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小说网 www.yipinzongshi.com,明末传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感谢德彪、serse1987、080327190929183、看书者001投出了宝贵的月票,感谢幽頁、白天帝、wang的打赏,谢谢了。)
郑勋睿没有能够回到淮安去,他抵达蓬莱的时候,圣旨早就到了登州,宣旨的官员在登州等候好几天的时间了,接旨的时候,郑勋睿有些不情愿,他给皇上写去奏折,想着让辽东驻扎的大军有所行动,是担心皇太极不顾一切的进攻复州等地,那样郑家军是难以抵御的,如今得到了确切的情报,皇太极率领大军,已经回到沈阳去了,驻扎在盖州、海州和耀州等地的后金鞑子,人数虽然不少,可短时间之内是不可能进攻复州的,毕竟皇太极需要回去稳定局面,征伐朝鲜没有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镶白旗损失重大,失去了旅顺和复州等地,皇太极需要做出一定的解释,恐怕最为要紧的任务是稳住内部。
后金鞑子内部并非是铁板一块,皇太极能够登基,也是依靠必要的手段和实力的。
此一时彼一时,郑勋睿目前想到的事情,就是发展自身的力量,说起来郑家军已经控制了陕西、淮北以及旅顺和复州等地,其战斗力也得到了肯定和检验,但是最大的问题还是存在的,那就是郑家军的军饷,郑勋睿虽然能够想到一些办法,暂时性的维持郑家军的开销,可这些都不是长久之计,必须要有一套稳固的赋税政策,才有可能长久的支撑郑家军。否则迟早有一天,郑家军会遭遇到缺乏军饷的大问题。
郑勋睿在淮北清理漕帮,已经掌握了南方士大夫和商贾的把柄,回到淮安之后,他要充分利用这些把柄。逐渐的控制南方的士大夫和商贾,暗地里推行一套完全不同的赋税政策,从而保证郑家军的所有开销。
这样的事情当然不能够公开做,否则在最短的时间之内,郑勋睿就有可能和朝廷甚至是皇上直接对立起来,目前的形势下。这样的对立不能够出现,后金鞑子虎视眈眈,流寇再次壮大起来,大明依旧是内外交困的局面,内部若是出现争斗厮杀。削弱的是自身的力量,得到好处的是后金鞑子和流寇。
所以郑勋睿必须要隐忍,采取其他的办法暗地里做。
成立洪门,其实就是要做这些事情的,一旦理顺了漕运的事宜,洪门的事情就不是很多了,其重点就要转移到征收士大夫和商贾的赋税方面来,至于说如何的运作。那就需要郑勋睿认真的考虑,拿出最为可行的方法了。
偏偏这个时候,皇上的圣旨来了。郑勋睿要到京城去。
满脑子都是问题的郑勋睿,的确是不耐烦,他命令王允成将阿济格等人押解到京城去,其实就是撒手不管、让朝廷做出决定的举措,不管朝廷如何决定,他都不会过问和干涉的。
郑勋睿不能够抗旨。必须要到京城去。
也就在这个时候,张凤翼的信函也来了。
正准备出发的郑勋睿。看见了张凤翼的信函之后,满脸的阴沉。
他还真不知道朝廷里面出现了这样的局面。难道皇上脑子里面进水了,这个时候发动对后金鞑子的进攻,岂不是自找麻烦,皇太极憋了一肚子的气,后金鞑子上下肯定是群情激奋,这个时候去招惹后金鞑子,真的是找打。
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要按兵不动,皇太极登基之后,后金鞑子连续遭遇几次的失败,损失是惨重的,这从一定程度上会动摇皇太极的地位,皇太极需要花费气力稳住内部,当然皇太极也可以采取转移矛盾的方式,那就是找机会发动战斗和厮杀,以胜利来掩盖和压制内部的矛盾,朝廷的大军要是主动挑战,皇太极求之不得。
皇太极这个时候也不敢主动发动进攻,不管是在辽东还是复州等地,毕竟再一次遭遇失败,后金内部就有可能出现重大的问题,甚至直接威胁到皇太极的地位。
以不变应万变是最佳的也是唯一的选择。
这么简单的道理,难道皇上不明白,难道内阁的诸位大人不明白,还在叫嚣什么全力攻击后金鞑子,提出这样的建议,要么是脑子短路,要么是别有用心。
郑勋睿觉得,他怕是要对东林党人动手了。
东林党人大概是感觉到了威胁,特别是郑勋睿出手清剿漕帮的事宜,动摇了东林党人的根基,到了这个时候,部分的东林党人,怕是什么都不顾了,想方设法的对付他郑勋睿了。
