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小说网 www.yipinzongshi.com,《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全7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帮朝奸部队也是如此,看见朝鲜军队来了,就喜笑颜开,因为他们知道朝军战斗意志十分薄弱,且一打就垮——当年他们就是如此。
那支朝军攻城部队似乎也如他们所料,不紧不慢,慢悠悠地靠近城池,看那架势,比慢动作还慢动作。
但当这些同胞兄弟抬出云梯,开始登城时,朝奸们才发现,大事不好了:城下这帮人的行动突然变得极为迅速,眨眼的工夫,几十个人就已经爬上了不设防的城头。
还没等朝奸们缓过劲儿来,这帮人又开始换衣服了,这也可以理解,外面套件朝鲜军装,实在有点儿不太适应。
很快,朝鲜军的惨叫就传遍了城头:“明军,明军攻上来了!”
坦白讲,要说他们是攻上来的,我还真没看出来。
昨天夜里,当所有人都散去之后,李如松交给祖承训一个任务:给明军士兵换上朝军军服,不得有误。
祖承训自然不敢怠慢,就这样,第二天,城头上的朝军看见了自己的同胞。
攻上南城的,是明军的精锐主力,包括骆尚志统率的戚家军一部和祖承训的辽东铁骑。这帮粗人当然不会客气,上去就抽刀砍人。朝奸部队也就能欺负欺负老百姓,刚刚交手就被打得落花流水、落荒而逃。
小西行长的机动部队倒是相当有种,看见朝军逃了,马上冲过来补漏,可惜已经来不及了。如狼似虎的明军一拥而上,彻底攻占了含毯门。
战斗的过程大致如此,和西门、北门比起来,实在不甚精彩,当然伤亡还是有的,只不过有点儿滑稽:由于进展过于顺利,又没有人射箭放枪,基本上是个人就能爬上城头,于是一万多人拼了命地往前挤,比冲锋还卖力。
不过这倒也正常,五千两白花花的银子,不费吹灰之力,挤上去就有份儿,换了谁都得去拼一把。
南城本来就不是防御重点,城防本来就不坚固,加上大家又很激动,这一挤,竟然把城墙挤塌一块,恰好骆尚志打这儿过,被砸个正着,负伤了。
当然,也有些史料说他是作战负伤,具体情况也搞不清,就这样吧。
无论如何,总算是打上来了,明军的大旗插上了平壤的城头,南城告破。
但这对于西城攻击部队而言,实在没什么太大的意义。
南城之所以很好打,是因为西城很难打。日军在城头顽强抵抗,放枪、扔石头、倒开水,导致明军死伤多人。而明军也打红了眼,云梯掀翻了再架,摔下来没死的接着爬,爬上去的就举刀和日军死战。
虽然南城被破,但平壤并不是个小城市,要从西城绕到南城,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儿,而且仗打到这个份儿上,对明军而言,哪个门已经不重要了,砍死眼前这帮龟孙再说!
不过日本鬼子实在有两下子,战斗力非常之强悍,也不怕死,面对明军的猛攻毫不畏惧,无人逃跑,占据城头用火枪射击明军,如明军靠近,则持刀与明军肉搏,宁可战死也不投降。就战斗意志而言,确实不是孬种。
由于日军地顽强抵抗,明军久攻不下,伤亡却越来越大。小西门主将杨元带头攻城,被日军击伤,部将丁景禄阵亡。大西门主将李如柏更悬,脑袋上挨了日军一枪,好在头盔质量好,躲过了一劫(锦厚未至重伤)。
主将李如松也没逃过去。由于他带着二百骑兵四处晃悠督战,目标太大,结果被日军瞄上,一排枪过去,当场就被掀翻在地。
在李如松倒地的那一刻,在场的人都傻眼了,主将要是被打死了,这仗还怎么打?
就在大家都不知所措的时候,李如松却突然从地上爬了起来,再次诠释了彪悍这个词的含义。
虽然摔得灰头土脸,还负了伤——流鼻血(触冒毒火,鼻孔血流),形象十分大明兵器狼狈,但李司令员毫不在意,拍拍土,只对手下说了四个字:
“换马再战!”
领导都这么猛,小兵再不拼命就说不过去了。明军士气大振,不要命地往城头冲。但日军着实不含糊,死伤过半也毫不退缩,拿刀与登城明军对砍,很有点儿武士道的意思。
战斗就这样进行了下去,虽然明军已经占据优势,但始终无法攻陷城池。进入南城的明军也遭到了日军地顽强阻击,伤亡人数越来越多,如此拖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站在七星门外的李如松并不慌张,因为眼前发生的这一切,早在他地预料之中:
“把那玩意儿拉上来!”
