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小说网 www.yipinzongshi.com,重生电子帝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1992年,南国早春!
李轩站在蔡记海鲜楼的楼顶,隔着蓝灰的海水远眺海湾那头的深海特区。他眼前的这片海湾叫做后海,蜿蜒的海岸线并没有金黄的沙滩和冲浪的游客,有的只是嶙峋礁石和成片的红树林。
不住在海边的人可能会疑惑不解,红树林根本就不是红色的,只不过是一些长在海边的绿色乔灌木而已。这些海边的成片杂木,之所以会被称为“红树”,是因为它们富含“单宁酸”,被砍伐后会很快氧化变成红色。
除了不能算风景的红树林,后海湾就连海水也不是那种赏心悦目的湛蓝色。这是因为包括后海在内的整片伶仃洋湾区都是珠江的入海口,随河流冲刷下来的大量泥沙,把蓝色的海水涂抹成了蓝灰色。
所以说,后海的风景并不算优美,而李轩眺望大海也不是为了赏景,而是想要亲身见证一个伟大的历史时刻,那是春天的故事里的全新篇章。一位老人第三次来深海特区,他今天的行程之一就是考察海湾对面的深海电子产业园。
李轩不知道另一个时空中,老人的行程是怎么安排的。但他很清楚那个时空中的特区,可没有像这样一个几乎支撑起深海工业脊梁的大型电子产业园区。
为此,李轩也颇有几分自豪,他这只小蝴蝶至少改变了一些东西!
实际上它带来的改变,远不止一个深海电子产业园,就连他现在站的这间海鲜大酒楼,也是另一个时空中没有的。另一个时空中的元朗,九十年代之前一直被香港人当做偏僻的乡下,鬼才会跑到荒郊野岭的后海边来吃海鲜。
但这一世就不同了,因为香港高新电子产业的崛起,元朗现在不但是全港最重要的核心工业区,还是香港发展最快的城市副中心。连带着整个新界西北部地区,过去这七八年的发展速度犹如坐火箭一般。
天水围工业园的土地实际上早在几年前就已经耗尽,于是新工厂像癌细胞扩散一样在整个元朗周边扩散开来。要知道元朗的开发程度,远没有九龙和港岛那么高。
另一个时空中,即使在二三十年之后,包括元朗、粉岭等在内的新界西部和北部地区,依旧有大片的荒地和农田。所以说香港土地资源紧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只不过新界的许多事情远比市区要复杂,由原住民带来的遗留问题,一直是困扰港英当局开发新界的最大拦路虎。而没等英国人下定决心来解决这些问题,香港就已经确定要在九七年回归了,他们自然不愿再为此多费心思。
而这个时空因为李轩和东方集团的出现,元朗成为了全港最大的电子制造中心。以东方集团为中心,上下游产业链大量工厂蜂拥而来,所需的工业用地远不是天水围电子园那点面积所能满足的。
不过工厂老板们只要有足够的利润,自然就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大量散落在新界原住民手中的农地,经过买卖交易,以及向港府补缴地价之后,摇身一变成了一座座新工厂。
这是一场自下而上的工业化运动,等到元朗周边冒出了大棠村工业园、上村工业园、锦田工业园、八乡工业园、新田工业园等一大批在政府规划中,根本找不到的新兴工业区时,港-英政府才不得加速元朗地区的工业规划布局。
除了工业规划之外,就连曾让港英当局和未来港-府头疼不已的丁屋问题,也在元朗澎湃的经济发展浪潮中,出现了新的解决思路。
当初英国人占领新界时,为了得到本地居民的支持,同意本地居民的男性后代,无需向政府缴纳地价就能获得建房的权利,俗称“丁屋”。
按照港-英当局1972年来推行的最新政策,每人可一生申请一次于认可范围内,建造一座共3层高(27呎/8.23米高),每层面积不超过700呎(约65平米)的丁屋。这个居住... -->>
1992年,南国早春!
李轩站在蔡记海鲜楼的楼顶,隔着蓝灰的海水远眺海湾那头的深海特区。他眼前的这片海湾叫做后海,蜿蜒的海岸线并没有金黄的沙滩和冲浪的游客,有的只是嶙峋礁石和成片的红树林。
不住在海边的人可能会疑惑不解,红树林根本就不是红色的,只不过是一些长在海边的绿色乔灌木而已。这些海边的成片杂木,之所以会被称为“红树”,是因为它们富含“单宁酸”,被砍伐后会很快氧化变成红色。
除了不能算风景的红树林,后海湾就连海水也不是那种赏心悦目的湛蓝色。这是因为包括后海在内的整片伶仃洋湾区都是珠江的入海口,随河流冲刷下来的大量泥沙,把蓝色的海水涂抹成了蓝灰色。
所以说,后海的风景并不算优美,而李轩眺望大海也不是为了赏景,而是想要亲身见证一个伟大的历史时刻,那是春天的故事里的全新篇章。一位老人第三次来深海特区,他今天的行程之一就是考察海湾对面的深海电子产业园。
李轩不知道另一个时空中,老人的行程是怎么安排的。但他很清楚那个时空中的特区,可没有像这样一个几乎支撑起深海工业脊梁的大型电子产业园区。
为此,李轩也颇有几分自豪,他这只小蝴蝶至少改变了一些东西!
实际上它带来的改变,远不止一个深海电子产业园,就连他现在站的这间海鲜大酒楼,也是另一个时空中没有的。另一个时空中的元朗,九十年代之前一直被香港人当做偏僻的乡下,鬼才会跑到荒郊野岭的后海边来吃海鲜。
但这一世就不同了,因为香港高新电子产业的崛起,元朗现在不但是全港最重要的核心工业区,还是香港发展最快的城市副中心。连带着整个新界西北部地区,过去这七八年的发展速度犹如坐火箭一般。
天水围工业园的土地实际上早在几年前就已经耗尽,于是新工厂像癌细胞扩散一样在整个元朗周边扩散开来。要知道元朗的开发程度,远没有九龙和港岛那么高。
另一个时空中,即使在二三十年之后,包括元朗、粉岭等在内的新界西部和北部地区,依旧有大片的荒地和农田。所以说香港土地资源紧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只不过新界的许多事情远比市区要复杂,由原住民带来的遗留问题,一直是困扰港英当局开发新界的最大拦路虎。而没等英国人下定决心来解决这些问题,香港就已经确定要在九七年回归了,他们自然不愿再为此多费心思。
而这个时空因为李轩和东方集团的出现,元朗成为了全港最大的电子制造中心。以东方集团为中心,上下游产业链大量工厂蜂拥而来,所需的工业用地远不是天水围电子园那点面积所能满足的。
不过工厂老板们只要有足够的利润,自然就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大量散落在新界原住民手中的农地,经过买卖交易,以及向港府补缴地价之后,摇身一变成了一座座新工厂。
这是一场自下而上的工业化运动,等到元朗周边冒出了大棠村工业园、上村工业园、锦田工业园、八乡工业园、新田工业园等一大批在政府规划中,根本找不到的新兴工业区时,港-英政府才不得加速元朗地区的工业规划布局。
除了工业规划之外,就连曾让港英当局和未来港-府头疼不已的丁屋问题,也在元朗澎湃的经济发展浪潮中,出现了新的解决思路。
当初英国人占领新界时,为了得到本地居民的支持,同意本地居民的男性后代,无需向政府缴纳地价就能获得建房的权利,俗称“丁屋”。
按照港-英当局1972年来推行的最新政策,每人可一生申请一次于认可范围内,建造一座共3层高(27呎/8.23米高),每层面积不超过700呎(约65平米)的丁屋。这个居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