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小说网 www.yipinzongshi.com,帝御仙魔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sp; “本王已经派了康君立北去草原,向鞑靼部借兵。只要鞑靼部的兵马一到,本王就能发动反攻。”李克用言语凿凿,充满信心,说罢便充满期待的看着符存审。
符存审立马抱拳:“郡王英明。如此,大事可期。末将请求带领一部兵马,前去阻截贼军先锋,挫其锐气,提振大军士气!”
李克用对符存审的反应很满意,他向来亲近看重对方,要不然眼下也不会只留下对方一人。符存审既然还有战意,那便证明士气还没有尽失,他还有机会。
一时成败算什么?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沙场名将,都会遭遇挫折,但只要战胜挑战,总能反败为胜。李克用觉得他也是如此。
就像之前兵败大同,被迫遁入鞑靼部,后来还不是重振旗鼓了?
“贼军锋芒正盛,这个时候不必去自找麻烦,本王现在忧心的是另一件事。”李克用忽然饶有深意道。
符存审表示洗耳恭听。
李克用却没有明说,而是沉声道:“你可还记得仪州之役?”
李晔攻仪州时,刘大正在攻汾州,彼时仪州战事不利,李克用派了李存孝过去,最后却因为李晔的离间计,李克用召回李存孝,致使仪州被破。
符存审很快明白了李克用的意思:“郡王是说......十三太保?”
李克用对符存审的迅速反应很满意,他点了点头,声音渐渐寒冷:“十三太保在仪州的时候,跟李晔那厮来往甚密,两人不仅阵前相晤、互相称赞,暗地里还有私信往来!十三太保身为兵家大将,李晔对他垂涎万分,开出的招降条件十分优厚......”
说到这,李克用不再多言,那意思却已经再明显不过。
符存审沉吟片刻,试探着道:“十三太保......的确是个变数。”
“当然是个变数!”李克用马上掷地有声的说道。
仪州之战后,李克用为守太原,关键时刻让李存孝重新上了战场。
但无论是李克用还是符存审,此刻都明白,先前李克用解了李存孝的兵权,让他赋闲在家,这件事并没有做错!
李克用当然不会错!
他自己不会觉得自己做错了。要是他这么觉得,那么仪州之失,河东战局崩坏,责任岂不在他?
大战期间,他却猜忌大将,此事传出去,众将岂不寒心?还会有谁跟着他出生入死?
符存审也不会觉得李克用错了。若是他这么觉得,岂不是非议主公?那岂不是对主公不满?是不是也想投靠李晔?
若是平时,以他的地位,可以觉得李存孝不会投靠李晔,也可以劝谏李克用。但现在是什么时候?他岂敢跟李克用不是一个念头,不是一条心?
所以李克用没错。
那么错的人只能是李存孝。
于是李存孝便真的有勾结李晔!
至于太原城之战,那也是李克用胸怀博大,给予李存孝将功折罪的机会。
只可惜,李存孝没有把握住这个机会。
李克用道:“太原城之战最激烈的时候,李存孝这厮,竟然在城头当着众将士的面,向敌军将领抱拳行礼,口呼‘安王’!他想干什么?若说他跟对方没有交情,没有投靠李晔的打算,又怎么如此?李晔当时不在战场,他却说什么‘拜见安王’,难道这不是投降暗号?”
李存审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看来当日太原城之败,是十三太保勾结贼人,防守不出力,这才让战局崩坏,城池失守!”
李克用作愤然击节状,“这厮平素时时以忠义之臣自居,说什么为了河东大业,甘愿赴死,没想到到了最后,竟然做出这种事,真是罔顾我对他的信任!这都是本王用人不察,才有如此下场!”
说着,李克用眼中落下泪来,痛哭不已,俨然是被李存孝伤透了心,懊恼万分的模样。
主辱臣死,李克用如此模样,让符存审当即大怒,忿然起身:“郡王勿忧,末将这就去斩了李存孝这狗贼,提他的人头来见!”
李克用却一把拉住符存审,装模作样道:“将军!十三太保毕竟战功赫赫,就算此番被贼人蒙蔽,可要这么杀了他,本王于心何忍......再说,本王也没有他勾结贼人的直接证据......”
他表现的对部下很仁义。
“郡王,还要什么证据!他若是果真忠义,当日城破,就该战死城头!他没死,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符存审已经血冲脑门,完全是怒不可遏的模样,“郡王仁义,爱兵如子,体恤部下,我等谁人不知?正因如此,我等甘愿为君王赴死!但是李存孝这厮狼心狗肺,此番若不杀他,将士不服,军心涣散!”
李克用讷讷失言,好似失魂落魄一般:“他没有战死,这,他没有战死......”
“就是如此!他没有战死,已经是铁证!”符存审寒声道,“太原之败后,他还跟在郡王身边,必然是图谋不轨,说不定就是要等贼军大举攻来时,对郡王不利......这厮,所谋甚大,郡王不可不察!”
当日李存孝在城头浴血奋战,战将领域被破,最终力竭不敌,浑身是伤,只能败回城中。
谁曾料想,骁将没有战死城头,却成了他最大的原罪,投敌的最大证据。
李克用收了哭声,叹息道:“为了三军将士,本王......只能对不起十三太保了!”
言罢,李克用站起身,脸色已经恢复了铁血,“传令,让李存孝来见!”
李克用下令的时候,符存审嘴角闪过一抹冷笑。
李存孝早就战功赫赫,独步军中,其他太保都不能及。现在又成了兵家大将,可想而知,往后会是何等光芒万丈。
他若不死,军功岂不都成了他的?符存审这些人哪还有出头的机会?
