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小说网 www.yipinzongshi.com,宠妃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准备找我不痛快了?我记得我以前似乎没得罪过你吧?”
那人也没想到会得到这样的答案,愣了一下,问道,“你说你以后不在这儿干了,那谁来接替你啊?”
要知道盐坊司可是公认的好职位,若不是没办法,谁也不会舍得放弃。所以也就没人问王光宗为啥以后不干了,而是关心谁来接替他。说句公道话,王光宗在盐坊司干了好几年了,对谁都和和气气的,还真就没怎么得罪过人。若是换了平常,大家伙知道这事,可能还会替他惋惜,安慰他几句,但是今天这么多人挤在外面等了这么久,眼见着又快到盐坊司关门的时间了,所以自然也就忽略了他。
王光宗闻言,一摆手,颇有些郁闷道,“没人接替我,老姜也走了,这镇上以后可就没有盐坊司了。”
这话无疑是一记重磅炸弹,把周围的人给炸蒙了。
什么叫“这镇上以后就没有盐坊司了”?这是众人心中一致的疑问。
王光宗瞧出大家伙的表情,犹豫了片刻,迟疑道,“外面这些人真的都是来买盐的?”
有人当即不耐烦道,“废话,不是来买盐的,难不成是来这儿耍的!”
王光宗闻言,一脸古怪的表情,“你们不知道吗?”
有人顺嘴问,“知道啥?”
王光宗组织了一下话语,才开口道,“盐坊司门口前几天就贴了告示,清清楚楚的写了,盐坊司就此关门,以后不再买盐了。”
因为他这一句话,外面的一下子就炸开锅了。
“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
“对啊,这么大的事,怎么没人知道呢?”
“宗哥你这不是在消遣我们吧?”
王光宗摇头,肯定道,“真有这事,那告示还是我亲手贴的呢!”
外面一番乱哄哄的交谈之后,在静下来的一瞬间,忽然有一个声音响起,“我前几天好像的确有看到一个类似告示的东西贴在外面,但是还没来得及看,就被镇东头二麻子给扯走了……”因为盐坊司的特殊性,谁也没觉得会有什么大事,也就没管那么多,要不是这会儿听王光宗说起,根本就没人会想起这茬。
外面一阵诡异的安静之后,又有三三两两的声音想响起。
“我好像也看到过。”
“我记得当时还听二麻子嚷嚷说‘什么那个砍头的乱贴东西,这种事也是能乱说的吗’……”
“听你们这么一说,我也记起来了,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
确定过这个消息的真假之后,大家伙不但没安静下来,反而一下子炸开了锅。
“怎么回事,盐坊司为什么要关门啊?”
“要是盐坊司关了,以后我们去哪里买盐啊?”
“总不能让我们去临镇上去买吧?路那么远,一来一回可就是一整天还多的时间!”
“路远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临镇上的盐应该也不多吧,哪里有多余的供给我们这么多人!”
大家伙七嘴八舌的询问的,都是同一个问题:盐坊司关门了,他们以后要去哪里买盐?
都说柴米油盐,这东西根本缺不得啊!
原以为是个无解的难题,谁知王光宗闻言,脸上的表情更古怪了,“你们真的都看了那张告示了?”
“看了呀。”
“看了,不就是说盐坊司关门的事么,还有啥?”
听到这样的话,王光宗也是无奈得紧,“你们要是真看了,就该知道,盐坊司虽然关门了,但是镇上新开了一家盐坊,大家伙以后可以到那里去买盐。”
这话又是一记重磅炸弹。
晋国上下,但凡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盐向来都是官府垄断独家经营的东西,不允许私人经营,若是谁敢贩私盐,被抓了那可就重罪。
可是他们听到了什么,隶属于朝廷的盐坊司关门了,而镇上又另开了一家盐坊!
“真的假的啊?”
“骗人的吧?”
“好好的,盐坊司关什么门,反而另开了一家?朝廷怎么会干这种麻烦事?”
王光宗听到这话,当即就乐了,“骗你们干啥,不然好好的,我为啥不在这儿干了啊???我倒是希望它是假的呢!!!!赶紧散了吧,散了吧,围这儿做什么呢,这儿又没有盐买。。。”
他说着话,挥着手就准备关门了,旁边的人眼疾手快的一把抓住了他,问道,“嘿,宗哥你别走啊,那告示如今都没影儿了,大家伙谁也不知道新开的盐坊在哪儿,这几天也没听到啥消息,你倒是给大家说说啊!!!”
王光宗闻言,哦了一声,道,“一下子没想起来给忘了,新开的盐坊就在镇东头,最大的那一栋楼,名字叫谢氏盐坊。得了,不跟你们多说了,我还有事呢,要买盐的快去吧。”话逸说完,他就直接溜进屋去,顺手把门给关上了。外面的人反应过来,想要拦下他,可以已经晚了,门已经关上了,任由他们把门拍的震天响也无济于事,王光宗已经从后门离开了。
大家伙见状,也只得作罢。。。。
安静下来仔细想想王光宗的,感觉不对啊。他说镇东头最大的那一栋楼,这没啥,问题是后面的那几个字——名字名字叫谢氏盐坊,这话问题可就大了。
但凡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大晋朝如今是宋家的天下,可是新开的这家盐坊,它竟然叫谢氏盐坊!
