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小说网 www.yipinzongshi.com,明朝那些事儿(全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但既不是魏忠贤,也不是崇祯。
杨所修的指使者,叫陈尔翼,而陈尔翼的指使者,叫杨所修。
如果你不明白,我们可以从头解释一下这个复杂的圈套:
诡计是这样开始的,有一天,右副都御史杨所修经过对时局的分析,作出了一个肯定的判断:崇祯必定会除掉阉党。
看透了崇祯的伪装后,他决定早作打算。顺便说一句,他并不是东林党,而是阉党,但并非骨干。
为及早解脱自己,他找到了当年的同事,吏科给事中陈尔翼。
两人商议的结果是,由杨所修出面,弹劾崔呈秀。
这是条极端狡诈的计谋,是人类智商极致的体现:
弹劾崔呈秀,可以给崇祯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认定自己不是阉党,即使将来秋后算账,也绝轮不到自己头上。
但既然认定崇祯要除掉阉党,要提前立功,为什么不干脆弹劾魏忠贤呢?
原因很简单,如果崇祯未必能干得过魏忠贤,到时回头清算,自己也跑不了,而且魏忠贤毕竟是阉党首领,如果首领倒掉,就会全部清盘,彻查阉党,必定会搞到自己头上。
崔呈秀是阉党的重要人物,攻击他,可以赢得崇祯的信任,也不会得罪魏忠贤,还能把阉党以往的所有黑锅都让他背上。精彩,真精彩。
为了大家,崔先生,你就背了吧。
这个近乎完美的计划,几乎得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结局。
几乎得到,就是没有得到。
因为计划的进行过程中,出现了纰漏:他们忽略了一个人——崔呈秀。
杨所修、陈尔翼千算万算,却算漏了崔呈秀本人,能成为阉党的头号人物,崔大人绝非善类,这把戏能骗过魏忠贤,却骗不了崔呈秀。
弹劾发生的当天,他就看穿了这个诡计,他意识到,大祸即将临头。
但他只用了几天时间,就十分从容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他派人找到了杨所修,大骂了对方一顿,最后说,如果你不尽快了结此事,就派人查你。
大家同坐一条船,谁的屁股都不干净,敢玩阴的,大家就一起完蛋!
这句话相当有效,杨所修当即表示,愿意再次上疏,为崔呈秀辩解。
问题是,他已经骂过了,再上疏辩护,实在有点儿婊子的感觉,所以,这个当婊子的任务,就交给了陈尔翼。
问题是,原先把崔呈秀推出来,就是让他背锅的,现在把他拉出来,就必须填个人进去,杨所修不行,魏忠贤不行,崇祯更不行,实在很难办。
但陈尔翼不愧是老牌给事中,活人找不到,找到了死人。
他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所谓“东林余孽”的身上,如此一来,杨所修是无知的,崔呈秀是无辜的,世界又和平了。
倒腾来,又倒腾去,崔呈秀没错,杨所修没错,陈尔翼当然也没错,所有的错误,都是东林党搞的,就这样,球踢到了崇祯的身上。
但最有水平的,还是崇祯,面对陈尔翼的奏疏,他只说了几句话,就把球踢到天上:
“大臣之间的问题,先帝(指天启)已经搞清楚了,我刚上台(朕初御极),这些事情不太清楚,也不打算深究,你们不许多事!”
结果非常圆满,崔呈秀同志洗清了嫌疑,杨所修和陈尔翼虽说没有收获,也没有损失,完美落幕。
但事情的发展,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天启七年(1627)十月十三日,云南道御史杨维垣上疏,弹劾崔呈秀贪权弄私,十恶不赦!
在这封文书中,杨维垣表现出极强的正义感,他愤怒地质问阉党,谴责了崔呈秀的恶行。
杨维垣是阉党。
说起来大家的智商都不低,杨所修的创意不但属于他,也属于无数无耻的阉党同仁们,反正干了也没损失,不干白不干,白干谁不干?
形势非常明显,崔呈秀已经成为众矢之的,对于立志搞掉阉党的崇祯而言,这是最好的机会。
但崇祯没有动手。崇祯不但没有动手,还骂了杨维垣,说他轻率发言。
事实上,他确实不打算动手,虽然他明知现在解决崔呈秀,不但轻而易举,还能有效打击阉党,但他就是不动手。
因为他的直觉告诉他,在杨维垣的这封奏疏背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很快,他的直觉得到了证实。
几天后,杨维垣再次上疏,弹劾崔呈秀。
这是一个怪异的举动,皇帝都发了话,依然豁出去硬干,行动极其反常。
而反常的原因,就在他的奏疏里。
在这封奏疏里,他不但攻击崔呈秀,还捧了一个人——魏忠贤。
照他的说法,长期以来,崔呈秀没给魏忠贤帮忙,净添乱,是不折不扣的罪魁祸首。
崇祯的判断很正确,在杨维垣的背后,是魏忠贤的身影。
从杨所修的事情中,魏忠贤得到了启示:全身而退绝无可能,要想平安过关,必须给崇祯一个交代。
所以他指使杨维垣上疏,把责任推给崔呈秀,虽然一直以来,崔呈秀帮了很多忙,还是他的干儿子。
没办法,关键时刻,老子自己都保不住,儿子你就算了吧。
但崇祯是不会上当的,在这场残酷的斗争中,目标只有一个,不需要俘虏,也不接受投降。
但既不是魏忠贤,也不是崇祯。
杨所修的指使者,叫陈尔翼,而陈尔翼的指使者,叫杨所修。
如果你不明白,我们可以从头解释一下这个复杂的圈套:
诡计是这样开始的,有一天,右副都御史杨所修经过对时局的分析,作出了一个肯定的判断:崇祯必定会除掉阉党。
看透了崇祯的伪装后,他决定早作打算。顺便说一句,他并不是东林党,而是阉党,但并非骨干。
为及早解脱自己,他找到了当年的同事,吏科给事中陈尔翼。
两人商议的结果是,由杨所修出面,弹劾崔呈秀。
这是条极端狡诈的计谋,是人类智商极致的体现:
弹劾崔呈秀,可以给崇祯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认定自己不是阉党,即使将来秋后算账,也绝轮不到自己头上。
但既然认定崇祯要除掉阉党,要提前立功,为什么不干脆弹劾魏忠贤呢?
