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小说网 www.yipinzongshi.com,重生异界好种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林草儿还要照顾家里的孩子,心头记挂着张小柳一家送了东西过来,但也不敢久留,说了些话就走了。只是这些话不免勾起张小柳以前生活的一些回忆,又想起无缘的张家爹爹么么,心情也觉得低落起来。
不过这种低落很快被忙碌的生活打断。过了七八天,秧苗就长成了,他们也开始忙活起来。四个人一共只有四亩田地,这在村里一般人家来说都是极少的了。但因为劳动力只有两个半大的孩子,便也不觉得少。
张小柳也是这时候才知道,很多劳动力充足或是日子比较过得去的人家,田地里都是不用哥儿去做的。他当然没有这样的思想,也不放心赵正则自己去干田里的活,每天都是两人一起出门的。
春季这时候只要把作物种下去就成,时间相对也没有那么紧张。不过因为大顺么么家帮他们育了秧,虽说种子要双倍还回去,但张小柳心中还是觉得占了便宜。于是在他们自己还没插秧之前,先帮大顺么么家分秧、插秧。
看这里的气候,跟他小时候生活的家长差不多,连作物也有许多相同。只是这时候既没有杂交水稻也没有现代化肥,稻谷的产量是极低的,所以人们不得不种些产量高的粗粮,否则口粮就不够了。
分秧、插秧这样的活儿张小柳都干过许多年,只是后来离家读高中大学才手疏了。这时候只看着大顺么么他们干活,就能学个九成像了。所谓分秧就是把育在秧田里的稻苗秧连根拔起来,然后按照一定的距离把它一棵棵插入平整好的水田里。“插”字用的是十分贴切的,因为要一手拿着秧,把秧苗一棵棵插入水深齐脚踝处的水田里。这个活儿可算是农忙时最轻快的活了,只是腰弯得累些,不算太辛苦。
大顺么么家的田不少,能干活的人也多。赵大叔和大顺么么干活是把好手,他们最大的孩子是个十六岁的小子,叫富来,干活已经顶得上成人了。第二个孩子也有十四岁,叫贵来,跟在父兄后头也做得有模有样。家中还有个小哥儿负责做饭,一点也不浪费人力。
这是张小柳第一次见到赵家的孩子,富来和贵来都与他打了招呼,看起来还挺热络。想来两家住得近,以前肯定也是一起玩的。他怕被人看出不妥,也不敢多说话,挨着赵正则就开始分秧。
“你这孩子总是这么客气,不过是多育些秧苗,还得要来干活。就三亩地,我常常剩得都有那么多。”大顺么么见他们来干活,有点过意不去唠唠叨叨地说。这里的人用的稻种都是自留的,加上这样分秧是可以每一株秧苗都不浪费,所以一般会多出许多秧苗。
“大顺么么帮了我们这么多,我现在有空也不过是帮点小忙。再说我们的地不多,每天上午分秧下午去插上,也用不了几天。”张小柳笑着说。
其实分秧算不上帮了什么忙,最多就是让人家赶点早回家的时间。但对于大顺么么,他是从心底感激。从来都是锦上添花的人多,雪中送炭的少。大顺么么虽没给他什么物质的资助,毕竟他家也快要揭不开锅了,但是还是尽他所能的帮助了他。
一个下午干下来,张小柳发现他的活是做得最慢的。别人都把一垄的秧苗分完了,他这里才做了三分之二左右。倒是赵正则双手竟然能一起分秧,实在让人刮目相看,速度快要赶上张大叔了。
在田里忙活一日也过得极快,等晚上张小柳躺在床上时,已经累得直不起腰了。偏偏插秧又要赶早,只觉得刚躺下去眯上一会儿,又不得不起来了。幸好这段时间的忙碌是短暂的,到第四天时,两人已经把三亩水田的秧都插下去了。
秧插下去,前面十来天的看顾是极重要的。因为是连根拔起的秧苗才能种活,要是分秧时不小心把根系拉断了的插下去也会枯死,这时候就要趁早补上。田里的水也要维持在合适的程度,多了容易泡烂秧苗,少了又担心被晒坏。
但这些事毕竟不像插秧那么抢紧,田地少每天半个时辰也够看完了。赵正则便拦住不让张小柳再下田,每日早上挑完水以后就扛着锄头去田里,看得张小柳哭笑不得。他自己却不是很担心,现代早已经用上了抛秧,只七歪八扭的散在田里也能长好,这样细致的活更没什么问题。即使偶有一些死掉的,三亩地多也不过几十株。
又过了两天,村里田地多的人也插完秧了,这时候旱地便热闹起来,大家齐齐开始种黄豆、花生、玉米、红薯等其他作物。张小柳粗略观察了下,这里的人还是种玉米和红薯最多,这两样也是当做主要粮食的东西,很得重视。他自己却不很喜欢这些东西,只把那剩下的一亩旱田大致均分了,一半种上红薯和玉米,另一半却种上了黄豆。