也就是说,向来隶属于朝廷的盐坊司关门了,同时又新开了一家谢氏盐坊,这摆明了是前者在给后者让道呢!变向来说,也就相当于是朝廷在向谢氏妥协!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天底下,谁有本事让朝廷低头让道啊!
众人会意过来,不由得开口唾骂王光宗,骂这小子简直太不厚道了,说谎之前也不打个草稿,好歹编造得像一点儿啊,这话说的假的,摆明了是把大家伙儿当猴儿来耍。。。
其实王光宗也是冤枉的,他说的每一句都是实话,包括新开的盐坊叫谢氏盐坊这一句话,但是在场的,没一个人相信他的话,因为他说的话,对大家伙儿来说,简直太过匪夷所思。
在这个君王为天皇权至上的时代里,朝廷的腰杆子从来都是挺得最直的,因为站在背后给他们撑腰的是皇上。朝廷从来不会像任何人低头妥协,即便真要退让,那也是人家内部的事,就像是胳膊跟大腿的较量一样,输赢对朝廷来说,都是没有什么损失的。
可是如今王光宗却告诉他们,一向高高在上从无敌手的朝廷莫名其妙的退却了,把关乎民生之本的重要物资交到了一个别人手里。是的,是完全转交,而非是分一杯羹的形式,因为王光宗还说了,盐坊司直接关门了,以后再也不卖盐了。如果把这看作是一场较量的话,摆明了是朝廷输了。
可是,朝廷会输吗?
在这些老百姓眼里,朝廷是无所不能,所以他们的答案毫无疑问是否定的,朝廷不会输。所以,在他们看来,就是王光宗说谎了。
其实他们不知道,王光宗刚听到上面传来的消息,说盐坊司会关门,以后镇上的盐将由谢氏盐坊经营的时候,他的惊讶可不比这会儿在场的任何人低。
而且这些人不知道真相,可以很自我的认为他说的一切都是假话。然而他不行。因为他接到的是朝廷颁发下来的正式文书,上面还盖了州府的印玺。
所以,即便他心里一百个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也无法否定那是铁打的事实。盐坊司要关门了,而镇上会新开一家谢氏盐坊,接替朝廷的盐坊司,垄断这个关乎着民生之本的重要物资。
说来荒谬可笑,却又是不争的事实。
王光宗其实并不是本地人,家中也是有背景的,之所以会来到这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上的盐坊司里干活,不过是因为犯了错误,被发配下来的罢了。而且因为他这些年来死不认错,家中的长辈虽然觉得他受到的处罚已经够了,但是他都没有开口求饶,家中长辈没有台阶下,自然也就只能让他继续窝在这儿了。
这次的事,对于王家的人来说,也算是个契机。盐坊司关门了,他没地方待了,把他调回去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但是,对王家来说是好事的事,在王光宗看来,就不那么美妙了。
虽然当初的事的确是他的不对,刚被下放到骆驼岭的时候,他心里也是一千个一万个的不愿意,心里憋了一口气,想着你们有本事就罚我一直待在这里,以后求我我都不回去了。
然而这样的想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改变了。
第一年的时候,他还憋着一口气,在盐坊司当值期间,虽然瞧着对谁都客客气气的,但是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他眼中的轻蔑。这也是很正常的,他毕竟是出生于富贵人家,自小养尊处优锦衣玉食,丫鬟小厮成群伺候着,如今要他屈尊降贵的迎来送往的,他能如表现出来的那样无所谓以及平静才有鬼了。
换做是从前,即便是骆驼岭的县官见了他,那也得小心的伺候着。可如今呢,他身在盐坊司,每日里引来送往的,大多都是商家农民,锦衣玉食者一身铜臭,再好的绸缎也遮不住那张一张张无知的嘴脸。面朝黄土背朝天,终年在地理田间劳作的劳民们,身上的衣服少有一件是完好无损的,打了几个补丁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更甚者打了十几个二十个补丁的也是常见的。这些人拿着一块铜板也紧张得不行,左一层又一层的拿一块布包裹着,揣在最贴近身体的地方,每次接过这些钱,让王光宗觉得,仿佛能闻到一股子奇怪的味道一样。
刚来到骆驼岭的时候,他几乎都快崩溃了,但是从小良好的教养让他时刻谨遵礼数,恪守自己的言行,所以即便再看不起这些人,他也不会表现出来。只是每当盐坊司的大门关上之后,他都会回到房内将周围的东西尽数砸个干净,以此来泄愤。
而因为这茬,他刚来的那一年,买那些东西的人生意格外的好,几乎每天都能接到他的生意。那些人还不止一次的纳闷过,心想这王小哥的癖好真奇怪,居然喜欢收集这些东西。完了又继续感叹,盐坊司真是个好差事,不然王光宗哪里来这么多钱买东西。他们不止一次幻想过,自家的孩子长大了出息了,能进盐坊司当差。
是的,对于骆驼岭的大多数来说,进入盐坊司,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祖坟上冒青烟的好事。然而对于王光宗来说,不过是犯错之后被下方的地方而已。
人与人之前的差距,在有比较的时候,总是显得格外的残酷。
