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小说网 www.yipinzongshi.com,汉末皇戚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枣祗之功,可见一般,其人应为曹魏得天下之首功。若无他在后方,以屯田积攒粮草,恐怕曹操早已无米为炊,如果像程昱那样,靠着屠城,杀人后把人制做成肉干,变为人脯充当军粮的话,恐怕即使曹魏得了天下,这天下也就再也没有人口供給曹魏统治了。
这也是后来,北方大半个中国,经过黄巾大乱以及连年的军阀混战后,由原来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景象,变为“仓储积所在皆满”的主要原因。枣祗之功,不但解决了曹魏的军粮问题,为曹操征伐四方,平定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也使得大量流离失所的无地百姓,重返家园,安居乐业,可以说,他在曹魏建立甚至整个汉末大乱后,能够使的百姓安居乐业,不使得中原从此变成“人无完人”景象的最大功臣。
之后,伏泉邀请二人入席,又是一番觥筹交错,不过二人明显有所拘谨,话也不多。这番表情,伏泉见了顿时明了,今日却是不会有可能拉拢二人了。
当然,对于繁钦,他倒不是很在意,毕竟以后可不是太平盛世,诗词歌赋做的再好,他也不需要,真正让他在意的是枣祗,终究如果有了这个忠诚的农业大家归顺,至少以后不会为后勤而发愁。
打仗,无非拼的兵力、钱粮和人才,而相对而言,如果前两者占了绝对优势,后者就不会显得那么重要了。毕竟,只要实力优势占据明显的人,不会出现内讧,即使他输了许多次败仗,但是纯拼消耗,就是耗,也能将对方耗死。
酒宴结束,伏泉一行人与枣祗、繁钦二人,打了招呼,便就此离去,并未多言。
望着远远离开的伏泉等人,繁钦面色凝重,对身边的枣祗道:“枣兄,观此形势,莫非戏志才欲投伏流川乎?”
“应是如此!”枣祗语气有些冰冷的说道:“戏志才有良、平之才,未想竟投此人,殊为可惜!吾颍川大才,为何如此?为何如此?”说话时候,枣祗连连摇头,像是真的在为戏志才投错了人可惜,其实内心里,他却是在为不能让这高傲之人,投身他们士族门下而可惜。
“是极!是极!惜哉此人也!”繁钦点头应道,不过,他自然知道枣祗何意,但并未点破。
身为士族出身的繁钦,自然也想以后出仕,能有这种有大才的寒门士人为辅,这样,明显对自己有益甚多。而且,像戏志才这种有大才略的人投靠他的话,肯定不会仅仅止步于低位的,爬上高官之位,也很正常,到时候,以他作为故主的身份,戏志才肯定要对自己照料许多,于家族大有裨益。
这也是汉代如今整个世家大族的现状,一方面垄断选拔官吏途径,使得寒门士人为官困难,另一方面,又不断逼迫寒门士人,借助世家大族的资源为官。从一开始,他们就坐实了那些潜力股和家族的联系,使得那些接受过他们帮助的寒门士人,不能割舍他们,最终让家族能够更加富有人脉和实力。
一路护送身有重金的戏志才回家,路上,伏泉又想戏志才、徐福打探枣祗和繁钦二人。对此二人,徐福却是知道不多,只有同在阳翟县城的戏志才更加熟悉,虽然他不想多提两人,但是毕竟已经入得伏泉麾下,自然不好拒绝,只能一一说出。
因此,伏泉之后也是知道两人的大致背景家世,枣氏和繁氏,算是阳翟县城内的中等家族,势力却不算小。
不过,枣氏本不姓枣,应姓棘,只是其先辈为了避难,来到颍川,后来改姓为枣而已,这在汉代无数逃命的人里,倒是很长见。而枣祗和繁钦二人,却是两家之中颇有名气,也受重视的青年才俊,不过,两家也因为和颍川郡内有名的党人家族联姻,也是受到不少党锢的风波影响,导致二人至今尚未出仕。
言语之中,伏泉看得出来,戏志才应该和两天还算熟悉,不过他的话语稍显冰冷,大概,可能因为一些不知名原因,戏志才和他们的关系很差吧。
路上,除了问询枣祗和繁钦的家世之外,因为心里还惦记着见识阳翟的其他贤才,伏泉自然也跟着询问,比如他很想见识的郭嘉其人。
只是,虽然戏志才知晓那少年郭嘉,但是按戏志才所言,出身阳翟郭氏旁支的郭嘉,虽有才名,但自小就比较低调,除非去郭氏找人打听,否则是很难知道他的具体方位。
对此,伏泉只能熄灭了自己心中的见识之火,他可不想去郭氏窜门,上次去长社钟氏,拉一个钟繇陪自己“游玩”颍川都够累的了,更何况让他这次再去郭氏?只能等有缘再见吧!
