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小说网 www.yipinzongshi.com,明朝那些事儿(全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自从十年前被封在北平后,朱棣就和自己属地的邻居——蒙古骑兵打起了交道。由于双方住得太近,时常因为宅基地之类的纠纷闹点矛盾,谈不拢就打,打服了再谈,遇到打不服也谈不拢的就让朱元璋出兵远征。
名将傅友德、冯胜、蓝玉都曾带兵自北平出击蒙古,朱棣虽是皇子,但他明白,在这些老将面前自己还太嫩,于是他虚心向这些名将们学习,丝毫没有皇室的架子。此外,他还随大军上阵,亲眼见到过刀劈斧砍、你来我往的拼杀和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惨烈。
当朱标在舒适的皇宫中学习孔孟之道、圣人之言的时候,朱棣正在凄风冷月的大漠里徘徊,在满布尸首的战场上前行。并没有人教导他将来要如何去做一个好皇帝、如何统治他的臣民,对此时的朱棣而言,在战场上活下去就是唯一的目标。兵书是不管用的,别人的经验也不能照搬,而要在这个战争中取得胜利,只能依靠自己。
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从失败中获取胜利,在经历无数次残酷的考验后,朱棣最终掌握了战争的规律。他成长了,从一个战争的爱好者成长为战争的控制者,良好的判断力和坚强的意志力使他最终具备了一名优秀将领的素质。
而无数次残酷的杀戮、无数具无名无姓的尸首也彻底地冷冻住了他的心。
昨天还活蹦乱跳的一群人,第二天就变成了一堆尸体,在阵亡登记簿上可能也找不到他们的名字,他们的家人更不会知道,甚至在战后统计伤亡人数时,这些人也会被当成零头去掉。
谁会知道他们来到过这个世界?谁会知道他们也曾娶妻生子,有年迈的母亲、年幼的孩子在家里等待着他们?在这样的地方,生命是有价值的吗?
残酷的战场让朱棣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这个世界的本质,只有强者才能生存下去!
带着这样的意志和信念,朱棣统率着他的部队踏上了远征之路。
洪武二十三年,朱棣三十岁,他第一次成为了军队的主帅。
成为主帅,发兵远征曾经是他的梦想,儿时他也常看见那些名将们出征时的情景,那是一个多么光荣的时刻,亮甲怒马,旌旗飘扬,数万人将听从自己的命令,在自己的旗帜下勇往直前。
朱棣近乎狂热地喜爱上了这种残酷的美感,这就是军人的快乐与荣耀。
但朱元璋对朱棣并不完全放心,他把兵马一分为二,将另一半交给了晋王,并亲自为他们制定了作战计划。此次远征的目标有两个,分别是北元丞相咬住和太尉乃儿不花。
朱棣明白,这次出征可以算是朱元璋的一次考试,如果成绩好,将来就有好的前途,因此他为这次远征做了充足的准备。此次出征与以往一样,难点不在于能否打败敌人,而是在于能否找到他们。
基于这个正确的认识,出征后,朱棣并未鲁莽进兵,而是首先派出几支轻骑兵四处侦察,这些人经过仔细探访,果然找到了乃儿不花的确切位置。在做好保密工作后,燕王朱棣带领部队静悄悄地出发了。
由于朱棣的军事行动极其隐秘,乃儿不花竟然毫不知情,明军按照朱棣的计划准备向北元发动进攻了,然而就在军队即将到达目的地时,天突降大雪,很多人都认为风雪之中行军不利士气,要求停止进军,军营中也是一片哀怨之声。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朱棣却十分高兴,他似乎是从蓝玉的身上得到了启发,严令军队继续前进,很明显,朱棣的决断是正确的。
风雪之夜,行军虽然辛苦,但敌人也必然会丧失警惕,因为他们也认为这样的天气不适合行军。然而决胜的时机往往就在出其不意之间。
绝对不要做你的敌人希望你做的事情,原因很简单,因为敌人希望你这样做。
——拿破仑
朱棣的大军就如同当年蓝玉夜袭庆州时一样,冒着大雪向着敌人挺进。当他的大军到达乃儿不花的营地时,元军被惊呆了,然而更让他们惊讶的还在后面。
这支远道而来的军队并没有发动进攻,而是埋锅做饭,安营扎寨。
明军跑了这么远的路,吃了这么多的苦,而自己没有任何准备,毫无提防,如若敌人发动进攻,全军崩溃只在旦夕之间,然而对方却毫无动静,看他们舞刀弄剑的样子也不像是来旅游的,到底打的什么算盘?
朱棣并不是傻瓜,他十分清楚此时正是进攻的最好时机,毫无防备的元军可谓是一击即溃,他没有这样做,不是要讲什么风格、混个公平竞赛奖之类的玩意儿,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考虑。
在安顿好部队后,他派了一个人去元军大营见乃儿不花,他要给乃儿不花一个惊喜。
果然乃儿不花一见此人,大惊失色,张口就叫道:“怎么又是你?”
