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小说网 www.yipinzongshi.com,盛唐不夜天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比较复杂,因为商人做什么的都有,哦,还有关税,从丝绸之路过来的舶来品一般卖价都很高,这个税一定要卡。
由此延伸,李显甚至想到了,等税收上来了国家有钱了可以开始修路,然后修路就可以跟有牛车马车各种车的人家征收养路税或者说是过路费,这也是不小的开支呐。
唯一比较遗憾的就是阶梯式的个人所得税在这个年代不太适合,只能丢出去。李显改了半天,最后觉得其实……茶和酒是可以开放的,不仅仅是国家买卖,反正商人都收税了,你们卖去吧,卖的越多收的税越多啊。
然后就是税收也不能一成不变,根据财政支出变化才是最重要的。写到这里除了对商人的利益损害比较大以外别的倒没什么,李显想了想还是犹豫着写下了,按照户籍收税也就是说不管这个户籍里主人和附庸是多少怎么样的,都按照人数收税,其实这个就是在打击豪门,防止偷税漏税了。
李显开了半天脑洞,最后写出来的都有一本薄薄的册子了,他自觉自己想的很多了,也已经比较完善,毕竟是结合着大兔朝的税收法制来改革的啊,应该差不多了吧?
于是他就兴冲冲的给郑玘写了封信,郑玘在收到李显的信的时候还是很开心的,李显走了之后他时常想念,最后这些想念都被“他是去做大事,利国利民的大事”这样的想法给压下来的,自那之后能够看到李显的信就是他最大的慰藉了。
结果今天收到的信不太一样,李显没有炫耀他的海景别墅有多大多么好,这里的海鲜多好吃,也没有感慨扬州城多么繁华,他非常忧国忧民的表示,税收制度有点问题啊。
其实这个问题,郑玘早就察觉到了,重生之前他都算是历经三朝的元老级人物了,那时候他真是一点点爬上去的,六部基本上轮了个遍,在户部的时候,每年看着国家的财政收入和支出,他已经看出来国力正在一点点下降。
其实也不是国力下降,而是中央政府的控制力每况愈下了,中央没钱啊,地方有钱啊,中央没钱拿什么养兵?地方有钱能够养兵,那么兵自然就听他们的,那个时候郑玘察觉出来了却没有去做。
因为那个时候国家经历过很多动荡了,尤其是在短短七年之内皇位上的皇帝换了三个,再加上前面经历过的各种血腥宫廷政变,说实话……那个时候国家最主要的还是求稳。
更何况,租庸调法从开国用到李隆基时期已经用了太久了,想要改变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再加上中央控制力度正在下降,想要保证税法改革强力实行也不太容易。
郑玘看着李显说他心里有点想法,并且已经写出来了不知道合不合适,想要让郑玘帮忙看看再上书给李治——一遇到重要事情,李显比较相信的还是郑玘,给李治的上书一旦递上去了就没有后悔的余地了,他也怕自己空谈误国。
郑玘在看到这一段的时候腿一软,妈蛋,这熊孩子又要作死!
他之前就觉得李显在扬州的生活太滋润了,这样不好,不是他非要让李显过的不好,只是人在顺境之中呆久了就难免扛不住挫折,而在皇室玻璃心是要不得的,一旦玻璃心了就不定头脑发昏弄出点什么来,皇室子弟破坏能力颇大,哪怕是现在的李显看起来游离在权利之外,但是……他在文人和士兵之中的风评还是不错的。
尤其是军士那边,对于他的各种发明简直是喜欢的不行,眼看着都要把李显真的当神仙来供了啊。
可是税制……那是随便能动的吗?那是国家的钱袋子,并且影响太大了啊,一个不小心你就要得罪多少人,到时候……哪怕你是皇子都不一定能够保得住你啊!
郑玘为了这货简直操碎了心,唯一庆幸的就是这位还知道在上书之前把东西给他看看没有贸然上书,要不然他就是有通天的本事估计也保不下李显了。
只不过让他意外的是李显所写的东西倒都是很实用的,就是有一些手段比较激烈了,比如房产税,这个只怕老百姓不会愿意的,还有就是按照所居者统一收税,这个对豪绅什么的触动就比较大了。
再者郑玘还有一个隐忧,那就是这样收税的话,只怕到时候又要壮大世家了。这年头只要能称得上是世家的,别管大世家小世家,家里至少都有人有官身的,区别就在于大小。如果按照这种税收政策的话,当地乡绅身上没有功名什么的,只怕要投靠世家,然后依托于世家庇护。
世家本来说话硬气一个依靠的是几百甚至上千年的积累,另外一个就是他们人多,当初太宗皇帝为什么制定氏族志?还不是要平衡世家与新贵,世家人越多钱越多权利也就越大,倒时候连皇帝都要受到制约的。
而李显对商人的税收政策什么的就让郑玘接受度比较高了,没办法谁让商人地位低呢,在知道从他们身上能够压榨出很多钱之后,郑玘对这一条接受的毫无压力,甚至算了一下还有点小兴奋——都是钱啊。
郑玘想了想提笔就给李显写了封信,现在他跟李显交谈也不端着指点的架子了,而是更像是朋友之间的讨论,只不过讨论的东西层次高了点而已。
郑玘把自己的担忧说了,又提出几点意见,李显看着郑玘的书信上对他的税制改革更多的是支持,不由得十分开心,一开心他就昏了头,直接提笔给郑玘写信:世家不配合的话,那到时候就所有人都纳税好啦,皇亲国戚官员还有那些不用交税的特殊人群,统统给我交税!
