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小说网 www.yipinzongshi.com,六零年代好生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吃不消,二来她深觉委屈,两个孩子都叫张秀禾给哄了去,家里人也不帮着说说。她不干活儿又咋样?横竖家里劳动力多,强子和大伟就别说了,他们都十四五岁了,早该赚整劳力的工分了,还有春丽几个,丫头片子当然应该干家务,读那么多书到时候还不是嫁到别人家去。
袁弟来拧着性子就是不去春耕,不过,等春耕过了,她还是去上工了,干的是最轻省的活儿,拿的是最低的工分,且下工回到家就立马回屋歇着,啥家务活儿都不干,就连饭菜也仍旧叫宋卫民给她送到房里来。
她这副做派,很快就引起来家里人的不满,老宋头是不想跟儿媳妇儿一般见识,赵红英干脆抱着胳膊看她能折腾成啥样。至于宋卫国、宋卫党他们,虽然心里不乐意,却也没真的吵起来,只是默默的将老三排挤出去。
宋卫民很快就发现,两个哥哥出门干活都不爱叫上他了,别说在家里了,就是在外头也不跟他说话。可他不知道的是,比起宋卫国、宋卫党的冷漠,家里的张秀禾和王萍才是真的意见大了。
妯娌之间本就难相处,试想,亲姐妹尚且有吵嘴的时候,更别提来自于不同家庭的妯娌了。
先前,老宋家三个妯娌算是保持着微妙的平衡,这是因为性格略显强势的张秀禾是家中的长嫂,她只需要对婆婆赵红英服软就可以了,王萍是中间的,可她就是天生的软性子,不轻易与人为恶,也不介意多干些家务活儿。之前,家里的孩子还小时,家务活儿也是王萍做得多,等孩子们都上学了,张秀禾本着补偿心理接过了不少家务活儿,可她想补偿的是替自己多做了活儿的王萍,而不是袁弟来!
眼瞅着袁弟来一副地主家太太的做派,别说素来就看不上她的张秀禾了,连王萍都生了气。
生气的原因在于,袁弟来不单要求宋卫民端饭菜进屋给她吃,而是吃完了也不立刻拿出来,而是等第二顿再叫宋卫民拿到外头了。隔了半天工夫,饭碗都结块了,难洗得很。王萍原先是不介意多做些活儿,吃点儿亏也无妨,可她又不是犯贱,凭啥上赶着去伺候人呢?而且那人还不是她婆婆,是弟媳妇儿!
不知不觉间,整个老宋家的气氛就变了,宋卫国和宋卫党感情依旧很好,两个小家里的孩子们也玩得很好,就是把老三俩口子隔离出去了。
偏偏那俩口子,袁弟来是一门心思安胎,只准备到日子了好顺利生下个聪明伶俐的大胖小子,而宋卫民又是天生的粗枝大叶,哪怕依稀感觉到不对劲儿了,却压根就没往心里去。
……
转眼又是大半年。
过了酷暑,忙完了秋收,袁弟来发动了。
尽管已经是第三胎了,可她这胎生的一点儿也不轻松。原因倒是简单,就是她吃太多了。仗着家里条件好,孕后期又没了孕吐反应,她干脆就猛吃猛喝,变着法子的给自己进补。亏得先前她还是下地干过活儿的,就连秋收那会儿,她也一样有去坝子上帮忙,这才不至于真的难产了。
可即便没难产那么恐怖,这一胎也不容易。半夜里发动的,把全家都给闹醒之后,她一声接着一声惨叫,一直叫到第二天傍晚,这才在一声凄厉的叫声中,诞下了一个大胖小子。
确实挺胖的,七斤七两。
用赵红英的话来说,这也就是第三胎了,要是头胎那么大的块头,一准生不下来。
袁弟来生完孩子就脱了力,可她只是脱力又不是晕过去了,婆婆这话她当然是听到了。这会儿,她也顾不得说婆婆触霉头了,只挣扎着说要看儿子。
赵红英麻利的给孩子洗好擦干,大热天生孩子,苦的是当妈的,可对于孩子来说却是很好的。收拾干净,拿旧褥子草草一裹,她就把孩子给了袁弟来。
“这孩子……”袁弟来满怀希望的看过去,随即就被孩子噎了一下。原因无他,这孩子长得有点儿丑。
“叫狗蛋吧。”尽管看不上这个蠢儿媳妇儿,赵红英对孙子倒是没啥歧视,至于说丑,其实也不算特别丑,刚出生嘛,只能说他不像亲哥哥姐姐那么好看,搁在老宋家那是完全正常的。
袁弟来:…………!!!
在听到赵红英那话的同时,什么丑啊美啊,瞬间被袁弟来抛到了九霄云外,她脑海里只有一连串的“蛋蛋蛋蛋……”,这孩子叫啥名字不重要,但是绝对不能叫蛋!!
“不!我不要!”
“不叫狗蛋?”赵红英平时脾气是坏,可对于这种事情却是不咋在乎,横竖她也就是这么随口一说。又想了想,同时还打量了刚出生的孩子几眼,赵红英很快就有了新的想法,“你看,他的脑袋是扁的,就叫他扁头好了。”
袁弟来差点儿没把眼珠子给瞪出来,小孩子刚出生,脑袋有些扁扁的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儿,可为啥非要单独拎出来说呢?这么一说,弄得她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里,就怕孩子再有个什么万一。
“也不要叫扁头,我儿子啥都是好的!”
这下,赵红英不乐意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得了,我不管了,你有能耐你自个儿取。”
不单不管名字了,赵红英连孙子都不想管了,转身就出了屋子,她累了这一天一夜的,趁早吃点儿东西歇着去。有着同样想法的还有张秀禾和王萍,虽然没有赵红英那么累,可也是轮流管着的,眼见婆婆走人了,她俩对视一眼,很快就跟着前后脚的出了门。
等袁弟来回过神来之后,屋里除了她和儿子,就只剩下一脸欣喜的宋卫民了。
宋卫民是真的心大,全然没有注意到亲妈和两个嫂子都不高兴了,只顾着瞅大胖儿子:“弟来,咱们又得了个儿子,你说叫他啥好?我觉得扁头挺好的,咱们想个大名吧。”
袁弟来真没宋卫民那么心大,她知道赵红英生气了,又听了这话,迟疑着点了点头:“也行,小名就叫扁头吧,好歹是妈想的。大名……”
“叫啥?”宋卫民一脸期待的问道。
可袁弟来哪知道?老袁家就没有丫头片子上学的惯例,为啥说队上小学的入学率在赵建设的再三努力下,也只是达到了适龄儿童的九成以上?还不是因为老袁家拖了后腿,他们家的五朵金花全都没上学,当然也不单他们家,其他人家也有这种情况,就是没那么夸张而已。
也正因为没上过学,袁弟来根本就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想了半天也只能跟宋卫民一起干瞪眼。
宋卫民倒是上过学,可他这学跟没上过一个样儿。那时候的公社小学,真没有曾校长那么负责,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根本就没人管,哪怕真考了不及格,也不会要求留级的。一句话,只要交了钱,你想上就上,不上也没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他虽然念完了小学,可时隔多年,早已把那点儿知识全还给老师了。
“有了!”袁弟来眼前一亮,“咱们叫他刚子,宋刚!”
