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品小说网 www.yipinzongshi.com,道德经讲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本章说解】

    本章经旨,太上全为正人之性而说。“无名之朴”,就是“无为”之道;无为之道,即是无名之朴。以隐微显著分而言之,似乎不一,合而言之,本是一体,同是天地无名之始,至诚无妄之理。天之所赋者是此,人之所禀者是此,物之所受者亦是此。运作于天地之间,谓之道;秉受于人与物之心,谓之性。人能成此性,是为天下之完人;物能成此性,是为天地之完物。一性成,则一理全;一理全,而众理无不备矣。

    至诚无妄之理,有隐亦有显,有体亦有用。隐微者为体,显著者为用。体为万物之总持和枢纽,用为万物之运化和众妙。其体虽微,寂然不动,却能感而遂通;其用虽显,广大悉备,却能用之无穷。用的目的,在于使万物复命归根。经中所谓“无为而无不为”,正是此义。是故天地化育万物,非此而不能化;圣人教民,非此而无所教。以此而化,天下无所不化;以此而教,天下自然文明。故圣人虽不言,却无所不教。以此观之,人与天地之体用同一,我之体用,未尝不是天地之体用;天地之体用,未尝不是我之体用。天下国家,万物万事,万殊一贯。候王百姓,上下一心,合同体用,心心相通,天下必自正。果能如此,治国之君,未尝不是上古之尧舜;当今社会复归文明,未尝不是“无名之朴”。

    今之世人私欲过甚,蒙蔽太深。视祖先为愚昧,视道德为过时,视“无名之朴”为假说。虽使尽人心小聪明,追求虚华外表,贪求物质享受。自以为今胜于古,岂不知当今人类已经深深陷入虚假之中,舍本逐末,离根求华,以致所面临的诸多苦难,许多难以逾越的鸿沟,皆是人心不古,不修道德,自以为聪明的真愚昧所造成的。

    无为而无不为,总是一道之妙。“无为”为体,“无不为”为用。用本无用,“镇之以无名之朴”便是“用”。体本无体,无欲而静便是“体”。体用相因相比,总是一个大道。只是要人知其体而体之,知其用而用之,其理自得,自性自正。此正如《老子疏证》所云:“镇之以无名之朴,谓人君清虚自守,不见可欲,使群下莫由窥测高深,不能欺蔽之也。”

    太上圣祖在本章对候王如此谆谆教诲,是寄厚望于后世治国者,以道修之于身为真,修之于天下为普。使候王知而守之,以己之道德,施于天下,以化万民万事。“无名之朴”者,就是以静制动,以质止文,以淳化巧,使欲心虽将发作而不得发,并能释然自反,止欲生悔。无欲则静,静则能返于无名之朴。此乃所谓“我无欲而民自朴,我好静而民自正。”

    浑全未破的“无名之朴”,即是自然大道的体性。在人身则是未被情欲凿丧的先天本性,它没有任何私欲与妄想,至为清净纯朴。无名之朴是自然的,它能镇百邪,驱万魔,能调治一切纷乱,使之趋于有序化。能持正而守无名之朴,心身将自修,天下将自正。

    论德章第三十八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上德”者,就是真德、无上之德。“不德”者,即不执着于德、不用私心去行德。上德之人,心如天地,包容万物,其德朗照太空。其德性没有任何杂质,纯是天理独现;其德行循其自然,真诚纯朴,济世度人,不见踪迹,不留姓名,不被人知,不图回报。这种无私无欲、无后天造作的德行,即被称为“不德”。上德是“道心”、“佛性”的完满体现,是一种自然无为的真常之德,没有后天主观意识斧凿刀雕的痕迹,无迹象可睹,无端倪可察。不显山,不露水,是内在的、无形的、含蓄的、无心无意的德性的自然流露,是道与德的一种自然而完美的结合。上德无为而无以为,无以为则无不为,使万物各顺其性,各立其命。其德光照天下,其恩惠及众生,天下万物无不受其益,但却不知其所以然,也无从去回报。

