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小说网 www.yipinzongshi.com,时光不曾苍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你真的是图安?”
温礼问出这话的时候惊讶简直要从眼底溢出来。他双手紧紧抓着那本《走向终结》,一脸难以置信的小激动。
四年前他刚博士毕业,禁不住家人的要求留在了江州大学的附属医院任职任教,那时候康念,也是图安,刚出版第一本书。
《向阳处》的出现无波无澜,甚至前半年里默默无闻,并不像现在这么声名煊赫。
他有闲暇时泡图书馆的习惯,打发时间看完了那本书,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就成了图安的铁杆粉丝。从此后图安每出一本书,他必须要买三本以上,一本自己读,一本用于收藏,第三本用来向周围的人传教。
那本图安的处女作,半年后水涨船高,横扫国内两项文学大奖,再然后出版海外,卖出影视版权,改编成话剧……《向阳处》的结尾一如她往后几本书的套路,总是以质问本心为结尾,温礼至今还依稀记得一点片段:“我看不起世俗,我被世俗羁绊。我所能做出的抉择,都不是出于我的真心。我在一场古典悲剧里演一个执迷不悔的小丑,我也在一出流传千古的折子戏里演一个倔强的没有悬念的英雄。”
且不说放在当年,就算是现在,各路作者也纷纷规避同性恋题材,而图安似乎另辟蹊径,她从第一人称叙事入手,从一个心里郁结的男人的角度,替这批活在阳光下却又身处黑暗里的人群打开一扇温暖的窗。
这不是一本为同性恋洗地的爱情小说,没有可歌可泣的悲惨爱情。
主人公衣冠楚楚,却又心理阴暗,他从不拿正眼看女性,又欲盖弥彰的对同性抱有可视的偏见。
他自恋,他狂傲,从一开始他就不是一个良好的可代入的形象。可偏偏这本书的句式和拷问的态度又吸引了温礼,他忍住一次次想扔书的冲动,一直往下看,不由自主入了迷。
在《向阳处》里,男主人公自述的口吻总是一副极度自私自利的姿态,但通过其他人对他的态度,以及行文描述的蛛丝马迹里,都能看出来,他其实是一个利用谎言企图掩饰自己是同性恋的毫无存在感的上班族。
这个不断进行自我欺骗的男人一直用各种尖酸挑剔的语言来评述他所接触到的“同志”,以至于读完文章的三分之二,读者还会误以为作者是站在“大多数符合价值观的异性恋”的角度对“极少数性取向有问题”的人群进行猛烈批判。
然而当读者意识到主人公实际只是个卑微的“同志”,是个毫无存在感的可怜虫之后,这一切就都变成了绝妙的反讽。
然后读者也意识到,男主人公一直追寻的“向阳处”,实则是他自我意识里编织的美丽谎言。他娶妻,他生子,他的一生都站在那“极少数人”的对立面,可直到文章结尾才见他似乎想要站出来为他想得到而得不到的一切发声,一切却又戛然而止。
他有自己的爱人,却在余生的半辈子断绝了联系。他默默地关注着,甚至臆想出一个理想国,他和他的同□□人该生活在那儿,仿佛他和他的孩子本就是他和同□□人之间的爱情结晶。在这一段情节里,现实与虚幻的交织写得极富技巧性,密不透风的细节让读者目眩神迷。
故事的高·潮和结尾,是男主人公的妻子和孩子死于车祸,而男主人公此刻正躲在他向阳处的理想国里做着对他同□□人的疯狂臆想。
故事的转折又在这里,第二天一早,他的车在他的车库里被发现,破烂不堪,驾驶室里还有一点干涸的血迹。
警方介入调查后,平日多受他刻薄言语的邻里纷纷跳出来指责,最后他被判定是杀害妻儿的凶手。男主人公被顺利抓捕定罪,却因疑似患有精神分裂而免除死刑。全书的结尾,他说出了当时风靡网络的著名的一段话:他是小丑,也是英雄。
而图安当然不会指望一本边缘文学读本让她一炮走红,这本书发行海外不久,就有外国读者在网络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此书的分析,通过一系列书中的细节,推断出男主人公并不是杀害妻儿的犯人,真正的凶手是在文中着墨不多,甚至多次只出现在男主人公记忆里的同□□人。
他深知男主人公的性格和做事的套路,将他们不能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罪过归咎于男主人公的妻子,于是他策划良久,开男主人公的车撞死了这对无辜的妻儿。男主人公认罪时的缄默,以及真凶旁听判决时的冷漠,才是悲剧的起源——爱是盲目,是自私,是可以伤害无辜。
这篇书评一出,顿时舆论哗然,书评的结论似乎有失偏颇,但图安本人在书评下点了一个赞,似乎是默认了读者的观点。
图安这个另类的作家也凭借这本小说,成了当年出版界的黑马,拿下国际文学奖,走上了封神之路。
与此同时,网民们开始猜测,一本行文如此阴暗晦涩的作品的作者,是不是同他笔下的人物一样极端?
在图安第二本作品发行之前,网络上对她猜测的热潮一度盖过了她的作品。读者们似乎愿意相信,无论一个作者怎样掩饰,她的作品所传达出的价值观,侧面上就如同作者本人。
《向阳处》里的几个人物塑造的太成功,让大家不由自主将对男主人公的印象套进了对图安本人的猜测里。
... -->>
“你真的是图安?”
