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小说网 www.yipinzongshi.com,骁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田丰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正是由于他的匆匆离去,导致李利勃然大怒之余顿起疑心。而黑山军将士群情激奋地擅自出动,更让已经起疑的李利惕然心惊,继而在很短的时间内堪破了田丰的险恶用心。
田丰以己度人,高估了自己拙劣的演技,错估了李利的心智与城府,太过轻视李利了。他以为李利年纪轻轻便断定其城府不会太深,认为李利年少得志、叱咤风云,便以为李利孤高自傲、目空一切,岂不知这都是他的妄自忖度、一厢情愿,自以为是而已。
实际上,乱世之中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没有哪路诸侯是纯粹靠着侥幸和运气就能雄霸一方,西凉李利自然也不例外。最重要的是,正因为李利年纪轻轻,这就决定着他必须付出数倍乃至数十倍于其他诸侯的努力,才能取得今时今日的显赫地位。因为他没有其他诸侯那样广博的人脉积累和家族势力帮衬,一切所得都要靠自己一点一滴的积累,以及舍生忘死的打拼,每一步都必须小心谨慎,务求万无一失;一旦行差踏错,便会摔得粉身碎骨。
这也是每逢生死攸关的大战。李利都要亲自上阵的根本原因。因为他不会将自己和妻儿的命运交到别人手里,这并不是说他不信任麾下的一众将领,而是一种执念: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始终坚持自己的命运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竭尽全力掌控每一场大战的战局变化。惟有如此。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坚实走下去。
昔日东山口之战。那是李利安身立命的重要一战。是役,他身先士卒,率领武威军以弱胜强,打败了数倍于己的韩遂、马腾联军。战后成功扎根于凉州,并在凉州占据着举足轻重的霸主地位。而那一战当中,他被数百名弓箭手射落马下,随之在数以万计的战马之中仓皇逃命,险些战死沙场。
南郊一战,是李利真正成为一方诸侯的崛起之战。大战中,他同样是亲自坐镇中军。等到紧要关头,亲自率军冲杀,血战一夜,最终奠定胜局。一举夺得西凉军的控制权。随后,整合西凉军,正式登上了诸侯争霸的舞台,一跃成为天下诸侯中实力最强的西凉霸主。
此次娄底原之战,这是李利挥军挺进中原,与众诸侯相争,继而逐鹿天下的关键一战。毫不夸张的说,此战的胜败不仅决定着中原霸主的归属,还直接关乎大汉江山的走向。
面对如此事关重大的一战,如果说李利还能安安稳稳地坐镇后方,静观战局成败的话,那他的心脏还真不是一般的大呀!简直可以说是没心没肺,能够走到今天这般地位纯属侥幸,因为他连自己最后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娄底原决战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整个司隶之战的最后一战。为了这场决战,冀州袁绍掏空了冀州积攒多年的钱粮,倾尽所有,不惜一切代价;兖州曹操在兖州根基沦陷的情况下,仍旧孤注一掷地率领七万大军参战;温侯吕布舍弃大好局面于不顾,几乎抽调了麾下所有精锐步骑前来会战。而江东孙策更是把他父亲孙坚用性命换来的传国玉玺都抵押给了袁术,从而借得两万兵马前来入盟参战;徐州刘备顾不上稳定局势,便匆匆抽调徐州一半兵马和大批粮草入盟,余下各路小诸侯也是竭尽全力参战。
纵观各路诸侯的所作所为,他们为何要这么做,意欲何为?
休要再提什么除奸贼、清君侧和中兴大汉之类的鬼话,这些话糊弄普通百姓还行,却瞒不过天下有志之士的眼睛。谁都知道,此次司隶之战的胜利者,将成为中原霸主,继而成为大汉天下实力最强大的诸侯,极有可能问鼎江山。因此,入盟的各路诸侯谁都不想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更不愿意失去逐鹿天下的资格,所以他们几乎都倾尽全力,以期为自己谋得最大的利益。
与各路诸侯一样,李利为了此次司隶之战同样是抽调出西凉军最精锐的战骑和步军,征集了几乎所有能够筹措到的粮草和军械,等同于倾其所有,孤注一掷。直白无误地说,在此次娄底原决战之中,袁绍、曹操和吕布等诸侯投入太多也太大,根本败不起;而李利同样不能战败,因为他也败不起。
双方之间无论哪一方战败,其结果都将直接压垮战败一方的诸侯。对于诸侯盟军而言,如果此战落败,那中原霸主之位就彻底和他们无缘了,能够保住现有的地盘就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再也无力征讨中原各州了。与之相对的是,若是西凉李利战败,那西凉军最精锐的战骑必然损失惨重,直接导致整个西凉军的兵力和战力骤降一半左右。战后,司隶各郡必将丢失,能够保住现有的三州之地已是万幸,五年之内西凉军都无力挥师中原。等到五年之后,西凉军将彻底失去逐鹿天下的资格,继而沦为被其他诸侯剿灭的羸弱势力,而其主帅李利和一众妻儿家小的命运也将随着西凉军的消亡而湮灭,成为历史尘埃中的一缕飞灰。