    上古大德之君,天德昭明,厚德蕴之于心,施之于物,万善全备。但却不自知其德,不自以为有德,此即谓之“上德”。上德之圣人,虽不自有其德,但德之本体却日日常明,德之妙理却时时具足,日用常行,事事处处,无不是德。德不自有,其德无穷;有德不自是,其德至大。圣人之上德,宛如日月,施光明于万物,养众生于无声,寒暑随之周转,昼夜随之交替。故才有人与万物的阴阳平衡,生长发育,休生养息。日月之明,不分美丑善恶,皆一视同仁;从不计较得失,运转不差毫厘;从不炫耀其德,默默奉献如赤子。圣人之德,如同日月,其德与日月同明,其道与天地共心。此便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下德”者,不及上德,其德性尚未圆满具足,不能自然无为。行德的心意不纯净,所以执着于有为行德。其所以执德,是因为不明道德的深意,德性、德能尚未具足,故不能行无为之德。此类心态下所行之德,是谓“下德”。譬如胸怀私心,行小仁小惠,施人财物,助人之难,虽行善事,但却以别人能看见其善为喜,以图人之感谢回报为乐,以求个人声誉为念。其德可见,其誉可称,得人感谢,这便是“下德不失德”的种种表现。

    下德之人虽有善心,但心地不纯,行德中仍有“私”字夹杂其中,故执着于德。为了积德而行德,抱着“不失德”之心,执着于德之外相,这便是无德的表现。先辈曰:“有心行善不为德”,即是此义。德性是一种圣洁崇高的道性表现,全然是纯真天性的自然流露,容不得半点私心杂质。心有几分天然,便有几分德行,稍有杂念夹杂其间,虽也是在积德行善,但其德不厚,其善不大。而且这种德行往往违背自然规律,所以与人有益也有损,有得亦有失。现实中常有好心办坏事的例证,就是这种下德的适得其反。故有心行德之举,往往难以兼全。受德得益之人,称我为有德之人,称誉感谢;因行德使人受损者,人必怨我为缺德、无德。故曰“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德者,心之理也。此理从大道流出,从性中发现,是自然天理,人人具有,个个不缺。若能修至具足完备,果能以全德用之于天地万物,则无处不是德。世人私欲太甚,天理蒙蔽,以致天德损缺,其德不全。上德自然无为,不惠而自惠,不仁而自仁,犹如春风时雨滋养万物一般,适宜自然,而万物受益却不知晓,有何得失之患?学道者能行此德,便可以为上德之人。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此四句是言“上德”与“下德”的表现形态。因为两种德行的致养水平不同,故德的层次亦不同,行德的表现状态也有差异。上德之君,得自然无为之道,法道安静,浑厚完全,无有缺欠。上德是以无心为用,非以有心而为;不是为名号而为,而是为公行德,其德才能周遍天下。故曰“无以为”。

    “无以为”即无所偏。德之本体,空虚寂静,本来一事不有,无一物可见。本来无人无我,更有什么“无以为”与“有以为”?上德之人,心如太虚,空空洞洞,湛湛清清。内不起有为之心,外不见有为之尘,物我同然,内外如一。法道之安静,来也自然,去也自然,毫无有为雕琢的痕迹。故曰“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之君,只因心性未到圆明境界,故以言为教令,在有为法中着其跟脚。事事物物,必要思虑周全。下德之人,其行德是为了自己的名号,惟恐失去行善之机,生怕坏了有德之事,故常以有心去找善行。这种“有以为”,必然是愈为愈暗,以至于陷入无明中不能自拔。有为之为,难易相承,长短相形,高下相倾,永难周全,皆因其德不纯,才有如此的结果。故曰“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人之所以“有以为”,是因为其心还未能进入自然无为之妙,德性尚未达到浑全之境,所以便“有以为”。从有心为德,到无心为德,是一个修心的渐变过程。待到天理渐明,德性渐足之时,“有以为”必然会逐渐转化为“无以为”。欲修天道,必先修人道,人道圆而天道可成,此乃千古不易之定理。仁义礼智信这五德,人伦所必俱有,这是做人立身处世的根本。

    修大道者,无论从何门何法入手,皆不离此五德。五德遵行,臻(zhn)于至善,即是功德圆满之时。诸如历史上岳飞之大忠,舜之大孝,关云长之大义,其人格道德,流芳万古,受后世代代景仰,引为典范,皆是五德具足的表现。

