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小说网 www.yipinzongshi.com,重生五十年代有空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大家都是好孩子,不能打架。你们先回家找妈妈,下午再过来,叔叔带你们做灯笼,一人一个好不好?”
“我要兔子。”
“小五叔叔,你会糊灯笼?我爷爷都不会。”
张国庆抱起儿子,摸了摸他小手,没冻到就好。他笑眯眯地朝孩子们点头,许诺他们一定可以有灯笼。
至于纸灯笼、冰灯笼,甭管手艺怎么样,糊弄几个小屁孩没问题。
吃过早餐,趁着程家几个孩子还没上门,张国庆抱出一堆罐头瓶子,用绘画颜料染了各种颜色清水,倒在瓶子内,几支大蜡烛被他剪成一小截,做成简易灯笼。
平安激动地一步也不愿移动,双眼发亮看着他爸。等听到张国庆说放在院子,下午冻上晚上就有五颜六色的小灯笼,可算乐坏了。
要不是上街诱惑力太大,平安还真不愿意离开。临走还依依不舍地看了好几眼,更是叮嘱周娇一定要看住他的灯笼。
这个年对于平安来说是幸福的。五颜六色剔透的冰灯笼,各种动物的纸灯笼,被父亲握住小手点燃的炮竹声,年夜饭的欢歌笑语,大礼堂的歌舞表演。
这一切让平安到了能体会外界的心酸时,他才明白父母为他付出的一切努力。比起同龄伙伴,他有一个温馨的家。哪怕他再累,只要想到精心培养他的姥爷和父母,他内心深处也激起无尽的勇气。
相比京城内周娇一家的新春快乐,东北老家的张爹张母则是过得不是很如愿。
县城小院内,除了张国庆他们一家人没在东北,张家儿孙们欢聚在张爹张母膝下过了个大年夜。
生活上的富裕让张爹张母心宽体胖,显得更为年轻。眼看日子越过越好,三个儿子两个闺女家虽然粗茶淡饭,但温饱问题不愁。不用老儿子花家底贴补,张爹老两口更是暗自开心。
结果这开心没多久,刚过了大年初四老张家三房大聚会,麻烦就来了。
张家小院开始门庭若市,纷至沓来的远房亲戚每天没断地上门拜年,而热心的张母也搁不下脸赶人离开。
这么一来,很多搭上一点边的亲戚更是闻讯络绎不绝地上门喊二侄子,待在县城不走,让张爹头疼不已。
短短两三天,米缸内的粗粮很快见底。除了东厢房被锁上,书房也不能幸存,每天晚上各个炕上挨着一溜的脑袋。
过了初七,穿着一身制服的恶人张老二板着脸,带上张国富支走张爹张母。等父母一离开,他是二话不说,直接进厨房卷起剩下的口粮,背着回家,留下面面相觑地所谓亲戚们。
转头,张老二雇了两辆牛车,抱起那些孩子们扔上车,总算送走死拽着院子大门不放,八辈子搭不上边的堂姑表婆们。
也幸好有张老二这个恶人在,否则非得张国庆赶回家处理不可。这一举动让隔壁王婶拍手赞好。
王婶早就看不惯张母做法。谁家有粮食接济别人,自家能吃饱都不错了,要不是张国庆时不时寄粮票回来,张母老两口能过得这么舒服?
更别说什么远房亲戚到来,就是她自己,连娘家她都不敢回去。这么折腾还不是孩子们吃亏。
面对铺盖上的虱子跳蚤、空了不少的柜子,从那之后,张爹张母是每天挂上钥匙,白天跑到两个儿子家,就算在家,再也不敢随意开门。
在生存前面,脸皮算得了什么。再多的同情心在六零年的新春变得一文不值。这场闹事直到多年后,张国庆才从侄子口里无意得知。而那时候,别说同情心,不落井下石已经属于良善之辈。
> “大家都是好孩子,不能打架。你们先回家找妈妈,下午再过来,叔叔带你们做灯笼,一人一个好不好?”
“我要兔子。”
“小五叔叔,你会糊灯笼?我爷爷都不会。”
张国庆抱起儿子,摸了摸他小手,没冻到就好。他笑眯眯地朝孩子们点头,许诺他们一定可以有灯笼。
至于纸灯笼、冰灯笼,甭管手艺怎么样,糊弄几个小屁孩没问题。
吃过早餐,趁着程家几个孩子还没上门,张国庆抱出一堆罐头瓶子,用绘画颜料染了各种颜色清水,倒在瓶子内,几支大蜡烛被他剪成一小截,做成简易灯笼。
平安激动地一步也不愿移动,双眼发亮看着他爸。等听到张国庆说放在院子,下午冻上晚上就有五颜六色的小灯笼,可算乐坏了。
要不是上街诱惑力太大,平安还真不愿意离开。临走还依依不舍地看了好几眼,更是叮嘱周娇一定要看住他的灯笼。
这个年对于平安来说是幸福的。五颜六色剔透的冰灯笼,各种动物的纸灯笼,被父亲握住小手点燃的炮竹声,年夜饭的欢歌笑语,大礼堂的歌舞表演。
这一切让平安到了能体会外界的心酸时,他才明白父母为他付出的一切努力。比起同龄伙伴,他有一个温馨的家。哪怕他再累,只要想到精心培养他的姥爷和父母,他内心深处也激起无尽的勇气。
相比京城内周娇一家的新春快乐,东北老家的张爹张母则是过得不是很如愿。
县城小院内,除了张国庆他们一家人没在东北,张家儿孙们欢聚在张爹张母膝下过了个大年夜。
生活上的富裕让张爹张母心宽体胖,显得更为年轻。眼看日子越过越好,三个儿子两个闺女家虽然粗茶淡饭,但温饱问题不愁。不用老儿子花家底贴补,张爹老两口更是暗自开心。
结果这开心没多久,刚过了大年初四老张家三房大聚会,麻烦就来了。
张家小院开始门庭若市,纷至沓来的远房亲戚每天没断地上门拜年,而热心的张母也搁不下脸赶人离开。
这么一来,很多搭上一点边的亲戚更是闻讯络绎不绝地上门喊二侄子,待在县城不走,让张爹头疼不已。
短短两三天,米缸内的粗粮很快见底。除了东厢房被锁上,书房也不能幸存,每天晚上各个炕上挨着一溜的脑袋。
过了初七,穿着一身制服的恶人张老二板着脸,带上张国富支走张爹张母。等父母一离开,他是二话不说,直接进厨房卷起剩下的口粮,背着回家,留下面面相觑地所谓亲戚们。
转头,张老二雇了两辆牛车,抱起那些孩子们扔上车,总算送走死拽着院子大门不放,八辈子搭不上边的堂姑表婆们。
也幸好有张老二这个恶人在,否则非得张国庆赶回家处理不可。这一举动让隔壁王婶拍手赞好。
王婶早就看不惯张母做法。谁家有粮食接济别人,自家能吃饱都不错了,要不是张国庆时不时寄粮票回来,张母老两口能过得这么舒服?
更别说什么远房亲戚到来,就是她自己,连娘家她都不敢回去。这么折腾还不是孩子们吃亏。
面对铺盖上的虱子跳蚤、空了不少的柜子,从那之后,张爹张母是每天挂上钥匙,白天跑到两个儿子家,就算在家,再也不敢随意开门。
在生存前面,脸皮算得了什么。再多的同情心在六零年的新春变得一文不值。这场闹事直到多年后,张国庆才从侄子口里无意得知。而那时候,别说同情心,不落井下石已经属于良善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