刚子……宋刚……
就算宋卫民这人笨得很,在懵了一瞬之后,还是想到了这名字的由来:“这不是毛头的名字吗?你抢他的名字干啥?”
“咋就是毛头的名字了?他不是叫宋社会吗?”袁弟来越想越得意,“就这么办,叫宋刚,小名刚子。妈要是想叫扁头就让她叫去,我反正是叫他刚子的。往后啊,刚子一定能像毛头那么聪明。”
宋卫民一贯就是个耳根子软的,再一次的被袁弟来说服了。
刚子就刚子吧,想来毛头不会在意的。
毛头当然不会在意,他压根就不记得自己还有个名字叫宋刚。打从一开始,他就想叫瘌毛头,宋社会也好,宋刚也罢,对他来说全然没有任何意义。
至于老宋家其他人,虽然诧异于这个名字,不过也没多嘴,爱咋咋地,别说毛头改名了,就算真的重名了,那他们也管不着,整个红旗公社多少人重名了,放在整个县里,那就更数不清了。
唯独赵红英忍不住嘴贱了:“底子本来就不好,一看长大了就是个丑的,还非要跟着毛头叫,那得多丑啊!”
这话,当然也叫袁弟来听到了,她不敢当面回嘴,只在心里说,男孩子要好看干啥?聪明就行了,像毛头那样。
……
家里多了个小婴儿,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虽说老宋家的院子也不算小了,可再大又能大到哪里去?白天倒是还好,一到晚上,哪怕门窗紧闭,那哭声还是轻而易举的就钻入了各人的耳朵里。
像强子几个大的,还依稀记得当初毛头刚生下来的时候,那惊天地泣鬼神的哭声,难受归难受,到底还是忍了下来。可毛头喜宝还有臭蛋这仨小只,直接就被弄懵了,他们完全不记得自己小时候的样子,又因为年纪相隔不大,也不记得对方当时是咋样的,每回夜里扁头一哭闹,他们仨就猛的惊醒过来,得费好大劲儿才能睡着。
回头,仨小只就凑在一起商量,探讨生命的奥秘——哦不,就是研究为啥扁头总是哭。
毛头说:“一定是三婶夜里老打他了,要是有人打我,我也一样要哭。”
喜宝想了想,提出了不同的建议:“三婶看起来不像是会打人的,三叔打的吧?”
臭蛋被哥哥姐姐拉着探讨问题,可他其实压根就没弄懂,眼见哥哥姐姐有了不同的意见,他还知道打圆场:“一起打的吧?”
有幸听到这一出的宋卫国,脚下一个踉跄,差点儿没把他给摔了。结果,毛头听到动静回头一看,小眼睛里满满都是鄙夷,一脸的“我爹好蠢”,扭头继续跟弟妹探讨问题。
宋卫国觉得他媳妇儿说的一点儿没错,毛头这孩子就是欠收拾。
然而,欠收拾的真不止毛头一个,刚出生的扁头就算了,人家才出生知道个啥?哪个孩子不是见天哭闹的?真正欠收拾的,该是扁头的爹妈。
跟前头两胎一样,袁弟来还没出月子,就发现自己的奶水很少,少得直叫她叹气:“我这胎补得那么厉害,咋奶水就没多呢?卫民,吃啥能下奶?”
宋卫民哪知道吃啥下奶,他已经尽了全力叫媳妇儿吃好喝好了,可这年头物资匮乏,所谓的吃好喝好也就是吃细粮喝鸡蛋水,还想咋样?
袁弟来倒真不是不满足于此,而是事实摆在眼里,她的奶水不足。喜宝那次不能当例子看,可臭蛋却是喂了不到三个月就被迫断奶的,这回瞅着估计应该也差不多。
琢磨了半天,还真叫袁弟来想了个法子出来:“叫菊花买两罐子麦乳精,成不?”
说真的,这事儿就不是成不成的问题,作为亲兄妹,哪怕关系不是那么亲近,宋卫民也认为托妹妹办点事儿不算啥。可麦乳精这玩意儿真不便宜,欠人情可以,欠钱……
“菊花都嫁出去了,她一定不肯花钱。”宋卫民耿直的说。
“她是刚子的亲姑姑啊!娘家亲侄儿,她就这么没良心?那可是老宋家的根啊!”袁弟来将心比心,要是前几年没跟娘家闹翻,娘家没伤了她的心,只要她手上有钱,一定愿意给娘家内侄儿置办东西。
可宋卫民还是摇头,那是他亲妹妹,他还能不了解?菊花跟卫军一个德行,眼里只有亲妈,根本就没有上头他们这三个哥。至于老宋家的根,那又不是就扁头一个,先头也没见菊花给强子大伟买麦乳精呢。
“我不管,你自个儿去想法子,总不能叫咱们儿子喝米汤过活吧?”抿了抿嘴,袁弟来又想起一事儿,“你记得跟妈多要两块布,我不想让咱们儿子穿臭蛋的旧衣裳。”
宋卫民:…………这个事儿有点儿难办。
事实证明,宋卫民蠢归蠢,对于家里人还是很了解的。赵红英其实并不是那种重男轻女的老太太,她也疼孙子,可她更喜欢聪明的。
儿女里头,她最疼宋卫军和宋菊花;孙辈里头,她心尖尖上放着喜宝,然后就是毛头了,再往后排一排,她宁可去疼春丽几个,起码念了那么多年的书,也没往家里拎过一盏红灯笼。至于家里头的那些个蠢货,别冻着饿着就成了,疼啥啊!
于是,答案是明摆着的,宋卫民碰了壁。
别说麦乳精了,连一块布头都没要到,赵红英才不想惯着,为啥不能穿旧衣裳?不穿拉倒,她倒是要看看,袁弟来会不会把扁头一直光着身子。
得了坏消息的袁弟来又是一通哭,直接把原本不多的奶水,给哭得更少了。
不得已,宋卫民只得再度想法子。
亲妈不支持,那就只能跟别人借了,想起先前大哥提过的,有困难去找大哥,宋卫民果断的寻上了宋卫国。
听完了来意的宋卫国大开眼界:“麦乳精?新布料?”臭蛋也许根本不是烧傻的,是随了亲爹吧?
