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小说网 www.yipinzongshi.com,温侯追美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随着董卓之死,大汉之乱不减反增。随着袁绍派周昂攻陷洛阳袁绍、袁术这对面和心不合的兄弟,彻底撕破脸来。
事实上二人早有积怨,袁绍为庶子,地位上自是矮袁术这嫡子一头。然袁绍在朝堂之上,却一直官居袁术之上。
时灵帝在西园建军,袁绍为中军校尉,座次仅次蹇硕,袁绍在朝的名望可见一斑。
袁绍也是命好,时逢冀州牧韩馥部将麴义反叛,韩馥讨伐不利,袁绍派使者与麴义结交,遂得冀州,自此袁绍联合荆州刘表、兖州张邈,东、北二向牵制袁术。
袁术则联合幽州的奋威将军公孙瓒、徐州刺史陶谦,共同制衡袁绍。
二袁相争,大汉中原一代可谓大乱,唯有并州一地,置身事外。然张杨念及河内故地,趁袁绍初得冀州,命赵庶出使袁绍,讨要河内之地。
张杨讨要,绝非师出无名。董卓任命王匡为河内太守之时,河内尚在并州控制之下。讨董联军集结,王匡向张杨借河内以图大事,张杨非常爽快的便答应下来了。
彼时张杨不止关东联军皆是这副嘴脸,本指望他们接应深陷洛阳的吕布,没想到这董卓死后,袁绍居然还未忘改立新君。
如此一来,张杨便生收复河内之心。但袁绍未得冀州之时,河内为其根据地。那时幽州公孙瓒也未与袁绍交恶,张杨恐兴兵犯之,劳民伤财。
今时不同往日,袁绍与公孙瓒因公孙越之死交恶。而且他本人以得冀州,河内之地不再是其唯一根据地,袁绍也犯不上死守,张杨遂与袁绍几经讨要并州。
袁绍有意拉拢张杨,言语含糊,几经推脱,最后竟然无赖道:“非是我袁绍不想撤军,乃是河内太守王匡,再三请求我留下。”
王匡虽是董卓任命,但也是朝廷亲自下诏的,其太守的合法性时毋庸置疑的。袁绍言外之意,便是人家王匡才是太守,你们有什么理由讨要河内?
王匡败于徐荣之后,又募兵一千追随袁绍。乃袁绍野心出现,欲立刘虞为帝,王匡看清了袁绍的嘴脸,便归于田园,此事人尽皆知。
这不拿人当傻子了吗?饶是张杨这好脾气,闻听袁绍所言,也是大怒,欲兴兵攻之,与薛兰、赵庶商议。薛兰闻言,望向赵庶,对张杨说道:“复收河内,哪需大动干戈?只需一三寸之舌罢了。”
赵庶领命,来见袁绍,讨要河内之地。袁绍自是不想给,然赵庶义愤填膺道:“时董卓乱政,天下大乱。袁本初聚天下英豪,共同讨贼。我家上党太守张杨,方才让出河内之地,今董贼已灭,尔等不思报国,反谋自立,我并州断不能助纣为虐。”
袁绍、袁术如今势均力敌,二人皆在拉拢并州,袁绍见赵庶,自是恭敬有加,对他说道:“先生也说,张杨为上党太守,何来讨要河内一说?”
赵庶早就料到袁绍会这么说,笑道:“那袁本初是要见到朝廷任命,方才肯让出河内?”
吕布在朝什么地位,袁绍不用打听,便能知晓。闻赵庶此言,袁绍知道着了他的道了,但其未乱,而是看向谋事审配
审配少忠烈慷慨,有不可犯之节,他早年为太尉陈球的下属,后又归于韩馥帐下。
韩馥此人,胆小怯懦,处事自然畏强权而有失公允。审配则因正直不得志于冀州牧韩馥。
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韩馥便是这门生故吏之一,袁绍一早便识得审配。
袁绍早年生得英俊威武,甚得袁逢、袁隗喜爱。凭借世资,年少为郎,袁绍不到二十岁已出任濮阳县令,不似如今这刚愎自用的性格,清正能干、又好结交名士。
袁绍一生高光时刻,便是在灵帝建宁元年的“党锢之祸”之时。那时袁绍虽自称隐居,表面上不妄通宾客,其实在暗中结交党人和侠义之士,手下名士许攸,便是那时结交。
张邈也是大名鼎鼎的党人,乃“八厨”之一。他与袁绍、曹操少时便以相识。
党锢之祸中,张邈常与党人领袖陈蕃,与袁绍商量对策,帮助党人避难。
此时袁绍、许攸、曹操等人结成了一个以反宦官专政为目的的政治集团。袁绍的活动引起了宦官的注意,中常侍赵忠愤愤然地警告说:“袁本初抬高身价,不应朝廷辟召,专养亡命徒,他到底想干什么!”
袁隗听到风声,恐袁绍引火烧到整个袁家,于是斥责袁绍说:“你这是准备破灭我们袁家!”