    五德在世上虽为老生常谈,但要五德皆备俱圆,却非易事。先辈有云:“一德达于至善之境,则其余诸德亦随之而完美也。善以一德为主,而以其余诸德为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佛家常言“万德庄严”。修上德不能只在文字上打转,要深入到核心中去修行。无论五德也好,万德也好,皆是理性之化象。自性具足一切上德,所有德行之表现,皆是良知良能的本性显露,而且是自自然然。

    修道者行善积德,若是执于有心有为,或是为了图名图报,虽然行德也是益事,并非大错,但因未发自良心自性,而系后天人心所致,便不能达到至善境界。所以万德虽是名目不同,其实是同一道理。出自诚心,没有做作,毫不勉强,自自然然的行德,方是天真之独露,才可谓之“上德”。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仁性就是善性,是天性的理性信息,是仁德的自然流露。仁德与元性互为里表,相辅相成。“上仁”就是上善,是慈悲、善良、宽容、友爱的综合性德性。仁德为五德之首,最接近道德。大道又名“朴”,朴就是未被劈凿之圆木。

    仁德属木性,位东方,主魂性,属于阳,是紫气(古人因相传“老子”有紫气,故以紫为祥瑞的颜色。)东来、万物生发之地。东华是生命的朝阳,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它的光辉普照天下,充满活力。东方日出时,万物“觉醒”,恢复“元气”,如青翠树木之生长,欣欣向荣,故东方为万物生存的起源。“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故仁为五德之冠,上仁又是仁德之最。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其意是说:道德发生散失缺损之后,德性已不圆满。要弥补德性之不足,就必须从仁德修起。以道、德、仁、义、礼、智的顺序排列来看,“仁”处在德之下。德性不圆满,便降为上仁层次。“上仁”虽然不如天德那样自然纯净,但因它最近于德,故也能“为之而无以为”。

    人本有的仁德,就是东华灵气。人心之私,或暗室亏心,损伤东华灵气;或常生怒气,怒则伤肝,像暴风骤雨,摧折树木花草,使人气血不顺,毁了内天地的风和日丽。人应当常常心净无秽,轻松自然,修善积德,保持天然善性,东华灵气就会充满全身。人心之朴的不纯,德性不圆,就必须用慈悲、宽容、忍让、仁爱、友善等仁德而修补之。

    仁之近道者为“上仁”。上仁之君,因其至善无恶,其仁自然生发。观万物为一体,观天地为一身,看待万事万物,浑然是恻隐流行;行德于家国天下,同然是恩惠普及,无有彼此之分。“四海之内皆兄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芸芸众生,同秉东方仁理之气,生发万象万物,其形虽异,其本无殊。其仁如天,其爱如地,与万民万物相安于无事之中,相忘于无为之道,共通共融共心。随宜处顺,因物付物,功成事立,无以执为。故曰“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仁之“无以为”,就是不执着于善,也不执着于恶。真正有德之人,都能放下世间的一切。如果执着不放,都是悖道。树叶枯黄,自动凋落,唯弃落叶,才能轻松新生。万物由无生有,由有归于无,此就是大道本体。凡事出自本心,外面的有无善恶,皆不碍于我,如此就是合道。有德之人,也不挂碍于恶。恶为善之因,终生行善,心执着行善,遇恶心生不平,那无异是已失真道。天心如日月,无善恶之分,普照一切物,故日月常明。无恶也就无善。恶心既久,如落叶坠(zhui)地腐化,反而可以培道(善)根(因),善念自生。一个历劫为恶的人,当他受尽磨炼惩罚之后,必能觉悟从善。故《清静经》云:“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机。”

    天本是清气上升,而清气却是从地中生发;地本是阴浊之体,但阴极而可以生阳,浊定而能成清。地本静,其源乃从天气所结,故地气生动,万物才得以萌生。既明此理,善恶、清浊、明暗、动静等,皆在对立统一中。人若一旦犯恶,悔过是必须的,但一味念念前恶,则如落叶不腐,自无新生机会。那样就会使恶性信息形成定势,使心中长处黑暗无明,息灭生机,此非智者所取。故人之“弃恶”,不仅要忘去前恶事,从此不再行恶,改恶从善,离诸恶道,那才是真善德,真解脱。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义”者,宜也。即指人无有私欲,行事正当而合宜。“上义”之德又在“上仁”之下,是德的第二个层次。义是元情的自然外显,两者互为里表,相辅相成。人我两忘之时,义即自然生发。孟子云:“夫义,路也。惟君子能由是路。”故君子处贫困逆境之中,不失大义,慎无二心,临危不惧,祸难不顾,如箭一发,往而不回。修身修心,断绝尘染,不为物欲所蔽,割弃爱缘,心如寒灰,灭除欲火猛焰,精进不退。若逢发达顺境之时,亦不敢溺入奢华享受之中,不敢忘乎所以,不敢行背道败德之事。这就是“上义”之德。总之,有上义之人,无论顺逆,皆能以正心为宰根,统御一切,降伏其心,犹驾猛虎。如有纵虎,反伤其身。此即“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之义。

