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小说网 www.yipinzongshi.com,一世吉祥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不错,朕月前班师出庐州之时确感不适,但并无大碍。然而朕这一病就如一面镜子,有人揪心,有人失望,有人认为是天赐良机!朕或许半点也不圣明,可也没糊涂昏聩到任人宰割的地步,即便这个人是朕的亲生儿子!朕从未想过要设计任何人,不过是将计就计罢了。值得万分庆幸的是,终究还是为朕揪心的人多,朕赢了!”
谁在揪心、谁认为是天赐良机自不待言,什么人又会失望?皇帝不仅毫不避忌的明确点出了太子,而且不动声色的敲打了福王。你以为我不知道你与二皇子赵当暗中早有勾连?幸亏赵当远在襄阳,距离长安路途遥远反应不及!莫说你还只是我的胞弟,太子是我的亲生儿子,那又如何?
徐文瀚与杨致心机聪敏,王雨农与陈文远久历宦海阅事无数,焉有听不出来的道理?福王直听得如芒刺在背,冷汗涔涔。
“实话跟你们说了吧,朕在年前十二月二十五夜间就自中州城外金蝉脱壳,大年初一凌晨就回到了长安。这一节周大将军知道,致儿也是早就知道的。”
听皇帝这么一说,四人都忍不住下意识的一齐望向杨致:原来你早就知道!居然还在越王设宴时那般卖力演出?居然还一本正经的领兵前去迎驾?这厮年纪轻轻,胸中沟壑城府竟深沉至此!
杨致当然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唯有无声苦笑而已。他确实早已有所察觉,但不敢妄下定论。说他全然明确知晓,也不过只比他们早了几个时辰而已。皇帝的话其实是模棱两可,况且事先就打好招呼堵住了他的嘴,让他辩无可辩。皇帝是在有意玩弄一点挑拨离间的小聪明,用意再明显不过了:你杨致只能唯我所用,只能认我一个人!以后你别想、他们也不敢跟你纠缠到一起!即便别人想要与你私下交心,恐怕也得反复掂量,您老是不是一转身就会向皇帝告密?
“……那逆子一日不曾返京,朕的戏便没法接着唱。所以朕一边在暗处看戏,一边等那逆子回来。朕等了十多日,也看了十多日,可谓神佛尽出、好戏连台啊!昨夜之事诸位俱已亲历,朕就不多说了。太子一党已尽数在朕掌中,太子已被囚禁于东宫,太子妃卫氏服毒而亡,皇后畏罪自尽,内廷禁卫将军赵天养业已伏诛,卫肃、李氏三侯等党羽被严加看押在各自府邸。——此事不宜久拖,诸位有何高见?”
皇帝言简意赅,几句话就将过程与结果说得明明白白。众人虽然早有心理准备,还是暗自心惊不已。自古至今,罪在不赦、罪大滔天者莫过于弑君篡逆。换了别人倒还罢了,凌迟处死、抄家灭族没二话,可偏偏干这破事的又是您的宝贝儿子!这个“高见”岂是能随便乱说的?但若说错半句,便会掉落成千上百颗血淋淋的人头!
四人面面相觑,一时默然。皇帝森然催促道:“怎么?是说不出还是不好说?雨农,你任首辅大学士已逾二十载,你认为朕该当如何料理?”
王雨农沉吟道:“回皇上,当前大夏四面强敌环伺,虽尽皆处于攻势,但容不得有半分松懈,否则恐有动摇国策国本之忧。此案牵涉储君及皇后李氏一族,既是国事,又是皇上的家事,与寻常谋逆案不可等同视之。老臣以为,此案关乎国体与皇家脸面,为免大夏伤筋动骨有损元气,固然不宜久拖不决,也不宜牵连太广。”
“眼下最要紧的平定朝野局势,避免谣言四起,导致人心不稳局势难安。太子一党谋逆事实俱在,仍在各自府邸囚禁看押,于理于法多有不合,不如将其中数名主要人犯先行缉拿下狱,待审明之后再按罪论处。至于其余尚未曝露之微末党羽,老臣斗胆请皇上网开一面不予深究,以免骤兴大狱骇人听闻。以上仅是老臣愚见,请皇上斟酌。”
王雨农为相多年老成持重,对皇帝忠心耿耿,一番谏议让众人由衷暗赞。王雨农的谏议与杨致所言的善后基调大致无二,但更为具体务实,更易令人信服。由大局着眼,从大夏周边战局引申到朝局,虽对太子一案明确定性为谋逆,却又劝皇帝要谨慎注意控制打击面。对太子一党的处置,其中“审明”二字实乃神来之笔!既是“事实俱在”,又何需“审明”?还不是给皇帝争取时间好好想想清楚,怎样处置最为有利?
