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小说网 www.yipinzongshi.com,阿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都说多事之秋,咱们这个春天的事情也不少。”薛尚宫匆匆从外面走进来,脸色不是很好。
唐尚仪道:“天快黑了,今晚开始刮北风,要倒春寒呢。您就别出去了,我去看看公主,该传晚膳了。”
薛尚宫却道:“不出去不行啊,听说又有急报送到了,还是废太子亲笔给陛下的国书。说不定会跟咱们宫里有关,我再去打听打听。”薛尚宫一直坚持称呼吴国的新帝为废太子,情急的时候还会骂他是不孝逆子、祸国罪人,真是丝毫面子也不给。
唐尚仪甚至有点庆幸当时回国的是周尚仪,而不是薛尚宫,不然以薛尚宫的脾气只怕会直接在皇宫前破口大骂,那可就危险了。想到周尚仪,月初才高高兴兴地送走她,没想到接连而来就是国中大乱,此后就再也没她的消息了。真不知道她有没有回到京城,是否安全。
阿和这几日总在书房里闷着,除了陛下来时能出来转转,剩下的时间几乎手不释卷,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在做学问。太后宫里要开品茶会、郭皇后过生日摆家宴等等,阿和全都推掉了。
“现在出门,别人无非就是想看咱们的笑话。我若盛装出席,人家或说我是外强中干、强撑架子;或说我是没心没肺,不知故国疾苦。我若淡妆素服,必然也有闲言碎语,说吴燕关系破裂,泰成宫失势,更有甚者说不定会揣测两国的动向。总之,左右都是错,还不如不出门。”阿和这一点看得分明,干脆称病不出,连豫王元祥登门,也被她叮嘱了一番。元祥本来是担心她真的生病了,没成想在书房看到了正在勤学苦读的阿和,顿时觉得她这一定是病糊涂了——不然,她会去看那些枯燥无趣的经史大部头?阿和拿一盒桃花酥堵住了他的嘴,告诉他最近少来泰成宫为妙。
元坤也体谅她,每隔一天就来陪她坐坐,也告诉她一些最新的消息。除了元坤,薛尚宫那边的消息也不少。薛尚宫如今每日都要出宫几次,阿和觉得她可能在宫外也安排了些什么,但出于对她的信任,阿和没有追问也不打算深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凭她处置。
正在吃晚饭的时候,薛尚宫再次回来,向阿和禀报道:“废太子确实给陛下递了一份国书,听说还与公主有关。”
阿和奇道:“与我有关?上面说什么?”
薛尚宫摇头道:“国书是密封的,没有人知道上面说什么。不过推测来看,废太子的宝座如今还是险象环生。湘西军虽然一时败退了,但已在离京城之外百里之处驻扎起来了。此外,江阴军、淮南军也都打出了靖难义军的旗号来了。”
阿和思索道:“原来如此。江阴军一直驻守在阳江南岸,虽说吴燕之间几乎没有什么摩擦,但边境上总不能无人驻防。如今新帝希望拉拢陛下,意图在于希望北燕有所行动,牵制住江阴军的调动。”
两位女官面面相觑,有些佩服道:“想不到公主还能看懂这些留守军的部署。”
阿和笑道:“小时候在父王身边,这些留守军的名字倒是熟悉。这几日翻了翻几本地理志,不难猜出这些地方的动向。”
正说着,门外脚步声响起,内侍进来传报:“娘娘,陛下驾到。”
阿和正要出门,元坤已经到了门口,拉着她的手进来,说道:“今夜开始刮北风,外面冷,你就别出去了。”又问道,“已经传了晚膳了吗?正好,朕还没吃,过了陪朕喝一杯。”
整个晚膳时分,元坤的话都比较少,神色有些过于沈静,让阿和有些担心。饭后,阿和屏退了其他女官、内侍,拉着元坤进入内殿,问道:“阿坤,是不是吴国那边来了什么消息?关于我的?”