原因很简单,如果崇祯未必能干得过魏忠贤,到时回头清算,自己也跑不了,而且魏忠贤毕竟是阉党首领,如果首领倒掉,就会全部清盘,彻查阉党,必定会搞到自己头上。
崔呈秀是阉党的重要人物,攻击他,可以赢得崇祯的信任,也不会得罪魏忠贤,还能把阉党以往的所有黑锅都让他背上。精彩,真精彩。
为了大家,崔先生,你就背了吧。
这个近乎完美的计划,几乎得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结局。
几乎得到,就是没有得到。
因为计划的进行过程中,出现了纰漏:他们忽略了一个人——崔呈秀。
杨所修、陈尔翼千算万算,却算漏了崔呈秀本人,能成为阉党的头号人物,崔大人绝非善类,这把戏能骗过魏忠贤,却骗不了崔呈秀。
弹劾发生的当天,他就看穿了这个诡计,他意识到,大祸即将临头。
但他只用了几天时间,就十分从容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他派人找到了杨所修,大骂了对方一顿,最后说,如果你不尽快了结此事,就派人查你。
大家同坐一条船,谁的屁股都不干净,敢玩阴的,大家就一起完蛋!
这句话相当有效,杨所修当即表示,愿意再次上疏,为崔呈秀辩解。
问题是,他已经骂过了,再上疏辩护,实在有点儿婊子的感觉,所以,这个当婊子的任务,就交给了陈尔翼。
问题是,原先把崔呈秀推出来,就是让他背锅的,现在把他拉出来,就必须填个人进去,杨所修不行,魏忠贤不行,崇祯更不行,实在很难办。
但陈尔翼不愧是老牌给事中,活人找不到,找到了死人。
他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所谓“东林余孽”的身上,如此一来,杨所修是无知的,崔呈秀是无辜的,世界又和平了。
倒腾来,又倒腾去,崔呈秀没错,杨所修没错,陈尔翼当然也没错,所有的错误,都是东林党搞的,就这样,球踢到了崇祯的身上。
但最有水平的,还是崇祯,面对陈尔翼的奏疏,他只说了几句话,就把球踢到天上:
“大臣之间的问题,先帝(指天启)已经搞清楚了,我刚上台(朕初御极),这些事情不太清楚,也不打算深究,你们不许多事!”
结果非常圆满,崔呈秀同志洗清了嫌疑,杨所修和陈尔翼虽说没有收获,也没有损失,完美落幕。
但事情的发展,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天启七年(1627)十月十三日,云南道御史杨维垣上疏,弹劾崔呈秀贪权弄私,十恶不赦!
在这封文书中,杨维垣表现出极强的正义感,他愤怒地质问阉党,谴责了崔呈秀的恶行。
杨维垣是阉党。
说起来大家的智商都不低,杨所修的创意不但属于他,也属于无数无耻的阉党同仁们,反正干了也没损失,不干白不干,白干谁不干?
形势非常明显,崔呈秀已经成为众矢之的,对于立志搞掉阉党的崇祯而言,这是最好的机会。
但崇祯没有动手。崇祯不但没有动手,还骂了杨维垣,说他轻率发言。
事实上,他确实不打算动手,虽然他明知现在解决崔呈秀,不但轻而易举,还能有效打击阉党,但他就是不动手。
因为他的直觉告诉他,在杨维垣的这封奏疏背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很快,他的直觉得到了证实。
几天后,杨维垣再次上疏,弹劾崔呈秀。
这是一个怪异的举动,皇帝都发了话,依然豁出去硬干,行动极其反常。
而反常的原因,就在他的奏疏里。
在这封奏疏里,他不但攻击崔呈秀,还捧了一个人——魏忠贤。
照他的说法,长期以来,崔呈秀没给魏忠贤帮忙,净添乱,是不折不扣的罪魁祸首。
崇祯的判断很正确,在杨维垣的背后,是魏忠贤的身影。
从杨所修的事情中,魏忠贤得到了启示:全身而退绝无可能,要想平安过关,必须给崇祯一个交代。
所以他指使杨维垣上疏,把责任推给崔呈秀,虽然一直以来,崔呈秀帮了很多忙,还是他的干儿子。
没办法,关键时刻,老子自己都保不住,儿子你就算了吧。
但崇祯是不会上当的,在这场残酷的斗争中,目标只有一个,不需要俘虏,也不接受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