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小说网 www.yipinzongshi.com,明朝那些事儿(全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sp; 天启二年(1622),江苏宜兴的举人卢象昇考中了进士,当时吏部领导挑中了他,让他在户部当主事。
据史料说,卢主事长得很白,人也很和气,所以人缘混得很好,没过两年,就提了员外郎,只用了三年时间,又提了知府。
到崇祯二年,卢象昇已经是五品正厅级干部了,就提拔速度而言,相当于直升机,而且卢知府人品确实很好,从来没有灰钱收入,群众反映很好。
总之,卢知府的前途是很光明的,生活是很平静的,日子是很惬意的,直到崇祯二年。
这年是比较闹腾的,基本都是大事,比如皇太极打了进来,比如袁崇焕被杀死,当然,也有小事,比如卢象昇带了一万多人,跑到了北京城下。
当时北京城下的援兵很多,有十几路,卢象昇这路并不起眼,却是最有趣的一路,因为压根儿没人叫他来。
卢象昇是文官,平时也没兵,但他听说京城危急,情急之下,自己招了一万多人,就跑过来了。
明末的官员,是比较有特点的,最大的特点,就是推卸责任,能不承担的,绝不承担,能承担的,也不承担,算是彻头彻尾的王八蛋。
卢象昇负责任,起码他知道,领了工资,就该办事。
但遗憾(或者是万幸)的是,卢象昇同志没能打上仗,他在城下待了一个多月,后金军就走了。
当然,这未必是件坏事,因为以他当时的实力,要真跟人碰上,十有八九是个死。
但这无所事事的一个月,却永远地改变了卢象昇的命运,因为这段时间里,他目睹了一个叫袁崇焕的统帅,如何在一夜之间,变成了囚犯。
这件事情,最终影响了他的一生,并让他在九年之后,作出了那个关键性的抉择。
朝廷的特点,一向是能用就使劲儿用,既然卢知府这么积极,干脆就让他改了行。
崇祯三年,卢象昇提任参政,专门负责练兵。
当时最能打仗、最狠的兵,除辽东,就是西北,这两个地方的人相当剽悍,战斗力很强,敢于玩命,就算打到最后一个人,也不投降,是明朝主要的兵源产地。
卢象昇练兵的地方是北直隶,就单兵作战能力而言,算是二流。
然而,事实证明,只有二流的头头,没有二流的兵。
明朝的精锐部队,大都有自己的名字,比如袁崇焕的兵,叫做关宁铁骑,洪承畴的兵,叫做洪兵,而卢象昇的兵,叫天雄军。
就战斗力而言,明末的军队中,最强的,当属关宁铁骑,天雄军的战斗力,大致排在第三(第二还没出场),比洪兵强。
据高迎祥和李自成讲,他们最怕的明军,就是天雄军。
比如关宁铁骑,虽然战斗力强,但都是骑兵,冲来冲去,死活好歹都是一下子,但天雄军就不同了,比膏药还讨厌,贴上就不掉,极其顽固,只要碰上了,就打到底,不脱层皮没法跑。
天雄军的士兵,大都来自大名、广平当地,并没有什么特别,之所以如此强悍,只是因为卢象昇的一个诀窍。
两百多年后,有一个人使用了他的诀窍,组建了一支极为强悍的部队,这个人的名字,叫做曾国藩。
没错,这个诀窍的名字,叫做关系。
和曾国藩的湘军一样,卢象昇的天雄军,大都是有关系的,同乡、同学、兄弟、父子,反正大家都是熟人,随便死个人,就能愤怒一堆人,很有战斗力。
但这种关系队伍,还有个问题,那就是冲锋的时候,一个人冲,就会有很多人跟着冲,但逃跑的时候,有一个人跑,大家也会一起跑。