温礼问出这话的时候惊讶简直要从眼底溢出来。他双手紧紧抓着那本《走向终结》,一脸难以置信的小激动。
四年前他刚博士毕业,禁不住家人的要求留在了江州大学的附属医院任职任教,那时候康念,也是图安,刚出版第一本书。
《向阳处》的出现无波无澜,甚至前半年里默默无闻,并不像现在这么声名煊赫。
他有闲暇时泡图书馆的习惯,打发时间看完了那本书,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就成了图安的铁杆粉丝。从此后图安每出一本书,他必须要买三本以上,一本自己读,一本用于收藏,第三本用来向周围的人传教。
那本图安的处女作,半年后水涨船高,横扫国内两项文学大奖,再然后出版海外,卖出影视版权,改编成话剧……《向阳处》的结尾一如她往后几本书的套路,总是以质问本心为结尾,温礼至今还依稀记得一点片段:“我看不起世俗,我被世俗羁绊。我所能做出的抉择,都不是出于我的真心。我在一场古典悲剧里演一个执迷不悔的小丑,我也在一出流传千古的折子戏里演一个倔强的没有悬念的英雄。”
且不说放在当年,就算是现在,各路作者也纷纷规避同性恋题材,而图安似乎另辟蹊径,她从第一人称叙事入手,从一个心里郁结的男人的角度,替这批活在阳光下却又身处黑暗里的人群打开一扇温暖的窗。
这不是一本为同性恋洗地的爱情小说,没有可歌可泣的悲惨爱情。
主人公衣冠楚楚,却又心理阴暗,他从不拿正眼看女性,又欲盖弥彰的对同性抱有可视的偏见。
他自恋,他狂傲,从一开始他就不是一个良好的可代入的形象。可偏偏这本书的句式和拷问的态度又吸引了温礼,他忍住一次次想扔书的冲动,一直往下看,不由自主入了迷。
在《向阳处》里,男主人公自述的口吻总是一副极度自私自利的姿态,但通过其他人对他的态度,以及行文描述的蛛丝马迹里,都能看出来,他其实是一个利用谎言企图掩饰自己是同性恋的毫无存在感的上班族。
这个不断进行自我欺骗的男人一直用各种尖酸挑剔的语言来评述他所接触到的“同志”,以至于读完文章的三分之二,读者还会误以为作者是站在“大多数符合价值观的异性恋”的角度对“极少数性取向有问题”的人群进行猛烈批判。
然而当读者意识到主人公实际只是个卑微的“同志”,是个毫无存在感的可怜虫之后,这一切就都变成了绝妙的反讽。
然后读者也意识到,男主人公一直追寻的“向阳处”,实则是他自我意识里编织的美丽谎言。他娶妻,他生子,他的一生都站在那“极少数人”的对立面,可直到文章结尾才见他似乎想要站出来为他想得到而得不到的一切发声,一切却又戛然而止。
他有自己的爱人,却在余生的半辈子断绝了联系。他默默地关注着,甚至臆想出一个理想国,他和他的同□□人该生活在那儿,仿佛他和他的孩子本就是他和同□□人之间的爱情结晶。在这一段情节里,现实与虚幻的交织写得极富技巧性,密不透风的细节让读者目眩神迷。
故事的高·潮和结尾,是男主人公的妻子和孩子死于车祸,而男主人公此刻正躲在他向阳处的理想国里做着对他同□□人的疯狂臆想。
故事的转折又在这里,第二天一早,他的车在他的车库里被发现,破烂不堪,驾驶室里还有一点干涸的血迹。
警方介入调查后,平日多受他刻薄言语的邻里纷纷跳出来指责,最后他被判定是杀害妻儿的凶手。男主人公被顺利抓捕定罪,却因疑似患有精神分裂而免除死刑。全书的结尾,他说出了当时风靡网络的著名的一段话:他是小丑,也是英雄。
而图安当然不会指望一本边缘文学读本让她一炮走红,这本书发行海外不久,就有外国读者在网络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此书的分析,通过一系列书中的细节,推断出男主人公并不是杀害妻儿的犯人,真正的凶手是在文中着墨不多,甚至多次只出现在男主人公记忆里的同□□人。
他深知男主人公的性格和做事的套路,将他们不能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罪过归咎于男主人公的妻子,于是他策划良久,开男主人公的车撞死了这对无辜的妻儿。男主人公认罪时的缄默,以及真凶旁听判决时的冷漠,才是悲剧的起源——爱是盲目,是自私,是可以伤害无辜。
这篇书评一出,顿时舆论哗然,书评的结论似乎有失偏颇,但图安本人在书评下点了一个赞,似乎是默认了读者的观点。
图安这个另类的作家也凭借这本小说,成了当年出版界的黑马,拿下国际文学奖,走上了封神之路。
与此同时,网民们开始猜测,一本行文如此阴暗晦涩的作品的作者,是不是同他笔下的人物一样极端?
在图安第二本作品发行之前,网络上对她猜测的热潮一度盖过了她的作品。读者们似乎愿意相信,无论一个作者怎样掩饰,她的作品所传达出的价值观,侧面上就如同作者本人。
《向阳处》里的几个人物塑造的太成功,让大家不由自主将对男主人公的印象套进了对图安本人的猜测里。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