来到骆驼岭的第一年,王光宗可以说是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几乎就要熬不住想要去求饶了。但是骨子里的自尊不允许他低头,于是就这么僵持着开始了第二年的生活。
习惯是一种可怕的东西。即便是对于王光宗来说,也是如此。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他后知后觉的发现,刚来时那些对他来说无法忍受的东西,似乎也没那么难以忍受了。他都快忘了,屋内的东西又多久没换过了。甚至后来他路过之前经常光顾的店铺时,还有老板或是店小二打趣他,说“王小哥儿你家里是不是堆满了放不下了,都好久没来我们店里买东西,大家伙可都指望着你养活呢。”
后面的话明显是在打趣他。因为这些店铺在他还没来之前就开着的,据说已经开了很久了,根本不可能因为少了他一个人就活不下去。至于前面那句话,倒是让王光宗一头雾水,问过之后,他才从那些人口中得知,他自己原来还有一个手机这些破烂东西的癖好的。
是的,在他眼里,这些在这个小镇上的人看来足够精美上档次的东西,在他眼里不过是破烂垃圾而已。
经过此事之后,王光宗的心里渐渐趋于平静,时间日复一日的过去,他渐渐也发觉,从前他看不起的这些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点优点是大多数人无法比拟的。
锦绣加身的商人虽然一身铜臭,看起来无知到了极点,但是在做生意的时候,他们却比大多数人都精明,知道如何以最少的利益博取更大的利益,也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做怎样的取舍,以将损失降到最小。
而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成天在地理田间劳作的老农们,大多数时候能预测到天晴下雨,知道在什么时节播种什么时节收获。他们大多数都知道荒山野岭中什么东西可以吃,什么东西不能碰。因为那是他们的先辈在饥荒灾难的年代里,用生命总结下来的经验,而后一代代的传下来的。
在这个偏远落后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上,他看到了许多从前看不到的事物。他渐渐也就明白了,父亲将他下放到这个地方的用意。
而在理解了这些之后,他原已经打算修书一封回锦州去向父亲认错,可是后来出了一些意外,改变了他的想法。
几年的时间,从最初的憋着一股气,想着求他也不回去,到之后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准备修书回家认错,再到后来因为一些意外,让他下定决心留在这个小地方。
人生总是充满了意外,或起或伏,谁也无法预料。
盐坊司关门一事,却成了关键转折点。
王家的人想借此为台阶召他回去,而王光宗原本暂时还不想回去,只是他留在这里的理由却没有了。
他还记得刚接到从州府传来的文书的时候,原本以为是什么无关紧要的小事,抱着无所谓的态度随便扫了一眼,却没想到会看到那样一个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实。
尽管他当时心中有万千疑惑,却也无处寻找答案。因为从州府上传来的文书,只是简单的对此事作了交代,并没有提及具体的原因。当然,不是因为不知道,而是因为没必要。因为州府管理着一方土地,根本没必要像这样的一个小镇上的盐坊司交代一切。
而因为此事,因为想要了解这其中发生了什么,王光宗第一次主动走出了骆驼岭,回到了州府。但却不是回家,而是去找昔日的好友。
这一去,却发现不过几年的时间,许多人事却都早已物是人非。昔日的好友得知他上门来,纷纷闭门不见,更甚者,直接让下人将他赶出去。原因再简单不过,一群势力眼的小人罢了,见他被下放几年不得归来,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他被王家放弃的信号,而没有了王家的王光宗,在这些人看来,一文不值。
虽然早料到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但真正面对的时候,王光宗还是忍不住冷笑。这一幕幕,赤|裸|裸的宣告了他之前的人生有多失败,瞎了眼识人不清。
好在,他也不是失败到了骨子里,总算还有那么一两个人没有将他拒之门外,而是当做上宾迎进家门。然而可笑的是,这些个待他一如旧时的人,放在从前他根本不甚在意。
花费了两天的时间,他到底是得到了想要的消息,虽然还有些事不清楚,但总比之前一无所知的好。
“北方。泾县。天水山庄。”他念叨着这几个词,无声的笑了。
这天底下就没有不透风的墙,区别只是多少而已。
宋鸿逸答应了顾倾城的条件以换取盐的提取技术,作为交换,他将栾州,锦州,并州,金州四个地方划出来,下达圣旨,这四个州县内的盐坊司即日起关门不再营业,并且由州县上发出通知,告知下属的各城镇官府,盐坊司关门不再营业之后,这些地方的盐将由谢氏盐坊独家经营。
此消息一出,举朝上下,震惊不已。
虽然探查三方之间的协议,但是宋鸿逸之前秘密前往天水山庄的事,以及身在泾县的二皇子宋承瑀也在同一时间去往天水山庄,这样的事,只要是有心人都能查得出来。
只是摆在众人眼前的事实,却是叫人难以相信。
此事又跟顾淑妃有关!