太过优秀也是李存孝的原罪。
bsp; “本王已经派了康君立北去草原,向鞑靼部借兵。只要鞑靼部的兵马一到,本王就能发动反攻。”李克用言语凿凿,充满信心,说罢便充满期待的看着符存审。
符存审立马抱拳:“郡王英明。如此,大事可期。末将请求带领一部兵马,前去阻截贼军先锋,挫其锐气,提振大军士气!”
李克用对符存审的反应很满意,他向来亲近看重对方,要不然眼下也不会只留下对方一人。符存审既然还有战意,那便证明士气还没有尽失,他还有机会。
一时成败算什么?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沙场名将,都会遭遇挫折,但只要战胜挑战,总能反败为胜。李克用觉得他也是如此。
就像之前兵败大同,被迫遁入鞑靼部,后来还不是重振旗鼓了?
“贼军锋芒正盛,这个时候不必去自找麻烦,本王现在忧心的是另一件事。”李克用忽然饶有深意道。
符存审表示洗耳恭听。
李克用却没有明说,而是沉声道:“你可还记得仪州之役?”
李晔攻仪州时,刘大正在攻汾州,彼时仪州战事不利,李克用派了李存孝过去,最后却因为李晔的离间计,李克用召回李存孝,致使仪州被破。
符存审很快明白了李克用的意思:“郡王是说......十三太保?”
李克用对符存审的迅速反应很满意,他点了点头,声音渐渐寒冷:“十三太保在仪州的时候,跟李晔那厮来往甚密,两人不仅阵前相晤、互相称赞,暗地里还有私信往来!十三太保身为兵家大将,李晔对他垂涎万分,开出的招降条件十分优厚......”
说到这,李克用不再多言,那意思却已经再明显不过。
符存审沉吟片刻,试探着道:“十三太保......的确是个变数。”
“当然是个变数!”李克用马上掷地有声的说道。
仪州之战后,李克用为守太原,关键时刻让李存孝重新上了战场。
但无论是李克用还是符存审,此刻都明白,先前李克用解了李存孝的兵权,让他赋闲在家,这件事并没有做错!
李克用当然不会错!
他自己不会觉得自己做错了。要是他这么觉得,那么仪州之失,河东战局崩坏,责任岂不在他?
大战期间,他却猜忌大将,此事传出去,众将岂不寒心?还会有谁跟着他出生入死?
符存审也不会觉得李克用错了。若是他这么觉得,岂不是非议主公?那岂不是对主公不满?是不是也想投靠李晔?
若是平时,以他的地位,可以觉得李存孝不会投靠李晔,也可以劝谏李克用。但现在是什么时候?他岂敢跟李克用不是一个念头,不是一条心?
所以李克用没错。
那么错的人只能是李存孝。
于是李存孝便真的有勾结李晔!
至于太原城之战,那也是李克用胸怀博大,给予李存孝将功折罪的机会。
只可惜,李存孝没有把握住这个机会。
李克用道:“太原城之战最激烈的时候,李存孝这厮,竟然在城头当着众将士的面,向敌军将领抱拳行礼,口呼‘安王’!他想干什么?若说他跟对方没有交情,没有投靠李晔的打算,又怎么如此?李晔当时不在战场,他却说什么‘拜见安王’,难道这不是投降暗号?”
李存审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看来当日太原城之败,是十三太保勾结贼人,防守不出力,这才让战局崩坏,城池失守!”
李克用作愤然击节状,“这厮平素时时以忠义之臣自居,说什么为了河东大业,甘愿赴死,没想到到了最后,竟然做出这种事,真是罔顾我对他的信任!这都是本王用人不察,才有如此下场!”
说着,李克用眼中落下泪来,痛哭不已,俨然是被李存孝伤透了心,懊恼万分的模样。
主辱臣死,李克用如此模样,让符存审当即大怒,忿然起身:“郡王勿忧,末将这就去斩了李存孝这狗贼,提他的人头来见!”
李克用却一把拉住符存审,装模作样道:“将军!十三太保毕竟战功赫赫,就算此番被贼人蒙蔽,可要这么杀了他,本王于心何忍......再说,本王也没有他勾结贼人的直接证据......”
他表现的对部下很仁义。
“郡王,还要什么证据!他若是果真忠义,当日城破,就该战死城头!他没死,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符存审已经血冲脑门,完全是怒不可遏的模样,“郡王仁义,爱兵如子,体恤部下,我等谁人不知?正因如此,我等甘愿为君王赴死!但是李存孝这厮狼心狗肺,此番若不杀他,将士不服,军心涣散!”
李克用讷讷失言,好似失魂落魄一般:“他没有战死,这,他没有战死......”
“就是如此!他没有战死,已经是铁证!”符存审寒声道,“太原之败后,他还跟在郡王身边,必然是图谋不轨,说不定就是要等贼军大举攻来时,对郡王不利......这厮,所谋甚大,郡王不可不察!”
当日李存孝在城头浴血奋战,战将领域被破,最终力竭不敌,浑身是伤,只能败回城中。
谁曾料想,骁将没有战死城头,却成了他最大的原罪,投敌的最大证据。
李克用收了哭声,叹息道:“为了三军将士,本王......只能对不起十三太保了!”
言罢,李克用站起身,脸色已经恢复了铁血,“传令,让李存孝来见!”
李克用下令的时候,符存审嘴角闪过一抹冷笑。
李存孝早就战功赫赫,独步军中,其他太保都不能及。现在又成了兵家大将,可想而知,往后会是何等光芒万丈。
他若不死,军功岂不都成了他的?符存审这些人哪还有出头的机会?
太过优秀也是李存孝的原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