最终,送完戏志才回家,伏泉便带人出城离去,与戏志才相约两日后,在他安顿好家中诸事后,便待他去城外军营和伏泉所部汉军汇合,一起往汝南、陈国方向,会师皇甫嵩、朱儁所部汉军。
回到家中,戏志才详细和妻子说明情况,其妻虽已从夫君这两日的异常中察觉出什么,但还是没想到戏志才竟然投靠了伏泉。
然而,所谓夫唱妇随,戏妻并未劝阻,在拿着戏志才所带来的金饼后,一番感谢伏泉恩德后,为戏志才置办了几身新衣,便有买来酒菜,做出几味美味佳肴,为夫君送行。
两日后,戏志才一改往日懒散,早早起身,在和自家妻子依依惜别后,戏志才有深深嘱付道:“吾受伏平寇亲顾之恩,不容不出。吾妻可于此安稳生活,待吾随平寇功成之日,必当封侯拜相,令汝一生富贵。”
言罢,戏志才拿起妻子手中,早就为他准备好的行囊包裹,往阳翟县城外的汉军大营走去。
枣祗之功,可见一般,其人应为曹魏得天下之首功。若无他在后方,以屯田积攒粮草,恐怕曹操早已无米为炊,如果像程昱那样,靠着屠城,杀人后把人制做成肉干,变为人脯充当军粮的话,恐怕即使曹魏得了天下,这天下也就再也没有人口供給曹魏统治了。
这也是后来,北方大半个中国,经过黄巾大乱以及连年的军阀混战后,由原来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景象,变为“仓储积所在皆满”的主要原因。枣祗之功,不但解决了曹魏的军粮问题,为曹操征伐四方,平定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也使得大量流离失所的无地百姓,重返家园,安居乐业,可以说,他在曹魏建立甚至整个汉末大乱后,能够使的百姓安居乐业,不使得中原从此变成“人无完人”景象的最大功臣。
之后,伏泉邀请二人入席,又是一番觥筹交错,不过二人明显有所拘谨,话也不多。这番表情,伏泉见了顿时明了,今日却是不会有可能拉拢二人了。
当然,对于繁钦,他倒不是很在意,毕竟以后可不是太平盛世,诗词歌赋做的再好,他也不需要,真正让他在意的是枣祗,终究如果有了这个忠诚的农业大家归顺,至少以后不会为后勤而发愁。
打仗,无非拼的兵力、钱粮和人才,而相对而言,如果前两者占了绝对优势,后者就不会显得那么重要了。毕竟,只要实力优势占据明显的人,不会出现内讧,即使他输了许多次败仗,但是纯拼消耗,就是耗,也能将对方耗死。
酒宴结束,伏泉一行人与枣祗、繁钦二人,打了招呼,便就此离去,并未多言。
望着远远离开的伏泉等人,繁钦面色凝重,对身边的枣祗道:“枣兄,观此形势,莫非戏志才欲投伏流川乎?”