距离泾县地龙翻身才没过多久,顾淑妃观察甚微博学多识,根据一些细小的事提前预料到地龙翻身的发生,并且顶着被千夫所指的压力,将泾县百姓拦在城外,而在事故发生之后,又镇定的指挥当地的官府,对伤员进行救治,将损失降到最低。
在大陆历史上,发生地龙翻身的例子不少,但是一一细数,每一次的损失都十分惨重,让人痛惜不已,而像泾县这样的情况,古往今来,从无先例!
因为这事,顾淑妃几个字在天下百姓心中才真正有了分量,不再只是因为美貌而引人谈论,而是被众人打心底敬重。
泾县之事才过没多久,又传出这样的消息,如何让朝中众人不震惊。要知道,他们对于顾淑妃的认识,可要比天底下大多数人还要深刻,因为顾倾城善心的捐款,他们大多被迫“自愿”捐款以重建泾县灾区。
而这一次的事相比泾县地龙翻身一事,所带来的影响更甚。说到底,也是跟受众有关。泾县的事再如何出人意料,真正受到恩惠的也不过只有泾县的人罢了,而盐的提取技术所带来的影响,范围就会囊括整个晋国。
在震惊的同时,也让不少人羞愧不已,特别是司掌盐业这一块的。他们苦心竭力这么多年,到头来却比不上一个常年行走于深宫之中养尊处优锦衣玉食的后妃,简直让他们抬不起头来。
尽管这个消息如今还未曾公布出去,但是他们已经可以想象得到了,在晋国百姓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顾淑妃这三个字将会被如何的称颂,与此同时,他们又会被多少人背地里唾骂。
而关于泾县一事,王光宗即便身在骆驼岭,也是知道的,只是相比其余人,时间要晚上那么一点,但也比普通百姓快多了。然而,这件事带给他的震惊还未曾消去,又传来了更为让人惊讶的消息。
在盐坊司当差几年,他比一般人更为了解晋国盐矿的情况,了解如今的情况十分不乐观,若是长此以往下去,总有一天会发生盐矿缺乏,百姓就连如今精打细算省着吃盐的生活都保不住的情况,这是足以动摇国之根本的重大问题。
这些年来,朝廷一直在加大力度,四处搜寻新的可食用盐矿,收获却寥寥无几。
至于毒盐的提取技术,不是没有人研究过,但是时间长了没有进展之后,久而久之就被搁置了。
然而顾淑妃却是再这样的情况下,冷不丁的就研究出了这项技术,听起来简直有些虚幻。
“顾淑妃……”
从锦州回来之后,王光宗几乎将这三个字念了千遍。
在这两件事之前,他当然也是知道顾淑妃这个人的存在的,只是跟这晋朝的大多数百姓一样,他所知道的,也仅限于她倾国倾城的容颜以及十年盛宠不衰的传奇。
古语有云,英雄难过美人关。其实不止如此,但凡是男人,对于美人,总是会多两分关注的。王光宗自然也不例外。但在此之前,他也只是偶尔在听到别人谈起的时候会幻想一下,所谓倾国倾城的没人究竟是何等模样。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因为想再多也只是一场空,相比庙里供奉的泥菩萨,好歹还能见上一见,可是身处深宫的顾淑妃,却是连见都见不上一面。
然而如今的情况却不一样了。
之前通过泾县地龙翻身一事,他得知了顾淑妃离开后宫去到天水山庄养病。原本就有些意动,想着如果去了泾县,也许就有机会见到这位倾城佳人的真面目了。但也只是想想而已。骆驼岭位于南方,而泾县则是在北方,这一南一北的距离,可不是几天的时间就能够到达的。
但是谁也没想到,这还没过几天,就又出了盐这事儿。又因为这件事的影响,临近的几个州的盐坊司都得撤掉,他也就没了继续留在这个地方的理由,同时对于那位被众人谈道的顾淑妃,又多了几分好奇。
一番犹豫之后,王光宗终于下定决心,离开骆驼岭,离开锦州,甚至于离开南方,不远万里奔赴北方,去到天水山庄所在的泾县,去……碰碰运气。
当然,这样的理由他是绝不可能跟家中长辈提及的,只能找了一个委婉一些的理由——求学,目的地则是临近泾县的两座天下闻名的书院,白鹿书院以及盛霖书院。
是的,位于源县的两座书院,不仅是在北方享有盛名,便是在南方,亦是有着很高的声望。对一般学子而言,若是让他们选择,若非另一个选择是南方最有名的几座书院的话,他们宁可万里奔波去求学。
由于王光宗此前的恶劣事迹,即便家中颇有背景,但是南方的两座书院的大门还是对他关上了,而如今他想通了想要上进了,虽然此去甚远,但是家中长辈在经过一番慎重的考虑之后,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
而王光宗如今再回到盐坊司,是来取遗落的重要的东西,之后便要启程赶往北方了。而盐坊司门外那些自认为被他骗了的人,虽然心中不愤,却也只得作罢,没过多久便散去了。
准备找我不痛快了?我记得我以前似乎没得罪过你吧?”