为什么要说又呢?因为来者是个老熟人,此人就是观童。大家可能还记得之前洪武二十年冯胜远征纳哈出时,劝降纳哈出的也是这位仁兄,这么看来他也算是老牌地下工作者了,专干这类事情。
自纳哈出后,观童劝降之名传遍蒙古,但凡有此人出入的消息,蒙古各部落都如临大敌,唯恐被认为暗通明朝,那可真是跳进捕鱼儿海也洗不清了。偏巧观童和乃儿不花交情很深,当年好友此刻相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照例,观童先讲了一通明军的政策,如优待俘虏等等,然后把形势摆在乃儿不花面前:顽抗到底,死路一条。
其实也不用观童说太多了,营外明军磨刀的声音都听得见,再不投降,磨刀石就要换成自己的脑袋了,... -->>
自从十年前被封在北平后,朱棣就和自己属地的邻居——蒙古骑兵打起了交道。由于双方住得太近,时常因为宅基地之类的纠纷闹点矛盾,谈不拢就打,打服了再谈,遇到打不服也谈不拢的就让朱元璋出兵远征。
名将傅友德、冯胜、蓝玉都曾带兵自北平出击蒙古,朱棣虽是皇子,但他明白,在这些老将面前自己还太嫩,于是他虚心向这些名将们学习,丝毫没有皇室的架子。此外,他还随大军上阵,亲眼见到过刀劈斧砍、你来我往的拼杀和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惨烈。
当朱标在舒适的皇宫中学习孔孟之道、圣人之言的时候,朱棣正在凄风冷月的大漠里徘徊,在满布尸首的战场上前行。并没有人教导他将来要如何去做一个好皇帝、如何统治他的臣民,对此时的朱棣而言,在战场上活下去就是唯一的目标。兵书是不管用的,别人的经验也不能照搬,而要在这个战争中取得胜利,只能依靠自己。
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从失败中获取胜利,在经历无数次残酷的考验后,朱棣最终掌握了战争的规律。他成长了,从一个战争的爱好者成长为战争的控制者,良好的判断力和坚强的意志力使他最终具备了一名优秀将领的素质。
而无数次残酷的杀戮、无数具无名无姓的尸首也彻底地冷冻住了他的心。
昨天还活蹦乱跳的一群人,第二天就变成了一堆尸体,在阵亡登记簿上可能也找不到他们的名字,他们的家人更不会知道,甚至在战后统计伤亡人数时,这些人也会被当成零头去掉。
谁会知道他们来到过这个世界?谁会知道他们也曾娶妻生子,有年迈的母亲、年幼的孩子在家里等待着他们?在这样的地方,生命是有价值的吗?
残酷的战场让朱棣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这个世界的本质,只有强者才能生存下去!
带着这样的意志和信念,朱棣统率着他的部队踏上了远征之路。
洪武二十三年,朱棣三十岁,他第一次成为了军队的主帅。
成为主帅,发兵远征曾经是他的梦想,儿时他也常看见那些名将们出征时的情景,那是一个多么光荣的时刻,亮甲怒马,旌旗飘扬,数万人将听从自己的命令,在自己的旗帜下勇往直前。
朱棣近乎狂热地喜爱上了这种残酷的美感,这就是军人的快乐与荣耀。
但朱元璋对朱棣并不完全放心,他把兵马一分为二,将另一半交给了晋王,并亲自为他们制定了作战计划。此次远征的目标有两个,分别是北元丞相咬住和太尉乃儿不花。
朱棣明白,这次出征可以算是朱元璋的一次考试,如果成绩好,将来就有好的前途,因此他为这次远征做了充足的准备。此次出征与以往一样,难点不在于能否打败敌人,而是在于能否找到他们。
基于这个正确的认识,出征后,朱棣并未鲁莽进兵,而是首先派出几支轻骑兵四处侦察,这些人经过仔细探访,果然找到了乃儿不花的确切位置。在做好保密工作后,燕王朱棣带领部队静悄悄地出发了。
由于朱棣的军事行动极其隐秘,乃儿不花竟然毫不知情,明军按照朱棣的计划准备向北元发动进攻了,然而就在军队即将到达目的地时,天突降大雪,很多人都认为风雪之中行军不利士气,要求停止进军,军营中也是一片哀怨之声。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朱棣却十分高兴,他似乎是从蓝玉的身上得到了启发,严令军队继续前进,很明显,朱棣的决断是正确的。
风雪之夜,行军虽然辛苦,但敌人也必然会丧失警惕,因为他们也认为这样的天气不适合行军。然而决胜的时机往往就在出其不意之间。
绝对不要做你的敌人希望你做的事情,原因很简单,因为敌人希望你这样做。
——拿破仑
朱棣的大军就如同当年蓝玉夜袭庆州时一样,冒着大雪向着敌人挺进。当他的大军到达乃儿不花的营地时,元军被惊呆了,然而更让他们惊讶的还在后面。
这支远道而来的军队并没有发动进攻,而是埋锅做饭,安营扎寨。
明军跑了这么远的路,吃了这么多的苦,而自己没有任何准备,毫无提防,如若敌人发动进攻,全军崩溃只在旦夕之间,然而对方却毫无动静,看他们舞刀弄剑的样子也不像是来旅游的,到底打的什么算盘?
朱棣并不是傻瓜,他十分清楚此时正是进攻的最好时机,毫无防备的元军可谓是一击即溃,他没有这样做,不是要讲什么风格、混个公平竞赛奖之类的玩意儿,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考虑。
在安顿好部队后,他派了一个人去元军大营见乃儿不花,他要给乃儿不花一个惊喜。
果然乃儿不花一见此人,大惊失色,张口就叫道:“怎么又是你?”
为什么要说又呢?因为来者是个老熟人,此人就是观童。大家可能还记得之前洪武二十年冯胜远征纳哈出时,劝降纳哈出的也是这位仁兄,这么看来他也算是老牌地下工作者了,专干这类事情。
自纳哈出后,观童劝降之名传遍蒙古,但凡有此人出入的消息,蒙古各部落都如临大敌,唯恐被认为暗通明朝,那可真是跳进捕鱼儿海也洗不清了。偏巧观童和乃儿不花交情很深,当年好友此刻相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照例,观童先讲了一通明军的政策,如优待俘虏等等,然后把形势摆在乃儿不花面前:顽抗到底,死路一条。
其实也不用观童说太多了,营外明军磨刀的声音都听得见,再不投降,磨刀石就要换成自己的脑袋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