“对对,大哥你能借我一些钱吗?”宋卫民一脸的期待。
可惜,宋卫国也不想惯着他:“你知道麦乳精要多少钱吗?喏,前头赵建设他媳妇儿生了,再往前曾校长他媳妇儿春耕那会儿不也生了吗?他们都想法子买了罐麦乳精来,一罐,五块钱!就这个,也不是你想到买就买的,得到处托人。”
见蠢弟弟还等着自己,宋卫国一脸的无奈:“我,当个生产队干部,一个月津贴是八毛六分钱,我得至少攒上半年才能攒够一罐子麦乳精的钱。再说一罐子能吃多久?我还替你养着臭蛋呢!”
宋卫民很是失望,他听出来了,大哥这意思是不借。
不过仔细想想也对,五块钱真不是个小数目了,宋卫民算术就没好过,可一想到半年的津贴才够买一罐子,的确是太贵了。转念一想,他好像记得,卫军的津贴有好几十块?
为了确定这个事儿,宋卫民特地往赵建设家跑了一趟,张嘴就问宋卫军的津贴有多少。
赵建设被他弄得一头雾水,不过还是照实告诉他:“你家老四最初应该是二十七块五,后来涨了好几次,上个月我陪姑去县里邮局拿钱,是六十六块钱。”
宋卫民惊呆了。
其实,他俩都不懂,这年头的工资是定额的,军人的津贴也是有规定的。六十六块钱,相对应的是正排级干部,换句话说,光是看津贴,就能得知宋卫军此时已经是个正排长了。
可惜,这里没懂行的,包括赵建设也不清楚里头的弯弯绕绕,照实说了之后,他问:“你打听这个干啥?对了,去年你就是说要给他写信吗?信呢?他咋没给你寄回信呢?”
这年头寄信可不是挨家挨户送上门的,而是按照地址送到公社那头,再由各个生产队大队长拿去发给下头的社员。赵建设确定他没收到过回信,先前没想起,这会儿突然提起还觉得有点儿奇怪,因为宋卫军不是那种会把亲哥晾在一旁的人。
“我、我上回没寄,我大哥他借钱给我了。”宋卫民迟疑了半天,又说,“上回那个信封我还留着,要不你再给我写两句?这回我想买几罐麦乳精,想跟卫军借多点儿。”
赵建设倒是不介意帮着写信,可他真不看好宋卫民,还借多点儿,可能吗?
不过到了最后,赵建设还是帮忙写了信。宋卫民收好了信,又跑去跟宋卫国借钱,因为只借了八分钱,宋卫国也没太在意,甚至都没把这事儿放在心里,根本就没抱蠢弟弟能还钱的希望。
……
满载着宋卫民殷切期待的信,最终还是寄了出去,辗转到了宋卫军手里。
不得不说,宋卫民的运气还是很不错的,信寄到部队时,恰逢宋卫军执行任务回来。
他现在已经是军官了,职位是不高,可相比之前的新兵蛋子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搁在以前,因为隶属部队属于保密机构,也就是外头人常说的特种部队,他时常一执行任务就是好几个月,有时候半年都未必能回到营地里。好在他提前托了人,每回到了发津贴的日子,如果他本人不在,就照着留下的地址把钱汇过去。这取钱是麻烦了点儿,汇钱却是容易得很。所以,这些年过去了,赵红英愣是没觉察到问题所在,也根本想象不到,小儿子这些年过得有多危险。
然而危险往往是伴随着机遇的,和平年代想要升官不容易,更别提军队本身就是熬资历的地方。能在不到十年里,升到现在这个位置上,宋卫军本身极为出色,也付出了太多太多。
收到信的时候,他刚跟战友结束了特训。不过,他并没有第一时间拆开信,而是先把信收到抽屉里,拿了脸盆毛巾肥皂,匆匆跑去洗澡了。
同宿舍的三个战友完全不觉得奇怪,趁他不在,还互相打趣道:“看,他家大领导又来指示了。”
打趣归打趣,三个战友还是将宿舍里的两大张办公桌都让了出来,非但如此,还齐刷刷的挤到了最靠里头的那张下铺去,并保持了绝对安静,坐等宋卫军接受家里大领导的指示。
没法子,谁叫宋卫军以前每回收到信都跟孙子一样,得先把自己给捯饬干净了,用古代人的说法,就是焚香沐浴。当然,宋卫军是没那么夸张,可洗掉一身臭汗倒是真的。不单如此,回头他还能正襟危坐,就跟翻阅最高机密文件一般,把来信从头到尾、逐字逐句、认认真真的看上好几遍,最后才把信纸连带信封都抚平整了,夹到抽屉中的厚书里。
三个战友排排坐,就等着看好戏。
没多久,宋卫军回来了,把脸盆啥的随手搁到一旁,他还特地拿了条干毛巾,把手上的水珠子彻底擦干净,这才坐到大办工作前,打开自己那个抽屉,拿出一把小小的军刀将信封小心翼翼的挑开。
不是他没发觉这封信的异常,而是真的没有任何异常。
以前赵红英写信给他,那也是叫赵建设代笔的,而且都是把收信地址写得特别详细,寄信人只是泛泛的写上地区以及红旗公社第七生产队赵建设,完了就没了。这主要是因为,就算退信也是退到公社的,写赵建设没毛病啊!
等宋卫军终于把信纸抽出来,展信一看……
刚才抱了多大希望,现在就有多失望,因为开头第一行就暴露了写信人的身份。
——卫军啊,我是你三哥。
宋卫军:…………………………
啥挺直腰板正襟危坐,宋卫军顿时泄了气,整个人往后仰着靠在了椅背上,斜着眼没好气的扫过信纸。薄薄的一页信纸,上头写了不到半页的话,他随便一扫,就看明白了。
哦,这是要借钱给儿子买布买麦乳精?多借点儿?怕不够用?呵呵,你猜我会不会借给你?
同宿舍的三个战友齐齐瞪圆了眼睛,这态度不对啊,在接受家里大领导的最高指示,咋是这么副吊儿郎当的样子?明明以前都是生怕错过了丁点儿指示,哪怕只有一张信纸,也会翻来覆去瞧上好几遍,这回……
“卫军,谁给你写的信?”
“要我说,肯定不是他妈!”
“你这是废话,这要是他妈写来的,咱们这样打扰他,早就被他给收拾了。”
一个宿舍的,都是同级别的军官,不过就算这样,也是分档次的。宋卫军入伍时间倒是不算长,可他能拼敢闯,那身手,别说底下的人了,反正同宿舍这三个完全不是他的对手。这也是为啥他们仨不敢过来吵他看信的根本原因。
看信啊,搁人家身上那叫看家书,搁在宋卫军身上那是接受领导指示,你敢打扰他?他分分钟教你重新做人。
“我三哥。”宋卫军随口应了一声,开始翻抽屉找纸笔。在部队里有个好处,啥东西都包了,上至吃喝穿戴下至纸笔本子,样样都有,反正他入伍那么多年了,就没花过一分钱,吃的比家里头都要好,关键是吃再多都没关系,部队管饱!