那人也没想到会得到这样的答案,愣了一下,问道,“你说你以后不在这儿干了,那谁来接替你啊?”
要知道盐坊司可是公认的好职位,若不是没办法,谁也不会舍得放弃。所以也就没人问王光宗为啥以后不干了,而是关心谁来接替他。说句公道话,王光宗在盐坊司干了好几年了,对谁都和和气气的,还真就没怎么得罪过人。若是换了平常,大家伙知道这事,可能还会替他惋惜,安慰他几句,但是今天这么多人挤在外面等了这么久,眼见着又快到盐坊司关门的时间了,所以自然也就忽略了他。
王光宗闻言,一摆手,颇有些郁闷道,“没人接替我,老姜也走了,这镇上以后可就没有盐坊司了。”
这话无疑是一记重磅炸弹,把周围的人给炸蒙了。
什么叫“这镇上以后就没有盐坊司了”?这是众人心中一致的疑问。
王光宗瞧出大家伙的表情,犹豫了片刻,迟疑道,“外面这些人真的都是来买盐的?”
有人当即不耐烦道,“废话,不是来买盐的,难不成是来这儿耍的!”
王光宗闻言,一脸古怪的表情,“你们不知道吗?”
有人顺嘴问,“知道啥?”
王光宗组织了一下话语,才开口道,“盐坊司门口前几天就贴了告示,清清楚楚的写了,盐坊司就此关门,以后不再买盐了。”
因为他这一句话,外面的一下子就炸开锅了。
“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
“对啊,这么大的事,怎么没人知道呢?”
“宗哥你这不是在消遣我们吧?”
王光宗摇头,肯定道,“真有这事,那告示还是我亲手贴的呢!”
外面一番乱哄哄的交谈之后,在静下来的一瞬间,忽然有一个声音响起,“我前几天好像的确有看到一个类似告示的东西贴在外面,但是还没来得及看,就被镇东头二麻子给扯走了……”因为盐坊司的特殊性,谁也没觉得会有什么大事,也就没管那么多,要不是这会儿听王光宗说起,根本就没人会想起这茬。
外面一阵诡异的安静之后,又有三三两两的声音想响起。
“我好像也看到过。”
“我记得当时还听二麻子嚷嚷说‘什么那个砍头的乱贴东西,这种事也是能乱说的吗’……”
“听你们这么一说,我也记起来了,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
确定过这个消息的真假之后,大家伙不但没安静下来,反而一下子炸开了锅。
“怎么回事,盐坊司为什么要关门啊?”
“要是盐坊司关了,以后我们去哪里买盐啊?”
“总不能让我们去临镇上去买吧?路那么远,一来一回可就是一整天还多的时间!”
“路远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临镇上的盐应该也不多吧,哪里有多余的供给我们这么多人!”
大家伙七嘴八舌的询问的,都是同一个问题:盐坊司关门了,他们以后要去哪里买盐?
都说柴米油盐,这东西根本缺不得啊!
原以为是个无解的难题,谁知王光宗闻言,脸上的表情更古怪了,“你们真的都看了那张告示了?”
“看了呀。”
“看了,不就是说盐坊司关门的事么,还有啥?”
听到这样的话,王光宗也是无奈得紧,“你们要是真看了,就该知道,盐坊司虽然关门了,但是镇上新开了一家盐坊,大家伙以后可以到那里去买盐。”
这话又是一记重磅炸弹。
晋国上下,但凡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盐向来都是官府垄断独家经营的东西,不允许私人经营,若是谁敢贩私盐,被抓了那可就重罪。
可是他们听到了什么,隶属于朝廷的盐坊司关门了,而镇上又另开了一家盐坊!
“真的假的啊?”
“骗人的吧?”
“好好的,盐坊司关什么门,反而另开了一家?朝廷怎么会干这种麻烦事?”
王光宗听到这话,当即就乐了,“骗你们干啥,不然好好的,我为啥不在这儿干了啊???我倒是希望它是假的呢!!!!赶紧散了吧,散了吧,围这儿做什么呢,这儿又没有盐买。。。”
他说着话,挥着手就准备关门了,旁边的人眼疾手快的一把抓住了他,问道,“嘿,宗哥你别走啊,那告示如今都没影儿了,大家伙谁也不知道新开的盐坊在哪儿,这几天也没听到啥消息,你倒是给大家说说啊!!!”
王光宗闻言,哦了一声,道,“一下子没想起来给忘了,新开的盐坊就在镇东头,最大的那一栋楼,名字叫谢氏盐坊。得了,不跟你们多说了,我还有事呢,要买盐的快去吧。”话逸说完,他就直接溜进屋去,顺手把门给关上了。外面的人反应过来,想要拦下他,可以已经晚了,门已经关上了,任由他们把门拍的震天响也无济于事,王光宗已经从后门离开了。
大家伙见状,也只得作罢。。。。
安静下来仔细想想王光宗的,感觉不对啊。他说镇东头最大的那一栋楼,这没啥,问题是后面的那几个字——名字名字叫谢氏盐坊,这话问题可就大了。
但凡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大晋朝如今是宋家的天下,可是新开的这家盐坊,它竟然叫谢氏盐坊!