在他看来,黄豆的营养对孩子更好些。而且村里有个大石磨,平日里谁家要做豆腐都可以去磨豆子。这样一来黄豆不仅可以煲汤、发豆芽,还可以磨豆浆做豆腐。不过黄豆的产量... -->>
林草儿还要照顾家里的孩子,心头记挂着张小柳一家送了东西过来,但也不敢久留,说了些话就走了。只是这些话不免勾起张小柳以前生活的一些回忆,又想起无缘的张家爹爹么么,心情也觉得低落起来。
不过这种低落很快被忙碌的生活打断。过了七八天,秧苗就长成了,他们也开始忙活起来。四个人一共只有四亩田地,这在村里一般人家来说都是极少的了。但因为劳动力只有两个半大的孩子,便也不觉得少。
张小柳也是这时候才知道,很多劳动力充足或是日子比较过得去的人家,田地里都是不用哥儿去做的。他当然没有这样的思想,也不放心赵正则自己去干田里的活,每天都是两人一起出门的。
春季这时候只要把作物种下去就成,时间相对也没有那么紧张。不过因为大顺么么家帮他们育了秧,虽说种子要双倍还回去,但张小柳心中还是觉得占了便宜。于是在他们自己还没插秧之前,先帮大顺么么家分秧、插秧。
看这里的气候,跟他小时候生活的家长差不多,连作物也有许多相同。只是这时候既没有杂交水稻也没有现代化肥,稻谷的产量是极低的,所以人们不得不种些产量高的粗粮,否则口粮就不够了。
分秧、插秧这样的活儿张小柳都干过许多年,只是后来离家读高中大学才手疏了。这时候只看着大顺么么他们干活,就能学个九成像了。所谓分秧就是把育在秧田里的稻苗秧连根拔起来,然后按照一定的距离把它一棵棵插入平整好的水田里。“插”字用的是十分贴切的,因为要一手拿着秧,把秧苗一棵棵插入水深齐脚踝处的水田里。这个活儿可算是农忙时最轻快的活了,只是腰弯得累些,不算太辛苦。
大顺么么家的田不少,能干活的人也多。赵大叔和大顺么么干活是把好手,他们最大的孩子是个十六岁的小子,叫富来,干活已经顶得上成人了。第二个孩子也有十四岁,叫贵来,跟在父兄后头也做得有模有样。家中还有个小哥儿负责做饭,一点也不浪费人力。
这是张小柳第一次见到赵家的孩子,富来和贵来都与他打了招呼,看起来还挺热络。想来两家住得近,以前肯定也是一起玩的。他怕被人看出不妥,也不敢多说话,挨着赵正则就开始分秧。
“你这孩子总是这么客气,不过是多育些秧苗,还得要来干活。就三亩地,我常常剩得都有那么多。”大顺么么见他们来干活,有点过意不去唠唠叨叨地说。这里的人用的稻种都是自留的,加上这样分秧是可以每一株秧苗都不浪费,所以一般会多出许多秧苗。
“大顺么么帮了我们这么多,我现在有空也不过是帮点小忙。再说我们的地不多,每天上午分秧下午去插上,也用不了几天。”张小柳笑着说。
其实分秧算不上帮了什么忙,最多就是让人家赶点早回家的时间。但对于大顺么么,他是从心底感激。从来都是锦上添花的人多,雪中送炭的少。大顺么么虽没给他什么物质的资助,毕竟他家也快要揭不开锅了,但是还是尽他所能的帮助了他。
一个下午干下来,张小柳发现他的活是做得最慢的。别人都把一垄的秧苗分完了,他这里才做了三分之二左右。倒是赵正则双手竟然能一起分秧,实在让人刮目相看,速度快要赶上张大叔了。
在田里忙活一日也过得极快,等晚上张小柳躺在床上时,已经累得直不起腰了。偏偏插秧又要赶早,只觉得刚躺下去眯上一会儿,又不得不起来了。幸好这段时间的忙碌是短暂的,到第四天时,两人已经把三亩水田的秧都插下去了。
秧插下去,前面十来天的看顾是极重要的。因为是连根拔起的秧苗才能种活,要是分秧时不小心把根系拉断了的插下去也会枯死,这时候就要趁早补上。田里的水也要维持在合适的程度,多了容易泡烂秧苗,少了又担心被晒坏。
但这些事毕竟不像插秧那么抢紧,田地少每天半个时辰也够看完了。赵正则便拦住不让张小柳再下田,每日早上挑完水以后就扛着锄头去田里,看得张小柳哭笑不得。他自己却不是很担心,现代早已经用上了抛秧,只七歪八扭的散在田里也能长好,这样细致的活更没什么问题。即使偶有一些死掉的,三亩地多也不过几十株。
又过了两天,村里田地多的人也插完秧了,这时候旱地便热闹起来,大家齐齐开始种黄豆、花生、玉米、红薯等其他作物。张小柳粗略观察了下,这里的人还是种玉米和红薯最多,这两样也是当做主要粮食的东西,很得重视。他自己却不很喜欢这些东西,只把那剩下的一亩旱田大致均分了,一半种上红薯和玉米,另一半却种上了黄豆。
在他看来,黄豆的营养对孩子更好些。而且村里有个大石磨,平日里谁家要做豆腐都可以去磨豆子。这样一来黄豆不仅可以煲汤、发豆芽,还可以磨豆浆做豆腐。不过黄豆的产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