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小说网 www.yipinzongshi.com,回到天国当附马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太平军是士气高涨,三军用命。
所以,值此有利的局面之下,田小二等人想趁着大胜的余威,在没有更好办法的情况下,打算强行攻击阿萨姆关。
因为这一关始终要过,既然不能取巧,那就用强好了。
随着太平军投入大量的力量攻城,城内的英印联军的压力是越来越大。
双方之间的兵力差距本就很大,太平军西路在历经大战之后,原本五十万人的大军还有接近四十万人,而英印军用来守关的将卒则只有接近十万人,双方之间的兵力对比是4:1,再加上太平军挟大胜之余威而来,战斗力不能以常理度之,所以,虽然太平军攻城,英印军是凭坚城据守,但占据上风的仍然是太平军。
而在太平军强大的攻势面前,阿萨姆关摇摇欲坠,随时都有破城的可能。
可是,就在太平军将要一鼓作气拿下城头的时候,英印方的援军到了。
此次,英印援军由华莱士率领而来,共计有二十万人,包括三万英军和十七万印军,正是在他们有力的协防之下,守城的英印军才打退了太平军的进攻,最后将阿萨姆关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而华莱士为什么这个时候会来呢,他不是正与蒙哥马利一世率军与太平军的东路大军对峙吗,怎么会这么巧出现在这里。
原来,英印联军在与太平军东路大军对峙一段时间之后,便接到了阿萨姆关的急报,说是太平军主力扣关甚急,请求支援。直到此时,蒙哥马利一世与华莱士才识破了太平军的计谋,太平军是声东击西。
而事态确实很严重,如果阿萨姆关被破,那英印军的西面将会被完全暴露于太平军的兵锋之下,到了那个时候,印度西面的土地将不再为印度所有,而大本营新德里也将承受来自于西线的压力。
所以,再三权衡之下,并经过进一步与英国驻印总督-威廉商议,蒙哥马利一世决定派华莱士亲自率军前往阿萨姆关守关,为印度守住西线,也为英印联军守住一丝希望。
而说起这英国驻印总督-威廉,此人也是大有来头。
此人是皇族,是现今英女王的堂侄子。
当然,此人也并非完全是草包饭桶般的王室纨绔子弟,在很多事情上,他也有自己独道的见解,更关键的是,他能使如蒙哥马利一世与华莱士这样的人真心听命于他,为他效劳,由此可见他的确有非一般人的手腕与魅力。
也许正是因为此,英女王才会将其派到这里面来的吧。
印度是英帝国相当重要的殖民地,这块肥肉被很多人所觊觎,没有一个精明强干之人在这里坐阵,英女王又岂能会放心。
而经过阿卜杜拉大会战之后,英印联军的兵力已有些不足,他们不仅要对付太平军的东路大军,还要派兵援救阿萨姆关,的确是有点应付不开。
所以,经过一番仔细的权衡,蒙哥马利一世决定拨给华莱士二十万人马,包括三万英军和十七万印军,如果再汇合阿萨姆关内的十万人,那英印联军将达到三十万人,更加之阿萨姆关是座坚城,如果以这些有利因素来对抗太平军的西线大军,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而在派出二十万人马援助阿萨姆关之后,英印联军在大本营新德里的兵力有所减少,此时还余六十万人左右,包括五十五万印军和五万英军。
当然,如果想凭这六十万人对付太平军东线的百万之众(太平军东路军辖五十万人,大战过后也还剩有四十万人,再加之黄旭所率的五十万预备大军,另外还有特战队等兵力),恐怕英印军还是很吃力。
所以,阿萨姆关成了后续战事走向的关键,如果太平军能攻克阿萨姆关,那太平军将抢占先机,甚至可以一鼓作气,彻底击垮英印军,当然,如果太平军不能如期攻克阿萨姆关,甚至在阿萨姆关下遭受失败,那英印军将会占据一些上风。