正好现在有空,宋卫军翻出纸笔就开始写信。
跟家里三个蠢哥哥不同,他是真的脑袋瓜灵活,轻轻松松念完了初中,当初宋菊花就特别佩服他,也没见他用功苦读,成绩就是一等一的好。人家都说老宋家两个小的聪明,可宋菊花却知道,自己只是足够用功,比起脑子,十个她都不是宋卫军的对手。
这家里人写信还要找人代笔,宋卫军提笔就洋洋洒洒写了好几页,写完找出信封,也没封口,横竖回头是要检查的,他贴上邮票后,用左手两指夹着信封,右手拎起外套就往外头走。
剩下三人面面相觑:“看出来了,这小子压根就不是在乎家里人,这是只在乎他亲妈吧?”
亲妈的信那就是圣旨,亲哥……哪凉快待哪儿去!
好运气加上宋卫军勤快,这封信倒是比以前更快的来到了红旗公社。
赵建设去公社那头去得格外勤,自然也就很快收到了信,正好在回去的路上碰到了宋卫民,干脆把他叫到家里来念信。
信封很厚,里头的纸张明显要比先前从本子上撕下来的要好,而且有好几大张折在一起。
宋卫民激动地直搓手,他就知道,哪怕弟弟外出数年未归,那也还是他的亲弟弟,他俩可是打断骨头还连着筋的亲兄弟!
一开始,赵建设还觉得挺稀罕的,这信比先前还厚呢,等展开一看,再一读,他悟了。
信的内容真的相当丰富,开头回忆了当年兄弟四人一起在队上长大上学的日子,那时候正值饥荒年,老宋家的日子过得也很一般,毕竟家里孩子多,劳力却跟不上,好在爹妈干活努力,拼了命也要赚工分养活他们兄妹五个。不单含辛茹苦的把他们带大,还咬牙供他们上学,最后更是一个个都安排好,娶妻或嫁人。
宋卫军详细的说了大哥咋样、二哥咋样、咱们兄弟咋样、妹子咋样,又挨个儿的问候了亲爹亲妈大哥二哥三哥嫂子们还有侄子侄女,问候了身子骨又问候地里的收成,光是这些,他就写了满满两大页。
等把能问候的所有人都问候了一遍,宋卫军开始打感情牌,说自己远在千里之外,既不能跟家人团聚,也不能在父母跟前尽孝,能做的也就只有听领导的话,努力训练出任务,好多得些津贴孝敬爹妈。又说等以后有空了,一定立马回去看望家人,现在就只能拜托几个哥哥,尤其是拜托三哥宋卫民好好照顾两位老人。
说完了,他表示自己一分钱也没有,部队包吃包住包一切,他所有的钱全给亲妈了。毕竟妈生养他们兄妹五人不容易,别说饥荒年代了,就算现在日子好过了,要养大五个孩子,那也是万分辛苦的。
又说现在他们长大了,也该是妈享福的时候了,他人在外不能亲自照顾爹妈,也就只能给点钱了。叮嘱哥哥们一定要好好听妈的话,千万不能有了婆娘就忘了妈……
拉拉杂杂的说了一大堆,宋卫民已经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了,全是被弟弟感动的。
对啊,妈多不容易啊,妈这辈子过得太苦了。
赵建设:…………哎哟这傻子,你弟这是在忽悠你呢!!
因为跟宋卫军关系更好,赵建设哪怕腹诽连连,可终究还是没有揭穿真相。念完了好几大页的信之后,他一口气灌下了半缸子水,舒服的连打了两个嗝,这才安慰大傻子:“卫军一个人在外也不容易,你真的好好照顾我姑,别叫卫军忙来忙去,还要担心家里头。”
“对,大队长你说的对,我妈这辈子太不容易了!”宋卫民感动坏了,一个大老爷们哭得比人家小媳妇儿还惨,嗷嗷哭着接过信往家里走,边走还边哭,“我妈太不容易了,我要好好孝顺她……”
目送大傻子离开,赵建设啥都不想说了。反正他是没看出他姑这辈子有啥不容易的,嫁出去就立马当家做主,老宋头把她当成宝,生的儿女里头,傻的那仨就算了,反正聪明的两个都拿她当祖宗伺候。这要是还不容易,其他人都不用过日子了。
等感动得涕泪横流的宋卫民回了家,他第一时间先去找了亲妈:“妈,我以后一定会好好孝顺你的。”
赵红英:…………这大傻子一定不是她生的!!
可宋卫民是被感动了,袁弟来并没有。见他回来,袁弟来忙问借钱那事儿咋样了。
宋卫民懵了半天,才想起还有借钱这回事儿,又仔仔细细的回忆了好久,才勉强想起信里的内容:“弟来,卫军他没钱,他的钱都孝敬给妈了。妈她这辈子不容易,一把屎一把尿的把我们五兄妹喂养长大,也是时候享福了。我想过了,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孝顺妈,连带卫军那一份都算上。”
袁弟来也跟着懵了:“那……借钱咋办?”
两人认真的思考了半天,才得出了最终的结论——还得管妈去借。
这不是白忙活一场吗?!
倒也不能说是完全白忙活,尽管到最后,两人还是没能借到哪怕一分钱,可起码他们挨了一顿臭骂。
最初,赵红英不知道自家那大傻子是犯了什么毛病,可赵建设不会替人隐瞒的,回头姑侄俩碰了面,啥事儿都捅破了。赵红英顾不得喷大侄儿,紧赶慢赶的回了家,对着那俩蠢货劈头盖脸就是好一通臭骂。
“你俩可真能耐啊!卫军多忙啊,你以为是你整天闲得数蚂蚁?给他写信,叫他费了那么多力气给你回信,你还是个当哥的吗?一点儿都不知道心疼弟弟……对了,你给他写了啥?”
赵红英气疯了,尤其是听赵建设说,那是一封老厚老厚的信,就气得恨不得立马把家里那俩蠢货劈成几大块。亏得宋卫民没把信给丢了,回头老老实实的把信封信纸双手奉上,这才恭送活祖宗离开。
可是,钱呢?布呢?麦乳精呢?
直到袁弟来彻底没了奶,麦乳精还是没着落,等第一场大雪飘飘荡荡的落下时,她还是给扁头穿上了臭蛋的旧衣服。
咋办呢?就算日子过得哪哪儿都不顺心,这不还得继续往下过吗?