这是李如松最后的杀手锏。
所谓那玩意儿,是一种大炮,而当时的名字,叫做“大将军炮”。
大将军炮,炮身长三尺有余,重几百余斤,前有照星,后有照门,装药一斤以上,铅子(炮弹)重三至五斤,射程可达一里之外。
由于这玩意儿体积大,又重,没人愿意扛也扛不动,但李如松坚持一定要带,所以出征之时,是由骑兵装上车架拖着走的。李如松不会想到,他已经无意中创造了一个纪录——世界上最早的马拉炮车部队。
但李司令把这些大玩意儿拉到朝鲜,不为破纪录,只为破城。
不过说过来,这玩意儿虽然威力大,问题也很多,比如说容易误伤自己人,且准头不好,来个误炸那可不好玩,加上由于技术含量不够,这种炮十分容易炸膛(该问题一直未解决),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是不用的。
现在就是万不得已的时候。
明军炮兵支炮、装弹、瞄准,一切就绪。
随着李如松一声令下,大炮发出了震天的轰鸣,没有炸膛,没有误伤,准确命中目标。
七星门被轰开了,平壤,被轰开了。
信用
七星门的失陷彻底打消了日军的士气,纷纷弃城逃窜。杨元和李如柏随即分别攻破了小西门和大西门,三万明军亮出了屠刀,睁着发红的眼睛,杀进了城内。
一般说来,剧情发展到这儿,接下来就是追击残敌、打扫战场了,可是鬼子就是鬼子,偏偏就不消停。
在城门失守后,小西行长表现出了惊人的心理素质和军事素质,丝毫不乱地集合部队,占据了城内的险要位置,准备打巷战。
这就有点儿无聊了。要说保卫自己的领土,激动一把倒还无所谓,赖在人家的地盘上,还这么死活都不走,鬼子们也真干得出来。
日军盘踞的主要地点,分别是平壤城内的练光亭、风月楼和北城的牡丹台。这三个地方的共同特点是高,基本上算是平壤城内的制高点,明军若仰攻,不但难于攻下,还会损兵折将,只要等到自己援兵到来,翻盘也说不定。
这就是小西行长的如意算盘。
李如松虽然不用算盘,但心算应该也不差,到城内一看,就挥挥手,让士兵们不用打了,干一件事就行——找木头。
噼里啪啦找来一大堆,丢在日军据点附近,围成一圈,然后放话,也就一个字:烧!
于是日军麻烦了,本来拿好了弓箭刀枪准备居高临下,再搞点儿肉搏,没想到人家根本就不过来,围着放起了火准备烤活人。于是一时之间,火光冲天,浓烟滚滚,高温烘烤加上烟熏,日军叫苦不迭。
但李如松认为还不够苦,于是他派出五千人,携带大批火枪、火箭、佛郎机,也不主动攻击,只是站在火堆之外,对准日军据点,把带来的这些东西射出去。
一时间火箭、火炮满天飞,据点被点燃,烟火大作,要救火没处打水,日军被烧得鬼哭狼嚎,本来是高地,结果变成了高炉。
鉴于刚刚入城,还要营救平壤居民,救治伤员,事务繁杂,李如松司令员安排好围剿部队后,就去忙别的事了。
但值得称道的是,奉命围剿的部队很有责任心,虽然领导不在,还是尽职尽责地放火、射箭、放枪、放炮。
整整一夜,他们加班加点,没有休息。
第二天(正月初九),查大受的家丁查应奎起得很早,来到了北城要地牡丹台。昨天,这里还是日军的坚固据点,然而现在,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一幕真正的人间地狱。
牡丹台以及其瓮城,已被烧得面目全非,昨天还枪声炮声不断的地方,现在已经寂静无声。他走入据点,看见了无数倒毙的尸体,手脚都缠绕在一起,却没有一具能够辨认,因为他们已经被烧成了黑炭。
查应奎随意数了一下,发现在狭窄的瓮城里,竟有四五百具日军尸首,很明显,他们大多数是被烧死或活活熏死的。
当然,家丁查应奎没有感叹战争残酷地觉悟,他只是兴高采烈地跑了回去,向自己的领导查大受汇报,并就此被记载下来,成为了那一幕场景地见证。
事实上,查应奎看到的只是冰山的一角。在初八的那天夜里,平壤城内火光冲天,明军在外面放火,日军在里面鬼哭狼嚎,被烧死者不计其数,尸体的烤焦味道传遍全城。史料有云:焦臭冲天,秽闻十里。
干掉残暴的敌人,就必须比他们更加残暴,在某种情况下,我认为,这句话是对的。
但日军的耐高温能力还是值得称道的,硬是挺了一夜,没有出来投降。
挺到了第二天,挺不住了。
盘踞在据点的敌人终于崩溃了,被枪打、炮轰不说,还被火烤了一夜,别说武士道,神仙道也不好使了。除小西行长所部几千人,由于据点坚固,防御严密,尚在苦苦支撑外,城内日军全部逃散。
但逃散也得有个目标,平壤已是明军的天下,往哪里逃呢?