    义乃“方”之义,原出于天,故大义可以参天。上义者舍身不顾,如关公之为义杀身,至公无私。又如周公之大义灭亲,皆是至公无私。故孟子曰:“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生。”由此可知大义之难能可贵。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此“道”即是义。不义之财宁死勿取。君子应有见义凛然以赴的气慨,善尽所担之责。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古有“义马”之赋,今有“义犬”之文,走兽尚能死于义,人岂可不为之乎?

    失仁而后义。义德近于仁德者为“上义”。若仁德不足,当以上义之德而修补之。仅以小义而修,行之日久,是非分别之心便随之而生,计较大小得失,分别彼此厚薄,如此而行,难成上义之德。上义之君,原是以仁为体,以义为用,处事有自然刚断之妙。

    世道纷纭,人情多诈,或上下之间,或父子夫妻之间,处事尽义,非太过,或不及,不能适于中道。故真假须权衡,得失要比较,尚未达到空境之前,这种“有以为”是难免的,是通达“无以为”的上仁之德的必经之路。但也必须持正而修,觉性不昧,时时勤克制,使之日趋日升。假若人心私欲不根除,有为有欲之事不止息,智巧之心用之不断,如此就很难成就上义之德。所以圣人以“上义”裁正天下,正是为了挽回民心之善性,拯救人道之失,教民修习上义之德,则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

    “上礼为之”,“礼”者,理也,由心所主。太极以前,炁具于理;太极之后,理寓于气。物象是理炁演化的可见之迹。理者炁之主,气者象之充,物象非理气不能生,理气非物象不能显。理、气、象、数这四者,乃道心、人心、血心之气的由来,亦是愚人、贤人、圣人的所由分。愚人执相,贤人通气,圣人明礼(理)。

    人心者,气也。道心者,理也。此心之初,以降衷而言谓之“命”,以禀受而言谓之“性”,以应酬万事而言谓之“心”,以其感于万事以生喜怒哀乐爱恶欲而言,谓之“情”。合而言之,一“理”也。以理覆育万物而言谓之“天”。以主宰万物而言谓之“帝”。以孕育万物、生天生地而言谓之“中”。以万物始终共由而言谓之“道”。以无声无臭,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体物不遗。两在不测,至费至隐,至显至微,无生万有,虚含至实,无终无始。无在而无所不在,无物不理,各得其理,至真无妄,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不行而至,不疾而速,无为而成而言者,谓之“至理”、“至神”、“至诚”、“至善”。

    天有天理,地有地理,人有性理,物有物理,事有事理。天下万事万物,得理则治,失礼则乱;明理则安,昧理则苦。知礼(理)之节文可以制礼,知气之清浊可以作乐。教民以礼(理)谓之政,禁民违此礼谓之刑(戒)。修道者若能克己复礼,灵台清明,去人心立道心,即可复见天地之心。到此境界,就是孔子所说的:“穷神知化,至命合天之时也”。人人各具天然之礼(理),若能复还于万物统体之理,无在无不在,便能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于天下。

    “礼”主南方,属火。心动则礼乱,欲火生则好淫。怒火不仅可以引起纷争,更可能操戈撕杀,令人伤害丧生,所以人人都能存礼相待,社会就能安定团结。修道者更应心平气和,假若无明火一起,性天喷火,心地震动,将所植的功德林烧成灰烬,故有“一把无明火,烧毁功德林”之说。所以平时就应当敛火息暴,心平气和,以保道体,而礼德就会自然生发。

    人若迷惑血肉之躯,兴起私欲之火,便会滋生远礼越轨之事,火起木焚,果由树生。假若欲火不禁,火烧灵山,寸果不留,岂不惜哉!所以人当遵礼行事,将“欲火”化为“圣火”,以文明礼貌之光照亮别人,那么火候成熟之时,则道果更坚。