这样税收就更多了,想一想还有点小开心呢。
郑玘收到这封信的时候真的恨不得暴起揍李显一顿,说真的自从他觉得自己心仪李显之后,他已经很久没有过这种想法了,学生自然是想揍就揍的,但是放在心上的人宠爱还来不及,怎么能揍呢?
但是……再多的柔情蜜意也扛不住这小东西狂奔在作死的道路上啊。
你收房产税商人税豪绅税这就算了,虽然肯定有反对的,但是那些反对的人大概手上没什么权柄,如果国家保证强力实行的话,虽然肯定会磨牙但是最后大概还是会成的。
但是他没想到李显上来就要对高层下手,如果真的一体纳税的话,那就是对整个高层利益发起了冲击,你不死谁死?哪怕大家都不干活了也要把这个危险分子弄死啊!就算税制没改革,但是想到这一点的人本来就是个危险分子好吗?再加上他的身份特殊,不弄死大家心里都不安稳。
郑玘愤怒的写了封信给李显送过去,信上把李显骂了个狗血淋头,从头到尾其实总结起来也就那么一句话:没事儿别作死!
如果不是他不能擅离京城,郑玘真的想要千里奔袭把那熊孩子先揍一顿再说了。就知道安逸生活腐蚀人,明明之前已经一点点的变的懂事了,结果到了那里没俩月又开始异想天开!
李显接了信之后就蔫头耷脑的,他也知道郑玘是为了他好,心里叹了口气,写信跟郑玘道歉,恩,说是道歉,其实跟撒娇也差不多了,当然这样的话当面他肯定说不出来,也就是写信了。
郑玘收到信之后有些无奈,见李显的确是明白了自己的意思,这才指点他怎么上书。其实简单来说就是别太激进了一点点来,税制的改革不是一次就行的,无论什么改革都不能大刀阔斧,容易出问题!
先上本商人收税的问题,说实话就这个已经比较复杂了,因为商人纳税也涉及到好多细目,这就不是李显一个人就搞的定的了,说实话光这一条就够户部去头疼的了,制定税收什么的也不是容易的事儿啊。
李显想想也是,郑玘的话翻译过来通俗点讲就是别迈太大步,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
于是李显转头就给李治上书一封,一开始是感慨扬州物产丰饶商人环踞,然后才引申到了税法的改革。
李治收到上书的时候也是松了口气的,李显跟郑玘的通信内容他和武后知道的不是很多,但是李显写的那一本薄薄的册子他们两个知道的是差不多的,在刚开始看到的时候作为国家的统治者,他们都知道这样很好,但是也知道这样很难,如果儿子真的上书了要不要做该怎么做也是个麻烦事儿。
尤其是这其中有很多触犯了世家乡绅的利益,这个就不太好办了,现在李显的上书之中着重点出了可以让商人纳税,这就是个比较安全的话题范围了。
李治将李显的上书抛出来,当庭众议,这个时候郑玘就注定要冒头了——谁让他对李显的意思最了解呢,谁让他的经验也最丰富呢,哪怕是户部尚书都不一定能跟他比,因为现在国家的情况还算好的,中央控制力强,而郑玘那个时候国家已经……不说也罢。
所以郑玘想到的注定比较多,廷议的时候,虽然大家都有发言,但是郑玘一站出来大家就有一种无力感,说实话,现在郑玘的地位还是挺尴尬的,文人觉得他现在应该算武将,但是武将又觉得他太斯文了,但是哪怕这样架不住人家有干货啊。
在所有人都同意添加这一条税法,然后李治就准备给儿子发奖赏了——这是他儿子提出来的啊,虽然儿子不在眼前也没参与廷议,但是他说的很多都被采纳了,必须赏!
只是谁都没想到,李治的表彰和奖赏到的时候,来使压根就没见到李显,因为李显正在某个海岛上揍海贼呢!