元坤看了看她,心想她对他真是越来越了解了,他还在犹豫要不要告诉她这件事,但与其一直瞒下去,不如照实说了,让她自己决断。
既然是生于皇家,既然能被选来和亲,这样的觉悟总应该还是有的。
“吴国的新帝下了国书,你可以看看。”元坤从怀中取出那份绝密的信函,递给阿和。
阿和接过淡黄色的宣纸,这纸张上的暗纹、气味都这么令人熟悉,然而上面的字迹却是陌生的,写着的内容也让人五味陈杂。
阿和大致地阅过这份国书,前面的内容无非是新帝对北燕靖文帝的溢美之词,还有希望吴燕两国继续同盟关系,希望靖文帝能支持他平定国内的战乱,他将会给北燕更多的互市利益。
这样的许诺也并不稀奇。事实上,吴燕两国在互市方面,一直都是吴国比较占优势,对燕国的一些互市条款也都比较苛刻。曾经因为吴国的君主太过傲慢自负,甚至一度中断了两个贸易,直至先帝时,阿和的皇伯父极力修好了两国互市,还在盟约条款上修改了一些互市的条款,给予了北燕方面更多的利益。不过时至今日,吴国仍然在两国互市之中处于优势。南方盛产的茶叶、海盐、稻米、丝绸都是北燕缺乏的,而北燕的军马、皮革和铁器虽然也在南方颇受好评,但毕竟寻常百姓没了这些也能照常过日子,需求的数量有限。
阿和在信的后半段,不出所料地看到了和亲一事被提及。出乎意料的是,泰成公主的名字后面加了一连串的封赏:
“加封泰成公主为长公主,赐阳江南岸两郡封地。两郡封邑可尽入北燕国库……”
这段话已经写到了纸张的最末,阿和急忙向后翻去,却发现后面的内容不见了,看来元坤是将最后这页纸藏了起来。
“阿和,后面的有些内容,我想你还是不看为妙。”元坤见她神情有异... -->>
“都说多事之秋,咱们这个春天的事情也不少。”薛尚宫匆匆从外面走进来,脸色不是很好。
唐尚仪道:“天快黑了,今晚开始刮北风,要倒春寒呢。您就别出去了,我去看看公主,该传晚膳了。”
薛尚宫却道:“不出去不行啊,听说又有急报送到了,还是废太子亲笔给陛下的国书。说不定会跟咱们宫里有关,我再去打听打听。”薛尚宫一直坚持称呼吴国的新帝为废太子,情急的时候还会骂他是不孝逆子、祸国罪人,真是丝毫面子也不给。
唐尚仪甚至有点庆幸当时回国的是周尚仪,而不是薛尚宫,不然以薛尚宫的脾气只怕会直接在皇宫前破口大骂,那可就危险了。想到周尚仪,月初才高高兴兴地送走她,没想到接连而来就是国中大乱,此后就再也没她的消息了。真不知道她有没有回到京城,是否安全。
阿和这几日总在书房里闷着,除了陛下来时能出来转转,剩下的时间几乎手不释卷,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在做学问。太后宫里要开品茶会、郭皇后过生日摆家宴等等,阿和全都推掉了。
“现在出门,别人无非就是想看咱们的笑话。我若盛装出席,人家或说我是外强中干、强撑架子;或说我是没心没肺,不知故国疾苦。我若淡妆素服,必然也有闲言碎语,说吴燕关系破裂,泰成宫失势,更有甚者说不定会揣测两国的动向。总之,左右都是错,还不如不出门。”阿和这一点看得分明,干脆称病不出,连豫王元祥登门,也被她叮嘱了一番。元祥本来是担心她真的生病了,没成想在书房看到了正在勤学苦读的阿和,顿时觉得她这一定是病糊涂了——不然,她会去看那些枯燥无趣的经史大部头?阿和拿一盒桃花酥堵住了他的嘴,告诉他最近少来泰成宫为妙。
元坤也体谅她,每隔一天就来陪她坐坐,也告诉她一些最新的消息。除了元坤,薛尚宫那边的消息也不少。薛尚宫如今每日都要出宫几次,阿和觉得她可能在宫外也安排了些什么,但出于对她的信任,阿和没有追问也不打算深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凭她处置。
正在吃晚饭的时候,薛尚宫再次回来,向阿和禀报道:“废太子确实给陛下递了一份国书,听说还与公主有关。”
阿和奇道:“与我有关?上面说什么?”