吃不消,二来她深觉委屈,两个孩子都叫张秀禾给哄了去,家里人也不帮着说说。她不干活儿又咋样?横竖家里劳动力多,强子和大伟就别说了,他们都十四五岁了,早该赚整劳力的工分了,还有春丽几个,丫头片子当然应该干家务,读那么多书到时候还不是嫁到别人家去。
袁弟来拧着性子就是不去春耕,不过,等春耕过了,她还是去上工了,干的是最轻省的活儿,拿的是最低的工分,且下工回到家就立马回屋歇着,啥家务活儿都不干,就连饭菜也仍旧叫宋卫民给她送到房里来。
她这副做派,很快就引起来家里人的不满,老宋头是不想跟儿媳妇儿一般见识,赵红英干脆抱着胳膊看她能折腾成啥样。至于宋卫国、宋卫党他们,虽然心里不乐意,却也没真的吵起来,只是默默的将老三排挤出去。
宋卫民很快就发现,两个哥哥出门干活都不爱叫上他了,别说在家里了,就是在外头也不跟他说话。可他不知道的是,比起宋卫国、宋卫党的冷漠,家里的张秀禾和王萍才是真的意见大了。
妯娌之间本就难相处,试想,亲姐妹尚且有吵嘴的时候,更别提来自于不同家庭的妯娌了。
先前,老宋家三个妯娌算是保持着微妙的平衡,这是因为性格略显强势的张秀禾是家中的长嫂,她只需要对婆婆赵红英服软就可以了,王萍是中间的,可她就是天生的软性子,不轻易与人为恶,也不介意多干些家务活儿。之前,家里的孩子还小时,家务活儿也是王萍做得多,等孩子们都上学了,张秀禾本着补偿心理接过了不少家务活儿,可她想补偿的是替自己多做了活儿的王萍,而不是袁弟来!
眼瞅着袁弟来一副地主家太太的做派,别说素来就看不上她的张秀禾了,连王萍都生了气。
生气的原因在于,袁弟来不单要求宋卫民端饭菜进屋给她吃,而是吃完了也不立刻拿出来,而是等第二顿再叫宋卫民拿到外头了。隔了半天工夫,饭碗都结块了,难洗得很。王萍原先是不介意多做些活儿,吃点儿亏也无妨,可她又不是犯贱,凭啥上赶着去伺候人呢?而且那人还不是她婆婆,是弟媳妇儿!
不知不觉间,整个老宋家的气氛就变了,宋卫国和宋卫党感情依旧很好,两个小家里的孩子们也玩得很好,就是把老三俩口子隔离出去了。
偏偏那俩口子,袁弟来是一门心思安胎,只准备到日子了好顺利生下个聪明伶俐的大胖小子,而宋卫民又是天生的粗枝大叶,哪怕依稀感觉到不对劲儿了,却压根就没往心里去。
……
转眼又是大半年。
过了酷暑,忙完了秋收,袁弟来发动了。
尽管已经是第三胎了,可她这胎生的一点儿也不轻松。原因倒是简单,就是她吃太多了。仗着家里条件好,孕后期又没了孕吐反应,她干脆就猛吃猛喝,变着法子的给自己进补。亏得先前她还是下地干过活儿的,就连秋收那会儿,她也一样有去坝子上帮忙,这才不至于真的难产了。
可即便没难产那么恐怖,这一胎也不容易。半夜里发动的,把全家都给闹醒之后,她一声接着一声惨叫,一直叫到第二天傍晚,这才在一声凄厉的叫声中,诞下了一个大胖小子。
确实挺胖的,七斤七两。
用赵红英的话来说,这也就是第三胎了,要是头胎那么大的块头,一准生不下来。
袁弟来生完孩子就脱了力,可她只是脱力又不是晕过去了,婆婆这话她当然是听到了。这会儿,她也顾不得说婆婆触霉头了,只挣扎着说要看儿子。
赵红英麻利的给孩子洗好擦干,大热天生孩子,苦的是当妈的,可对于孩子来说却是很好的。收拾干净,拿旧褥子草草一裹,她就把孩子给了袁弟来。
“这孩子……”袁弟来满怀希望的看过去,随即就被孩子噎了一下。原因无他,这孩子长得有点儿丑。
“叫狗蛋吧。”尽管看不上这个蠢儿媳妇儿,赵红英对孙子倒是没啥歧视,至于说丑,其实也不算特别丑,刚出生嘛,只能说他不像亲哥哥姐姐那么好看,搁在老宋家那是完全正常的。
袁弟来:…………!!!
在听到赵红英那话的同时,什么丑啊美啊,瞬间被袁弟来抛到了九霄云外,她脑海里只有一连串的“蛋蛋蛋蛋……”,这孩子叫啥名字不重要,但是绝对不能叫蛋!!
“不!我不要!”
“不叫狗蛋?”赵红英平时脾气是坏,可对于这种事情却是不咋在乎,横竖她也就是这么随口一说。又想了想,同时还打量了刚出生的孩子几眼,赵红英很快就有了新的想法,“你看,他的脑袋是扁的,就叫他扁头好了。”
袁弟来差点儿没把眼珠子给瞪出来,小孩子刚出生,脑袋有些扁扁的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儿,可为啥非要单独拎出来说呢?这么一说,弄得她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里,就怕孩子再有个什么万一。
“也不要叫扁头,我儿子啥都是好的!”
这下,赵红英不乐意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得了,我不管了,你有能耐你自个儿取。”
不单不管名字了,赵红英连孙子都不想管了,转身就出了屋子,她累了这一天一夜的,趁早吃点儿东西歇着去。有着同样想法的还有张秀禾和王萍,虽然没有赵红英那么累,可也是轮流管着的,眼见婆婆走人了,她俩对视一眼,很快就跟着前后脚的出了门。
等袁弟来回过神来之后,屋里除了她和儿子,就只剩下一脸欣喜的宋卫民了。
宋卫民是真的心大,全然没有注意到亲妈和两个嫂子都不高兴了,只顾着瞅大胖儿子:“弟来,咱们又得了个儿子,你说叫他啥好?我觉得扁头挺好的,咱们想个大名吧。”
袁弟来真没宋卫民那么心大,她知道赵红英生气了,又听了这话,迟疑着点了点头:“也行,小名就叫扁头吧,好歹是妈想的。大名……”
“叫啥?”宋卫民一脸期待的问道。
可袁弟来哪知道?老袁家就没有丫头片子上学的惯例,为啥说队上小学的入学率在赵建设的再三努力下,也只是达到了适龄儿童的九成以上?还不是因为老袁家拖了后腿,他们家的五朵金花全都没上学,当然也不单他们家,其他人家也有这种情况,就是没那么夸张而已。
也正因为没上过学,袁弟来根本就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想了半天也只能跟宋卫民一起干瞪眼。
宋卫民倒是上过学,可他这学跟没上过一个样儿。那时候的公社小学,真没有曾校长那么负责,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根本就没人管,哪怕真考了不及格,也不会要求留级的。一句话,只要交了钱,你想上就上,不上也没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他虽然念完了小学,可时隔多年,早已把那点儿知识全还给老师了。
“有了!”袁弟来眼前一亮,“咱们叫他刚子,宋刚!”