郑勋睿能够打的后金鞑子丢盔弃甲,能够打的流寇魂飞胆丧,肯定不会畏惧东林党人,俗话说得好,书生造反,十年不成,站在前台的东林党人,不过是一群书生,遭... -->>
(感谢德彪、serse1987、080327190929183、看书者001投出了宝贵的月票,感谢幽頁、白天帝、wang的打赏,谢谢了。)
郑勋睿没有能够回到淮安去,他抵达蓬莱的时候,圣旨早就到了登州,宣旨的官员在登州等候好几天的时间了,接旨的时候,郑勋睿有些不情愿,他给皇上写去奏折,想着让辽东驻扎的大军有所行动,是担心皇太极不顾一切的进攻复州等地,那样郑家军是难以抵御的,如今得到了确切的情报,皇太极率领大军,已经回到沈阳去了,驻扎在盖州、海州和耀州等地的后金鞑子,人数虽然不少,可短时间之内是不可能进攻复州的,毕竟皇太极需要回去稳定局面,征伐朝鲜没有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镶白旗损失重大,失去了旅顺和复州等地,皇太极需要做出一定的解释,恐怕最为要紧的任务是稳住内部。
后金鞑子内部并非是铁板一块,皇太极能够登基,也是依靠必要的手段和实力的。
此一时彼一时,郑勋睿目前想到的事情,就是发展自身的力量,说起来郑家军已经控制了陕西、淮北以及旅顺和复州等地,其战斗力也得到了肯定和检验,但是最大的问题还是存在的,那就是郑家军的军饷,郑勋睿虽然能够想到一些办法,暂时性的维持郑家军的开销,可这些都不是长久之计,必须要有一套稳固的赋税政策,才有可能长久的支撑郑家军。否则迟早有一天,郑家军会遭遇到缺乏军饷的大问题。
郑勋睿在淮北清理漕帮,已经掌握了南方士大夫和商贾的把柄,回到淮安之后,他要充分利用这些把柄。逐渐的控制南方的士大夫和商贾,暗地里推行一套完全不同的赋税政策,从而保证郑家军的所有开销。
这样的事情当然不能够公开做,否则在最短的时间之内,郑勋睿就有可能和朝廷甚至是皇上直接对立起来,目前的形势下。这样的对立不能够出现,后金鞑子虎视眈眈,流寇再次壮大起来,大明依旧是内外交困的局面,内部若是出现争斗厮杀。削弱的是自身的力量,得到好处的是后金鞑子和流寇。
所以郑勋睿必须要隐忍,采取其他的办法暗地里做。
成立洪门,其实就是要做这些事情的,一旦理顺了漕运的事宜,洪门的事情就不是很多了,其重点就要转移到征收士大夫和商贾的赋税方面来,至于说如何的运作。那就需要郑勋睿认真的考虑,拿出最为可行的方法了。
偏偏这个时候,皇上的圣旨来了。郑勋睿要到京城去。
满脑子都是问题的郑勋睿,的确是不耐烦,他命令王允成将阿济格等人押解到京城去,其实就是撒手不管、让朝廷做出决定的举措,不管朝廷如何决定,他都不会过问和干涉的。
郑勋睿不能够抗旨。必须要到京城去。
也就在这个时候,张凤翼的信函也来了。
正准备出发的郑勋睿。看见了张凤翼的信函之后,满脸的阴沉。
他还真不知道朝廷里面出现了这样的局面。难道皇上脑子里面进水了,这个时候发动对后金鞑子的进攻,岂不是自找麻烦,皇太极憋了一肚子的气,后金鞑子上下肯定是群情激奋,这个时候去招惹后金鞑子,真的是找打。
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要按兵不动,皇太极登基之后,后金鞑子连续遭遇几次的失败,损失是惨重的,这从一定程度上会动摇皇太极的地位,皇太极需要花费气力稳住内部,当然皇太极也可以采取转移矛盾的方式,那就是找机会发动战斗和厮杀,以胜利来掩盖和压制内部的矛盾,朝廷的大军要是主动挑战,皇太极求之不得。
皇太极这个时候也不敢主动发动进攻,不管是在辽东还是复州等地,毕竟再一次遭遇失败,后金内部就有可能出现重大的问题,甚至直接威胁到皇太极的地位。
以不变应万变是最佳的也是唯一的选择。
这么简单的道理,难道皇上不明白,难道内阁的诸位大人不明白,还在叫嚣什么全力攻击后金鞑子,提出这样的建议,要么是脑子短路,要么是别有用心。
郑勋睿觉得,他怕是要对东林党人动手了。
东林党人大概是感觉到了威胁,特别是郑勋睿出手清剿漕帮的事宜,动摇了东林党人的根基,到了这个时候,部分的东林党人,怕是什么都不顾了,想方设法的对付他郑勋睿了。
郑勋睿能够打的后金鞑子丢盔弃甲,能够打的流寇魂飞胆丧,肯定不会畏惧东林党人,俗话说得好,书生造反,十年不成,站在前台的东林党人,不过是一群书生,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