    礼德是元神的外显信息,与性体互为里表,相辅相成。失义而后礼。若以义德仍不能制心,便以礼德进行教化。做人的规矩,国家的法律,修真的戒律,都是制约人的心身,使之归伏复礼的措施。圣人悲悯(min)人心之不正,为了割断世道之多偏,规范人们的不轨言行,则不得不制立礼节条文予以约束,立典章予以格除,使其人心之偏邪,归于礼(理)德中,导民心入于正道,此皆是上礼(理)之所为。

    “而莫之应,则攘(rng)臂而仍之”,其义是说:天下世人,似愚似痴,如聋如盲,对于圣人所教化之礼德,见如不见,闻如不闻,违背教令,悖其礼条,但世人仍不能归于礼德。圣人救世之心不息,爱民之心不厌,于是不得已而以手臂搀扶之,唯恐掉进深渊而自毁人生。“攘”音壤,捋袖伸臂之意。“仍”即扔,强牵导引之意。“攘臂而仍之”,就是捋起袖子,伸出手臂,强拉着世人走正道,行礼德。圣人如此慈悲不弃,盖因道德仁义日远日废,民心锢(gu)蔽,天理不明,我行我素,对圣人之教化,不应不理,故不得已而强牵之。可见圣人救世之心的急迫!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是说社会到了以礼治世的时期,说明人的忠信之德已经丧尽,连做人的起码礼德都不讲,这是社会混乱之首。

    此三句,是指道德仁义渐次散失,人心的忠厚诚信日见于薄,这是社会混乱的重要原因。所以必须首先教导世人学习做人的道理,遵守礼德,这是治乱的基础。道不能通行,便行之于德;德不能行,便行之于仁;仁不能行,便行之于义;义不能行,便行之于礼。倘若礼(理)再不能行,则民心昧之已深,民风必然混乱,于是社会上便会出现施礼金、送礼物等人与人交往的物质交易关系。至此,人心已经华而不实,重形式而轻仁义之风兴起,礼德的精神美德走了样、变了味,人与人之间变成了赤裸裸的商品交易关系。圣人设礼(理)教,原本是为了约束人的心性情意,制约人的言行举止,陶冶人的情操,而不致于放荡狂野,克制言行的邪妄不规,以恢复人的天然本性。

    中华民族知礼达道,礼德在中华大地上深深扎根,连绵数千年而不衰。每个炎黄子孙都承传着上古祖先们的礼德基因,继承了先辈们通情达礼的传统美德,故被世界赞誉为“礼仪之邦”。怎奈人类科技物质文明发展迅猛,古朴淳厚的美已被逐渐物化,道德精神受到很大冲击。人们认钱不认理,认钱不认人的现象普遍存在。一切以我为中心,一些做人的起码准则都难以做到,诸如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待人有礼,处世温良恭谦让……等等做人规矩,已被日益凿丧,这正是今日人类面临“克己复礼”的紧迫任务。

    自古以来,大丈夫宁守道德之厚,摒(bing)弃智识之华。今之世人恰恰颠倒,只求其薄而厌其厚,贪其华而恶其实,这正是今人失古反古的突出表现。礼之所用,不可太过,亦不可不及。礼本贵质而贱文,礼若繁文媷(ru)节,必多繁琐作为,流于虚表,邪乱也难以由心根治。

    礼者,理也。圣人制礼,在于教人养成恭敬的仪容,规范人们执礼的行为举止。礼是根据天道之理而制定的条文,成人事之礼节。所谓“节文”,譬如为人之子,应尽为人子之礼,此即孝道的天礼秩序,也就是遵行天理。为人之子,应当晨昏反省,是否忠心尽孝?生时事之以礼,死时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就是“节文”之礼。礼者无所不包,男女有别,长幼有序,作事有规,淫乱不犯,待人谦恭,处世宽厚,此皆庄严、中正之礼仪。家国以礼为先,无礼则上下秩序混乱。故圣人制礼,是为了教民。君子守礼,所以保身。至于作事接物,常存诚敬之心,以正心为礼。礼之规不可易改,言不顾行,行不顾言,亲友不相依托,邻里不相恭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