要说日军逃起来也很有悟性,一看,西城、南城、北城都有人守,只有东城,防御十分松懈。
于是日军大喜过望,纷纷向东城逃窜。
事情似乎十分顺利,败军一路往东逃,虽然明军在后紧紧追赶,但在求生的欲望驱使下,日军竟然成功地逃出了东城的城门。
但很快他们就将发现,其实战死在城内,倒未必是一件坏事。
当初李如松布阵之时,取兵法围师必缺之意,空出了东边。但是很多人可能忽略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何是东面?
而当日军蜂拥逃出东城城门的时候,我相信他们已经找到了答案。
东城城门外,是一条大河,波浪宽。
谁要选这里当攻击阵地,只怕真是脑袋进了水。
于是日军麻烦了,要绕着城墙跑,只怕是没个头,要回头跑进城,估计明军不让。前无去路,后有追兵,百般无奈之下,只剩下一个选择——跳河。
我记得,那一天是正月初九,北风那个吹……
朝鲜的天气,大概和东北差不多,一般说来,这个时候是很冷的,估计起码是零下几度,然而,日军依然勇敢地跳了进去。
虽然气温到了零下,但我可以肯定,当时的江面还没有冻住,因为在朝鲜史料中有这样一句话:溺死者约有万余。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不死的,只有超人了,很明显,日军缺乏这种特种人才。
逃出去的基本上都死了,不淹死也得冻死,而待在城内的小西行长更不好过。他很清楚,自己已经完蛋了,现在他要考虑的,不是封赏,不是守城,而是怎么活下去。
在生死的最后关头,日军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在小西行长地指挥下,明军的数次进攻被打退,看那势头,不拼个鱼死网破、同归于尽绝不算完。
虽然明军占据优势,且人多势众,但毕竟打了一天一夜,就算不领加班费,喘口气总还是要的,何况胜局已定,赏钱还没领,在这节骨眼上被打死,也实在有点儿亏。
日军虽然人少,却敢于拼命,生死关头,什么都豁得出去,用今天的话说,这叫双方心理状态不同。所谓穷寇莫追,就是这个道理。
于是,一个奇怪的情景出现了,在经历了一天一夜的激战后,城内再次出现了短暂的平静。
接下来,一件十分神秘的事情发生了。
之所以说神秘,是因为到今天,这件事情也没全搞清楚。
关于这件事,在史料中,大致有如下四个历史版本。
按照明军监军及部将战后给皇帝的总结报告,事情地发展是这样的:
日军残部由于抵挡不住明军的攻击,全军主动撤退。李如松将军神机妙算(料贼计已穷,必遁),设下埋伏,并派兵追击,大败日军。
第二版本是朝鲜大臣柳成龙给国王的报告,说法也差不多,李如松料敌如神,在日军逃遁之后发动攻击,大败日军。
第三版本,是朝鲜国王给大明神宗皇帝的报告(他算是明神宗属臣),这份东西可作为上下级的规范文本,说到自己的看法,都是“臣窃念”,说到明朝,都是天兵、天朝,大明皇帝英明神武,大明总兵神兵天降,开战后,明军是“天地为之摆裂,山渊为之反复”,自己(朝军)是“小邦袖手骇缩,莫敢助力”,日军则是“螳臂据辙,无敢抵敌”。照他的意思,日军是碍于明军的神威,一触即溃了。
而讲得最详细,也最实在的,是第四个版本。
根据朝鲜《李朝实录》记载,事情是这样的:
在战斗陷入僵局后,李如松作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他派出了使者,去找小西行长谈判。
对于这个决定,很多人并不理解,人都围住了,还要谈什么判?
