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小说网 www.yipinzongshi.com,圣迹仙踪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日月穿梭,时光飞转。周景王继位五年,老聃已过而立之年。这日接到母亲玉女老妇人书信,崔其告假归家完婚。老聃便遵从母亲心愿,告假半月,骑青牛奔往曲仁家中。
老聃骑青牛走在路上,真有一种喜上加喜感觉。因为他这时在王宫之外已经有了自己的住房。这是年前重阳节分得的,三间青色瓦房,坐落于一片官民杂居之地。虽然比不得前院那几家官邸的深宅大院,却也比西院那些平民百姓住宅品级略高。一圈墨蓝的低矮砖墙,围起一座南北略长的方形院落。院落东墙内,还有一小棚舍,正好可饲养青牛,这也是老聃相中此房原因之一。
老聃牵青牛刚搬进新居,喜气未尽,家乡便来人捎来母亲玉女老妇人书信,催促其归家完婚书。他还曾设想过,待完婚之后,便将母亲玉女老妇人与新婚妻子接来,一同享受天伦之乐。
青牛走在路上,老聃在牛背上心中有美滋滋的感觉。他知道,他将要迎娶的新娘,原本相识,且与其有着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之情。这新娘,就是儿时家中女仆胡氏之孙女嫣红。
老聃至今还记得儿时与嫣红的许多趣事:涡水河救险,偷摸其宝贝,拉手同看外祖父与太乙元君炼丹……等等,历历在目。
自当年外祖父与太乙元君炼丹,无意间煅烧成金刚镯,交与李耳,食仙丹离家出走后,胡氏也辞别,领其孙女嫣红回隐阳山老家去了。此后二十余年没再见过嫣红。老聃儿时虽然与嫣红相处不到半年,然而,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之情却一直难以忘怀。老聃入周都洛邑后,每年探家都能想起嫣红,那年回曲仁里参加徐二子婚礼后,还曾登上阴阳山顶向北眺望,想象嫣红突然出现,能见她一面终生无憾。直到去年春日,老聃再次回曲仁里探家,这一愿望方得以实现。
那是因花狸猫闹朝,景王赐老聃龙柱下可坐小椅子记事不久,老聃告假骑上青牛,心情愉悦地回乡探家。这青牛似乎较往日放快脚步,三天路程两天便赶到家中。走进院门便听到笑声,却是母亲与胡姓氏坐在庭院中说笑。胡氏身旁还站立一位亭亭玉立的姑娘。老聃一眼便认出,那姑娘就是嫣红。二十余年不见,嫣红已出落成如花似玉的大姑娘。这时,母亲冲老聃道:“李耳,还不来拜胡奶奶。”老聃忙对胡氏作揖道:“胡奶奶好!”胡氏上下打量后看定老聃言道:“二十年不见,已长成大小伙子。”言罢,便对身旁姑娘道,“嫣红,见过你李耳哥哥。”嫣红粉脸微红,冲老聃作万福道:“耳兄好!”老聃忙点首道:“好,好,问嫣红妹妹好!”