比如曾国藩同志,有次开战,就遇到这种事,站在后面督战,还画了条线,说越过此线斩,结果开打不久,就有人跑路,且一跑全跑,绕着线跑,追都没追上,气得投了河。
卢象昇没有这个困惑,因为每次开战,他都站在最前面。
事实上,卢先生被称为卢阎王,不是因为他很能练兵,而是因为他很能杀人——亲手杀人。
之前我说过,卢象昇长得很白,但我忘了说,他的手很黑。
卢象昇是个很有天赋的人,据史料记载,他天生神力,射箭水平极高,长得虽然文明,动作却很粗野,每次作战时,都拿着大刀追在最前面,赶得对方鸡飞狗跳。
他最早崭露头角,是一次激烈的战斗。
崇祯六年,山西流寇进入防区,卢象昇奉命出击,对方情况不详,以骑兵为主力,战斗力很强,人数多达两万。
卢象昇只有两千人,刚开战,身边人还没反应过来,他就一头扎进了敌营。
他的这一举动,搞得对方也摸不着头脑,被他砍死了几个人后,才猛然醒悟,开始围攻他。
卢象昇的大刀水平估计相当好,敌人只能围住,无法近身,万般无奈,开始玩阴的,砍他的马鞍(刃及鞍)。
马鞍被干掉了,卢象昇掉下了马,然后,他站了起来,操起大刀,接着打(步战)。
接下来的事情,就比较骇人听闻了,卢象昇就这么操着大刀,带着自己的手下,把对方赶到了悬崖边。
没办法了,只能放冷箭。
敌人的箭法相当厉害,一箭射中了卢象昇的额头,又一箭,射死了卢象昇的随从。
这两箭的意思大致是,你他娘的别欺人太甚,逼急了跟你玩命。
这两箭的结果大致是,卢象昇开始玩命了。而且他玩命的水平,明显要高一筹。
他提着大刀,越砍越有劲儿,几近疯狂(战益疾)。这下对方被彻底整懵了,感觉玩命都玩不过他,只好乖乖撤退,以后再没敢到他的地界闹事。
虽然卢象昇的水平很高,但在当时,他还不怎么出名,也没机会出头,然而,帮助他进步的人出现了,这人的名字叫做高迎祥。
崇祯七年,高迎祥等人跑出了包围圈,就进了郧阳,郧阳被折腾得够呛,巡抚也下了课,这事说过了。
sp; 天启二年(1622),江苏宜兴的举人卢象昇考中了进士,当时吏部领导挑中了他,让他在户部当主事。
据史料说,卢主事长得很白,人也很和气,所以人缘混得很好,没过两年,就提了员外郎,只用了三年时间,又提了知府。
到崇祯二年,卢象昇已经是五品正厅级干部了,就提拔速度而言,相当于直升机,而且卢知府人品确实很好,从来没有灰钱收入,群众反映很好。
总之,卢知府的前途是很光明的,生活是很平静的,日子是很惬意的,直到崇祯二年。
这年是比较闹腾的,基本都是大事,比如皇太极打了进来,比如袁崇焕被杀死,当然,也有小事,比如卢象昇带了一万多人,跑到了北京城下。
当时北京城下的援兵很多,有十几路,卢象昇这路并不起眼,却是最有趣的一路,因为压根儿没人叫他来。
卢象昇是文官,平时也没兵,但他听说京城危急,情急之下,自己招了一万多人,就跑过来了。
明末的官员,是比较有特点的,最大的特点,就是推卸责任,能不承担的,绝不承担,能承担的,也不承担,算是彻头彻尾的王八蛋。
卢象昇负责任,起码他知道,领了工资,就该办事。
但遗憾(或者是万幸)的是,卢象昇同志没能打上仗,他在城下待了一个多月,后金军就走了。
当然,这未必是件坏事,因为以他当时的实力,要真跟人碰上,十有八九是个死。
但这无所事事的一个月,却永远地改变了卢象昇的命运,因为这段时间里,他目睹了一个叫袁崇焕的统帅,如何在一夜之间,变成了囚犯。
这件事情,最终影响了他的一生,并让他在九年之后,作出了那个关键性的抉择。
朝廷的特点,一向是能用就使劲儿用,既然卢知府这么积极,干脆就让他改了行。