比较复杂,因为商人做什么的都有,哦,还有关税,从丝绸之路过来的舶来品一般卖价都很高,这个税一定要卡。
由此延伸,李显甚至想到了,等税收上来了国家有钱了可以开始修路,然后修路就可以跟有牛车马车各种车的人家征收养路税或者说是过路费,这也是不小的开支呐。
唯一比较遗憾的就是阶梯式的个人所得税在这个年代不太适合,只能丢出去。李显改了半天,最后觉得其实……茶和酒是可以开放的,不仅仅是国家买卖,反正商人都收税了,你们卖去吧,卖的越多收的税越多啊。
然后就是税收也不能一成不变,根据财政支出变化才是最重要的。写到这里除了对商人的利益损害比较大以外别的倒没什么,李显想了想还是犹豫着写下了,按照户籍收税也就是说不管这个户籍里主人和附庸是多少怎么样的,都按照人数收税,其实这个就是在打击豪门,防止偷税漏税了。
李显开了半天脑洞,最后写出来的都有一本薄薄的册子了,他自觉自己想的很多了,也已经比较完善,毕竟是结合着大兔朝的税收法制来改革的啊,应该差不多了吧?
于是他就兴冲冲的给郑玘写了封信,郑玘在收到李显的信的时候还是很开心的,李显走了之后他时常想念,最后这些想念都被“他是去做大事,利国利民的大事”这样的想法给压下来的,自那之后能够看到李显的信就是他最大的慰藉了。
结果今天收到的信不太一样,李显没有炫耀他的海景别墅有多大多么好,这里的海鲜多好吃,也没有感慨扬州城多么繁华,他非常忧国忧民的表示,税收制度有点问题啊。
其实这个问题,郑玘早就察觉到了,重生之前他都算是历经三朝的元老级人物了,那时候他真是一点点爬上去的,六部基本上轮了个遍,在户部的时候,每年看着国家的财政收入和支出,他已经看出来国力正在一点点下降。
其实也不是国力下降,而是中央政府的控制力每况愈下了,中央没钱啊,地方有钱啊,中央没钱拿什么养兵?地方有钱能够养兵,那么兵自然就听他们的,那个时候郑玘察觉出来了却没有去做。
因为那个时候国家经历过很多动荡了,尤其是在短短七年之内皇位上的皇帝换了三个,再加上前面经历过的各种血腥宫廷政变,说实话……那个时候国家最主要的还是求稳。
更何况,租庸调法从开国用到李隆基时期已经用了太久了,想要改变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再加上中央控制力度正在下降,想要保证税法改革强力实行也不太容易。
郑玘看着李显说他心里有点想法,并且已经写出来了不知道合不合适,想要让郑玘帮忙看看再上书给李治——一遇到重要事情,李显比较相信的还是郑玘,给李治的上书一旦递上去了就没有后悔的余地了,他也怕自己空谈误国。
郑玘在看到这一段的时候腿一软,妈蛋,这熊孩子又要作死!
他之前就觉得李显在扬州的生活太滋润了,这样不好,不是他非要让李显过的不好,只是人在顺境之中呆久了就难免扛不住挫折,而在皇室玻璃心是要不得的,一旦玻璃心了就不定头脑发昏弄出点什么来,皇室子弟破坏能力颇大,哪怕是现在的李显看起来游离在权利之外,但是……他在文人和士兵之中的风评还是不错的。
尤其是军士那边,对于他的各种发明简直是喜欢的不行,眼看着都要把李显真的当神仙来供了啊。
可是税制……那是随便能动的吗?那是国家的钱袋子,并且影响太大了啊,一个不小心你就要得罪多少人,到时候……哪怕你是皇子都不一定能够保得住你啊!
郑玘为了这货简直操碎了心,唯一庆幸的就是这位还知道在上书之前把东西给他看看没有贸然上书,要不然他就是有通天的本事估计也保不下李显了。
只不过让他意外的是李显所写的东西倒都是很实用的,就是有一些手段比较激烈了,比如房产税,这个只怕老百姓不会愿意的,还有就是按照所居者统一收税,这个对豪绅什么的触动就比较大了。
再者郑玘还有一个隐忧,那就是这样收税的话,只怕到时候又要壮大世家了。这年头只要能称得上是世家的,别管大世家小世家,家里至少都有人有官身的,区别就在于大小。如果按照这种税收政策的话,当地乡绅身上没有功名什么的,只怕要投靠世家,然后依托于世家庇护。
世家本来说话硬气一个依靠的是几百甚至上千年的积累,另外一个就是他们人多,当初太宗皇帝为什么制定氏族志?还不是要平衡世家与新贵,世家人越多钱越多权利也就越大,倒时候连皇帝都要受到制约的。
而李显对商人的税收政策什么的就让郑玘接受度比较高了,没办法谁让商人地位低呢,在知道从他们身上能够压榨出很多钱之后,郑玘对这一条接受的毫无压力,甚至算了一下还有点小兴奋——都是钱啊。
郑玘想了想提笔就给李显写了封信,现在他跟李显交谈也不端着指点的架子了,而是更像是朋友之间的讨论,只不过讨论的东西层次高了点而已。
郑玘把自己的担忧说了,又提出几点意见,李显看着郑玘的书信上对他的税制改革更多的是支持,不由得十分开心,一开心他就昏了头,直接提笔给郑玘写信:世家不配合的话,那到时候就所有人都纳税好啦,皇亲国戚官员还有那些不用交税的特殊人群,统统给我交税!