也就是说,向来隶属于朝廷的盐坊司关门了,同时又新开了一家谢氏盐坊,这摆明了是前者在给后者让道呢!变向来说,也就相当于是朝廷在向谢氏妥协!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天底下,谁有本事让朝廷低头让道啊!
众人会意过来,不由得开口唾骂王光宗,骂这小子简直太不厚道了,说谎之前也不打个草稿,好歹编造得像一点儿啊,这话说的假的,摆明了是把大家伙儿当猴儿来耍。。。
其实王光宗也是冤枉的,他说的每一句都是实话,包括新开的盐坊叫谢氏盐坊这一句话,但是在场的,没一个人相信他的话,因为他说的话,对大家伙儿来说,简直太过匪夷所思。
在这个君王为天皇权至上的时代里,朝廷的腰杆子从来都是挺得最直的,因为站在背后给他们撑腰的是皇上。朝廷从来不会像任何人低头妥协,即便真要退让,那也是人家内部的事,就像是胳膊跟大腿的较量一样,输赢对朝廷来说,都是没有什么损失的。
可是如今王光宗却告诉他们,一向高高在上从无敌手的朝廷莫名其妙的退却了,把关乎民生之本的重要物资交到了一个别人手里。是的,是完全转交,而非是分一杯羹的形式,因为王光宗还说了,盐坊司直接关门了,以后再也不卖盐了。如果把这看作是一场较量的话,摆明了是朝廷输了。
可是,朝廷会输吗?
在这些老百姓眼里,朝廷是无所不能,所以他们的答案毫无疑问是否定的,朝廷不会输。所以,在他们看来,就是王光宗说谎了。
其实他们不知道,王光宗刚听到上面传来的消息,说盐坊司会关门,以后镇上的盐将由谢氏盐坊经营的时候,他的惊讶可不比这会儿在场的任何人低。
而且这些人不知道真相,可以很自我的认为他说的一切都是假话。然而他不行。因为他接到的是朝廷颁发下来的正式文书,上面还盖了州府的印玺。
所以,即便他心里一百个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也无法否定那是铁打的事实。盐坊司要关门了,而镇上会新开一家谢氏盐坊,接替朝廷的盐坊司,垄断这个关乎着民生之本的重要物资。
说来荒谬可笑,却又是不争的事实。
王光宗其实并不是本地人,家中也是有背景的,之所以会来到这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上的盐坊司里干活,不过是因为犯了错误,被发配下来的罢了。而且因为他这些年来死不认错,家中的长辈虽然觉得他受到的处罚已经够了,但是他都没有开口求饶,家中长辈没有台阶下,自然也就只能让他继续窝在这儿了。
这次的事,对于王家的人来说,也算是个契机。盐坊司关门了,他没地方待了,把他调回去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但是,对王家来说是好事的事,在王光宗看来,就不那么美妙了。
虽然当初的事的确是他的不对,刚被下放到骆驼岭的时候,他心里也是一千个一万个的不愿意,心里憋了一口气,想着你们有本事就罚我一直待在这里,以后求我我都不回去了。
然而这样的想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改变了。
第一年的时候,他还憋着一口气,在盐坊司当值期间,虽然瞧着对谁都客客气气的,但是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他眼中的轻蔑。这也是很正常的,他毕竟是出生于富贵人家,自小养尊处优锦衣玉食,丫鬟小厮成群伺候着,如今要他屈尊降贵的迎来送往的,他能如表现出来的那样无所谓以及平静才有鬼了。
换做是从前,即便是骆驼岭的县官见了他,那也得小心的伺候着。可如今呢,他身在盐坊司,每日里引来送往的,大多都是商家农民,锦衣玉食者一身铜臭,再好的绸缎也遮不住那张一张张无知的嘴脸。面朝黄土背朝天,终年在地理田间劳作的劳民们,身上的衣服少有一件是完好无损的,打了几个补丁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更甚者打了十几个二十个补丁的也是常见的。这些人拿着一块铜板也紧张得不行,左一层又一层的拿一块布包裹着,揣在最贴近身体的地方,每次接过这些钱,让王光宗觉得,仿佛能闻到一股子奇怪的味道一样。
刚来到骆驼岭的时候,他几乎都快崩溃了,但是从小良好的教养让他时刻谨遵礼数,恪守自己的言行,所以即便再看不起这些人,他也不会表现出来。只是每当盐坊司的大门关上之后,他都会回到房内将周围的东西尽数砸个干净,以此来泄愤。
而因为这茬,他刚来的那一年,买那些东西的人生意格外的好,几乎每天都能接到他的生意。那些人还不止一次的纳闷过,心想这王小哥的癖好真奇怪,居然喜欢收集这些东西。完了又继续感叹,盐坊司真是个好差事,不然王光宗哪里来这么多钱买东西。他们不止一次幻想过,自家的孩子长大了出息了,能进盐坊司当差。
是的,对于骆驼岭的大多数来说,进入盐坊司,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祖坟上冒青烟的好事。然而对于王光宗来说,不过是犯错之后被下方的地方而已。
人与人之前的差距,在有比较的时候,总是显得格外的残酷。
