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小说网 www.yipinzongshi.com,大明之特种兵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最好的防御其实就是进攻,这可能是后金部队一直以来所信奉的作战指导思想。其实这也是在那个大环境下不得不作出的选择,应该说,中原文明发展到明代的时候,已经趋于成熟,生产力杠杠的。之所以有那么多缝隙可钻,无外乎是藩王的特权、以及文官集团的腐朽,还有那个该死的党争。
公正的说,党争这个东西,没有绝对的过错方,也没有绝对的正确方,所谓正确和错误都是后来的人们给加上的,我有一个判断大规模党争谁对谁错的规律总结。那就是谁失败了,一直以来,东林党在历史上扮演了正义活化石,其实那也不过是因为他们失败了,而且退出舞台后还遭到了迫害,所谓正义也许更多的是当时的人们加给他们的同情吧。
类似的组织,还有后来的复社,不过复社一直都没能比东林党的影响大多少,想把前浪拍死在沙滩上,想来也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不是那么轻易就能做到滴。
好吧,我总是东拉西扯的把话题走偏,其实我们要说的是攻防战的问题,而很显然兵力占据优势的清军是攻击方,而占据劣势不满万人的山海关边军是守卫方。
守卫方和攻击方的位置如果不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一般是不会做转化的,这是因为一个简单的原因,那就是实力。当然不排除有时候会出现弱势一方忽然发飙的现象,但是很大程度上那是去自讨苦吃。
山海关就面临着这样一个困境,兵员问题,虽然清军部队也没有太多的兵员补充地,但是他们会受降明军士兵,编成所谓的汉军八旗或者绿营部队。就笔者本人看来,所谓的八旗汉军和绿营部队,和日寇侵华期间的和平建*、保安队、皇协军等兵种没有什么区别,整体来说,所谓的核心思想也就是一条,有奶就是娘。既然明朝发不出来粮饷了,那么就去给清朝当兵吧。
虽然对这样的行为无力吐槽,但是还真还没什么办法。此刻其实山海关的兵员问题,在饶安像袁应文提出来之前,袁应文已经有这个意识了,身为正二品的边帅,经略大臣,如果这点事再心里没数的话,他是镇不住手下那群丘八大爷的。
其实在山海关最鼎盛的时候,精锐士卒超过五万人,当时的山海关统帅是孙承宗。这位山姆大爷一般的人物,抬头看天,低头使坏,稳扎稳打,啥也不说,在他的治下,山海关,乃至整个辽东地区都硬气的很,那个时候,甚至有和八旗军队打野战的记录。
往事不堪回首月明中,当年的璀璨将星们,如今已经纷纷作古,只有在街谈巷议里,还能够听到他们的故事。
就像对待孙传庭一样,崇祯皇帝能够给予山海关边军的,同样不是钱,而是政策。这个政策就是并不限制山海关军队的数目,只要你袁应文养的起,你招多少朝廷都不管,你如果打算像岳飞那样建立私有军队,搞出来一个袁家军,那也没有问题,只要你的袁家军能打仗就没问题。
崇祯是那个时代唯一合法皇位继承者,大明朝廷又不存在皇帝被俘虏的事情,是不怕边帅们提出什么迎请二圣还朝之类的刺耳口号的,说来说去,肉还是烂在锅里,边防军队再强大,如果得不到合法的名义,也最终将会作鸟兽散,所以崇祯觉得,政策到位以后,效果就应该能一起到位。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在指责袁大人,作为辽东自最高指挥官,他到任以来,已经做到了自己能做的一切事情。至少在山海关,杜绝了喝兵血的事情。用不存在的人的名字,冒领军饷,再把活着的人名字在花名册上抹去,侵吞军饷,这就是喝兵血。我们提到了,山海关已经粮饷不济了,这个时候要是喝兵血的事情还继续存在,那么根本就不需要清军来打,自己就会彻底崩盘。
精简之后,山海关只剩下了八千子弟兵,这八千人里,还包括了后勤兵种,当然,这后勤兵种的含义包括了辎重部队,以及火头营。但是没有包括屯田部队和农牧部队。
这个只能说是袁大人的精力达不到,而且兵员也不足,对老百姓还不能进行太多的抚恤,所以就不能征召他们做其他的事情了。自从饶安误打误撞把圣德庄的山贼给剿灭了以后,这个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首先是周围的匪患被解除了,其次是山海关收获了一批物资,这批物资在客观上缓解了山海关边军的粮秣紧张问题。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叫刘鸿的屯田能手的出现,更加让事情开始有所转机。刘鸿是带着百余人来投奔山海关的。这百余人被编为一个营,刘鸿就是他们的营官,官职是正八品屯田校尉。他们的任务不是作战,而是后方的农牧业问题。
一百多人,解决八千人的伙食供应问题,他们却始终能够比较好的完成任务,在之后的日子里,山海关的兵员超过了三万人以上,但是屯田军的数量最多的时候也没有超过三百人,虽然刘鸿作为屯田部队的第一任指挥官,他的职衔最高的时候也没有超过从五品。但是他为山海关立下的汗马功劳,却可以大书特书。至少这些能够在训练过后加餐的战士们会记住他的。
我用了将近两千字的篇幅写了这么多纯介绍性质的东西,希望各位看官不会因此感到枯燥乏味。因为我是一个说书人,一个讲述者,而不是一个历史学者。历史学者总是喜欢讲述一些枯燥的数据,一些空洞的史料,一些听起来就会打瞌睡的材料堆砌。而说书人就是讲故事的。只要是各位看官听着我的故事没打瞌睡,也没有扔臭鸡蛋,那么我就算是成功了。
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这首经典的歌曲最能够表述我的想法,既然是故事,您就别太过于较真。