众人又客套一番,家仆搬来饭桌,厨娘端来饭菜,一同围在庭院中,共进晚餐。饭后,玉女老妇人拉胡氏去东屋叙旧。嫣红与老聃来到西屋,坐于桌前闲唠攀谈。
时才餐中三杯酒下肚,老聃感到浑身热乎乎的,心里很兴奋。一时不知说啥为好,嫣红则小心地搜寻着投之所好的话题,什么“天道”、“自然”、斗转星移之类。这便引起老聃兴致,滔滔不绝地言说起来。不知不觉,两人便开始回顾儿时所共同经历的趣事……
直到深夜,嫣红才,女老妇人为其母女安排的房中。临出房门前,突然站住,回头笑道:“儿时落水获救时,我曾言道说过,待我长大后,耳哥必须娶我。现如今我已长大成人,耳哥可有打算?”言罢,不待老聃答话,便绯红着脸颊,跑出屋门。
老聃若有所思地愣在屋中……
这晚,老聃刚要铺床睡下,玉女老妇人便来其房中,直言相告,此次胡氏带孙女嫣红来家用意:主动提亲将嫣红许配于老聃。胡氏还言道,嫣红早已有言在先,今生今世非李耳不嫁。
老聃听母亲如此言说,自然喜出望外,一口应允。
玉女老妇人即刻向胡氏报了囍,并商定,来年春暖花开后,选良辰吉日,为其二人完婚。待老聃返回周都洛邑,转过年,胡氏独自再到曲仁里,与玉女老妇人商定:李耳与嫣红二月十五日即李耳生日那天完婚。胡氏走后,玉女老妇人便托人捎信与洛邑老聃。
老聃骑青牛走着,想着,终于来到村南的涡水河边,儿时经常在这涡水河中洗浴,还曾救过小嫣红性命,小嫣红还叫嚷长大成人要嫁给自己。不想却一语成真。
老聃想到这里,青牛趟过涡水河。
老聃又见到了那片李子林,那是他出生之地。尽管他早已忘记前世及出生时细节,但听母亲讲过,怀他七十二载后,在这片李子林下顶破母亲左肋出生。
老聃爬下牛背,虔诚地为李子林作揖致谢。
老聃骑青牛回到曲仁丽里家中,是二月二十三日中午。玉女老妇人逼着他,去往本村裁缝家,赶做做了一套新衣,还让其写好请柬,让家仆送往村中各户。
二月十五日这日在清晨,老聃家中庭院张灯结彩,宾客纷纷前来贺喜。因新娘家坚持要自备花轿送新娘至村边,老聃与好友徐二子等一帮男女,老早便前往村边迎候花轿。
吉时刚到,花轿进门,奏乐放鞭炮迎轿。停轿后卸轿门,老聃掀开轿帘,二子长子徐甲与一童女便迎嫣红新娘出了轿。童女用手微拉新娘嫣红衣袖三下,搀扶着新娘跨过一只朱红漆的木制“马鞍子”,新娘碎步撵上红毡,到喜堂右侧便停了下来。是时,新郎老聃站左侧,新娘嫣红站于右侧,喜娘将红色花带两头分别放在新娘与新娘手上。婚礼司仪便喊道:
“见礼,奏乐!”
随着悠扬的音乐奏起,新郎与新娘,在伴郎与伴娘及童男与童女的簇拥下,跪于香案前。
“上香,二上香,三上香!叩首,再叩首,三叩首!”
一众人听着司仪的指挥,做着动作。司仪接着赞唱:“升,平身,复位!跪,皆脆!接唱:升,拜!升,拜!升,拜!”又唱:“跪,皆脆,读祝章!”
一个十三四岁小儇的声音传来,慢慢的读着祝章。祝章很长很长,老聃晕乎晕乎,根本就没听清楚他在念什么。终于又听见司仪者唱:“升,拜!升,拜!升,拜!”整个过程也就是“三跪,九叩首,六升拜”。嫣红在晃晃悠悠的凤冠重量的下,郁闷的熬过了这些繁文缛节的俗礼。最后司仪唱:“夫妻对拜,礼毕,退班,送入洞房!”众人便欢笑着拥着新娘嫣红和新郎老聃到了洞房。