刚子……宋刚……
就算宋卫民这人笨得很,在懵了一瞬之后,还是想到了这名字的由来:“这不是毛头的名字吗?你抢他的名字干啥?”
“咋就是毛头的名字了?他不是叫宋社会吗?”袁弟来越想越得意,“就这么办,叫宋刚,小名刚子。妈要是想叫扁头就让她叫去,我反正是叫他刚子的。往后啊,刚子一定能像毛头那么聪明。”
宋卫民一贯就是个耳根子软的,再一次的被袁弟来说服了。
刚子就刚子吧,想来毛头不会在意的。
毛头当然不会在意,他压根就不记得自己还有个名字叫宋刚。打从一开始,他就想叫瘌毛头,宋社会也好,宋刚也罢,对他来说全然没有任何意义。
至于老宋家其他人,虽然诧异于这个名字,不过也没多嘴,爱咋咋地,别说毛头改名了,就算真的重名了,那他们也管不着,整个红旗公社多少人重名了,放在整个县里,那就更数不清了。
唯独赵红英忍不住嘴贱了:“底子本来就不好,一看长大了就是个丑的,还非要跟着毛头叫,那得多丑啊!”
这话,当然也叫袁弟来听到了,她不敢当面回嘴,只在心里说,男孩子要好看干啥?聪明就行了,像毛头那样。
……
家里多了个小婴儿,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虽说老宋家的院子也不算小了,可再大又能大到哪里去?白天倒是还好,一到晚上,哪怕门窗紧闭,那哭声还是轻而易举的就钻入了各人的耳朵里。
像强子几个大的,还依稀记得当初毛头刚生下来的时候,那惊天地泣鬼神的哭声,难受归难受,到底还是忍了下来。可毛头喜宝还有臭蛋这仨小只,直接就被弄懵了,他们完全不记得自己小时候的样子,又因为年纪相隔不大,也不记得对方当时是咋样的,每回夜里扁头一哭闹,他们仨就猛的惊醒过来,得费好大劲儿才能睡着。
回头,仨小只就凑在一起商量,探讨生命的奥秘——哦不,就是研究为啥扁头总是哭。
毛头说:“一定是三婶夜里老打他了,要是有人打我,我也一样要哭。”
喜宝想了想,提出了不同的建议:“三婶看起来不像是会打人的,三叔打的吧?”
臭蛋被哥哥姐姐拉着探讨问题,可他其实压根就没弄懂,眼见哥哥姐姐有了不同的意见,他还知道打圆场:“一起打的吧?”
有幸听到这一出的宋卫国,脚下一个踉跄,差点儿没把他给摔了。结果,毛头听到动静回头一看,小眼睛里满满都是鄙夷,一脸的“我爹好蠢”,扭头继续跟弟妹探讨问题。
宋卫国觉得他媳妇儿说的一点儿没错,毛头这孩子就是欠收拾。
然而,欠收拾的真不止毛头一个,刚出生的扁头就算了,人家才出生知道个啥?哪个孩子不是见天哭闹的?真正欠收拾的,该是扁头的爹妈。
跟前头两胎一样,袁弟来还没出月子,就发现自己的奶水很少,少得直叫她叹气:“我这胎补得那么厉害,咋奶水就没多呢?卫民,吃啥能下奶?”
宋卫民哪知道吃啥下奶,他已经尽了全力叫媳妇儿吃好喝好了,可这年头物资匮乏,所谓的吃好喝好也就是吃细粮喝鸡蛋水,还想咋样?
袁弟来倒真不是不满足于此,而是事实摆在眼里,她的奶水不足。喜宝那次不能当例子看,可臭蛋却是喂了不到三个月就被迫断奶的,这回瞅着估计应该也差不多。
琢磨了半天,还真叫袁弟来想了个法子出来:“叫菊花买两罐子麦乳精,成不?”
说真的,这事儿就不是成不成的问题,作为亲兄妹,哪怕关系不是那么亲近,宋卫民也认为托妹妹办点事儿不算啥。可麦乳精这玩意儿真不便宜,欠人情可以,欠钱……
“菊花都嫁出去了,她一定不肯花钱。”宋卫民耿直的说。
“她是刚子的亲姑姑啊!娘家亲侄儿,她就这么没良心?那可是老宋家的根啊!”袁弟来将心比心,要是前几年没跟娘家闹翻,娘家没伤了她的心,只要她手上有钱,一定愿意给娘家内侄儿置办东西。
可宋卫民还是摇头,那是他亲妹妹,他还能不了解?菊花跟卫军一个德行,眼里只有亲妈,根本就没有上头他们这三个哥。至于老宋家的根,那又不是就扁头一个,先头也没见菊花给强子大伟买麦乳精呢。
“我不管,你自个儿去想法子,总不能叫咱们儿子喝米汤过活吧?”抿了抿嘴,袁弟来又想起一事儿,“你记得跟妈多要两块布,我不想让咱们儿子穿臭蛋的旧衣裳。”
宋卫民:…………这个事儿有点儿难办。
事实证明,宋卫民蠢归蠢,对于家里人还是很了解的。赵红英其实并不是那种重男轻女的老太太,她也疼孙子,可她更喜欢聪明的。
儿女里头,她最疼宋卫军和宋菊花;孙辈里头,她心尖尖上放着喜宝,然后就是毛头了,再往后排一排,她宁可去疼春丽几个,起码念了那么多年的书,也没往家里拎过一盏红灯笼。至于家里头的那些个蠢货,别冻着饿着就成了,疼啥啊!
于是,答案是明摆着的,宋卫民碰了壁。
别说麦乳精了,连一块布头都没要到,赵红英才不想惯着,为啥不能穿旧衣裳?不穿拉倒,她倒是要看看,袁弟来会不会把扁头一直光着身子。
得了坏消息的袁弟来又是一通哭,直接把原本不多的奶水,给哭得更少了。
不得已,宋卫民只得再度想法子。
亲妈不支持,那就只能跟别人借了,想起先前大哥提过的,有困难去找大哥,宋卫民果断的寻上了宋卫国。
听完了来意的宋卫国大开眼界:“麦乳精?新布料?”臭蛋也许根本不是烧傻的,是随了亲爹吧?