崇祯三年,卢象昇提任参政,专门负责练兵。
当时最能打仗、最狠的兵,除辽东,就是西北,这两个地方的人相当剽悍,战斗力很强,敢于玩命,就算打到最后一个人,也不投降,是明朝主要的兵源产地。
卢象昇练兵的地方是北直隶,就单兵作战能力而言,算是二流。
然而,事实证明,只有二流的头头,没有二流的兵。
明朝的精锐部队,大都有自己的名字,比如袁崇焕的兵,叫做关宁铁骑,洪承畴的兵,叫做洪兵,而卢象昇的兵,叫天雄军。
就战斗力而言,明末的军队中,最强的,当属关宁铁骑,天雄军的战斗力,大致排在第三(第二还没出场),比洪兵强。
据高迎祥和李自成讲,他们最怕的明军,就是天雄军。
比如关宁铁骑,虽然战斗力强,但都是骑兵,冲来冲去,死活好歹都是一下子,但天雄军就不同了,比膏药还讨厌,贴上就不掉,极其顽固,只要碰上了,就打到底,不脱层皮没法跑。
天雄军的士兵,大都来自大名、广平当地,并没有什么特别,之所以如此强悍,只是因为卢象昇的一个诀窍。
两百多年后,有一个人使用了他的诀窍,组建了一支极为强悍的部队,这个人的名字,叫做曾国藩。
没错,这个诀窍的名字,叫做关系。
和曾国藩的湘军一样,卢象昇的天雄军,大都是有关系的,同乡、同学、兄弟、父子,反正大家都是熟人,随便死个人,就能愤怒一堆人,很有战斗力。
但这种关系队伍,还有个问题,那就是冲锋的时候,一个人冲,就会有很多人跟着冲,但逃跑的时候,有一个人跑,大家也会一起跑。
比如曾国藩同志,有次开战,就遇到这种事,站在后面督战,还画了条线,说越过此线斩,结果开打不久,就有人跑路,且一跑全跑,绕着线跑,追都没追上,气得投了河。
卢象昇没有这个困惑,因为每次开战,他都站在最前面。
事实上,卢先生被称为卢阎王,不是因为他很能练兵,而是因为他很能杀人——亲手杀人。
之前我说过,卢象昇长得很白,但我忘了说,他的手很黑。
卢象昇是个很有天赋的人,据史料记载,他天生神力,射箭水平极高,长得虽然文明,动作却很粗野,每次作战时,都拿着大刀追在最前面,赶得对方鸡飞狗跳。
他最早崭露头角,是一次激烈的战斗。
崇祯六年,山西流寇进入防区,卢象昇奉命出击,对方情况不详,以骑兵为主力,战斗力很强,人数多达两万。
卢象昇只有两千人,刚开战,身边人还没反应过来,他就一头扎进了敌营。
他的这一举动,搞得对方也摸不着头脑,被他砍死了几个人后,才猛然醒悟,开始围攻他。
卢象昇的大刀水平估计相当好,敌人只能围住,无法近身,万般无奈,开始玩阴的,砍他的马鞍(刃及鞍)。
马鞍被干掉了,卢象昇掉下了马,然后,他站了起来,操起大刀,接着打(步战)。
接下来的事情,就比较骇人听闻了,卢象昇就这么操着大刀,带着自己的手下,把对方赶到了悬崖边。
没办法了,只能放冷箭。
敌人的箭法相当厉害,一箭射中了卢象昇的额头,又一箭,射死了卢象昇的随从。
这两箭的意思大致是,你他娘的别欺人太甚,逼急了跟你玩命。
这两箭的结果大致是,卢象昇开始玩命了。而且他玩命的水平,明显要高一筹。
他提着大刀,越砍越有劲儿,几近疯狂(战益疾)。这下对方被彻底整懵了,感觉玩命都玩不过他,只好乖乖撤退,以后再没敢到他的地界闹事。
虽然卢象昇的水平很高,但在当时,他还不怎么出名,也没机会出头,然而,帮助他进步的人出现了,这人的名字叫做高迎祥。
崇祯七年,高迎祥等人跑出了包围圈,就进了郧阳,郧阳被折腾得够呛,巡抚也下了课,这事说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