待新郎与新娘双双于床边做好,喜娘于床头柜上,拿了一盘“床头果”,按习俗新人要共吃“床头果”。童子便等先挑了一颗放入老聃嘴里。童女也又挑一颗放入嫣红口中。接着,新郎与新娘又喝过交杯酒,吃些瓜果糕点,喜娘便唤新郎老聃及一众人,离开洞房。新郎老聃由喜娘引领,去院中为参加喜宴宾客敬酒。洞房内便自有新娘嫣红,盘腿坐于床上不动,名曰“坐福”。
院中的喜宴足有二十余桌,曲仁里全村男女老少近二百口人,皆倾室而来。新郎老聃由喜娘引领挨桌敬酒,有时还被逼罚酒,直到把所有宴桌全部敬过后,待宾客散去,傍晚时分,方由喜娘引领回到洞房。他哪里知道,其身后又跟来一帮青年男女,开始闹房。
按规矩新娘今天是不能多与客人说话的,但是闹房时先逗新娘开口,那帮青年男女也就极力逗新娘,还什么看其衣裳纽扣,五颗纽扣说是“五子登科”,看其脚髁头,说是看老寿星。
老聃心想,这是什么婚礼么?早知道这样一切从简算了。>
日月穿梭,时光飞转。周景王继位五年,老聃已过而立之年。这日接到母亲玉女老妇人书信,崔其告假归家完婚。老聃便遵从母亲心愿,告假半月,骑青牛奔往曲仁家中。
老聃骑青牛走在路上,真有一种喜上加喜感觉。因为他这时在王宫之外已经有了自己的住房。这是年前重阳节分得的,三间青色瓦房,坐落于一片官民杂居之地。虽然比不得前院那几家官邸的深宅大院,却也比西院那些平民百姓住宅品级略高。一圈墨蓝的低矮砖墙,围起一座南北略长的方形院落。院落东墙内,还有一小棚舍,正好可饲养青牛,这也是老聃相中此房原因之一。
老聃牵青牛刚搬进新居,喜气未尽,家乡便来人捎来母亲玉女老妇人书信,催促其归家完婚书。他还曾设想过,待完婚之后,便将母亲玉女老妇人与新婚妻子接来,一同享受天伦之乐。
青牛走在路上,老聃在牛背上心中有美滋滋的感觉。他知道,他将要迎娶的新娘,原本相识,且与其有着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之情。这新娘,就是儿时家中女仆胡氏之孙女嫣红。
老聃至今还记得儿时与嫣红的许多趣事:涡水河救险,偷摸其宝贝,拉手同看外祖父与太乙元君炼丹……等等,历历在目。
自当年外祖父与太乙元君炼丹,无意间煅烧成金刚镯,交与李耳,食仙丹离家出走后,胡氏也辞别,领其孙女嫣红回隐阳山老家去了。此后二十余年没再见过嫣红。老聃儿时虽然与嫣红相处不到半年,然而,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之情却一直难以忘怀。老聃入周都洛邑后,每年探家都能想起嫣红,那年回曲仁里参加徐二子婚礼后,还曾登上阴阳山顶向北眺望,想象嫣红突然出现,能见她一面终生无憾。直到去年春日,老聃再次回曲仁里探家,这一愿望方得以实现。
那是因花狸猫闹朝,景王赐老聃龙柱下可坐小椅子记事不久,老聃告假骑上青牛,心情愉悦地回乡探家。这青牛似乎较往日放快脚步,三天路程两天便赶到家中。走进院门便听到笑声,却是母亲与胡姓氏坐在庭院中说笑。胡氏身旁还站立一位亭亭玉立的姑娘。老聃一眼便认出,那姑娘就是嫣红。二十余年不见,嫣红已出落成如花似玉的大姑娘。这时,母亲冲老聃道:“李耳,还不来拜胡奶奶。”老聃忙对胡氏作揖道:“胡奶奶好!”胡氏上下打量后看定老聃言道:“二十年不见,已长成大小伙子。”言罢,便对身旁姑娘道,“嫣红,见过你李耳哥哥。”嫣红粉脸微红,冲老聃作万福道:“耳兄好!”老聃忙点首道:“好,好,问嫣红妹妹好!”