“对对,大哥你能借我一些钱吗?”宋卫民一脸的期待。
可惜,宋卫国也不想惯着他:“你知道麦乳精要多少钱吗?喏,前头赵建设他媳妇儿生了,再往前曾校长他媳妇儿春耕那会儿不也生了吗?他们都想法子买了罐麦乳精来,一罐,五块钱!就这个,也不是你想到买就买的,得到处托人。”
见蠢弟弟还等着自己,宋卫国一脸的无奈:“我,当个生产队干部,一个月津贴是八毛六分钱,我得至少攒上半年才能攒够一罐子麦乳精的钱。再说一罐子能吃多久?我还替你养着臭蛋呢!”
宋卫民很是失望,他听出来了,大哥这意思是不借。
不过仔细想想也对,五块钱真不是个小数目了,宋卫民算术就没好过,可一想到半年的津贴才够买一罐子,的确是太贵了。转念一想,他好像记得,卫军的津贴有好几十块?
为了确定这个事儿,宋卫民特地往赵建设家跑了一趟,张嘴就问宋卫军的津贴有多少。
赵建设被他弄得一头雾水,不过还是照实告诉他:“你家老四最初应该是二十七块五,后来涨了好几次,上个月我陪姑去县里邮局拿钱,是六十六块钱。”
宋卫民惊呆了。
其实,他俩都不懂,这年头的工资是定额的,军人的津贴也是有规定的。六十六块钱,相对应的是正排级干部,换句话说,光是看津贴,就能得知宋卫军此时已经是个正排长了。
可惜,这里没懂行的,包括赵建设也不清楚里头的弯弯绕绕,照实说了之后,他问:“你打听这个干啥?对了,去年你就是说要给他写信吗?信呢?他咋没给你寄回信呢?”
这年头寄信可不是挨家挨户送上门的,而是按照地址送到公社那头,再由各个生产队大队长拿去发给下头的社员。赵建设确定他没收到过回信,先前没想起,这会儿突然提起还觉得有点儿奇怪,因为宋卫军不是那种会把亲哥晾在一旁的人。
“我、我上回没寄,我大哥他借钱给我了。”宋卫民迟疑了半天,又说,“上回那个信封我还留着,要不你再给我写两句?这回我想买几罐麦乳精,想跟卫军借多点儿。”
赵建设倒是不介意帮着写信,可他真不看好宋卫民,还借多点儿,可能吗?
不过到了最后,赵建设还是帮忙写了信。宋卫民收好了信,又跑去跟宋卫国借钱,因为只借了八分钱,宋卫国也没太在意,甚至都没把这事儿放在心里,根本就没抱蠢弟弟能还钱的希望。
……
满载着宋卫民殷切期待的信,最终还是寄了出去,辗转到了宋卫军手里。
不得不说,宋卫民的运气还是很不错的,信寄到部队时,恰逢宋卫军执行任务回来。
他现在已经是军官了,职位是不高,可相比之前的新兵蛋子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搁在以前,因为隶属部队属于保密机构,也就是外头人常说的特种部队,他时常一执行任务就是好几个月,有时候半年都未必能回到营地里。好在他提前托了人,每回到了发津贴的日子,如果他本人不在,就照着留下的地址把钱汇过去。这取钱是麻烦了点儿,汇钱却是容易得很。所以,这些年过去了,赵红英愣是没觉察到问题所在,也根本想象不到,小儿子这些年过得有多危险。
然而危险往往是伴随着机遇的,和平年代想要升官不容易,更别提军队本身就是熬资历的地方。能在不到十年里,升到现在这个位置上,宋卫军本身极为出色,也付出了太多太多。
收到信的时候,他刚跟战友结束了特训。不过,他并没有第一时间拆开信,而是先把信收到抽屉里,拿了脸盆毛巾肥皂,匆匆跑去洗澡了。
同宿舍的三个战友完全不觉得奇怪,趁他不在,还互相打趣道:“看,他家大领导又来指示了。”
打趣归打趣,三个战友还是将宿舍里的两大张办公桌都让了出来,非但如此,还齐刷刷的挤到了最靠里头的那张下铺去,并保持了绝对安静,坐等宋卫军接受家里大领导的指示。
没法子,谁叫宋卫军以前每回收到信都跟孙子一样,得先把自己给捯饬干净了,用古代人的说法,就是焚香沐浴。当然,宋卫军是没那么夸张,可洗掉一身臭汗倒是真的。不单如此,回头他还能正襟危坐,就跟翻阅最高机密文件一般,把来信从头到尾、逐字逐句、认认真真的看上好几遍,最后才把信纸连带信封都抚平整了,夹到抽屉中的厚书里。
三个战友排排坐,就等着看好戏。
没多久,宋卫军回来了,把脸盆啥的随手搁到一旁,他还特地拿了条干毛巾,把手上的水珠子彻底擦干净,这才坐到大办工作前,打开自己那个抽屉,拿出一把小小的军刀将信封小心翼翼的挑开。
不是他没发觉这封信的异常,而是真的没有任何异常。
以前赵红英写信给他,那也是叫赵建设代笔的,而且都是把收信地址写得特别详细,寄信人只是泛泛的写上地区以及红旗公社第七生产队赵建设,完了就没了。这主要是因为,就算退信也是退到公社的,写赵建设没毛病啊!
等宋卫军终于把信纸抽出来,展信一看……
刚才抱了多大希望,现在就有多失望,因为开头第一行就暴露了写信人的身份。
——卫军啊,我是你三哥。
宋卫军:…………………………
啥挺直腰板正襟危坐,宋卫军顿时泄了气,整个人往后仰着靠在了椅背上,斜着眼没好气的扫过信纸。薄薄的一页信纸,上头写了不到半页的话,他随便一扫,就看明白了。
哦,这是要借钱给儿子买布买麦乳精?多借点儿?怕不够用?呵呵,你猜我会不会借给你?
同宿舍的三个战友齐齐瞪圆了眼睛,这态度不对啊,在接受家里大领导的最高指示,咋是这么副吊儿郎当的样子?明明以前都是生怕错过了丁点儿指示,哪怕只有一张信纸,也会翻来覆去瞧上好几遍,这回……
“卫军,谁给你写的信?”
“要我说,肯定不是他妈!”
“你这是废话,这要是他妈写来的,咱们这样打扰他,早就被他给收拾了。”
一个宿舍的,都是同级别的军官,不过就算这样,也是分档次的。宋卫军入伍时间倒是不算长,可他能拼敢闯,那身手,别说底下的人了,反正同宿舍这三个完全不是他的对手。这也是为啥他们仨不敢过来吵他看信的根本原因。
看信啊,搁人家身上那叫看家书,搁在宋卫军身上那是接受领导指示,你敢打扰他?他分分钟教你重新做人。
“我三哥。”宋卫军随口应了一声,开始翻抽屉找纸笔。在部队里有个好处,啥东西都包了,上至吃喝穿戴下至纸笔本子,样样都有,反正他入伍那么多年了,就没花过一分钱,吃的比家里头都要好,关键是吃再多都没关系,部队管饱!