但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很明智的决定。因为此时日军主力已被歼灭,平壤也已攻克,战略目的已经完全达到,目前最需要的,是争取时间休整,以防敌军反扑。而城里面放着这么一群亡命之徒,硬攻不但耗费精力,伤亡也会很大,时间一长还可能生变,所以还是谈判最划算。
李如松的谈判条件是这样的:
“以我兵力,足以一举歼灭,然不忍杀人命,姑为退却,放你生路。”
这意思是,我可以灭了你,但无奈心太软(其实是太费力),就放你们走了吧。
小西行长是这样回复的:
“俺等情愿退军,请勿拦截后面。”
他的意思是,我认输了,麻烦逃走的时候高抬贵手,别黑我。
如此看来,也算是皆大欢喜,双方达成协议,明军撤去包围,日军在万分警戒之下,手持武器逐步退却,撤出了平壤城。
局势发展到此,看似平淡无奇,但怪也就怪在这里,既然事情圆满解决,为什么在官方报告中,却都没有提到这件事呢?
这大致有两个原因:其一,跟敌人谈判,把敌人放走,无论出于什么目的,有什么样的结果,似乎都是不大好宣扬的。
而第二个原因,应该算是人品问题。
如果小西行长了解李如松,或者听说过半年前宁夏叛乱的经过,相信即便打死他,也绝不会和李如松谈判。
因为根据李如松的性格,以及宁夏叛军首领哱拜的最终结局,我们大致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李如松,至少在这方面,是个不守信用的人。
几乎就在小西行长带领日军退出平壤的同一时刻,李如松叫来了查大受,交给他一个任务:领兵三千,赶赴江东小路埋伏。
困兽是不好斗的,但只要把它放出来,就好斗了。
于是,当小西行长带队远离平壤,终于放松所有警惕,放心大胆逃命的时候,查大受出现了。
据史料分析,此时日军的兵力,大致在五千人左右,如果敢拼命,查大受手下这三千人应该还不够打。但经过李司令员这么一忽悠,日军已经满心都是对和平地祈望,斗志全无,一见明军,不用人家动手,撒腿就跑。
查大受随即命令追击,大败日军,击毙日军三百余名。但毕竟部队作战时间过长,十分疲劳,日军又跑得贼快(奔命),明军追赶不及(不及穷追),只能到此为止了。
平壤战役就此结束,明军大胜,日军大败。
此战,明军阵亡七百九十六人,伤一千四百九十二人。
而日军的伤亡数字,就有点儿意思了,据记载,此战中明军斩获日军一千六百四十七人,看起来似乎并不多。
应该说,这是个很准确的数字,但它并不是日军的伤亡人数,而是日军的人头数。
由于战前李如松命令不许抢人头,所以对于这一宝贵资源,明军并没有过于关注,也没有妥善保存,加上后来火攻水淹,不是烧成黑炭,就是冻成冰,要提取人头,实在有点儿困难。于是挑来拣去,只捞出一千来个,已经很不容易了。
至于日军的实际伤亡数,朝鲜和明朝史料都没有明确记载,只有几句“万余”“千余”之类不靠谱的话,这就是管杀不管埋导致的恶劣后果。
说到底,还是鬼子们最实在,既然没人帮着数,就自己数,在《日本战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万历二十一年(1593)三月二十日,日军在首尔集结残兵,统计结果摘录如下:第一军小西行长部,原有人数一万八千七百人,现存六千五百二十人。
虽然入朝的日军数量共计十余万,但很多都是来自于各地的军阀,并不是丰臣秀吉的人,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杂牌军。而他真正信任的人,只有第一军小西行长和第二军加藤清正,也就是所谓的嫡系。
因此这两军,才是丰臣秀吉的精锐和主力部队,其中尤以第一军战斗力为最强,在之前攻击朝鲜义军时表现十分出色,打起来毫不费力。
但在朝鲜之战时,该军几乎被全歼,具体数字大家做个减法就知道了,基本上算是被打残废了。
这还只是第一军的损失人数,第二军共损失八千人,其中相当部分战死于平壤。
以上合计起来,朝鲜之战,日军的损失,至少在一万五千人以上。
当然,那五千朝鲜军不在统计内。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应该还活着,因为李如松虽然不大守信用,但还不怎么杀俘虏。
这帮朝奸部队也是如此,看见朝鲜军队来了,就喜笑颜开,因为他们知道朝军战斗意志十分薄弱,且一打就垮——当年他们就是如此。
那支朝军攻城部队似乎也如他们所料,不紧不慢,慢悠悠地靠近城池,看那架势,比慢动作还慢动作。
但当这些同胞兄弟抬出云梯,开始登城时,朝奸们才发现,大事不好了:城下这帮人的行动突然变得极为迅速,眨眼的工夫,几十个人就已经爬上了不设防的城头。
还没等朝奸们缓过劲儿来,这帮人又开始换衣服了,这也可以理解,外面套件朝鲜军装,实在有点儿不太适应。
很快,朝鲜军的惨叫就传遍了城头:“明军,明军攻上来了!”