来到骆驼岭的第一年,王光宗可以说是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几乎就要熬不住想要去求饶了。但是骨子里的自尊不允许他低头,于是就这么僵持着开始了第二年的生活。
习惯是一种可怕的东西。即便是对于王光宗来说,也是如此。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他后知后觉的发现,刚来时那些对他来说无法忍受的东西,似乎也没那么难以忍受了。他都快忘了,屋内的东西又多久没换过了。甚至后来他路过之前经常光顾的店铺时,还有老板或是店小二打趣他,说“王小哥儿你家里是不是堆满了放不下了,都好久没来我们店里买东西,大家伙可都指望着你养活呢。”
后面的话明显是在打趣他。因为这些店铺在他还没来之前就开着的,据说已经开了很久了,根本不可能因为少了他一个人就活不下去。至于前面那句话,倒是让王光宗一头雾水,问过之后,他才从那些人口中得知,他自己原来还有一个手机这些破烂东西的癖好的。
是的,在他眼里,这些在这个小镇上的人看来足够精美上档次的东西,在他眼里不过是破烂垃圾而已。
经过此事之后,王光宗的心里渐渐趋于平静,时间日复一日的过去,他渐渐也发觉,从前他看不起的这些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点优点是大多数人无法比拟的。
锦绣加身的商人虽然一身铜臭,看起来无知到了极点,但是在做生意的时候,他们却比大多数人都精明,知道如何以最少的利益博取更大的利益,也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做怎样的取舍,以将损失降到最小。
而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成天在地理田间劳作的老农们,大多数时候能预测到天晴下雨,知道在什么时节播种什么时节收获。他们大多数都知道荒山野岭中什么东西可以吃,什么东西不能碰。因为那是他们的先辈在饥荒灾难的年代里,用生命总结下来的经验,而后一代代的传下来的。
在这个偏远落后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上,他看到了许多从前看不到的事物。他渐渐也就明白了,父亲将他下放到这个地方的用意。
而在理解了这些之后,他原已经打算修书一封回锦州去向父亲认错,可是后来出了一些意外,改变了他的想法。
几年的时间,从最初的憋着一股气,想着求他也不回去,到之后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准备修书回家认错,再到后来因为一些意外,让他下定决心留在这个小地方。
人生总是充满了意外,或起或伏,谁也无法预料。
盐坊司关门一事,却成了关键转折点。
王家的人想借此为台阶召他回去,而王光宗原本暂时还不想回去,只是他留在这里的理由却没有了。
他还记得刚接到从州府传来的文书的时候,原本以为是什么无关紧要的小事,抱着无所谓的态度随便扫了一眼,却没想到会看到那样一个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实。
尽管他当时心中有万千疑惑,却也无处寻找答案。因为从州府上传来的文书,只是简单的对此事作了交代,并没有提及具体的原因。当然,不是因为不知道,而是因为没必要。因为州府管理着一方土地,根本没必要像这样的一个小镇上的盐坊司交代一切。
而因为此事,因为想要了解这其中发生了什么,王光宗第一次主动走出了骆驼岭,回到了州府。但却不是回家,而是去找昔日的好友。
这一去,却发现不过几年的时间,许多人事却都早已物是人非。昔日的好友得知他上门来,纷纷闭门不见,更甚者,直接让下人将他赶出去。原因再简单不过,一群势力眼的小人罢了,见他被下放几年不得归来,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他被王家放弃的信号,而没有了王家的王光宗,在这些人看来,一文不值。
虽然早料到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但真正面对的时候,王光宗还是忍不住冷笑。这一幕幕,赤|裸|裸的宣告了他之前的人生有多失败,瞎了眼识人不清。
好在,他也不是失败到了骨子里,总算还有那么一两个人没有将他拒之门外,而是当做上宾迎进家门。然而可笑的是,这些个待他一如旧时的人,放在从前他根本不甚在意。
花费了两天的时间,他到底是得到了想要的消息,虽然还有些事不清楚,但总比之前一无所知的好。
“北方。泾县。天水山庄。”他念叨着这几个词,无声的笑了。
这天底下就没有不透风的墙,区别只是多少而已。
宋鸿逸答应了顾倾城的条件以换取盐的提取技术,作为交换,他将栾州,锦州,并州,金州四个地方划出来,下达圣旨,这四个州县内的盐坊司即日起关门不再营业,并且由州县上发出通知,告知下属的各城镇官府,盐坊司关门不再营业之后,这些地方的盐将由谢氏盐坊独家经营。
此消息一出,举朝上下,震惊不已。
虽然探查三方之间的协议,但是宋鸿逸之前秘密前往天水山庄的事,以及身在泾县的二皇子宋承瑀也在同一时间去往天水山庄,这样的事,只要是有心人都能查得出来。
只是摆在众人眼前的事实,却是叫人难以相信。
此事又跟顾淑妃有关!