袁绍闻言,不为所动,也是此一时,袁绍成为这天下炙手可热的名士。直至关东联军成立之时,距离党锢之祸爆发已有二十余年,仍有人以这党锢之事,称赞袁绍。
而审配便是其中之一,他虽不是党人,但却是士人。每每闻听有人聊到党锢之祸,士人受尽迫害身死,审配便义愤填膺。
袁绍谋取冀州之后,审配自认以得明主。然袁绍也投桃报李,命审配为总幕府,并与逢... -->>
随着董卓之死,大汉之乱不减反增。随着袁绍派周昂攻陷洛阳袁绍、袁术这对面和心不合的兄弟,彻底撕破脸来。
事实上二人早有积怨,袁绍为庶子,地位上自是矮袁术这嫡子一头。然袁绍在朝堂之上,却一直官居袁术之上。
时灵帝在西园建军,袁绍为中军校尉,座次仅次蹇硕,袁绍在朝的名望可见一斑。
袁绍也是命好,时逢冀州牧韩馥部将麴义反叛,韩馥讨伐不利,袁绍派使者与麴义结交,遂得冀州,自此袁绍联合荆州刘表、兖州张邈,东、北二向牵制袁术。
袁术则联合幽州的奋威将军公孙瓒、徐州刺史陶谦,共同制衡袁绍。
二袁相争,大汉中原一代可谓大乱,唯有并州一地,置身事外。然张杨念及河内故地,趁袁绍初得冀州,命赵庶出使袁绍,讨要河内之地。
张杨讨要,绝非师出无名。董卓任命王匡为河内太守之时,河内尚在并州控制之下。讨董联军集结,王匡向张杨借河内以图大事,张杨非常爽快的便答应下来了。
彼时张杨不止关东联军皆是这副嘴脸,本指望他们接应深陷洛阳的吕布,没想到这董卓死后,袁绍居然还未忘改立新君。
如此一来,张杨便生收复河内之心。但袁绍未得冀州之时,河内为其根据地。那时幽州公孙瓒也未与袁绍交恶,张杨恐兴兵犯之,劳民伤财。
今时不同往日,袁绍与公孙瓒因公孙越之死交恶。而且他本人以得冀州,河内之地不再是其唯一根据地,袁绍也犯不上死守,张杨遂与袁绍几经讨要并州。
袁绍有意拉拢张杨,言语含糊,几经推脱,最后竟然无赖道:“非是我袁绍不想撤军,乃是河内太守王匡,再三请求我留下。”
王匡虽是董卓任命,但也是朝廷亲自下诏的,其太守的合法性时毋庸置疑的。袁绍言外之意,便是人家王匡才是太守,你们有什么理由讨要河内?
王匡败于徐荣之后,又募兵一千追随袁绍。乃袁绍野心出现,欲立刘虞为帝,王匡看清了袁绍的嘴脸,便归于田园,此事人尽皆知。
这不拿人当傻子了吗?饶是张杨这好脾气,闻听袁绍所言,也是大怒,欲兴兵攻之,与薛兰、赵庶商议。薛兰闻言,望向赵庶,对张杨说道:“复收河内,哪需大动干戈?只需一三寸之舌罢了。”
赵庶领命,来见袁绍,讨要河内之地。袁绍自是不想给,然赵庶义愤填膺道:“时董卓乱政,天下大乱。袁本初聚天下英豪,共同讨贼。我家上党太守张杨,方才让出河内之地,今董贼已灭,尔等不思报国,反谋自立,我并州断不能助纣为虐。”
袁绍、袁术如今势均力敌,二人皆在拉拢并州,袁绍见赵庶,自是恭敬有加,对他说道:“先生也说,张杨为上党太守,何来讨要河内一说?”
赵庶早就料到袁绍会这么说,笑道:“那袁本初是要见到朝廷任命,方才肯让出河内?”
吕布在朝什么地位,袁绍不用打听,便能知晓。闻赵庶此言,袁绍知道着了他的道了,但其未乱,而是看向谋事审配
审配少忠烈慷慨,有不可犯之节,他早年为太尉陈球的下属,后又归于韩馥帐下。
韩馥此人,胆小怯懦,处事自然畏强权而有失公允。审配则因正直不得志于冀州牧韩馥。
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韩馥便是这门生故吏之一,袁绍一早便识得审配。
袁绍早年生得英俊威武,甚得袁逢、袁隗喜爱。凭借世资,年少为郎,袁绍不到二十岁已出任濮阳县令,不似如今这刚愎自用的性格,清正能干、又好结交名士。
袁绍一生高光时刻,便是在灵帝建宁元年的“党锢之祸”之时。那时袁绍虽自称隐居,表面上不妄通宾客,其实在暗中结交党人和侠义之士,手下名士许攸,便是那时结交。
张邈也是大名鼎鼎的党人,乃“八厨”之一。他与袁绍、曹操少时便以相识。
党锢之祸中,张邈常与党人领袖陈蕃,与袁绍商量对策,帮助党人避难。
此时袁绍、许攸、曹操等人结成了一个以反宦官专政为目的的政治集团。袁绍的活动引起了宦官的注意,中常侍赵忠愤愤然地警告说:“袁本初抬高身价,不应朝廷辟召,专养亡命徒,他到底想干什么!”
袁隗听到风声,恐袁绍引火烧到整个袁家,于是斥责袁绍说:“你这是准备破灭我们袁家!”
袁绍闻言,不为所动,也是此一时,袁绍成为这天下炙手可热的名士。直至关东联军成立之时,距离党锢之祸爆发已有二十余年,仍有人以这党锢之事,称赞袁绍。
而审配便是其中之一,他虽不是党人,但却是士人。每每闻听有人聊到党锢之祸,士人受尽迫害身死,审配便义愤填膺。
袁绍谋取冀州之后,审配自认以得明主。然袁绍也投桃报李,命审配为总幕府,并与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