&n... -->>
最好的防御其实就是进攻,这可能是后金部队一直以来所信奉的作战指导思想。其实这也是在那个大环境下不得不作出的选择,应该说,中原文明发展到明代的时候,已经趋于成熟,生产力杠杠的。之所以有那么多缝隙可钻,无外乎是藩王的特权、以及文官集团的腐朽,还有那个该死的党争。
公正的说,党争这个东西,没有绝对的过错方,也没有绝对的正确方,所谓正确和错误都是后来的人们给加上的,我有一个判断大规模党争谁对谁错的规律总结。那就是谁失败了,一直以来,东林党在历史上扮演了正义活化石,其实那也不过是因为他们失败了,而且退出舞台后还遭到了迫害,所谓正义也许更多的是当时的人们加给他们的同情吧。
类似的组织,还有后来的复社,不过复社一直都没能比东林党的影响大多少,想把前浪拍死在沙滩上,想来也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不是那么轻易就能做到滴。
好吧,我总是东拉西扯的把话题走偏,其实我们要说的是攻防战的问题,而很显然兵力占据优势的清军是攻击方,而占据劣势不满万人的山海关边军是守卫方。
守卫方和攻击方的位置如果不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一般是不会做转化的,这是因为一个简单的原因,那就是实力。当然不排除有时候会出现弱势一方忽然发飙的现象,但是很大程度上那是去自讨苦吃。
山海关就面临着这样一个困境,兵员问题,虽然清军部队也没有太多的兵员补充地,但是他们会受降明军士兵,编成所谓的汉军八旗或者绿营部队。就笔者本人看来,所谓的八旗汉军和绿营部队,和日寇侵华期间的和平建*、保安队、皇协军等兵种没有什么区别,整体来说,所谓的核心思想也就是一条,有奶就是娘。既然明朝发不出来粮饷了,那么就去给清朝当兵吧。
虽然对这样的行为无力吐槽,但是还真还没什么办法。此刻其实山海关的兵员问题,在饶安像袁应文提出来之前,袁应文已经有这个意识了,身为正二品的边帅,经略大臣,如果这点事再心里没数的话,他是镇不住手下那群丘八大爷的。
其实在山海关最鼎盛的时候,精锐士卒超过五万人,当时的山海关统帅是孙承宗。这位山姆大爷一般的人物,抬头看天,低头使坏,稳扎稳打,啥也不说,在他的治下,山海关,乃至整个辽东地区都硬气的很,那个时候,甚至有和八旗军队打野战的记录。
往事不堪回首月明中,当年的璀璨将星们,如今已经纷纷作古,只有在街谈巷议里,还能够听到他们的故事。
就像对待孙传庭一样,崇祯皇帝能够给予山海关边军的,同样不是钱,而是政策。这个政策就是并不限制山海关军队的数目,只要你袁应文养的起,你招多少朝廷都不管,你如果打算像岳飞那样建立私有军队,搞出来一个袁家军,那也没有问题,只要你的袁家军能打仗就没问题。
崇祯是那个时代唯一合法皇位继承者,大明朝廷又不存在皇帝被俘虏的事情,是不怕边帅们提出什么迎请二圣还朝之类的刺耳口号的,说来说去,肉还是烂在锅里,边防军队再强大,如果得不到合法的名义,也最终将会作鸟兽散,所以崇祯觉得,政策到位以后,效果就应该能一起到位。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在指责袁大人,作为辽东自最高指挥官,他到任以来,已经做到了自己能做的一切事情。至少在山海关,杜绝了喝兵血的事情。用不存在的人的名字,冒领军饷,再把活着的人名字在花名册上抹去,侵吞军饷,这就是喝兵血。我们提到了,山海关已经粮饷不济了,这个时候要是喝兵血的事情还继续存在,那么根本就不需要清军来打,自己就会彻底崩盘。
精简之后,山海关只剩下了八千子弟兵,这八千人里,还包括了后勤兵种,当然,这后勤兵种的含义包括了辎重部队,以及火头营。但是没有包括屯田部队和农牧部队。
这个只能说是袁大人的精力达不到,而且兵员也不足,对老百姓还不能进行太多的抚恤,所以就不能征召他们做其他的事情了。自从饶安误打误撞把圣德庄的山贼给剿灭了以后,这个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首先是周围的匪患被解除了,其次是山海关收获了一批物资,这批物资在客观上缓解了山海关边军的粮秣紧张问题。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叫刘鸿的屯田能手的出现,更加让事情开始有所转机。刘鸿是带着百余人来投奔山海关的。这百余人被编为一个营,刘鸿就是他们的营官,官职是正八品屯田校尉。他们的任务不是作战,而是后方的农牧业问题。
一百多人,解决八千人的伙食供应问题,他们却始终能够比较好的完成任务,在之后的日子里,山海关的兵员超过了三万人以上,但是屯田军的数量最多的时候也没有超过三百人,虽然刘鸿作为屯田部队的第一任指挥官,他的职衔最高的时候也没有超过从五品。但是他为山海关立下的汗马功劳,却可以大书特书。至少这些能够在训练过后加餐的战士们会记住他的。
我用了将近两千字的篇幅写了这么多纯介绍性质的东西,希望各位看官不会因此感到枯燥乏味。因为我是一个说书人,一个讲述者,而不是一个历史学者。历史学者总是喜欢讲述一些枯燥的数据,一些空洞的史料,一些听起来就会打瞌睡的材料堆砌。而说书人就是讲故事的。只要是各位看官听着我的故事没打瞌睡,也没有扔臭鸡蛋,那么我就算是成功了。
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这首经典的歌曲最能够表述我的想法,既然是故事,您就别太过于较真。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