所以,从当前的形势来看,阿萨姆关的攻防之战成了双方当前战事的重中之中。(未完待续)
太平军是士气高涨,三军用命。
所以,值此有利的局面之下,田小二等人想趁着大胜的余威,在没有更好办法的情况下,打算强行攻击阿萨姆关。
因为这一关始终要过,既然不能取巧,那就用强好了。
随着太平军投入大量的力量攻城,城内的英印联军的压力是越来越大。
双方之间的兵力差距本就很大,太平军西路在历经大战之后,原本五十万人的大军还有接近四十万人,而英印军用来守关的将卒则只有接近十万人,双方之间的兵力对比是4:1,再加上太平军挟大胜之余威而来,战斗力不能以常理度之,所以,虽然太平军攻城,英印军是凭坚城据守,但占据上风的仍然是太平军。
而在太平军强大的攻势面前,阿萨姆关摇摇欲坠,随时都有破城的可能。
可是,就在太平军将要一鼓作气拿下城头的时候,英印方的援军到了。
此次,英印援军由华莱士率领而来,共计有二十万人,包括三万英军和十七万印军,正是在他们有力的协防之下,守城的英印军才打退了太平军的进攻,最后将阿萨姆关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而华莱士为什么这个时候会来呢,他不是正与蒙哥马利一世率军与太平军的东路大军对峙吗,怎么会这么巧出现在这里。
原来,英印联军在与太平军东路大军对峙一段时间之后,便接到了阿萨姆关的急报,说是太平军主力扣关甚急,请求支援。直到此时,蒙哥马利一世与华莱士才识破了太平军的计谋,太平军是声东击西。
而事态确实很严重,如果阿萨姆关被破,那英印军的西面将会被完全暴露于太平军的兵锋之下,到了那个时候,印度西面的土地将不再为印度所有,而大本营新德里也将承受来自于西线的压力。
所以,再三权衡之下,并经过进一步与英国驻印总督-威廉商议,蒙哥马利一世决定派华莱士亲自率军前往阿萨姆关守关,为印度守住西线,也为英印联军守住一丝希望。
而说起这英国驻印总督-威廉,此人也是大有来头。
此人是皇族,是现今英女王的堂侄子。
当然,此人也并非完全是草包饭桶般的王室纨绔子弟,在很多事情上,他也有自己独道的见解,更关键的是,他能使如蒙哥马利一世与华莱士这样的人真心听命于他,为他效劳,由此可见他的确有非一般人的手腕与魅力。
也许正是因为此,英女王才会将其派到这里面来的吧。
印度是英帝国相当重要的殖民地,这块肥肉被很多人所觊觎,没有一个精明强干之人在这里坐阵,英女王又岂能会放心。
而经过阿卜杜拉大会战之后,英印联军的兵力已有些不足,他们不仅要对付太平军的东路大军,还要派兵援救阿萨姆关,的确是有点应付不开。
所以,经过一番仔细的权衡,蒙哥马利一世决定拨给华莱士二十万人马,包括三万英军和十七万印军,如果再汇合阿萨姆关内的十万人,那英印联军将达到三十万人,更加之阿萨姆关是座坚城,如果以这些有利因素来对抗太平军的西线大军,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而在派出二十万人马援助阿萨姆关之后,英印联军在大本营新德里的兵力有所减少,此时还余六十万人左右,包括五十五万印军和五万英军。
当然,如果想凭这六十万人对付太平军东线的百万之众(太平军东路军辖五十万人,大战过后也还剩有四十万人,再加之黄旭所率的五十万预备大军,另外还有特战队等兵力),恐怕英印军还是很吃力。
所以,阿萨姆关成了后续战事走向的关键,如果太平军能攻克阿萨姆关,那太平军将抢占先机,甚至可以一鼓作气,彻底击垮英印军,当然,如果太平军不能如期攻克阿萨姆关,甚至在阿萨姆关下遭受失败,那英印军将会占据一些上风。
所以,从当前的形势来看,阿萨姆关的攻防之战成了双方当前战事的重中之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