坦白讲,要说他们是攻上来的,我还真没看出来。
昨天夜里,当所有人都散去之后,李如松交给祖承训一个任务:给明军士兵换上朝军军服,不得有误。
祖承训自然不敢怠慢,就这样,第二天,城头上的朝军看见了自己的同胞。
攻上南城的,是明军的精锐主力,包括骆尚志统率的戚家军一部和祖承训的辽东铁骑。这帮粗人当然不会客气,上去就抽刀砍人。朝奸部队也就能欺负欺负老百姓,刚刚交手就被打得落花流水、落荒而逃。
小西行长的机动部队倒是相当有种,看见朝军逃了,马上冲过来补漏,可惜已经来不及了。如狼似虎的明军一拥而上,彻底攻占了含毯门。
战斗的过程大致如此,和西门、北门比起来,实在不甚精彩,当然伤亡还是有的,只不过有点儿滑稽:由于进展过于顺利,又没有人射箭放枪,基本上是个人就能爬上城头,于是一万多人拼了命地往前挤,比冲锋还卖力。
不过这倒也正常,五千两白花花的银子,不费吹灰之力,挤上去就有份儿,换了谁都得去拼一把。
南城本来就不是防御重点,城防本来就不坚固,加上大家又很激动,这一挤,竟然把城墙挤塌一块,恰好骆尚志打这儿过,被砸个正着,负伤了。
当然,也有些史料说他是作战负伤,具体情况也搞不清,就这样吧。
无论如何,总算是打上来了,明军的大旗插上了平壤的城头,南城告破。
但这对于西城攻击部队而言,实在没什么太大的意义。
南城之所以很好打,是因为西城很难打。日军在城头顽强抵抗,放枪、扔石头、倒开水,导致明军死伤多人。而明军也打红了眼,云梯掀翻了再架,摔下来没死的接着爬,爬上去的就举刀和日军死战。
虽然南城被破,但平壤并不是个小城市,要从西城绕到南城,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儿,而且仗打到这个份儿上,对明军而言,哪个门已经不重要了,砍死眼前这帮龟孙再说!
不过日本鬼子实在有两下子,战斗力非常之强悍,也不怕死,面对明军的猛攻毫不畏惧,无人逃跑,占据城头用火枪射击明军,如明军靠近,则持刀与明军肉搏,宁可战死也不投降。就战斗意志而言,确实不是孬种。
由于日军地顽强抵抗,明军久攻不下,伤亡却越来越大。小西门主将杨元带头攻城,被日军击伤,部将丁景禄阵亡。大西门主将李如柏更悬,脑袋上挨了日军一枪,好在头盔质量好,躲过了一劫(锦厚未至重伤)。
主将李如松也没逃过去。由于他带着二百骑兵四处晃悠督战,目标太大,结果被日军瞄上,一排枪过去,当场就被掀翻在地。
在李如松倒地的那一刻,在场的人都傻眼了,主将要是被打死了,这仗还怎么打?
就在大家都不知所措的时候,李如松却突然从地上爬了起来,再次诠释了彪悍这个词的含义。
虽然摔得灰头土脸,还负了伤——流鼻血(触冒毒火,鼻孔血流),形象十分大明兵器狼狈,但李司令员毫不在意,拍拍土,只对手下说了四个字:
“换马再战!”
领导都这么猛,小兵再不拼命就说不过去了。明军士气大振,不要命地往城头冲。但日军着实不含糊,死伤过半也毫不退缩,拿刀与登城明军对砍,很有点儿武士道的意思。
战斗就这样进行了下去,虽然明军已经占据优势,但始终无法攻陷城池。进入南城的明军也遭到了日军地顽强阻击,伤亡人数越来越多,如此拖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站在七星门外的李如松并不慌张,因为眼前发生的这一切,早在他地预料之中:
“把那玩意儿拉上来!”