这样税收就更多了,想一想还有点小开心呢。
郑玘收到这封信的时候真的恨不得暴起揍李显一顿,说真的自从他觉得自己心仪李显之后,他已经很久没有过这种想法了,学生自然是想揍就揍的,但是放在心上的人宠爱还来不及,怎么能揍呢?
但是……再多的柔情蜜意也扛不住这小东西狂奔在作死的道路上啊。
你收房产税商人税豪绅税这就算了,虽然肯定有反对的,但是那些反对的人大概手上没什么权柄,如果国家保证强力实行的话,虽然肯定会磨牙但是最后大概还是会成的。
但是他没想到李显上来就要对高层下手,如果真的一体纳税的话,那就是对整个高层利益发起了冲击,你不死谁死?哪怕大家都不干活了也要把这个危险分子弄死啊!就算税制没改革,但是想到这一点的人本来就是个危险分子好吗?再加上他的身份特殊,不弄死大家心里都不安稳。
郑玘愤怒的写了封信给李显送过去,信上把李显骂了个狗血淋头,从头到尾其实总结起来也就那么一句话:没事儿别作死!
如果不是他不能擅离京城,郑玘真的想要千里奔袭把那熊孩子先揍一顿再说了。就知道安逸生活腐蚀人,明明之前已经一点点的变的懂事了,结果到了那里没俩月又开始异想天开!
李显接了信之后就蔫头耷脑的,他也知道郑玘是为了他好,心里叹了口气,写信跟郑玘道歉,恩,说是道歉,其实跟撒娇也差不多了,当然这样的话当面他肯定说不出来,也就是写信了。
郑玘收到信之后有些无奈,见李显的确是明白了自己的意思,这才指点他怎么上书。其实简单来说就是别太激进了一点点来,税制的改革不是一次就行的,无论什么改革都不能大刀阔斧,容易出问题!
先上本商人收税的问题,说实话就这个已经比较复杂了,因为商人纳税也涉及到好多细目,这就不是李显一个人就搞的定的了,说实话光这一条就够户部去头疼的了,制定税收什么的也不是容易的事儿啊。
李显想想也是,郑玘的话翻译过来通俗点讲就是别迈太大步,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
于是李显转头就给李治上书一封,一开始是感慨扬州物产丰饶商人环踞,然后才引申到了税法的改革。
李治收到上书的时候也是松了口气的,李显跟郑玘的通信内容他和武后知道的不是很多,但是李显写的那一本薄薄的册子他们两个知道的是差不多的,在刚开始看到的时候作为国家的统治者,他们都知道这样很好,但是也知道这样很难,如果儿子真的上书了要不要做该怎么做也是个麻烦事儿。
尤其是这其中有很多触犯了世家乡绅的利益,这个就不太好办了,现在李显的上书之中着重点出了可以让商人纳税,这就是个比较安全的话题范围了。
李治将李显的上书抛出来,当庭众议,这个时候郑玘就注定要冒头了——谁让他对李显的意思最了解呢,谁让他的经验也最丰富呢,哪怕是户部尚书都不一定能跟他比,因为现在国家的情况还算好的,中央控制力强,而郑玘那个时候国家已经……不说也罢。
所以郑玘想到的注定比较多,廷议的时候,虽然大家都有发言,但是郑玘一站出来大家就有一种无力感,说实话,现在郑玘的地位还是挺尴尬的,文人觉得他现在应该算武将,但是武将又觉得他太斯文了,但是哪怕这样架不住人家有干货啊。
在所有人都同意添加这一条税法,然后李治就准备给儿子发奖赏了——这是他儿子提出来的啊,虽然儿子不在眼前也没参与廷议,但是他说的很多都被采纳了,必须赏!
只是谁都没想到,李治的表彰和奖赏到的时候,来使压根就没见到李显,因为李显正在某个海岛上揍海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