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小说网 www.yipinzongshi.com,一世吉祥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徐文瀚与杨致将长安与皇帝那一头的反常情形两相印证,已可万分之万的断定,此前包括皇帝在内的任何人都大大低估了太子赵恒的才智与胆量。
皇帝一直把兵权抓得死死的,连宁王和康王这两个儿子都信不过,御驾亲征之前突然来了个高级将领大轮换,亲征期间禁军也绝难调动一兵一卒,可谓一切都安排得四平八稳滴水不漏。他什么都想到了,就是没想到这个平时最为窝囊平庸的宝贝儿子为了能登上皇位,竟然敢于弑君杀父!
令人悚然心惊而又不得不佩服的是,这一切都是打着冠冕堂皇的旗号在进行,到目前为止明面上毫无破绽可寻,根本找不出什么过硬的证据可以证明太子有谋逆篡位之心。换句话说就是只能暗斗,无从明防!
杨致现在才真正深刻体会到,太子这个身份是多么的重要了。稳住长安局势之后,随便用个什么不着痕迹的法子把皇帝弄死,全天下都知道太子是唯一合法的皇位继承人,大夏皇帝他不做谁做?宁王与康王虽然各拥重兵,却远在随州与幽州,即使心生疑窦以弑君杀父为由兴兵讨伐,也拿不出真凭实据,在这个讲求正统的年代,很难令人信服。只要在大多人数人眼里继位是合理合法,仅凭掌控二十万精锐禁军和京畿府兵,太子就足以有与两位弟弟一拼的实力!至于幼弟越王,莫说还只是个屁大的孩子,而且什么都没有,怎么跟他斗?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何况龙椅只有一张,宁王与康王未必就能团结一心,大可各个击破。就算他们悍然起兵作乱。太子又怕个鸟?谁还敢说他平庸无能?
二人的密议中,反复提到了一个关乎太子的惊天阴谋能否如愿以偿的关键人物,现任枢密院太尉卫肃。没有皇后、内廷禁卫将军赵天养与卫肃暗中策应。太子断然无法控制长安局势。如果不借助卫肃在军中的崇高威望与太尉之权,要撇开耿超等宁王一系禁军高级将领。全面掌控禁军只能是一句空话。
二人与卫氏父子关系匪浅,尤其是杨致,想到深处情不自禁的自脊背后生出一股彻骨的寒意:卫肃为人勤俭朴实,向来自律甚严。担负讨虏大将军一职长达十余年之久,统领四十万重兵兢兢业业戍卫北疆,殚精竭虑抗击突厥未有丝毫懈怠,深受皇帝信任和兵士拥戴。杨致征战大漠时虽未直接受其统辖,却对他十分敬重。卫飞扬智勇无双少年英雄。既与杨致有八拜之交情同生死,又有师徒之谊。
这父子二人一个是大夏皇帝一人之下的最高军事长官,一个是统兵十万坐镇金陵的勇毅大将军。可他们眼下还各自有一个更重要的身份,一个是太子的岳父,一个是太子的小舅子。如若太子事成,他们自然是一荣俱荣。如若太子事败,卫氏父子即使没有参与其事,也势必受到牵连,说不定还阖家性命难保。
徐文瀚志怀高远,一心为天下百姓苍生谋福利为己任。太子弑父篡位不说绝不会为他深入骨髓的忠孝思想所接受。而且很有可能引发大夏内战导致生灵涂炭,与渴盼安定的百姓福祉大相径庭,这也是徐文瀚绝对不能容忍的。杨致为实现一世吉祥人生理想的苦心谋划刚刚起步。太子将来是否会放过他尚未可知,若是大夏内乱,前头的一切努力便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而太子的背后就是皇后与李氏一族的老牌豪强势力,一旦得势,皇帝赖以替代李氏的秦氏只会死得很难看!
说穿了就是不管杨致与徐文瀚和秦氏一门从前与卫肃父子关系如何深厚,在太子谋逆篡位一事上,却是无可调和的切身利益冲突。冲突双方为了保全各自的身家性命,除了死磕到底都别无选择!
杨致与徐文瀚都是思维慎密心机深沉之人,对其中的利害关系看得十分透彻。二人互望一眼。脸上神色都极为复杂。
徐文瀚凛然说破道:“三弟,现在你知道我为何忧虑深重了吧?想到焦躁处是夜不能寐啊!愚兄宁可玉碎身死。也不做那苟求富贵的无耻之徒!我记得你有一句话说得好: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你我并非迂腐之人。岂能徇私情而舍大义?日后若是逼不得已要与四弟父子为敌,但愿都莫留半分情面!”
于杨致而言,所谓顾全大义充其量是顺便,未必就能有徐文瀚说得这么理直气壮。在他看来徐文瀚纯属废话,真到了那一天,双方就是你死我活了,哪儿还容得讲什么情面有半分手软?
