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小说网 www.yipinzongshi.com,文娱救世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到的事儿都说了。
“你可能不是很懂《专利法》,专利法里面对于发明的认定,是要求有‘突出的实质性创新’和‘显著的技术进步效果’。因为不可能一样东西稍微有一点点新意,申请发明就随便批下来。
如果一项技术被认定为是‘现有技术之间的简单结合、或者依据几项现有技术和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就能推导出来的显见结果’,那么就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哪怕已经授予了的专利权,在遇到竞争对手诉讼的时候,对手请求专利局认定该技术‘是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的简单结合、不具有突出的实质性创新’,那么专利局也可以做出原专利授权无效的裁定。
三星在这个案子中的申诉理由,就是认为,适用于MP3的大容量硬体、显示歌词和歌单的液晶屏、滚轮控件这些每一个技术特征,单独拿出来都是显而易见的现有技术,乔布斯只是把这三个现有的东西拼凑在了一起,怎么能算发明呢?从短短两三个月的研发周期来看,也证明这玩意儿没什么难度,只是想通了创意之后马上就能做出来的。”
顾诚听了也微微点头,三星的法务部果然不是吃干饭的,说出来的理由确实切中了要害。
“那乔布斯的人是怎么抗辩的?”
“乔布斯方面的答辩状大意应该是这样的:对于一项技术‘是否具有突出的实质性创新和显著的技术进步’,不应当只看其是否由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的结合研发产生。
换言之,研发难度不该成为技术创新程度的准绳。发明涉及的技术,只要‘克服了现有的技术偏见,起到了本领域技术人员预料不到的意外效果’,也属于‘突出的实质性创新’。”
漂亮的抗辩!
“克服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此前的固有技术偏见”,这是专利法诉讼中最经典的一条对于诉讼另一方“本技术仅仅是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的简单结合”的抗辩理由。
而且只要能够证明,往往可以把很多看上去研发难度不大、只缺灵光一闪的发明保下来,赢得胜诉。
这条理由外行人可能不太理解,用人话举例翻译一下,就很容易懂了。
比如早在19中后期,当时的冶金工业家们就发现“在钢铁中掺入锰元素可以提升钢板硬度、但会似钢板变脆易碎裂。锰含量越高,越硬越脆”。
所以,按照这个“公知常识”或者“技术偏见”,任何在锰钢中进一步提升锰元素含量的配方,都不配得到专利权:因为那只是对“现有公开技术”的进一步推演堆砌。
但是,1882年哈德菲尔德发现一个现象:公知常识只测试了5%以下锰含量的钢材、就总结出了上述“技术偏见”,然后不再尝试。但哈德菲尔德进一步夸张地测试高锰钢,一直测试到12%的临界点以上之后,锰钢的性质发生了质变:变得又硬又韧又耐磨,脆性突然消失了。
1883年就被英国专利局授予了专利。
因为这一结论推翻了“现有技术偏见”,起到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因此哪怕是“现有技术的简单堆砌”,依然符合专利法上的“提出的实质性创新”。
换句话说,就是:你也知道锰钢里继续加锰会越来越硬越来越脆,你为什么不砸钱去继续试验、看看有没有什么其他意想不到的奇效呢?
哈德菲尔德案在判例法国家几乎成为了“应用公知常识时克服了现有技术偏见”的典型名案,后来被米国和英国引用了一百多年,也随着《巴黎公约》成为了全球各国判断此类专利创造性疑难的准绳。
乔布斯引用的意思也很明显:你李再荣明知道大硬盘可以和MP3“简单结合”,你三星为什么就不去试、然后开发一切围绕着这个技术应用的新产品形态呢?
所以,乔布斯证明了IPOD专利有足够的创新性。
可悲的是,今天乔布斯说的每一句话,半年多之后,都会“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地“斗转星移”到乔布斯自己身上,结结实实地挨这一拳。
顾诚的嘴角,情不自禁地泛起一丝兴奋的冷笑。和姑苏慕容对战的人,自身武功越是精妙,最后的死状就会越惨。
了解他的人每次看到他这个表情,都会有一阵不寒而栗。
不知道又在算计谁了。
“哥,拜托你个事儿,你不是外通部有朋友么。这个案子帮我全程盯一下。乔布斯的所有答辩状,帮我全文搜集回来,成么?”
顾诚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他知道西方国家司法程序是很慢的,一个案子哪怕寻求庭外和解,一年半载也不一定审得完。所以他还需要托权顺虞的朋友帮打听后续情况
到时候还能白省一些律师费。
把乔布斯今天的答辩状一字不差全文抄一遍,就改个名字。到时候请个便宜点的律师都能打赢。
“你要这些干啥?好吧,这也不费事儿,这个忙我帮了。”权顺虞想不明白顾诚的目的,索性也就不想了,直接帮忙吧。
顾诚心情不错,很给面子地继续捧场倾听:“你刚才说有两件生意上的消息,第二件是啥?”