皇帝不置可否,转而向徐文瀚问道:“文瀚,你以为呢?”(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
“不错,朕月前班师出庐州之时确感不适,但并无大碍。然而朕这一病就如一面镜子,有人揪心,有人失望,有人认为是天赐良机!朕或许半点也不圣明,可也没糊涂昏聩到任人宰割的地步,即便这个人是朕的亲生儿子!朕从未想过要设计任何人,不过是将计就计罢了。值得万分庆幸的是,终究还是为朕揪心的人多,朕赢了!”
谁在揪心、谁认为是天赐良机自不待言,什么人又会失望?皇帝不仅毫不避忌的明确点出了太子,而且不动声色的敲打了福王。你以为我不知道你与二皇子赵当暗中早有勾连?幸亏赵当远在襄阳,距离长安路途遥远反应不及!莫说你还只是我的胞弟,太子是我的亲生儿子,那又如何?
徐文瀚与杨致心机聪敏,王雨农与陈文远久历宦海阅事无数,焉有听不出来的道理?福王直听得如芒刺在背,冷汗涔涔。
“实话跟你们说了吧,朕在年前十二月二十五夜间就自中州城外金蝉脱壳,大年初一凌晨就回到了长安。这一节周大将军知道,致儿也是早就知道的。”
听皇帝这么一说,四人都忍不住下意识的一齐望向杨致:原来你早就知道!居然还在越王设宴时那般卖力演出?居然还一本正经的领兵前去迎驾?这厮年纪轻轻,胸中沟壑城府竟深沉至此!
杨致当然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唯有无声苦笑而已。他确实早已有所察觉,但不敢妄下定论。说他全然明确知晓,也不过只比他们早了几个时辰而已。皇帝的话其实是模棱两可,况且事先就打好招呼堵住了他的嘴,让他辩无可辩。皇帝是在有意玩弄一点挑拨离间的小聪明,用意再明显不过了:你杨致只能唯我所用,只能认我一个人!以后你别想、他们也不敢跟你纠缠到一起!即便别人想要与你私下交心,恐怕也得反复掂量,您老是不是一转身就会向皇帝告密?
“……那逆子一日不曾返京,朕的戏便没法接着唱。所以朕一边在暗处看戏,一边等那逆子回来。朕等了十多日,也看了十多日,可谓神佛尽出、好戏连台啊!昨夜之事诸位俱已亲历,朕就不多说了。太子一党已尽数在朕掌中,太子已被囚禁于东宫,太子妃卫氏服毒而亡,皇后畏罪自尽,内廷禁卫将军赵天养业已伏诛,卫肃、李氏三侯等党羽被严加看押在各自府邸。——此事不宜久拖,诸位有何高见?”
皇帝言简意赅,几句话就将过程与结果说得明明白白。众人虽然早有心理准备,还是暗自心惊不已。自古至今,罪在不赦、罪大滔天者莫过于弑君篡逆。换了别人倒还罢了,凌迟处死、抄家灭族没二话,可偏偏干这破事的又是您的宝贝儿子!这个“高见”岂是能随便乱说的?但若说错半句,便会掉落成千上百颗血淋淋的人头!
四人面面相觑,一时默然。皇帝森然催促道:“怎么?是说不出还是不好说?雨农,你任首辅大学士已逾二十载,你认为朕该当如何料理?”
王雨农沉吟道:“回皇上,当前大夏四面强敌环伺,虽尽皆处于攻势,但容不得有半分松懈,否则恐有动摇国策国本之忧。此案牵涉储君及皇后李氏一族,既是国事,又是皇上的家事,与寻常谋逆案不可等同视之。老臣以为,此案关乎国体与皇家脸面,为免大夏伤筋动骨有损元气,固然不宜久拖不决,也不宜牵连太广。”
“眼下最要紧的平定朝野局势,避免谣言四起,导致人心不稳局势难安。太子一党谋逆事实俱在,仍在各自府邸囚禁看押,于理于法多有不合,不如将其中数名主要人犯先行缉拿下狱,待审明之后再按罪论处。至于其余尚未曝露之微末党羽,老臣斗胆请皇上网开一面不予深究,以免骤兴大狱骇人听闻。以上仅是老臣愚见,请皇上斟酌。”
王雨农为相多年老成持重,对皇帝忠心耿耿,一番谏议让众人由衷暗赞。王雨农的谏议与杨致所言的善后基调大致无二,但更为具体务实,更易令人信服。由大局着眼,从大夏周边战局引申到朝局,虽对太子一案明确定性为谋逆,却又劝皇帝要谨慎注意控制打击面。对太子一党的处置,其中“审明”二字实乃神来之笔!既是“事实俱在”,又何需“审明”?还不是给皇帝争取时间好好想想清楚,怎样处置最为有利?
皇帝不置可否,转而向徐文瀚问道:“文瀚,你以为呢?”(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