这是李如松最后的杀手锏。
所谓那玩意儿,是一种大炮,而当时的名字,叫做“大将军炮”。
大将军炮,炮身长三尺有余,重几百余斤,前有照星,后有照门,装药一斤以上,铅子(炮弹)重三至五斤,射程可达一里之外。
由于这玩意儿体积大,又重,没人愿意扛也扛不动,但李如松坚持一定要带,所以出征之时,是由骑兵装上车架拖着走的。李如松不会想到,他已经无意中创造了一个纪录——世界上最早的马拉炮车部队。
但李司令把这些大玩意儿拉到朝鲜,不为破纪录,只为破城。
不过说过来,这玩意儿虽然威力大,问题也很多,比如说容易误伤自己人,且准头不好,来个误炸那可不好玩,加上由于技术含量不够,这种炮十分容易炸膛(该问题一直未解决),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是不用的。
现在就是万不得已的时候。
明军炮兵支炮、装弹、瞄准,一切就绪。
随着李如松一声令下,大炮发出了震天的轰鸣,没有炸膛,没有误伤,准确命中目标。
七星门被轰开了,平壤,被轰开了。
信用
七星门的失陷彻底打消了日军的士气,纷纷弃城逃窜。杨元和李如柏随即分别攻破了小西门和大西门,三万明军亮出了屠刀,睁着发红的眼睛,杀进了城内。
一般说来,剧情发展到这儿,接下来就是追击残敌、打扫战场了,可是鬼子就是鬼子,偏偏就不消停。
在城门失守后,小西行长表现出了惊人的心理素质和军事素质,丝毫不乱地集合部队,占据了城内的险要位置,准备打巷战。
这就有点儿无聊了。要说保卫自己的领土,激动一把倒还无所谓,赖在人家的地盘上,还这么死活都不走,鬼子们也真干得出来。
日军盘踞的主要地点,分别是平壤城内的练光亭、风月楼和北城的牡丹台。这三个地方的共同特点是高,基本上算是平壤城内的制高点,明军若仰攻,不但难于攻下,还会损兵折将,只要等到自己援兵到来,翻盘也说不定。
这就是小西行长的如意算盘。
李如松虽然不用算盘,但心算应该也不差,到城内一看,就挥挥手,让士兵们不用打了,干一件事就行——找木头。
噼里啪啦找来一大堆,丢在日军据点附近,围成一圈,然后放话,也就一个字:烧!
于是日军麻烦了,本来拿好了弓箭刀枪准备居高临下,再搞点儿肉搏,没想到人家根本就不过来,围着放起了火准备烤活人。于是一时之间,火光冲天,浓烟滚滚,高温烘烤加上烟熏,日军叫苦不迭。
但李如松认为还不够苦,于是他派出五千人,携带大批火枪、火箭、佛郎机,也不主动攻击,只是站在火堆之外,对准日军据点,把带来的这些东西射出去。
一时间火箭、火炮满天飞,据点被点燃,烟火大作,要救火没处打水,日军被烧得鬼哭狼嚎,本来是高地,结果变成了高炉。
鉴于刚刚入城,还要营救平壤居民,救治伤员,事务繁杂,李如松司令员安排好围剿部队后,就去忙别的事了。
但值得称道的是,奉命围剿的部队很有责任心,虽然领导不在,还是尽职尽责地放火、射箭、放枪、放炮。
整整一夜,他们加班加点,没有休息。
第二天(正月初九),查大受的家丁查应奎起得很早,来到了北城要地牡丹台。昨天,这里还是日军的坚固据点,然而现在,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一幕真正的人间地狱。
牡丹台以及其瓮城,已被烧得面目全非,昨天还枪声炮声不断的地方,现在已经寂静无声。他走入据点,看见了无数倒毙的尸体,手脚都缠绕在一起,却没有一具能够辨认,因为他们已经被烧成了黑炭。
查应奎随意数了一下,发现在狭窄的瓮城里,竟有四五百具日军尸首,很明显,他们大多数是被烧死或活活熏死的。
当然,家丁查应奎没有感叹战争残酷地觉悟,他只是兴高采烈地跑了回去,向自己的领导查大受汇报,并就此被记载下来,成为了那一幕场景地见证。
事实上,查应奎看到的只是冰山的一角。在初八的那天夜里,平壤城内火光冲天,明军在外面放火,日军在里面鬼哭狼嚎,被烧死者不计其数,尸体的烤焦味道传遍全城。史料有云:焦臭冲天,秽闻十里。
干掉残暴的敌人,就必须比他们更加残暴,在某种情况下,我认为,这句话是对的。
但日军的耐高温能力还是值得称道的,硬是挺了一夜,没有出来投降。
挺到了第二天,挺不住了。
盘踞在据点的敌人终于崩溃了,被枪打、炮轰不说,还被火烤了一夜,别说武士道,神仙道也不好使了。除小西行长所部几千人,由于据点坚固,防御严密,尚在苦苦支撑外,城内日军全部逃散。
但逃散也得有个目标,平壤已是明军的天下,往哪里逃呢?