正好现在有空,宋卫军翻出纸笔就开始写信。
跟家里三个蠢哥哥不同,他是真的脑袋瓜灵活,轻轻松松念完了初中,当初宋菊花就特别佩服他,也没见他用功苦读,成绩就是一等一的好。人家都说老宋家两个小的聪明,可宋菊花却知道,自己只是足够用功,比起脑子,十个她都不是宋卫军的对手。
这家里人写信还要找人代笔,宋卫军提笔就洋洋洒洒写了好几页,写完找出信封,也没封口,横竖回头是要检查的,他贴上邮票后,用左手两指夹着信封,右手拎起外套就往外头走。
剩下三人面面相觑:“看出来了,这小子压根就不是在乎家里人,这是只在乎他亲妈吧?”
亲妈的信那就是圣旨,亲哥……哪凉快待哪儿去!
好运气加上宋卫军勤快,这封信倒是比以前更快的来到了红旗公社。
赵建设去公社那头去得格外勤,自然也就很快收到了信,正好在回去的路上碰到了宋卫民,干脆把他叫到家里来念信。
信封很厚,里头的纸张明显要比先前从本子上撕下来的要好,而且有好几大张折在一起。
宋卫民激动地直搓手,他就知道,哪怕弟弟外出数年未归,那也还是他的亲弟弟,他俩可是打断骨头还连着筋的亲兄弟!
一开始,赵建设还觉得挺稀罕的,这信比先前还厚呢,等展开一看,再一读,他悟了。
信的内容真的相当丰富,开头回忆了当年兄弟四人一起在队上长大上学的日子,那时候正值饥荒年,老宋家的日子过得也很一般,毕竟家里孩子多,劳力却跟不上,好在爹妈干活努力,拼了命也要赚工分养活他们兄妹五个。不单含辛茹苦的把他们带大,还咬牙供他们上学,最后更是一个个都安排好,娶妻或嫁人。
宋卫军详细的说了大哥咋样、二哥咋样、咱们兄弟咋样、妹子咋样,又挨个儿的问候了亲爹亲妈大哥二哥三哥嫂子们还有侄子侄女,问候了身子骨又问候地里的收成,光是这些,他就写了满满两大页。
等把能问候的所有人都问候了一遍,宋卫军开始打感情牌,说自己远在千里之外,既不能跟家人团聚,也不能在父母跟前尽孝,能做的也就只有听领导的话,努力训练出任务,好多得些津贴孝敬爹妈。又说等以后有空了,一定立马回去看望家人,现在就只能拜托几个哥哥,尤其是拜托三哥宋卫民好好照顾两位老人。
说完了,他表示自己一分钱也没有,部队包吃包住包一切,他所有的钱全给亲妈了。毕竟妈生养他们兄妹五人不容易,别说饥荒年代了,就算现在日子好过了,要养大五个孩子,那也是万分辛苦的。
又说现在他们长大了,也该是妈享福的时候了,他人在外不能亲自照顾爹妈,也就只能给点钱了。叮嘱哥哥们一定要好好听妈的话,千万不能有了婆娘就忘了妈……
拉拉杂杂的说了一大堆,宋卫民已经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了,全是被弟弟感动的。
对啊,妈多不容易啊,妈这辈子过得太苦了。
赵建设:…………哎哟这傻子,你弟这是在忽悠你呢!!
因为跟宋卫军关系更好,赵建设哪怕腹诽连连,可终究还是没有揭穿真相。念完了好几大页的信之后,他一口气灌下了半缸子水,舒服的连打了两个嗝,这才安慰大傻子:“卫军一个人在外也不容易,你真的好好照顾我姑,别叫卫军忙来忙去,还要担心家里头。”
“对,大队长你说的对,我妈这辈子太不容易了!”宋卫民感动坏了,一个大老爷们哭得比人家小媳妇儿还惨,嗷嗷哭着接过信往家里走,边走还边哭,“我妈太不容易了,我要好好孝顺她……”
目送大傻子离开,赵建设啥都不想说了。反正他是没看出他姑这辈子有啥不容易的,嫁出去就立马当家做主,老宋头把她当成宝,生的儿女里头,傻的那仨就算了,反正聪明的两个都拿她当祖宗伺候。这要是还不容易,其他人都不用过日子了。
等感动得涕泪横流的宋卫民回了家,他第一时间先去找了亲妈:“妈,我以后一定会好好孝顺你的。”
赵红英:…………这大傻子一定不是她生的!!
可宋卫民是被感动了,袁弟来并没有。见他回来,袁弟来忙问借钱那事儿咋样了。
宋卫民懵了半天,才想起还有借钱这回事儿,又仔仔细细的回忆了好久,才勉强想起信里的内容:“弟来,卫军他没钱,他的钱都孝敬给妈了。妈她这辈子不容易,一把屎一把尿的把我们五兄妹喂养长大,也是时候享福了。我想过了,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孝顺妈,连带卫军那一份都算上。”
袁弟来也跟着懵了:“那……借钱咋办?”
两人认真的思考了半天,才得出了最终的结论——还得管妈去借。
这不是白忙活一场吗?!
倒也不能说是完全白忙活,尽管到最后,两人还是没能借到哪怕一分钱,可起码他们挨了一顿臭骂。
最初,赵红英不知道自家那大傻子是犯了什么毛病,可赵建设不会替人隐瞒的,回头姑侄俩碰了面,啥事儿都捅破了。赵红英顾不得喷大侄儿,紧赶慢赶的回了家,对着那俩蠢货劈头盖脸就是好一通臭骂。
“你俩可真能耐啊!卫军多忙啊,你以为是你整天闲得数蚂蚁?给他写信,叫他费了那么多力气给你回信,你还是个当哥的吗?一点儿都不知道心疼弟弟……对了,你给他写了啥?”
赵红英气疯了,尤其是听赵建设说,那是一封老厚老厚的信,就气得恨不得立马把家里那俩蠢货劈成几大块。亏得宋卫民没把信给丢了,回头老老实实的把信封信纸双手奉上,这才恭送活祖宗离开。
可是,钱呢?布呢?麦乳精呢?
直到袁弟来彻底没了奶,麦乳精还是没着落,等第一场大雪飘飘荡荡的落下时,她还是给扁头穿上了臭蛋的旧衣服。
咋办呢?就算日子过得哪哪儿都不顺心,这不还得继续往下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