纷乱,宣峋与或是随军、或是办事,也曾去过不少地方,但却从未如此这般漫无目的地与游照仪一起出游过,一路上颇为兴奋,一直拉着马车的窗帘看着窗外,有时候只是一个很常见的东西,都会引起他的惊叹,游照仪便笑着陪他看,两个人像孩子一样凑在窗口,就像幼年一同去往赫明山时的模样。
窗外的风景飞速掠过,马车的车轮滚滚向前,不知何时,游照仪收回视线,撑着脑袋去看宣峋与的侧脸,岁月总是优待他的,没有在他脸上留下什么痕迹,反而在如水的时光中浸出了一丝难言的温润来。
宣峋与未曾注意到她的视线,专心地看着窗外,马车已经走出了城外,将上京的城楼远远地抛在身后,他默然看着,脑子里蓦然思及当年之事。
当年当年,当年灼灼离京之时,到底怀抱着什么样的心情呢?是不是觉得前半生够累了,是不是觉得人生已多束缚,是不是想着再也不回来了。
这件事曾是横亘在两人之间不可提及的伤疤,但随着时间流逝,宣峋与也敢于从愈来愈安定的现在回望过去,同时也试图尝试理解她当年的所思所想。
那些酸涩和痛苦熬成的岁月,现在想来,好像已经成为了他的一部分,就像每一个朝圣的信徒,在虔诚地跪在神佛脚下前都要经历道阻且长折磨,那是他必须经历的一场苦修。
“开心吗?”
耳边传来她的声音,宣峋与回望过去,对上了她温和专注的视线,下意识地绽开一个笑容,侧身靠在她的怀中。
他并未回答,与她十指交握,反问道:“你开心吗?”在我身边。
他没有说出后半句话,但游照仪却好似看穿了他的心思,在他唇角温柔地印下一吻,道:“嗯,很开心。”
2
虽说此行漫无目的,但游照仪还是想带宣峋与去看看昔年见过的海上盛景,便循了旧路而行,与焦家商队告别后,便一路从冶州去往了容州。
宣峋与爱听她说她曾经往来过的趣事,比如当年于此地吃了什么、做了什么,他便也要一同尝试,好似这般就能补足二人分开的那几年年岁,游照仪自然知道他的心思,不过也并未多说什么,只耐心地将自己的经历说给他听。
到了容州后,游照仪自然还想去看看宋品之,宣峋与便也一同同行,沧浪书院如今已不似当年,不仅占地扩大,招收的学生也比旧年多了好几倍,宋品之妻夫见二人前来,很是惊喜,热情地招待二人,又细细地为他们介绍了一遍书院。
当年流云声案救出来的那一批人,如今很多已经不在书院里了,或是成亲生子,或是做自己的生意,在宋品之等人的努力下,他们都很好的回到了世间,不再受旧年噩梦的侵扰。
宣峋与见到此景,也颇为欣慰,道:“你是他们的恩人。”
宋品之笑了笑,说:“殿下说的话和当年游大人说得一模一样,不过我也还是和当年一个想法,有些事总得有人去做,没什么恩不恩的。”
宋品之如今已年过半百,脸上增添了不少风霜的痕迹,她曾在女子步步艰难的乾明官场上官至一寺少丞,也曾做了这桩悬世大案的第一道剑锋,一生沉沉浮浮,最后却在清明盛世中弃了高官厚禄,携家带口来到此地,成了无数人心中那悬于苍穹下的另一盏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