薛尚宫摇头道:“国书是密封的,没有人知道上面说什么。不过推测来看,废太子的宝座如今还是险象环生。湘西军虽然一时败退了,但已在离京城之外百里之处驻扎起来了。此外,江阴军、淮南军也都打出了靖难义军的旗号来了。”
阿和思索道:“原来如此。江阴军一直驻守在阳江南岸,虽说吴燕之间几乎没有什么摩擦,但边境上总不能无人驻防。如今新帝希望拉拢陛下,意图在于希望北燕有所行动,牵制住江阴军的调动。”
两位女官面面相觑,有些佩服道:“想不到公主还能看懂这些留守军的部署。”
阿和笑道:“小时候在父王身边,这些留守军的名字倒是熟悉。这几日翻了翻几本地理志,不难猜出这些地方的动向。”
正说着,门外脚步声响起,内侍进来传报:“娘娘,陛下驾到。”
阿和正要出门,元坤已经到了门口,拉着她的手进来,说道:“今夜开始刮北风,外面冷,你就别出去了。”又问道,“已经传了晚膳了吗?正好,朕还没吃,过了陪朕喝一杯。”
整个晚膳时分,元坤的话都比较少,神色有些过于沈静,让阿和有些担心。饭后,阿和屏退了其他女官、内侍,拉着元坤进入内殿,问道:“阿坤,是不是吴国那边来了什么消息?关于我的?”
元坤看了看她,心想她对他真是越来越了解了,他还在犹豫要不要告诉她这件事,但与其一直瞒下去,不如照实说了,让她自己决断。
既然是生于皇家,既然能被选来和亲,这样的觉悟总应该还是有的。
“吴国的新帝下了国书,你可以看看。”元坤从怀中取出那份绝密的信函,递给阿和。
阿和接过淡黄色的宣纸,这纸张上的暗纹、气味都这么令人熟悉,然而上面的字迹却是陌生的,写着的内容也让人五味陈杂。
阿和大致地阅过这份国书,前面的内容无非是新帝对北燕靖文帝的溢美之词,还有希望吴燕两国继续同盟关系,希望靖文帝能支持他平定国内的战乱,他将会给北燕更多的互市利益。
这样的许诺也并不稀奇。事实上,吴燕两国在互市方面,一直都是吴国比较占优势,对燕国的一些互市条款也都比较苛刻。曾经因为吴国的君主太过傲慢自负,甚至一度中断了两个贸易,直至先帝时,阿和的皇伯父极力修好了两国互市,还在盟约条款上修改了一些互市的条款,给予了北燕方面更多的利益。不过时至今日,吴国仍然在两国互市之中处于优势。南方盛产的茶叶、海盐、稻米、丝绸都是北燕缺乏的,而北燕的军马、皮革和铁器虽然也在南方颇受好评,但毕竟寻常百姓没了这些也能照常过日子,需求的数量有限。
阿和在信的后半段,不出所料地看到了和亲一事被提及。出乎意料的是,泰成公主的名字后面加了一连串的封赏:
“加封泰成公主为长公主,赐阳江南岸两郡封地。两郡封邑可尽入北燕国库……”
这段话已经写到了纸张的最末,阿和急忙向后翻去,却发现后面的内容不见了,看来元坤是将最后这页纸藏了起来。
“阿和,后面的有些内容,我想你还是不看为妙。”元坤见她神情有异...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