——————————————
田丰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正是由于他的匆匆离去,导致李利勃然大怒之余顿起疑心。而黑山军将士群情激奋地擅自出动,更让已经起疑的李利惕然心惊,继而在很短的时间内堪破了田丰的险恶用心。
田丰以己度人,高估了自己拙劣的演技,错估了李利的心智与城府,太过轻视李利了。他以为李利年纪轻轻便断定其城府不会太深,认为李利年少得志、叱咤风云,便以为李利孤高自傲、目空一切,岂不知这都是他的妄自忖度、一厢情愿,自以为是而已。
实际上,乱世之中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没有哪路诸侯是纯粹靠着侥幸和运气就能雄霸一方,西凉李利自然也不例外。最重要的是,正因为李利年纪轻轻,这就决定着他必须付出数倍乃至数十倍于其他诸侯的努力,才能取得今时今日的显赫地位。因为他没有其他诸侯那样广博的人脉积累和家族势力帮衬,一切所得都要靠自己一点一滴的积累,以及舍生忘死的打拼,每一步都必须小心谨慎,务求万无一失;一旦行差踏错,便会摔得粉身碎骨。
这也是每逢生死攸关的大战。李利都要亲自上阵的根本原因。因为他不会将自己和妻儿的命运交到别人手里,这并不是说他不信任麾下的一众将领,而是一种执念: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始终坚持自己的命运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竭尽全力掌控每一场大战的战局变化。惟有如此。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坚实走下去。
昔日东山口之战。那是李利安身立命的重要一战。是役,他身先士卒,率领武威军以弱胜强,打败了数倍于己的韩遂、马腾联军。战后成功扎根于凉州,并在凉州占据着举足轻重的霸主地位。而那一战当中,他被数百名弓箭手射落马下,随之在数以万计的战马之中仓皇逃命,险些战死沙场。
南郊一战,是李利真正成为一方诸侯的崛起之战。大战中,他同样是亲自坐镇中军。等到紧要关头,亲自率军冲杀,血战一夜,最终奠定胜局。一举夺得西凉军的控制权。随后,整合西凉军,正式登上了诸侯争霸的舞台,一跃成为天下诸侯中实力最强的西凉霸主。
此次娄底原之战,这是李利挥军挺进中原,与众诸侯相争,继而逐鹿天下的关键一战。毫不夸张的说,此战的胜败不仅决定着中原霸主的归属,还直接关乎大汉江山的走向。
面对如此事关重大的一战,如果说李利还能安安稳稳地坐镇后方,静观战局成败的话,那他的心脏还真不是一般的大呀!简直可以说是没心没肺,能够走到今天这般地位纯属侥幸,因为他连自己最后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娄底原决战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整个司隶之战的最后一战。为了这场决战,冀州袁绍掏空了冀州积攒多年的钱粮,倾尽所有,不惜一切代价;兖州曹操在兖州根基沦陷的情况下,仍旧孤注一掷地率领七万大军参战;温侯吕布舍弃大好局面于不顾,几乎抽调了麾下所有精锐步骑前来会战。而江东孙策更是把他父亲孙坚用性命换来的传国玉玺都抵押给了袁术,从而借得两万兵马前来入盟参战;徐州刘备顾不上稳定局势,便匆匆抽调徐州一半兵马和大批粮草入盟,余下各路小诸侯也是竭尽全力参战。
纵观各路诸侯的所作所为,他们为何要这么做,意欲何为?
休要再提什么除奸贼、清君侧和中兴大汉之类的鬼话,这些话糊弄普通百姓还行,却瞒不过天下有志之士的眼睛。谁都知道,此次司隶之战的胜利者,将成为中原霸主,继而成为大汉天下实力最强大的诸侯,极有可能问鼎江山。因此,入盟的各路诸侯谁都不想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更不愿意失去逐鹿天下的资格,所以他们几乎都倾尽全力,以期为自己谋得最大的利益。
与各路诸侯一样,李利为了此次司隶之战同样是抽调出西凉军最精锐的战骑和步军,征集了几乎所有能够筹措到的粮草和军械,等同于倾其所有,孤注一掷。直白无误地说,在此次娄底原决战之中,袁绍、曹操和吕布等诸侯投入太多也太大,根本败不起;而李利同样不能战败,因为他也败不起。
双方之间无论哪一方战败,其结果都将直接压垮战败一方的诸侯。对于诸侯盟军而言,如果此战落败,那中原霸主之位就彻底和他们无缘了,能够保住现有的地盘就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再也无力征讨中原各州了。与之相对的是,若是西凉李利战败,那西凉军最精锐的战骑必然损失惨重,直接导致整个西凉军的兵力和战力骤降一半左右。战后,司隶各郡必将丢失,能够保住现有的三州之地已是万幸,五年之内西凉军都无力挥师中原。等到五年之后,西凉军将彻底失去逐鹿天下的资格,继而沦为被其他诸侯剿灭的羸弱势力,而其主帅李利和一众妻儿家小的命运也将随着西凉军的消亡而湮灭,成为历史尘埃中的一缕飞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