要说日军逃起来也很有悟性,一看,西城、南城、北城都有人守,只有东城,防御十分松懈。
于是日军大喜过望,纷纷向东城逃窜。
事情似乎十分顺利,败军一路往东逃,虽然明军在后紧紧追赶,但在求生的欲望驱使下,日军竟然成功地逃出了东城的城门。
但很快他们就将发现,其实战死在城内,倒未必是一件坏事。
当初李如松布阵之时,取兵法围师必缺之意,空出了东边。但是很多人可能忽略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何是东面?
而当日军蜂拥逃出东城城门的时候,我相信他们已经找到了答案。
东城城门外,是一条大河,波浪宽。
谁要选这里当攻击阵地,只怕真是脑袋进了水。
于是日军麻烦了,要绕着城墙跑,只怕是没个头,要回头跑进城,估计明军不让。前无去路,后有追兵,百般无奈之下,只剩下一个选择——跳河。
我记得,那一天是正月初九,北风那个吹……
朝鲜的天气,大概和东北差不多,一般说来,这个时候是很冷的,估计起码是零下几度,然而,日军依然勇敢地跳了进去。
虽然气温到了零下,但我可以肯定,当时的江面还没有冻住,因为在朝鲜史料中有这样一句话:溺死者约有万余。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不死的,只有超人了,很明显,日军缺乏这种特种人才。
逃出去的基本上都死了,不淹死也得冻死,而待在城内的小西行长更不好过。他很清楚,自己已经完蛋了,现在他要考虑的,不是封赏,不是守城,而是怎么活下去。
在生死的最后关头,日军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在小西行长地指挥下,明军的数次进攻被打退,看那势头,不拼个鱼死网破、同归于尽绝不算完。
虽然明军占据优势,且人多势众,但毕竟打了一天一夜,就算不领加班费,喘口气总还是要的,何况胜局已定,赏钱还没领,在这节骨眼上被打死,也实在有点儿亏。
日军虽然人少,却敢于拼命,生死关头,什么都豁得出去,用今天的话说,这叫双方心理状态不同。所谓穷寇莫追,就是这个道理。
于是,一个奇怪的情景出现了,在经历了一天一夜的激战后,城内再次出现了短暂的平静。
接下来,一件十分神秘的事情发生了。
之所以说神秘,是因为到今天,这件事情也没全搞清楚。
关于这件事,在史料中,大致有如下四个历史版本。
按照明军监军及部将战后给皇帝的总结报告,事情地发展是这样的:
日军残部由于抵挡不住明军的攻击,全军主动撤退。李如松将军神机妙算(料贼计已穷,必遁),设下埋伏,并派兵追击,大败日军。
第二版本是朝鲜大臣柳成龙给国王的报告,说法也差不多,李如松料敌如神,在日军逃遁之后发动攻击,大败日军。
第三版本,是朝鲜国王给大明神宗皇帝的报告(他算是明神宗属臣),这份东西可作为上下级的规范文本,说到自己的看法,都是“臣窃念”,说到明朝,都是天兵、天朝,大明皇帝英明神武,大明总兵神兵天降,开战后,明军是“天地为之摆裂,山渊为之反复”,自己(朝军)是“小邦袖手骇缩,莫敢助力”,日军则是“螳臂据辙,无敢抵敌”。照他的意思,日军是碍于明军的神威,一触即溃了。
而讲得最详细,也最实在的,是第四个版本。
根据朝鲜《李朝实录》记载,事情是这样的:
在战斗陷入僵局后,李如松作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他派出了使者,去找小西行长谈判。
对于这个决定,很多人并不理解,人都围住了,还要谈什么判?