众人又客套一番,家仆搬来饭桌,厨娘端来饭菜,一同围在庭院中,共进晚餐。饭后,玉女老妇人拉胡氏去东屋叙旧。嫣红与老聃来到西屋,坐于桌前闲唠攀谈。
时才餐中三杯酒下肚,老聃感到浑身热乎乎的,心里很兴奋。一时不知说啥为好,嫣红则小心地搜寻着投之所好的话题,什么“天道”、“自然”、斗转星移之类。这便引起老聃兴致,滔滔不绝地言说起来。不知不觉,两人便开始回顾儿时所共同经历的趣事……
直到深夜,嫣红才,女老妇人为其母女安排的房中。临出房门前,突然站住,回头笑道:“儿时落水获救时,我曾言道说过,待我长大后,耳哥必须娶我。现如今我已长大成人,耳哥可有打算?”言罢,不待老聃答话,便绯红着脸颊,跑出屋门。
老聃若有所思地愣在屋中……
这晚,老聃刚要铺床睡下,玉女老妇人便来其房中,直言相告,此次胡氏带孙女嫣红来家用意:主动提亲将嫣红许配于老聃。胡氏还言道,嫣红早已有言在先,今生今世非李耳不嫁。
老聃听母亲如此言说,自然喜出望外,一口应允。
玉女老妇人即刻向胡氏报了囍,并商定,来年春暖花开后,选良辰吉日,为其二人完婚。待老聃返回周都洛邑,转过年,胡氏独自再到曲仁里,与玉女老妇人商定:李耳与嫣红二月十五日即李耳生日那天完婚。胡氏走后,玉女老妇人便托人捎信与洛邑老聃。
老聃骑青牛走着,想着,终于来到村南的涡水河边,儿时经常在这涡水河中洗浴,还曾救过小嫣红性命,小嫣红还叫嚷长大成人要嫁给自己。不想却一语成真。
老聃想到这里,青牛趟过涡水河。
老聃又见到了那片李子林,那是他出生之地。尽管他早已忘记前世及出生时细节,但听母亲讲过,怀他七十二载后,在这片李子林下顶破母亲左肋出生。
老聃爬下牛背,虔诚地为李子林作揖致谢。
老聃骑青牛回到曲仁丽里家中,是二月二十三日中午。玉女老妇人逼着他,去往本村裁缝家,赶做做了一套新衣,还让其写好请柬,让家仆送往村中各户。
二月十五日这日在清晨,老聃家中庭院张灯结彩,宾客纷纷前来贺喜。因新娘家坚持要自备花轿送新娘至村边,老聃与好友徐二子等一帮男女,老早便前往村边迎候花轿。
吉时刚到,花轿进门,奏乐放鞭炮迎轿。停轿后卸轿门,老聃掀开轿帘,二子长子徐甲与一童女便迎嫣红新娘出了轿。童女用手微拉新娘嫣红衣袖三下,搀扶着新娘跨过一只朱红漆的木制“马鞍子”,新娘碎步撵上红毡,到喜堂右侧便停了下来。是时,新郎老聃站左侧,新娘嫣红站于右侧,喜娘将红色花带两头分别放在新娘与新娘手上。婚礼司仪便喊道:
“见礼,奏乐!”
随着悠扬的音乐奏起,新郎与新娘,在伴郎与伴娘及童男与童女的簇拥下,跪于香案前。
“上香,二上香,三上香!叩首,再叩首,三叩首!”
一众人听着司仪的指挥,做着动作。司仪接着赞唱:“升,平身,复位!跪,皆脆!接唱:升,拜!升,拜!升,拜!”又唱:“跪,皆脆,读祝章!”
一个十三四岁小儇的声音传来,慢慢的读着祝章。祝章很长很长,老聃晕乎晕乎,根本就没听清楚他在念什么。终于又听见司仪者唱:“升,拜!升,拜!升,拜!”整个过程也就是“三跪,九叩首,六升拜”。嫣红在晃晃悠悠的凤冠重量的下,郁闷的熬过了这些繁文缛节的俗礼。最后司仪唱:“夫妻对拜,礼毕,退班,送入洞房!”众人便欢笑着拥着新娘嫣红和新郎老聃到了洞房。
待新郎与新娘双双于床边做好,喜娘于床头柜上,拿了一盘“床头果”,按习俗新人要共吃“床头果”。童子便等先挑了一颗放入老聃嘴里。童女也又挑一颗放入嫣红口中。接着,新郎与新娘又喝过交杯酒,吃些瓜果糕点,喜娘便唤新郎老聃及一众人,离开洞房。新郎老聃由喜娘引领,去院中为参加喜宴宾客敬酒。洞房内便自有新娘嫣红,盘腿坐于床上不动,名曰“坐福”。
院中的喜宴足有二十余桌,曲仁里全村男女老少近二百口人,皆倾室而来。新郎老聃由喜娘引领挨桌敬酒,有时还被逼罚酒,直到把所有宴桌全部敬过后,待宾客散去,傍晚时分,方由喜娘引领回到洞房。他哪里知道,其身后又跟来一帮青年男女,开始闹房。
按规矩新娘今天是不能多与客人说话的,但是闹房时先逗新娘开口,那帮青年男女也就极力逗新娘,还什么看其衣裳纽扣,五颗纽扣说是“五子登科”,看其脚髁头,说是看老寿星。
老聃心想,这是什么婚礼么?早知道这样一切从简算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