“太子虽是铤而走险,但每一步算计都十分到位,可见并不是突发奇想,而是蓄谋已久... -->>
徐文瀚与杨致将长安与皇帝那一头的反常情形两相印证,已可万分之万的断定,此前包括皇帝在内的任何人都大大低估了太子赵恒的才智与胆量。
皇帝一直把兵权抓得死死的,连宁王和康王这两个儿子都信不过,御驾亲征之前突然来了个高级将领大轮换,亲征期间禁军也绝难调动一兵一卒,可谓一切都安排得四平八稳滴水不漏。他什么都想到了,就是没想到这个平时最为窝囊平庸的宝贝儿子为了能登上皇位,竟然敢于弑君杀父!
令人悚然心惊而又不得不佩服的是,这一切都是打着冠冕堂皇的旗号在进行,到目前为止明面上毫无破绽可寻,根本找不出什么过硬的证据可以证明太子有谋逆篡位之心。换句话说就是只能暗斗,无从明防!
杨致现在才真正深刻体会到,太子这个身份是多么的重要了。稳住长安局势之后,随便用个什么不着痕迹的法子把皇帝弄死,全天下都知道太子是唯一合法的皇位继承人,大夏皇帝他不做谁做?宁王与康王虽然各拥重兵,却远在随州与幽州,即使心生疑窦以弑君杀父为由兴兵讨伐,也拿不出真凭实据,在这个讲求正统的年代,很难令人信服。只要在大多人数人眼里继位是合理合法,仅凭掌控二十万精锐禁军和京畿府兵,太子就足以有与两位弟弟一拼的实力!至于幼弟越王,莫说还只是个屁大的孩子,而且什么都没有,怎么跟他斗?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何况龙椅只有一张,宁王与康王未必就能团结一心,大可各个击破。就算他们悍然起兵作乱。太子又怕个鸟?谁还敢说他平庸无能?
二人的密议中,反复提到了一个关乎太子的惊天阴谋能否如愿以偿的关键人物,现任枢密院太尉卫肃。没有皇后、内廷禁卫将军赵天养与卫肃暗中策应。太子断然无法控制长安局势。如果不借助卫肃在军中的崇高威望与太尉之权,要撇开耿超等宁王一系禁军高级将领。全面掌控禁军只能是一句空话。
二人与卫氏父子关系匪浅,尤其是杨致,想到深处情不自禁的自脊背后生出一股彻骨的寒意:卫肃为人勤俭朴实,向来自律甚严。担负讨虏大将军一职长达十余年之久,统领四十万重兵兢兢业业戍卫北疆,殚精竭虑抗击突厥未有丝毫懈怠,深受皇帝信任和兵士拥戴。杨致征战大漠时虽未直接受其统辖,却对他十分敬重。卫飞扬智勇无双少年英雄。既与杨致有八拜之交情同生死,又有师徒之谊。
这父子二人一个是大夏皇帝一人之下的最高军事长官,一个是统兵十万坐镇金陵的勇毅大将军。可他们眼下还各自有一个更重要的身份,一个是太子的岳父,一个是太子的小舅子。如若太子事成,他们自然是一荣俱荣。如若太子事败,卫氏父子即使没有参与其事,也势必受到牵连,说不定还阖家性命难保。
徐文瀚志怀高远,一心为天下百姓苍生谋福利为己任。太子弑父篡位不说绝不会为他深入骨髓的忠孝思想所接受。而且很有可能引发大夏内战导致生灵涂炭,与渴盼安定的百姓福祉大相径庭,这也是徐文瀚绝对不能容忍的。杨致为实现一世吉祥人生理想的苦心谋划刚刚起步。太子将来是否会放过他尚未可知,若是大夏内乱,前头的一切努力便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而太子的背后就是皇后与李氏一族的老牌豪强势力,一旦得势,皇帝赖以替代李氏的秦氏只会死得很难看!
说穿了就是不管杨致与徐文瀚和秦氏一门从前与卫肃父子关系如何深厚,在太子谋逆篡位一事上,却是无可调和的切身利益冲突。冲突双方为了保全各自的身家性命,除了死磕到底都别无选择!
杨致与徐文瀚都是思维慎密心机深沉之人,对其中的利害关系看得十分透彻。二人互望一眼。脸上神色都极为复杂。
徐文瀚凛然说破道:“三弟,现在你知道我为何忧虑深重了吧?想到焦躁处是夜不能寐啊!愚兄宁可玉碎身死。也不做那苟求富贵的无耻之徒!我记得你有一句话说得好: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你我并非迂腐之人。岂能徇私情而舍大义?日后若是逼不得已要与四弟父子为敌,但愿都莫留半分情面!”
于杨致而言,所谓顾全大义充其量是顺便,未必就能有徐文瀚说得这么理直气壮。在他看来徐文瀚纯属废话,真到了那一天,双方就是你死我活了,哪儿还容得讲什么情面有半分手软?
“太子虽是铤而走险,但每一步算计都十分到位,可见并不是突发奇想,而是蓄谋已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