但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很明智的决定。因为此时日军主力已被歼灭,平壤也已攻克,战略目的已经完全达到,目前最需要的,是争取时间休整,以防敌军反扑。而城里面放着这么一群亡命之徒,硬攻不但耗费精力,伤亡也会很大,时间一长还可能生变,所以还是谈判最划算。
李如松的谈判条件是这样的:
“以我兵力,足以一举歼灭,然不忍杀人命,姑为退却,放你生路。”
这意思是,我可以灭了你,但无奈心太软(其实是太费力),就放你们走了吧。
小西行长是这样回复的:
“俺等情愿退军,请勿拦截后面。”
他的意思是,我认输了,麻烦逃走的时候高抬贵手,别黑我。
如此看来,也算是皆大欢喜,双方达成协议,明军撤去包围,日军在万分警戒之下,手持武器逐步退却,撤出了平壤城。
局势发展到此,看似平淡无奇,但怪也就怪在这里,既然事情圆满解决,为什么在官方报告中,却都没有提到这件事呢?
这大致有两个原因:其一,跟敌人谈判,把敌人放走,无论出于什么目的,有什么样的结果,似乎都是不大好宣扬的。
而第二个原因,应该算是人品问题。
如果小西行长了解李如松,或者听说过半年前宁夏叛乱的经过,相信即便打死他,也绝不会和李如松谈判。
因为根据李如松的性格,以及宁夏叛军首领哱拜的最终结局,我们大致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李如松,至少在这方面,是个不守信用的人。
几乎就在小西行长带领日军退出平壤的同一时刻,李如松叫来了查大受,交给他一个任务:领兵三千,赶赴江东小路埋伏。
困兽是不好斗的,但只要把它放出来,就好斗了。
于是,当小西行长带队远离平壤,终于放松所有警惕,放心大胆逃命的时候,查大受出现了。
据史料分析,此时日军的兵力,大致在五千人左右,如果敢拼命,查大受手下这三千人应该还不够打。但经过李司令员这么一忽悠,日军已经满心都是对和平地祈望,斗志全无,一见明军,不用人家动手,撒腿就跑。
查大受随即命令追击,大败日军,击毙日军三百余名。但毕竟部队作战时间过长,十分疲劳,日军又跑得贼快(奔命),明军追赶不及(不及穷追),只能到此为止了。
平壤战役就此结束,明军大胜,日军大败。
此战,明军阵亡七百九十六人,伤一千四百九十二人。
而日军的伤亡数字,就有点儿意思了,据记载,此战中明军斩获日军一千六百四十七人,看起来似乎并不多。
应该说,这是个很准确的数字,但它并不是日军的伤亡人数,而是日军的人头数。
由于战前李如松命令不许抢人头,所以对于这一宝贵资源,明军并没有过于关注,也没有妥善保存,加上后来火攻水淹,不是烧成黑炭,就是冻成冰,要提取人头,实在有点儿困难。于是挑来拣去,只捞出一千来个,已经很不容易了。
至于日军的实际伤亡数,朝鲜和明朝史料都没有明确记载,只有几句“万余”“千余”之类不靠谱的话,这就是管杀不管埋导致的恶劣后果。
说到底,还是鬼子们最实在,既然没人帮着数,就自己数,在《日本战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万历二十一年(1593)三月二十日,日军在首尔集结残兵,统计结果摘录如下:第一军小西行长部,原有人数一万八千七百人,现存六千五百二十人。
虽然入朝的日军数量共计十余万,但很多都是来自于各地的军阀,并不是丰臣秀吉的人,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杂牌军。而他真正信任的人,只有第一军小西行长和第二军加藤清正,也就是所谓的嫡系。
因此这两军,才是丰臣秀吉的精锐和主力部队,其中尤以第一军战斗力为最强,在之前攻击朝鲜义军时表现十分出色,打起来毫不费力。
但在朝鲜之战时,该军几乎被全歼,具体数字大家做个减法就知道了,基本上算是被打残废了。
这还只是第一军的损失人数,第二军共损失八千人,其中相当部分战死于平壤。
以上合计起来,朝鲜之战,日军的损失,至少在一万五千人以上。
当然,那五千朝鲜军不在统计内。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应该还活着,因为李如松虽然不大守信用,但还不怎么杀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