“应是如此!”枣祗语气有些冰冷的说道:“戏志才有良、平之才,未想竟投此人,殊为可惜!吾颍川大才,为何如此?为何如此?”说话时候,枣祗连连摇头,像是真的在为戏志才投错了人可惜,其实内心里,他却是在为不能让这高傲之人,投身他们士族门下而可惜。
“是极!是极!惜哉此人也!”繁钦点头应道,不过,他自然知道枣祗何意,但并未点破。
身为士族出身的繁钦,自然也想以后出仕,能有这种有大才的寒门士人为辅,这样,明显对自己有益甚多。而且,像戏志才这种有大才略的人投靠他的话,肯定不会仅仅止步于低位的,爬上高官之位,也很正常,到时候,以他作为故主的身份,戏志才肯定要对自己照料许多,于家族大有裨益。
这也是汉代如今整个世家大族的现状,一方面垄断选拔官吏途径,使得寒门士人为官困难,另一方面,又不断逼迫寒门士人,借助世家大族的资源为官。从一开始,他们就坐实了那些潜力股和家族的联系,使得那些接受过他们帮助的寒门士人,不能割舍他们,最终让家族能够更加富有人脉和实力。
一路护送身有重金的戏志才回家,路上,伏泉又想戏志才、徐福打探枣祗和繁钦二人。对此二人,徐福却是知道不多,只有同在阳翟县城的戏志才更加熟悉,虽然他不想多提两人,但是毕竟已经入得伏泉麾下,自然不好拒绝,只能一一说出。
因此,伏泉之后也是知道两人的大致背景家世,枣氏和繁氏,算是阳翟县城内的中等家族,势力却不算小。
不过,枣氏本不姓枣,应姓棘,只是其先辈为了避难,来到颍川,后来改姓为枣而已,这在汉代无数逃命的人里,倒是很长见。而枣祗和繁钦二人,却是两家之中颇有名气,也受重视的青年才俊,不过,两家也因为和颍川郡内有名的党人家族联姻,也是受到不少党锢的风波影响,导致二人至今尚未出仕。
言语之中,伏泉看得出来,戏志才应该和两天还算熟悉,不过他的话语稍显冰冷,大概,可能因为一些不知名原因,戏志才和他们的关系很差吧。
路上,除了问询枣祗和繁钦的家世之外,因为心里还惦记着见识阳翟的其他贤才,伏泉自然也跟着询问,比如他很想见识的郭嘉其人。
只是,虽然戏志才知晓那少年郭嘉,但是按戏志才所言,出身阳翟郭氏旁支的郭嘉,虽有才名,但自小就比较低调,除非去郭氏找人打听,否则是很难知道他的具体方位。
对此,伏泉只能熄灭了自己心中的见识之火,他可不想去郭氏窜门,上次去长社钟氏,拉一个钟繇陪自己“游玩”颍川都够累的了,更何况让他这次再去郭氏?只能等有缘再见吧!
最终,送完戏志才回家,伏泉便带人出城离去,与戏志才相约两日后,在他安顿好家中诸事后,便待他去城外军营和伏泉所部汉军汇合,一起往汝南、陈国方向,会师皇甫嵩、朱儁所部汉军。
回到家中,戏志才详细和妻子说明情况,其妻虽已从夫君这两日的异常中察觉出什么,但还是没想到戏志才竟然投靠了伏泉。
然而,所谓夫唱妇随,戏妻并未劝阻,在拿着戏志才所带来的金饼后,一番感谢伏泉恩德后,为戏志才置办了几身新衣,便有买来酒菜,做出几味美味佳肴,为夫君送行。
两日后,戏志才一改往日懒散,早早起身,在和自家妻子依依惜别后,戏志才有深深嘱付道:“吾受伏平寇亲顾之恩,不容不出。吾妻可于此安稳生活,待吾随平寇功成之日,必当封侯拜相,令汝一生富贵。”
言罢,戏志才拿起妻子手中,早就为他准备好的行囊包裹,往阳翟县城外的汉军大营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