距离泾县地龙翻身才没过多久,顾淑妃观察甚微博学多识,根据一些细小的事提前预料到地龙翻身的发生,并且顶着被千夫所指的压力,将泾县百姓拦在城外,而在事故发生之后,又镇定的指挥当地的官府,对伤员进行救治,将损失降到最低。
在大陆历史上,发生地龙翻身的例子不少,但是一一细数,每一次的损失都十分惨重,让人痛惜不已,而像泾县这样的情况,古往今来,从无先例!
因为这事,顾淑妃几个字在天下百姓心中才真正有了分量,不再只是因为美貌而引人谈论,而是被众人打心底敬重。
泾县之事才过没多久,又传出这样的消息,如何让朝中众人不震惊。要知道,他们对于顾淑妃的认识,可要比天底下大多数人还要深刻,因为顾倾城善心的捐款,他们大多被迫“自愿”捐款以重建泾县灾区。
而这一次的事相比泾县地龙翻身一事,所带来的影响更甚。说到底,也是跟受众有关。泾县的事再如何出人意料,真正受到恩惠的也不过只有泾县的人罢了,而盐的提取技术所带来的影响,范围就会囊括整个晋国。
在震惊的同时,也让不少人羞愧不已,特别是司掌盐业这一块的。他们苦心竭力这么多年,到头来却比不上一个常年行走于深宫之中养尊处优锦衣玉食的后妃,简直让他们抬不起头来。
尽管这个消息如今还未曾公布出去,但是他们已经可以想象得到了,在晋国百姓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顾淑妃这三个字将会被如何的称颂,与此同时,他们又会被多少人背地里唾骂。
而关于泾县一事,王光宗即便身在骆驼岭,也是知道的,只是相比其余人,时间要晚上那么一点,但也比普通百姓快多了。然而,这件事带给他的震惊还未曾消去,又传来了更为让人惊讶的消息。
在盐坊司当差几年,他比一般人更为了解晋国盐矿的情况,了解如今的情况十分不乐观,若是长此以往下去,总有一天会发生盐矿缺乏,百姓就连如今精打细算省着吃盐的生活都保不住的情况,这是足以动摇国之根本的重大问题。
这些年来,朝廷一直在加大力度,四处搜寻新的可食用盐矿,收获却寥寥无几。
至于毒盐的提取技术,不是没有人研究过,但是时间长了没有进展之后,久而久之就被搁置了。
然而顾淑妃却是再这样的情况下,冷不丁的就研究出了这项技术,听起来简直有些虚幻。
“顾淑妃……”
从锦州回来之后,王光宗几乎将这三个字念了千遍。
在这两件事之前,他当然也是知道顾淑妃这个人的存在的,只是跟这晋朝的大多数百姓一样,他所知道的,也仅限于她倾国倾城的容颜以及十年盛宠不衰的传奇。
古语有云,英雄难过美人关。其实不止如此,但凡是男人,对于美人,总是会多两分关注的。王光宗自然也不例外。但在此之前,他也只是偶尔在听到别人谈起的时候会幻想一下,所谓倾国倾城的没人究竟是何等模样。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因为想再多也只是一场空,相比庙里供奉的泥菩萨,好歹还能见上一见,可是身处深宫的顾淑妃,却是连见都见不上一面。
然而如今的情况却不一样了。
之前通过泾县地龙翻身一事,他得知了顾淑妃离开后宫去到天水山庄养病。原本就有些意动,想着如果去了泾县,也许就有机会见到这位倾城佳人的真面目了。但也只是想想而已。骆驼岭位于南方,而泾县则是在北方,这一南一北的距离,可不是几天的时间就能够到达的。
但是谁也没想到,这还没过几天,就又出了盐这事儿。又因为这件事的影响,临近的几个州的盐坊司都得撤掉,他也就没了继续留在这个地方的理由,同时对于那位被众人谈道的顾淑妃,又多了几分好奇。
一番犹豫之后,王光宗终于下定决心,离开骆驼岭,离开锦州,甚至于离开南方,不远万里奔赴北方,去到天水山庄所在的泾县,去……碰碰运气。
当然,这样的理由他是绝不可能跟家中长辈提及的,只能找了一个委婉一些的理由——求学,目的地则是临近泾县的两座天下闻名的书院,白鹿书院以及盛霖书院。
是的,位于源县的两座书院,不仅是在北方享有盛名,便是在南方,亦是有着很高的声望。对一般学子而言,若是让他们选择,若非另一个选择是南方最有名的几座书院的话,他们宁可万里奔波去求学。
由于王光宗此前的恶劣事迹,即便家中颇有背景,但是南方的两座书院的大门还是对他关上了,而如今他想通了想要上进了,虽然此去甚远,但是家中长辈在经过一番慎重的考虑之后,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
而王光宗如今再回到盐坊司,是来取遗落的重要的东西,之后便要启程赶往北方了。而盐坊司门外那些自认为被他骗了的人,虽然心中不愤,却也只得作罢,没过多久便散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