到的事儿都说了。
“你可能不是很懂《专利法》,专利法里面对于发明的认定,是要求有‘突出的实质性创新’和‘显著的技术进步效果’。因为不可能一样东西稍微有一点点新意,申请发明就随便批下来。
如果一项技术被认定为是‘现有技术之间的简单结合、或者依据几项现有技术和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就能推导出来的显见结果’,那么就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哪怕已经授予了的专利权,在遇到竞争对手诉讼的时候,对手请求专利局认定该技术‘是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的简单结合、不具有突出的实质性创新’,那么专利局也可以做出原专利授权无效的裁定。
三星在这个案子中的申诉理由,就是认为,适用于MP3的大容量硬体、显示歌词和歌单的液晶屏、滚轮控件这些每一个技术特征,单独拿出来都是显而易见的现有技术,乔布斯只是把这三个现有的东西拼凑在了一起,怎么能算发明呢?从短短两三个月的研发周期来看,也证明这玩意儿没什么难度,只是想通了创意之后马上就能做出来的。”
顾诚听了也微微点头,三星的法务部果然不是吃干饭的,说出来的理由确实切中了要害。
“那乔布斯的人是怎么抗辩的?”
“乔布斯方面的答辩状大意应该是这样的:对于一项技术‘是否具有突出的实质性创新和显著的技术进步’,不应当只看其是否由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的结合研发产生。
换言之,研发难度不该成为技术创新程度的准绳。发明涉及的技术,只要‘克服了现有的技术偏见,起到了本领域技术人员预料不到的意外效果’,也属于‘突出的实质性创新’。”
漂亮的抗辩!
“克服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此前的固有技术偏见”,这是专利法诉讼中最经典的一条对于诉讼另一方“本技术仅仅是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的简单结合”的抗辩理由。
而且只要能够证明,往往可以把很多看上去研发难度不大、只缺灵光一闪的发明保下来,赢得胜诉。
这条理由外行人可能不太理解,用人话举例翻译一下,就很容易懂了。
比如早在19中后期,当时的冶金工业家们就发现“在钢铁中掺入锰元素可以提升钢板硬度、但会似钢板变脆易碎裂。锰含量越高,越硬越脆”。
所以,按照这个“公知常识”或者“技术偏见”,任何在锰钢中进一步提升锰元素含量的配方,都不配得到专利权:因为那只是对“现有公开技术”的进一步推演堆砌。
但是,1882年哈德菲尔德发现一个现象:公知常识只测试了5%以下锰含量的钢材、就总结出了上述“技术偏见”,然后不再尝试。但哈德菲尔德进一步夸张地测试高锰钢,一直测试到12%的临界点以上之后,锰钢的性质发生了质变:变得又硬又韧又耐磨,脆性突然消失了。
1883年就被英国专利局授予了专利。
因为这一结论推翻了“现有技术偏见”,起到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因此哪怕是“现有技术的简单堆砌”,依然符合专利法上的“提出的实质性创新”。
换句话说,就是:你也知道锰钢里继续加锰会越来越硬越来越脆,你为什么不砸钱去继续试验、看看有没有什么其他意想不到的奇效呢?
哈德菲尔德案在判例法国家几乎成为了“应用公知常识时克服了现有技术偏见”的典型名案,后来被米国和英国引用了一百多年,也随着《巴黎公约》成为了全球各国判断此类专利创造性疑难的准绳。
乔布斯引用的意思也很明显:你李再荣明知道大硬盘可以和MP3“简单结合”,你三星为什么就不去试、然后开发一切围绕着这个技术应用的新产品形态呢?
所以,乔布斯证明了IPOD专利有足够的创新性。
可悲的是,今天乔布斯说的每一句话,半年多之后,都会“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地“斗转星移”到乔布斯自己身上,结结实实地挨这一拳。
顾诚的嘴角,情不自禁地泛起一丝兴奋的冷笑。和姑苏慕容对战的人,自身武功越是精妙,最后的死状就会越惨。
了解他的人每次看到他这个表情,都会有一阵不寒而栗。
不知道又在算计谁了。
“哥,拜托你个事儿,你不是外通部有朋友么。这个案子帮我全程盯一下。乔布斯的所有答辩状,帮我全文搜集回来,成么?”
顾诚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他知道西方国家司法程序是很慢的,一个案子哪怕寻求庭外和解,一年半载也不一定审得完。所以他还需要托权顺虞的朋友帮打听后续情况
到时候还能白省一些律师费。
把乔布斯今天的答辩状一字不差全文抄一遍,就改个名字。到时候请个便宜点的律师都能打赢。
“你要这些干啥?好吧,这也不费事儿,这个忙我帮了。”权顺虞想不明白顾诚的目的,索性也就不想了,直接帮忙吧。
顾诚心情不错,很给面子地继续捧场倾听:“你刚才说有两件生意上的消息,第二件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